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帶來瞭八份書面建議,議題涉及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數字文化、金融安全、醫療健康、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
兩會期間,馬化騰介紹瞭八份建議,闡述瞭每份建議背後的思考,同時談及瞭履職人大代表的感受。面對記者關於人工智能、智慧零售、微信支付國際化、區塊鏈等的提問,他也一一做瞭回答,以下為騰訊科技整理的詳細內容。
對建議的介紹:
馬化騰:回顧過去五年,我總共提瞭22份書面建議,涉及科技、民生、區域、文化、安全五個領域。2018年,又過去瞭一年,我們觀察到什麼情況呢?感覺又有延展,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大數據、雲計算、AI,特別是這一年發展很快,已經擴展到政務、智慧城市等等。各地政府已經紛紛開啟瞭數字化時間表。
我今年帶來的第一份建議是《關於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的建議》。
在我們看來,數字中國的概念比數字經濟更加延展,原來隻是聚焦在經濟,但是現在不僅是這樣,社會上的很多事物都可以擴展,變成數字化。
我們看到這裡面有一個邏輯關系,從2015年講"互聯網+",再到數字經濟,主要是縱向延展。到瞭數字經濟之後,我們再橫向擴展,到民生、政務等等,形成瞭數字中國這樣一個概念。所以,一縱一橫的發展邏輯是我們在梳理這五六年時間的感受。
今年的建議比較多,我在講數字中國這個大框架之下,提出"一帶五,再加二",總共八個建議,後續這五個建議實際上跟數字中國有關,但是側重在不同的方面,包括工業、文化、金融、醫療、教育。
第一:工業
題目:《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建議》
大傢過去用互聯網基本上都是消費互聯網,實際上還有一個後臺的部分,我們認為未來消費互聯網會滲透到工業互聯網,實際上就是目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也就是說它要數字化、信息化、科技化,當然它的網絡絕對是重要的。
工業互聯網還很新,現在社會上還沒有看到太多成功案例。有一個比較好的案例,就是我們跟三一重工做的工業互聯網案例。現在其實有很多的案例,我們前不久跟重慶市很多工業制造業企業座談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的想法已經很多瞭,交流時我們也受到很多啟發。我想下一步在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方面如何用好互聯網,用好數字化是一個大有前景的事情。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消費者使用生產者制造的產品,過去是割裂的,現在有瞭網絡信息化、數字化之後,可以打破中間原來的很多環節,在生產制造的時候實時感受到需求方的需求。再到農業,很多農業生產其實也都跟制造有關系,我記得有一個養雞的案例,很多雞是45天速成的,消費者說,我能不能貴一倍,買一個90天養成的雞,我願意付費,過去是不可能的,這個流通數據沒有,以後可以溯源、可以定制,消費升級之後,這種需求就可以實現瞭。這些都是跟工業、農業有關系的領域。
另外,在生產企業內部的IT化、信息化,以及它的標準、數據如何放在雲端等等,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在建議裡提瞭這幾方面建議。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從過去的中國制造再到創造,這是中國必經的,而且是主戰場,非常有優勢的地方,我們闖出一條路絕對是全球實體經濟轉型的典范,也是一個中國方案。
第二,文化
題目:《推動"科技+文化"融合創新 打造數字文化中國的建議》
關於文化,去年我提瞭"文化出海",也是希望中國文化企業更多輸出,掌握全球文化主導權。今年,我的建議主要是針對國內文化發展,十九大報告說,"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是當前的主要矛盾"。美好生活不僅與物質有關,更多還是與精神層面息息相關。
但是,文化領域存瞭很多資源分佈和使用不均衡的情況。目前的數據是,文化消費僅占居民總支出10%左右,這個未來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很大的。我建議,要做文化精品,推動經濟發展等等,促進國傢文化軟實力。
我認為,文化要跟科技結合,科技和文化是關聯的,用很多新技術其實可以促進文化發展,例如AR、VR、AI等技術都是可以跟文化結合的,數字文化是未來的方向。對外,我們也說,騰訊的定位是"科技+文化"。
從全球來看,很少有我們這樣的公司定位,要麼是純科技公司,不做內容,不做文化產品;要麼純內容公司,可能與互聯網科技不沾邊。對於騰訊來講,我們剛好兩方面都比較強,這是我們新的定位。
當然過去中國有很多傳統IP,大傢熟悉的故宮、長城、敦煌等等,在這幾個方面我們都有很多合作,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第三,金融
題目:《關於防范互聯網環境下的金融風險,築牢金融安全防線的建議》
去年有記者朋友問我在金融方面的看法,包括為什麼騰訊不搞一個金服集團等。我的觀點是,現在最擔心金融的穩定和穩健,這是一個長跑,不是看誰跑得快,而是看誰的命長、誰跑得久,這才是最關鍵的。
我們現在看到,實際上很多打著"金融創新"包裝的非法金融活動,比如最近的錢寶案,以高收益為誘餌,讓大批投資者血本無歸。我們在網上還看到很多,包括返利的、傳銷的,甚至打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旗號的騙子也越來越多,這個風險還是非常大的。
在過去的半年到一年來,政府和平臺都加大瞭這方面的打擊力度,應該說壓制住瞭,但還是有風險,是特別要提醒的風險。
另外,貨幣基金的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因為流動性很強,如果有什麼波動,發生危機會有巨大風險。現在大量的現金貸公司其實都有很多嚴重的"共債問題"。共債的意思是說,幾個大的互聯網平臺有大量用戶數據,可以知道用戶的信用度,借貸額度比較有科學依據。
但是,很多社會上所謂的現金貸公司沒有數據資源,它要求借貸者去騰訊或其他公司看能批準的貸款額度,根據這個額度來提供貸款。這會帶來很大風險,因為會疊加風險。其實對於騰訊這樣的公司來說,本來判斷借貸者可以還得起,如果他在外面貸瞭十份八份,那有可能借款就還不起瞭。這裡面會引發很多問題。信用沒有歸集,會有結構性的風險問題。所以這方面也算國傢的攻堅戰之一要解決。
