比起《舌尖 1》 《舌尖 3》少瞭什麼?

02-25

《舌尖 3》播出的時間越長,罵聲就越緊密。

大年初四剛剛放完第一集《器》時,山東章丘鐵鍋迅速占據大隊人馬的朋友圈。大傢打開淘寶,發現搜鐵鍋還自帶舌尖 3 的宣傳片。

但此時,經歷 3 萬 6 千次捶打的鐵鍋正占據心房。大傢擔憂,再晚一秒代購就把鍋價炒上天瞭。時間就是金錢。於是順手就把片 X 掉瞭。

像舌尖 1 裡削春筍的廣西人一樣,我們加快瞭手速。

但很快,舌尖 3 的口碑卻急轉直下。降到現在,已經跌破 5 分。可以想象人民群眾對這個曾經高達 9.3 分的美食紀錄片有多失望憤怒瞭

想想最早播出第一集還有 8.0

後四集的《香》,《宴》,《養》,《食》一出來,評分每天都在打低。先是有錯將大口黑鱸當成花鱸等常識性錯誤、食物張冠李戴不正宗

" 自制中藥口紅 "片段又引發強烈吐槽,想想還有後面還有 3 集 .. 真的很擔心瞭

而比起舌尖 2 抓取故事的能力,第三季的《食》雖然也是催淚彈,但沒有講好吃就渲染氣氛,讓來看美食紀錄片的人也很無奈啊 ...

另外講鍋講器,是可以和美食洽接的時候更飽滿的,但一下又跳到瞭濟南菜刀。

@鄭帥 :個人感覺寫鍋略顯獨立,開鍋那段能延伸出來好多老師傅的技巧。沒迎合上美食的主題,猛火高溫開鍋算是第一步,淋油,擦豬皮,油佈上光,回油再燒。許多細節不說,反而是沒有深入生活。一帶而過拍紀錄片,倒讓人不舒服

這些技巧和功夫上的不圓潤,還表現在視頻過渡和文案。

好的過渡讓視頻聯系更緊密,條理清晰可見。但在舌尖 3 裡,仿佛總是偷瞭一些懶。

對比舌尖 1,每一項都有或是地理或是時間上的過渡。

來源 @徐衛衛 sasha

舌尖 1 是總分總的敘事路線。每一集前有概括,後有總結。《自然的饋贈》裡開篇就說人們采集,撿拾,挖掘,捕撈,對應松茸,鮮筍,蓮藕和大魚。結尾總結,把故事的後續都擼一遍。感謝勤勞的采摘者,繼續期待自然的饋贈,非常完整。

舌尖 3 是省略前一步,直接從說故事開始。雖然解說的聲音都一樣,但感受還是差瞭。

還有在舌尖體的文案上,白話通俗,又磅礴大氣。這是舌尖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雖然舌尖體打造的就是抽象的虛無風,但之前,詞組與字的搭配,深思之下還是落地的,是合適的。

然而舌尖 3 裡,比如《養》一集,第一個出場是我們湖南安仁。是講中藥和美食結合,但全篇看下來,來來去去都是用 " 藥食同源 " 四個字。

不然就是

" 封住蛋和酒的元氣,提升食物的生命力 "

" 有古人對宇宙和自身的理解 "

" 世界萬物相互聯系 "

" 從人體到宇宙,都是通過氣來提供能量 "

" 七情和合 "

" 食養之道不但是飲食生活,更是生命境界的提升 "

"" 身體與環境的平衡 "" 人體與宇宙的聯系 "

說到草藥的時候,每一種都是草藥燉鴨,草藥燉豬腳。草藥總得有個名字啊 ...

另外氣孔有生命,鐵鍋有靈氣,反反復復地用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詞,真不覺得不應該是舌尖的水平。

記得舌尖中國剛出第一季的時候,就如《爸爸去哪兒》,風向是零差評的好。講瞭美食又講中國,有小有大。氣質就不是一般美食紀錄片。那時好看,我們可以反復看。閑著無聊看,吃飯看,睡前看。

對很多人而言,《舌尖中國》打開瞭中國美食紀錄片。之後 CCTV 又推出《嘿!小面》,那些在深夜守著吃一碗麻辣小面的出租車司機,成瞭很多人對重慶的第一印象。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哲學理念,生活習慣等等,都傾註在瞭 " 吃 " 中。

《舌尖 1》的時候,陳曉卿提出紀錄片方向是" 要展示人和食物之間的故事,透過美食來看社會 "

於是我們記住香煎松茸的時候,也記住采松茸者卓瑪。

舌尖 1 給瞭我們一種記憶尤深的感覺,每一種食材背後,都有縱深。

醃篤鮮後面是不忌諱用價高 20 倍冬筍代替春筍的毛林老包。

藕夾片身後站在一身泥的挖藕人。

但等舌尖 2 回來,好像有點不一樣瞭。

人文情懷更濃,菜的印象不是那麼深刻,反倒是粘稠鄉土情緒的起伏,以親密姿態感染我們的大笑,讓我們穿越食物,觸摸到生活和親情的真諦。

這時我們覺得好看,不是饞菜,是聚散悲歡的味道。

現在看來,舌尖 3 本來也是想延續穿過美食,講更多中國東西的套路,來演繹這部 8 集紀錄片。

從第一季 5 字主題《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到第二季以 2 字濃縮,比如《腳步》,《相聚》的精簡,感覺舌尖 3 是被逼到必須用一個字概述主旨。

但在 5 集裡,除瞭器宴養,還帶著呼應意味,香和食就太廣泛瞭。

感覺《食》還不如《傳》字更到位。

如果從更廣義的角度認識《舌尖》,不把它定義為單純的美食紀錄片,我們也許不會太過苛責它,好吃的東西講少瞭。

我們本來也抱著食物介紹紀錄片的角度,想來參與祖國各地的文化和習俗風采。但哪怕我們從這些地方去理解,舌尖也沒那麼純粹瞭。

這是我們覺得遺憾的地方。

編輯丨桶兒

來源丨知乎、微博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