我們還建議,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要建立聯防聯控和分級響應制度。也就是對這類業務要打早、打小。舉一個案例,我們曾經看到,有人在公眾號上做投資平臺。初看項目挺好,收益挺高,但我們感覺到有風險。運營主體一天沒有卷款逃走,一天沒有報案的話,從法律上很難定性說有問題。去報案,主體還在正常經營。但一旦卷款逃走,造成損失就晚瞭。
所以,就要打早、打小,一看到有苗頭,應該分級處置。要去看,到底有沒有投資好項目,還是純粹拆東墻補西墻,挪來挪去,這就是很大的風險。這裡面可以利用很多科技手段,大數據、AI在後臺看他們的資金走向有什麼問題,是可以找出問題的,這方面我們建議加強金融監管科技。
第四:醫療
題目《以數字技術驅動健康醫療事業平衡充分發展的建議》
互聯網+各行各業都還是比較順利的,就是醫療和教育最難,特別難。主要是與人有關,醫生、老師都是個體,經驗就在腦子裡;而且要跟人互動,醫療要跟病人溝通,教育要跟學生溝通,這裡面非常復雜,鏈條很多,雖然我們投瞭很多互聯網教育、醫療公司,但都是從不同角度切入的。
教育還好,有幾個上百億級美元的公司,醫療還沒有一個特別大的超級獨角獸。唯一一個比較大的是我們投的微醫集團。但整體來看,它和這個產業該有的規模是不太匹配的。但我覺得醫療非常重要,我們還是不放棄,覺得這塊應該大有可為。
它為什麼這麼重要呢?中國老齡化在加快,慢性病患者也在增多。過去實行計劃生育,2016年放開二胎,我估計二孩要成人、成為建設者還得有15年-20年。
所以,未來這十幾二十年,其實人口的老齡化在加劇,勞動者要養更多的老人,這其實是很大的壓力。所以在這醫療領域,如果不借助科技手段的話,按照過去傳統的方式做,會面臨極大的挑戰。
所以,我們建議多用科技+醫療,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開發出"絕藝",在圍棋方面拿瞭幾個比賽的冠軍之後,我們把同類的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學習)也應用在醫療上,我們推出瞭"騰訊覓影",也就是在醫療影像的人工智能識別方面,能早期用最低成本解決,包括在偏遠的、醫療不發達地區,能在讀核磁共振、MRI片子的醫生缺乏的情況下,能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地篩查出疾病。目前效果非常好,過去半年多在100多傢三甲醫院已經落地,未來我們甚至要整合到儀器裡,片子掃描完直接出結果,我覺得這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還在開發輔助診斷系統,不僅是看片子,還能根據癥狀給醫生輔診。
還有很多我們建議可以做,包括電子病歷、電子處方、健康管理,院務管理的運行效率等,這些都可以用數字技術包括互聯網來解決。
第五:教育
題目《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和網絡素養,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
在過去我那個年代,我的理想就是成為天文學傢,後來成為學計算機的,也跟科技沾邊,也還行。但你看現在的孩子,想成為科學傢的不多瞭,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多。
為什麼那麼強調科技呢?最近幾年大傢看到全球的科技變革又到瞭一個大的風口,我們認為未來科技是引領全球發展的第一動力,可以說各個國傢的競爭主要來自於科技力量。現在常常講說"全球十大市值"的公司,從過去能源運營商等資源型公司,現在變成,十傢裡有七傢都是科技型企業。所以,科技對未來人才,包括孩子未來學什麼東西,都是一個前瞻性的引導。所以,除瞭我們在過去提出"保護未成年人上網"以外,我們覺得應該更擴展,不僅要保護還要引導。
我想科學教育培養是他的才能,另外網絡素養更加強調德。所以德才兼備的數字一代,才能夠挑起未來發展的大梁。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重要的事情,但需要的是政府、企業、教育機構、科研機構,最重要還有傢庭的共同努力等等。
接下來的內容很多,我不一一介紹,但我們也嘗試利用一些新興的科技和技術,包括VR、AR、AI等等,包括遠程的,讓邊遠地區的孩子能夠通過網絡享受到教育和科技的方方面面。在今年,我們也推出一批功能遊戲,所謂的功能遊戲不是一般的娛樂遊戲,而是把教育,包括科普、物理、化學,還有很多互動等等,用遊戲的形式和孩子們,或者更多人去接觸,這個是我們把教育和遊戲結合的方向。
上面我介紹的數字中國,大概是說一帶五,都是圍繞數字化的方面。
最後兩個建議,也是延續去年的傳統:第一個建議是"區域發展。第二個建議是"環境"。
區域發展方面,去年我提瞭粵港澳大灣區或者說科技灣區方面的建議。今年我的建議是《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區域融合發展的建議》。
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年來是非常熱,我們去年6月份也舉辦瞭粵港澳大灣區的論壇,效果也是非常好。
這裡面我有幾個建議:
建議一,現在各方還沒有一個很好的頂層決策協商機制,我建議在中央層面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領導小組,各方負責人組成,最好是有更高級的人能夠去領銜,促進大灣區發展。
建議二,我們也和香港特首溝通,比如在出入境、人才流動方面,他們有時候會抱怨,港澳同胞到內地,看你們用微信支付、支付寶很羨慕,很方便,他們用不瞭。我還記得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說,他說香港人來內地吃飯,結果買單的時候,看人傢用的很好,想用移動支付個小費,也沒有辦法,他是很羨慕,看什麼時候能夠開通。但是有一個溝通問題,港澳同胞,在國內的金融機構,以及網絡服務方面,它的身份證沒有辦法像國內一樣,你填完之後,我們後臺有一個跟公安部的接口,可以核實你的身份證真偽,照片是不是符合,等等。但是港澳地區沒有這個系統,所以這是一個缺陷。沒有這樣的條件,很多服務是用不瞭的。
我們建議,能不能建一個粵港澳大灣區的"E證通",或者"EID"這樣的試點,事實上我們也在推動,希望能夠去做。
當然,香港有很多觀點說,如果能夠把回鄉證,身份證、港澳通行證做進去,我出入境海關的時候是不是更方便瞭,當然這個是很好的建議,但是這裡還是很復雜的,還要跟海關的系統打通。從技術上,從我的角度上來講都是可行的。
我們想這個是一小步,至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建議。
第三個建議,鼓勵大灣區要產業共建,大傢知道深圳、廣州在創新產業方面是比較強的,香港在金融方面是非常強的,當然它還可以發展金融科技。我們知道整個珠三角洲很多城市,在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業很強,其實這三者軟硬服務一加起來,這個力量是非常強的。
我們建議凡是能夠發揮軟硬服務,三者結合起來,能夠凸現優勢的產業,都適合放在大灣區,這裡面要大傢協同,而不是說互相還排擠,我的業務跟你的業務是不是競爭瞭,我覺得大傢應該擰成一股繩,把這個產業共建。
第四個建議,文化融合,因為長期的粵港澳隔離,最大的問題還是年輕人之間的心,是不是能夠互相理解,他們很陌生,以前沒有太多的交往,我覺得這個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去年大灣區論壇,我們請來的周其仁教授,他提到的觀點很有意思。他說這個融合就像煲湯,怎麼煲,這個湯才好喝,關鍵是大傢能夠融合,這個料都熟瞭,如果料還是生的,大傢很生疏,很陌生,這個湯是不行的,關鍵是要讓彼此熟悉、融合,所以我們也在做一些嘗試,去年我們發起瞭一個夏令營,我們希望把三地的孩子們能夠聚在一塊兒,給他們一個夏令營,到深圳,我們找瞭很多科技企業,像騰訊、大疆、萬科的建築科技,還有很多文化的產業等等,讓他們有很多的機會能夠瞭解內地一些科技方面的發展,效果非常好,我們想每年還要辦,而且規模擴大。很多港澳大的企業,其實他們都很願意在這方面出力。
第五個建議,我們希望打造成為中國企業和中國資本走向全球的橋頭堡,而且我們也希望國傢出臺政策,鼓勵內地大型央企、民企,在港澳設立國際總部。我覺得有這個政策,我相信很多企業內外都是可以發揮力量的。
最後一個就是環保方面瞭,去年我提瞭海綿城市,今年我關註的是國傢公園的建設和管理。總書記也提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保護和利用好,建設美麗中國,我覺得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到,國傢公園制度是一個核心的抓手,到去年9月政府才推出瞭建設國傢公園的方案,但是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們提點建議:
建議一,從法律上,我們希望能夠制定出一套《國傢公園法》,包括我們參與在內的桃花源這種國內的公益環保組織,就可以有法可依,能夠邊界清晰。也可以健全國傢公園的公益捐贈和協議、保護的一些制度。比如說,像國傢公園裡面,從國外也可以看到,你可以讓企業或者公益組織,或者個人捐助,比如說修一條棧道,修一條路,可以讓你的企業冠名,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而且是對這個環境保護,對國傢公園的旅遊非常好,而不要像過去那樣,搞一個4A景區、5A景區圈起來開發房地產,外面進去收門票,我覺得這個太過時瞭,我覺得應該做國傢公園,而且不用門票,大傢進去,但是控制人數,不能過多,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向,所以我提瞭這些建議。
問答
問題1
記者:今年是改革開放的四十周年,想請問一下您認為改革開放給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帶來瞭哪些機遇和益處,您認為下一步我國政府還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扶持企業的健康發展?
馬化騰:談到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是非常有感觸的,因為我和騰訊都成長和發展於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特區。我1984年來到深圳,那時候我13歲初二,當時看到的特區非常小,應該說隻有羅湖這個地方,到福田那邊都是荒山野嶺瞭,到蛇口簡直像到另外一個城市一樣。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見證瞭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騰訊更是誕生在深圳,是非常有感觸的。
我覺得回過頭來看,改革開放真的是歷史上的一個奇跡,能夠在短短40年內讓六、七億人口脫貧,這是一個公認的非常偉大的成就。尤其從企業的角度看,這麼多年來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它增長的質量也在優化,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點。
以深圳的角度來看,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漁村,能夠發展到GDP超過2萬多億元人民幣,已經很接近香港瞭。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深圳從零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我覺得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和益處是不言而喻的。
放眼未來,第一希望經濟能長期穩定發展;第二,數字經濟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我覺得這不僅是互聯網行業的事,跟所有行業都息息相關的。這方面能否從國傢政策層面上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支持,我覺得非常重要。這是從我的角度來做的分析,可能不全面,謝謝!
問題2
記者:去年你在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中,提瞭好幾個建議,其中提出瞭兩個點,包括出入境優惠和人才引進。想問一下,今天你有沒有一些新的發展想法和進展可以和大傢分享一下?
馬化騰:我們跟兩任特首都溝通過這個問題,包括比較具體的,比如剛才講的E證通。我們希望粵港澳地區能人才流動不斷,不論是技術移民還是人才引進也好,現在的限制還是比較嚴的。比如我們在香港的公司,如果你要招大陸的同事過去工作,額度上還是有限制,並不容易。另外稅收來說,兩地不管個稅也好,或者其他方面,制度都不一樣,這也是一個制約的因素,但這個比較復雜,並不是那麼簡單能夠去做。
所以,我們想先從簡單的著手,比如身份證的認證,從認證的角度,我覺得這個比較簡單一點,沒有那麼復雜。如果涉及到稅,那他要考慮到全國一盤棋怎麼做,為什麼隻有廣東可以,其他省為什麼不行等等,就會有這些顧慮。包括如果外來的移民過多瞭,會不會對香港的技術、人才有沖擊等等,他會關註這些問題。所以,當時我在大會上提,在香港的企業,可以1:1嘛,聘請一個外來的技術人員進來,你必須要聘請本地的一個技術人員,保證不會失衡,這些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問題3
記者:剛才您關註瞭幾個問題,包括工業、醫療,您也提到醫療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領域,門檻更高,風險也更高。
問題一:我想問的是,作為騰訊來講,與同類型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相比,咱們一些相對核心的優勢在哪,這是第一個問題。
問題二:您剛才提到,進入一個行業可能會遇到很多難題,在解決難題的方面,可能需要很多層面的解決,騰訊會從一些簡單的環節或者領域入手,接下來騰訊會從哪些領域或者方面入手,能舉幾個例子嗎?謝謝!
馬化騰: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我們優勢不多,有一些投資方面的佈局。
AI這兩年突然火起來之後,我們公司內部發現,它居然在醫療裡還可以發揮作用,接下來就有瞭騰訊覓影系統的誕生。
另外騰訊一個很大的優勢,我們的社交、IM平臺在用戶間是非常普及的,微信、QQ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所以,我們在觸達用戶、連接用戶和服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基本上在很多醫療場景,你不用裝一個APP之類的,你通過直接掃碼,就可以跟醫院一整套體系連起來。
所以,我們在推動"智慧醫院"的解決方案,從掛號到看病、取藥、付費,診後或者術後的回訪、跟進一整套流程,基本上我們很早就推出瞭一個公眾號服務,現在還可以用小程序實現,這個門檻非常低,所有人都可以用,看到二維碼或者葵花碼你掃就立刻可以使用這個服務,非常的簡單便捷。再加上微信支付的普及,基本上老百姓他們都可以低門檻使用。再跟醫院的體系內部一連接起來,這效果就非常的好,我想這是我們的優勢。
但我想我們的定位要清晰,我們做底層,包括後臺和雲,很多AI的技術、人臉識別等,這些可以賦能給醫院。但實際上很多的流程,我們都采取合作、而不是搶人傢飯碗的方式去實現,包括很多周邊的合作夥伴、比如在醫院醫療體系原來就有很多傳統的IT公司,他們本來就一直在維護他們整個醫院的管理系統(HIS系統),我們跟人傢合作,幫它一起做好。
問題4
記者:我想問的關於數字經濟的問題,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目前我們中國數字經濟的體量已經占GDP的占比超過瞭三成,居世界第二。在各種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以及很多想象變成瞭現實,就像你剛才說的,我們手機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我想幾個問題:
問題一,能不能給我們暢想一下,數字經濟未來會創造怎樣的生活,最好能夠描繪一下圖景。
問題二,我希望能夠落到廣東,廣東也正在加快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的建設,包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年內要初步搭建統一、安全的政務雲平臺,您剛才說的工業互聯網,據稱廣東也正在醞釀政策,那騰訊和三大運營商合資在去年成立瞭數字廣東公司,共同提升信息化,促進數字經濟的網絡能力。我想問一下為什麼是廣東,數字廣東的項目進展如何,有沒有經驗可以分享。
您去年提到,今年也提到瞭大灣區,是不是我們也在朝著數字大灣區的方向做一個建設,主要是這兩部分。
馬化騰:為什麼數字經濟方面中國能夠領先,其實跟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全球的互聯網中已經走出瞭一個新的路子,也就是說:
第一,人口多。
第二,移動互聯網方面,基礎設施(運營商寬帶)條件好,終端也多,基本上手機都在中國生產。
第三,智能設備增長非常快。
所以這幾個大條件下,讓中國在全球最早普及移動互聯網,而且誕生出很多服務和應用,為什麼有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除瞭高鐵以外,剩下的就是網購、移動支付,第四個是共享單車。
其實沒有移動支付就不存在共享單車,為什麼國外沒有共享單車,一個車上面有一個二維碼,掃碼支付解鎖,沒有移動支付怎麼可能有共享單車呢,這個恰恰隻有在中國才能誕生,這個是息息相關的。
你會看到為什麼有很多變化,包括現在很多共享充電寶等等各種共享,都跟移動支付有關系的,未來再加上支付以外的,用手機端,包括我們講的小程序、公眾號,連接生活、線下,為什麼我們現在強調線下,不管是醫院,包括現在的零售,剛才講的智慧零售等等,我剛剛提到瞭工業裡面,其實都有大量的空間可以挖掘,甚至包括農業都可以做的。
你沒有這些前提基礎,這個高普及量的移動支付和連接器、連接能力,你是想象不出來的。這時候我們有很多的創新瞭,比如,身份證"網證"是公安機關推出的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目前這個產品還在試點階段,公安機關運用微信做瞭創新的嘗試。未來包括營業執照、駕駛證等,都可能開發出相應的網上應用憑證,通過雲端進行驗證識別,還可以裝入微信卡包。包括我們提"互聯網+"之後,跟國稅總局溝通,能不能做電子發票,以後大傢住酒店就不用開抬頭、搞發票,那麼麻煩,一掃就出來,一點單位報銷,全部自動,大傢不用忙著貼發票,都可以完全用數字化的方式解決這些痛點。
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問題,從我們搞技術的角度來說都是可行的,可以大量的節省大傢的時間,而且很智能、很快速,在以後醫療、教育、養老方面,都是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我覺得這個是非常有戰略意義的。
提到數字廣東,這個我們全國第一個案例,在全省級別的政府信息化大的動作,基本上把省信息中心的職能,過去全部是自己開發,現在給社會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方式,能夠讓社會企業,包括運營商、國企跟我們合資,還是國企控股的這樣一個合資公司,來幫政府做全省的數字政府的建設,目前應該開展還是比較順利。
馬省長希望能夠確保這個項目一定落地,這個也是廣東省的頭號工程,一定要成功,不能失敗,所以對我們來說壓力也是很大,但是我覺得也是一個動力。我們也希望借助這個案例,能夠把數字政府整個一套方案全部打造出來,而且還連接很多跟民生,不管是醫療、教育,已經具備這個被連接的點,再跟數字政府對接起來,我覺得這個效果非常好。
這個擺脫瞭過去,好像過去建設智慧城市,搞IT化都是投標、招標,是很傳統的,好像誰做都可以,我覺得未來這個思路是要改變的,因為是要發揮各方面的優勢,包括連接的社會企業的,包括移動支付的這些能力,都應該去能夠把他們連接起來。
當時我跟省裡面的領導說,智慧城市最關鍵的檢驗標準不是領導看這個展示,你可以看到最近的變化有多好,而真正的檢驗標準是老百姓,老百姓覺得你投資瞭多少錢,做出來成果,我覺得便利瞭,我覺得方便瞭,那才叫成功,否則你自己覺得很好,老百姓一點感受不到,那是沒有意義的。
問題5
記者: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跟我都有同樣的感受,現在移動支付(微信支付)非常方便,大大便捷瞭我們的生活,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前段時間有一個視頻在網上特別火,有一個法國小哥在跟您喊話,向您吐槽回到法國之後,覺得每次出門要帶著現金和卡,覺得特別不方便,讓他覺得很不習慣,我們也想瞭解一下,微信支付現在在海外的發展怎麼樣,又怎樣的佈局和規劃?
馬化騰:這個視頻有幾百個人轉發給我。我最大的抱怨是,我看他年紀也不小,為什麼叫我叔叔呢。但我也很高興,因為這是一個關於移動支付的正面探討。
在海外,微信支付的發展還是比較廣的,讓很多國人在出境遊的時候能比較方便地消費。但其實能拓展這麼多的消費場景、實現這些便捷的支付體驗也不容易,我們通過和世界各地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合作、業務整合,共同來拓展各地的市場。
微信支付最近也在加大海外拓展的力度。法國巴黎幾個大的商場都已經可以支持瞭,包括春節的時候,如果有朋友去日本北海道,可以看到那個機場全部是綠色的,都覆蓋微信支付瞭。
在中國人出境消費越來越方便的同時,海外也看中瞭中國人越來越強勁的旅遊和消費需求。真正要做跨境支付的企業,包括在當地要申請類似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話,其實進度還很慢,難度也比較高。我們出去探索瞭一輪才知道,原來中國的第三方支付這麼先進,境外是沒有這樣的優勢的。
比如在中國香港地區,他們有一個新的金融支付系統在開發,今年落地後才能實現快速的在各銀行之間轉帳,而且可以實現比眼下更低的的轉賬成本。我們正在等待這些系統開發完畢後,加快在當地的支付佈局。
比如在境外市場,我們在馬來西亞申請瞭第三方的支付牌照,這其實是很難申請的。但拿到牌照之後,我們也發現當地很多基礎設施還有待建設,有些銀行無法提供接口。如果實現不瞭互聯互通的話,很多進展無法進一步推動。我們已經意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也在推動各個銀行間的技術改造。這個工作並不那麼容易,但已經越來越快瞭。
問題6
記者:今年春節收發紅包的總人數達到7.68億,發紅包成為一種新的民俗,我想問一下你怎麼看這一現象?
馬化騰:其實,我們做支付很早瞭,但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電商沒有做起來,所以缺乏一個場景能夠驅動支付的普及。
所以,在2014年的時候,應該說很幸運吧,得益於我們在廣東有這個習俗,我們多年來每年堅持大年初八發紅包給同事。正是因為這個習俗的支持吧,我們同事就想瞭能不能電子化,其中一個故事就是,我們一個co-founder張志東,他覺得每年那樣發太沒意思瞭,他就自己設計瞭給同事的紅包是有的多有的少,10元、20元、50元不等(可能50元的少一點,笑),就放在箱子來,說來,你們自己拿,自己抽。
所以,他當時給的建議是你們能不能把這個做出來。我們本來是內網測試的,沒想到,同事做出來之後發現,一扔出去,服務器立刻壓力很大,非常受歡迎。我們趕緊加服務器,加班加點才把它做起來。
這個創意也是一個很偶然的巧合才想到的,之後每年就高速增長,發現特別受中國人的喜歡。上次在財富論壇,我也講說很多老外不一定明白這個,我們在國外跟他解釋之後,他也不明白你們這個搶一個隨機的錢有什麼意思,好像拿人傢的錢也不太好意思,他們不太明白這個。
我們覺得這個紅包不是講錢,而是載著感情,它其實是一個"帶著錢的表情包",是一個祝福,是一種文化的溝通,是這樣而已。所以,不能單純從錢的角度考慮。但它無意中形成的就是,它讓大傢熟悉綁卡、錢、轉賬等等操作。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這樣的話對於騰訊來說,有一個大量活躍的用戶。紅包現在的活躍用戶超過8個億,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在這個基礎上,再拓展到其他線下O2O的生活,甚至包括剛才講的共享單車、外賣、零售等等,這些都會是非常便利的。
問題7
記者:最近區塊鏈的話題非常熱,您怎麼看待?以及您和騰訊對區塊鏈的思考和佈局有哪些?謝謝。
馬化騰:最近區塊鏈這個話題非常熱,甚至有人調侃區塊鏈之前的互聯網都是古典互聯網。
的確這是一個蠻創新的技術,但是怎麼應用,大傢註意,技術是好的,但是怎麼用好這是另一個方面。如果做數字貨幣ICO,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的風險的,不是技術不成熟,如果大傢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隨便發行數字幣,那會引發很多監管的問題。
現在數字貨幣雖然很熱,但是我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我們不考慮說發個幣等等,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風險的事情。但是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比如說一些票據的認證,它實際上就是可以把實物,比如說現實中一個文件、一個票據,變成隻有這獨此一份,你抵押出去瞭和還回來,這個過程中怎麼用數字化認證它的唯一性,其實區塊鏈解決這個很大的問題。當然,票據隻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多文檔、文件認證的東西是可以用區塊鏈化來達到這個效果的。也就是說,一份文件是不可被復制、不可被篡改,而且是轉移瞭就過去瞭,原來那個不會變成兩份,過去傳統IT是真的可以復制兩份的,用區塊鏈就可以真正模擬現實社會中的這種單據、票據的唯一性,所以它具有一個劃時代的意義。所以騰訊也在積極地探索區塊鏈在各個場景中的應用,但是目前還是發展的早期,現在大傢所有人都在盯著數字貨幣,我覺得先解決這個問題區塊鏈才能繼續發展。
問題8
記者:我們註意到今年Pony提瞭一個《關於防范金融風險》這麼一個建議,這個在以往是沒有的,我們想要瞭解一下,為什麼會在今年關註這個領域?互聯網公司和騰訊能夠在防范金融裡面做什麼呢?因為,過去我們都感覺到瞭互聯網行業是快速的迭代和快速顛覆,而金融這個行業基礎原則是穩健和風險控制,互聯網企業做金融,要如何達到這樣的平衡呢?
馬化騰:這個有很多的緣由,剛才講的為什麼網上出現很多違法營銷、違法集資,其實大量地在微信的公眾號平臺,我們沒想到原來是用這種形式出現的,所以當時對我們產生瞭很大的壓力,我們明明看到有的公號關註的粉絲很多,你看它業務懷疑是有問題,但是你沒有證據,最後有些出事瞭,卷款逃走瞭,就有受害者他找不到人瞭,受害者說是不是你們平臺也有責任,甚至到騰訊去問責,給我們造成瞭很大的壓力,雖然我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兒,但是畢竟在我們的平臺這邊出現,還是有責任和義務去處理這個問題的。
所以這方面給我們自身鞭策的壓力就很大,這個事情不是跟我們無關,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不找出一個好的方法,平臺的監管的責任是得不到落實的。
所以說我們關註這個事情是有道理的,因為真的是會被牽連的,所以說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初衷。
第二,我們自己在做正規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同時,如果像我剛才講的,"你能貸到多少錢,我也來貸",其實我們微粒貸是很安全的,但如果外部很多公司這樣做,我們也是可能被牽連的,我們的正常業務也可能會被影響。
所以你想想,這方面我們怎麼能不關心呢!謝謝。
問題9
記者:我有兩個問題:
問題一,建議裡面涉及到青少年的問題,因為我們記得您去年也提過,騰訊上線瞭青少年的遊戲成長守護平臺,所以請問這方面的成效如何。
問題二,今年你的建議到很多數字經濟方面的一些問題,因為我們也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的掌門人,包括您和劉強東之類的企業傢也都加入瞭兩會,參政議政,像這樣的一種變化,對您和其他的一些科技企業的負責人來說,有沒有提出更多的責任和要求?
馬化騰:我們推出瞭成長守護平臺有一年時間瞭,最近剛剛過瞭一周年,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目前已經有很多傢長在利用這個平臺,和孩子們一起,在數字娛樂和網絡遊戲(包括手遊)的過程中,探索如何更科學、有序、正面的去引導遊戲,防止過度沉迷等。
任何東西過度沉迷都是不好的,一定要有一個把控,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自控力還不夠成熟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分層的、根據年齡管理的機制,也要有傢長和平臺的介入。
除瞭成長守護平臺,我們還在在去年暑假之前,在我們最火的遊戲《王者榮耀》上推出瞭一個健康系統,12歲以下的孩子,一天隻能玩一個小時,晚上9點以後就不能玩瞭。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新的措施,包括利用成長守護平臺怎麼識別孩子用小號玩遊戲的問題,通過找出一些疑似小號給到提醒,讓傢長有更多的管理手段。
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騰訊主要創始人之一的張志東也非常關註這一點,他提過需求說,你們能不能聰明一點,不是一鍵禁玩瞭事,還要看到遊戲的正面性,能夠讓父母和孩子用互動更好的方式來去管理這個事情,而不是一味用很粗暴的方式不給玩等等。
我們最近就做瞭一些嘗試,前不久我還在朋友圈跟同事反饋,這個體驗還需要改進。他的意思是說,傢長和孩子定一個所謂的數字契約,我做到這樣的事情,帶去戶外互動、做傢務、學習等等,和你的遊戲時長掛鉤,履約瞭之後你應該怎麼鼓勵,而且還有好友,或者請幾個同學、傢長見證,任務完成後會有鼓勵,這些就可以做的很有趣,把這個過程變的很生動,都可以用技術手段來實現。這樣的話,比原來簡單、粗暴的方式相比要柔和很多,因為從孩子的天性需說,還是要有互動。
現在騰訊也在開發功能遊戲,在很多方面,其實是可以進一步發揮遊戲的正向價值。比如說微信最近的跳一跳,也很多老年人反饋說覺得很好,防止大腦癡呆,他們覺得這個挺好玩的,又簡單。這類也屬於很類似功能遊戲的一種,我覺得這個是值得我們探索的,而不是簡單的、一味的妖魔化。當然,不管理肯定也是不行的。
另外你講到,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加入兩會,參政議政,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現在的互聯網企業已經不像十年、二十年前的門戶網站、電商、通信這麼簡單,已經是生活化瞭,有很多O2O的場景。大量現實生活中的傳統行業都已經紛紛觸網,用互聯網來做瞭,所謂的互聯網企業范疇已經很大的擴大瞭,所以他們的參與大大地加大,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數字經濟、數字中國方面的推動,很多政策、法規、建議都是跟這些息息相關的,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問題10
記者:在今年8名來自深圳的人大代表當中,您是唯一一名連任的。作為新當選的一名老代表,您這次一口氣又提出瞭8個建議。我看瞭一下是這麼多深圳代表中,您提的建議又是最多的一次,您怎麼看待您這次覆蓋面如此廣的建議?當中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另外,我們都知道騰訊是成長壯大於深圳的,而且深圳也一直為擁有像騰訊這樣的科技型企業而感到驕傲。目前深圳正在打造"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您認為像騰訊這樣的創新型的科技企業,能夠發揮一些什麼樣的作用?
馬化騰:深圳一直是以"創新"為著稱的,騰訊隻是其中一傢,還有很多,華為、中興、比亞迪、大疆,還有好多的企業都在深圳誕生,而且都是科技創新引領全球的企業,非常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大的優勢。
和剛才提到的很多企業一樣,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能夠發揮影響力,同時也實實在在針對這些巨大的市場機遇,能夠投身其中或者投資這些科技領域。因為我覺得我們是最有條件做這個事情,如果我們不做的話,會辜負這樣一個歷史的機遇和責任。
問題11
記者:我們註意到去年騰訊提出瞭一個智慧零售的概念,也特別強調去中心化的思路,包括之後您在《財富全球論壇》也提到瞭去中心化。
我們也註意到瞭,過去的一段時間,騰訊也入股瞭一些線下的零售公司,想問一下關於智慧零售方面您有哪些思考,佈局和邏輯是什麼樣的?包括未來您對零售業將會發生怎麼樣變革的看法?
馬化騰:大傢知道在零售方面,騰訊把電商業務賣給京東之後,我們基本上不碰電商領域,完全靠投資。
為什麼線下的零售最近動作這麼大,除瞭剛才我們講的利用數字技術助力線下傳統零售,能夠抓住數字化的機遇,能夠把人、貨、場景幾方面全部打通,你不這麼做的話,你可能就失去競爭力。
但這裡面有幾個擔憂,很多零售的企業也主動找我們,談到這方面的擔憂。原來零售企業和線上的電商是對立的,他覺得你搶他飯碗,是一個此消彼長、互斥的業態,所以過去這十幾年他們就很悲觀,基本上被線上的電商侵蝕他原有的份額。
但現在我們發現,傳統零售和線上電商彼此間的融合開始瞭,已經不是互斥瞭,用戶的體驗真的是要線上線下整合,而且傳統線下的體驗是你沒法簡單用線上替代的,畢竟人作為一個實體,你總要生活在周邊。
這裡面就帶來瞭很多的變革,包括現在的便利店、或者周邊社區店的演化,我也發現很多人開始做創新瞭,也是利用數字技術、互聯網,利用移動支付、移動終端做改造,包括後臺貨物的供應也是用IT手段改變原來大賣場的方式。你可以看到這個趨勢在變化,大傢就發現,這應該做融合創新。
所以,很多企業希望我們提供一套智慧零售的解決方案。最近這一個月,我們內部成立瞭一個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能調動和主導我們各個BG、事業部門的一些資源,能夠打造一套為智慧零售和商業地產等整套的數字解決方案。
我覺得目前進展還比較順利,需求非常旺盛,而且也看到瞭它的效果。在這個基礎上,其實很多的零售企業願意跟我們一起合作。我們的定位是我們不做零售,甚至都不做商業,我們更多的方案是助力、賦能,我們提供一層很薄的能力,包括用戶的連接能力、小程序、公眾號、雲、AI等等都是為你們服務的,而且還跟周邊的生態合作夥伴、開發商一起為你們服務,對我們來說沒有利益沖突。
也就是為什麼說去中心化,零售商包括商業地產他們所有數據是自己擁有的,他不會依托其他傢,說那很危險,以後數據丟失的話他會非常擔心。我想對於零售商來說可以理解,他願意把他的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上。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隻是提供"水電"而已,就是這樣。
問題12
記者:剛才您介紹您的建議的時候,關於數字中國"一帶五","一帶五"裡面的第一個,您提的是工業互聯網,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問題,我有兩個問題:
問題一,請您稍微展開一點說工業互聯網對於中國經濟的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意義您有什麼樣的認識?
問題二,工業互聯網很顯然是新生事物,所有的新生事物我想用一個比較通俗的話來說"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工業互聯網面臨的挑戰,您認為有哪些?面對這些挑戰應該怎麼辦?謝謝!
馬化騰:前面也介紹瞭其實現在講工業互聯網還比較淺層,我們僅僅解決生產者和消費者、需求者之間關系問題,C2M柔性制造等等,其實深入講智能制造,包括工業互聯網,還有M2M(制造者和制造者)上下遊協調關系問題,內部制造的問題,也包括它生產過程當中,怎麼樣用新技術,比如說能不能用AI來幫助,降低生產過程當中模具的損耗,可以不可以更加提高效率。我們最近跟富士康討論,怎麼樣用AI來幫助他,後來我們提出,用高清攝像頭拍攝制造過程當中的變化,能夠智能調整,就像一個很有經驗的老車工一樣,根據你的變化微調一些位置,因為有一些模具有一些損耗嘛,一般生產到一定程度就扔掉瞭,不扔就有產品偏差瞭,用AI這種方式來提高精準度和壽命。
比如說一個手機殼,一個模具可以生產多少個手機殼是固定的,就是因為後面不精準瞭,但是如果你用這個技術的話,是可以大比例的提高它的壽命,其實這些都是它的一些具體應用。
為什麼數字化我們不講隻是互聯網,互聯網隻講網絡,它還有很多的科技成分,包括大數據和AI,AI不是完全互聯網化的范疇,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應用的。
我在想,這些新的東西在生產制造過程當中能夠引入的話,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現在還在探索早期。我現在也在跟這些制造業人士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我們有時候知道一些科技的前沿,或者有一些方向,但是我們不知道制造業的痛點、需求是什麼,因為這個產業鏈很深,所以一定要跟每一個行業進行合作,這樣才行,謝謝!
提問:有沒有什麼挑戰呢?
馬化騰:我覺得挑戰的話,很多時候大傢沒有意識到,剛才我講到重慶,頭部的、大的制造企業是有這個意識,但是它還不知道怎麼做,所以需要對接,我們希望後面這些方案、技術能夠在更多場合講給他們聽,他們知道還能這麼做,他們立刻聯想的,他們想象力很豐富,一下想到自己能夠怎麼做,我覺得還是一個溝通和普及這方面的問題。
後面從實際操作來說,我覺得沒有特別大的挑戰。
問題13
記者:我有幾個問題:
問題一,騰訊之前就提出瞭扶貧雲的概念,而且在貴州也進行瞭實踐和佈局,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
問題二,互聯網技術對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有什麼樣的意義?
問題三,數博會舉行幾界以來,騰訊和貴州現在已經可以說是老朋友瞭。以貴州那麼多次這樣親密的接觸,貴州最打動你的地方是什麼?
馬化騰:大傢都知道,扶貧很多的方面,包括款項來源,包括資助如何落地、而不會層層損耗掉,有沒有落到實處,包括你幫助的對象是不是真正達成貧困的目標等等,這些過去沒有太精細管理、不是精準扶貧的話,效率就很低,就會變成上面灑瞭很多水,下面真正受到灌溉的卻沒有,中間全部損耗掉瞭。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一定要用科技的力量、利用數字技術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包括我們做的扶貧雲,其實也是為解決這樣的問題而產生的,我覺得這個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跟蹤到戶,每個人的情況怎麼樣,中間可跟蹤性是非常清晰透明的,我覺得這絕對是一個方向。
談到數博會,因為我們參加瞭幾屆,我都非常重視。我覺得貴州提出大數據的戰略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充分利用貴州水利能源的優勢。再透露一個消息,我們現在正在貴州的兩座山裡挖洞,要打造一個全國最安全的數據中心,而且裡面恒溫恒濕,PUE也就是空調能耗損耗是最低的,可以達到一點零幾到一點一左右,非常低,而且非常安全。我希望能把最好最重要的數據存儲到這裡面,或者是我們的雲、客戶以及工業雲等這些最重要的數據也能夠存儲到這裡面去。我覺得貴州也有很大的優勢,應該快挖完瞭,幾個月之後應該可以裝服務器瞭。
問題14
記者:剛才您介紹說,騰訊這兩年與故宮、長城、敦煌等大的文化IP實現瞭合作,也產生瞭不錯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效益。騰訊積極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原因,或者說初衷是什麼?謝謝!
馬化騰:我們發現中國的IP很多,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應該說我們誕生瞭很多非常好的IP。我們現在看到過去好萊塢很多大片、動漫也好,這些文化都是從國外過來,但是現在發現,如果說我們具備很好的編劇能力、美術制作能力、講故事的能力,和這種特效、後期制作等等,甚至包括一個IP用多種形態呈現,把這個能力鍛煉起來之後,或者把中國的傳統IP挖掘,我覺得完全可以打造大片,或者大制作這樣的級別,並不會輸給好萊塢的。
你可以看到,除瞭遊戲產業之外,越來越多的國產遊戲,越來越多的電影行業,最近春節的很多大片都是國產大片,發現制作水平越來越好瞭。我相信很多古老、傳統的文化,其實是可以有巨大的品牌價值可以挖掘的。
從文化投入角度來看,你的資金肯定要投入到成功概率最高的IP身上,這樣 IP價值會越來越被大傢認可,同樣的制作能力、同樣的資金,你一定選擇一個好IP,你才敢投,否則的話,你可能血本無歸。所以IP的稀缺性和它的價值,我覺得過去是被低估瞭,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特別重視IP的發掘和培養,甚至可以購買一些好的IP,別人不會挖掘,又用瞭這個IP,我覺得可以在全球的網絡去搜索、開發,中國在這方面越來越有優勢瞭。
問題15
記者:其實過去的一年微信團隊花瞭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在打造小程序,我有幾個問題:
問題一,能否介紹一下現在小程序在你看來處於怎麼樣的一個發展狀態?接下來會重點解決哪些問題?
問題二,其實騰訊投資瞭很多這種創新的公司,很多我們接觸到的一些創業者都表示非常認同騰訊跟大傢這種相處的方式,您能否大概再介紹一下騰訊投資佈局的一些重點邏輯,謝謝!
馬化騰:這個問題比較大,在我們前不久的微信公開課上也有詳細介紹小程序,張小龍也講瞭很長時間,大傢可以回去參考一下。
騰訊內部也非常重視小程序這個應用平臺。曾經我們內部大會也說,你去外面書店、比如在京東搜小程序可以搜出一堆開發指南,在我們過去做編程軟件,我們全部用國外的微軟或者其他公司的開發,基本都是美國公司的開發環境。現在唯一看到的就是來自中國的開發環境小程序,已經有很多書瞭。
很多人開始學編程瞭,就學小程序編程,我覺得這是非常可喜的,而且是突破性的。可能外界從來沒有人這個角度看,但我從編程者、程序員的角度來說特別高興看到這一點,我覺得這是意義重大的,這個撬動是整個開發者生態,更多人懂這樣編程的方式才能在線上線下整合方面開發出非常深入的應用,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這塊還有很多優化的餘地,比如有人說我常用的小程序能不能鎖定、排序等等。但是,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平臺級的,而且含金量比較高的平臺產品。
第二個問題投資理念我簡單講幾句,大傢看到我們投資很多傢公司,總的來說:
第一,投內容產業,因為我們做文化產業、內容產業的頭部,好的IP我們非常願意投資。
第二,投符合我們戰略方向的,很多東西我們不會自己做,而是支持我們的合作夥伴去做。所以,我們投資也不是控股的形式,甚至大股東都不是,就是用小股我們表達支持,然後戰略支持他們,我覺得是這樣一種方向。
所以,看到我們除瞭做通信社交和內容,其他的東西,我講"半條命"都是+別人,讓別人+我們,其他的都是讓給外面合作方來做。我們的投資理念大概是這樣。
問題16
記者:我想問一個問題,現在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備的重要元素,我們在享受網絡便利的時候,也感覺到瞭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比如說我想講的是網絡謠言。現在網絡的謠言可以說每年層出不窮,咱們國傢也立法關於制止網絡謠言,起到瞭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騰訊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你們技術又非常的先進,我想問一下作為騰訊的形象來講,有人說網絡謠言像網絡腫瘤一樣,您形象的來講,可以是騰訊的首席醫師,您下一步將怎麼樣針對網絡謠言,用"手術刀"去把它更大的消除掉?
馬化騰:過去兩三年,我們在網絡謠言的打擊、鬥爭方面做瞭很多事情,因為我們作為平臺,你不知道他講的東西是真的、假的,你沒有辦法判別,甚至有一些商業之間的,比如說兩傢公司互相說,或者兩個人說,你說我是錯的,我說你是錯的,我們也沒有辦法鑒別是有問題的。
比如說像公眾號的很多文章,你說要處理的話,你就必須要舉證,證明他有哪句話是假的,你這篇文章才可以處置,否則的話,我們也無權處理這個事情,否則另外一方說,你為什麼把我的內容刪掉瞭,我要告你。我們作為平臺仲裁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方面我們有一個很嚴密的申訴的流程,然後來舉證。
我覺得這是我們作為平臺處理上非常復雜的一個難題,當然有一些很明顯的謠言,對我們來說,就是要發現,而且要快速處置。
這裡面就要有一個,如何在清除謠言的同時,又要保證用戶隱私的安全,所以這是我們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是特別重視用戶的隱私。對於一些公眾的、外界鏈接的謠言信息,或者是文本信息也好、圖片信息也好,這些不是原創的,不涉及你個人隱私的,這些就應當可公開地去處置,判斷它是不是有害,是不是完全造假等等。
這裡面的難度很大,我相信我們在全球處理這方面的事情,技術上來說,我們是很先進的瞭,這也是給逼出來的,否則的話,你整個生態環境惡化,對我們來說也是沒有好處的,用戶也是會抱怨的。從平臺的角度來講,這方面非常關鍵。但是,我覺得AI技術在裡面大有可為,希望以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加強謠言的識別。
問題17
記者:剛才有朋友問到瞭有關區塊鏈的問題,在我們關註來看,2017年其實是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一年,我們也關註到騰訊在去年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有瞭諸多的動作。比如說,我們在圖像和語音識別方面有瞭優圖實驗室,我們在醫療領域有您剛才提到的騰訊覓影。我想問一下,在您看來,騰訊在AI領域的佈局是怎樣的一個結構,在今後騰訊在AI領域還將會有怎樣的動作呢?謝謝!
馬化騰:自從AI、尤其是AlphaGo起來以後,大傢才意識到深度學習威力如此厲害。的確,深度學習現在在很多的場合是完全可以落地的。
我們後臺很多技術,比如說廣告的精準匹配、個性化內容推薦,都采用瞭AI技術,可能大傢感知還不太清楚。在未來的生產制造過程當中,在某些特定場景,就可以用AI技術,以低成本的方式來模擬一個大腦在後面進行管理,從海量的大數據裡找出它的規律。通過AI技術,就像一直有一個永遠不累的大腦思考、處置一些信息,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方向。
當然,這個路還很遠,現在AI都應用於一些專用的場景,而且要把這個場景劃的足夠窄、足夠清晰,然後通過深度學習把它的特征、數據瞭解之後,開發成算法。我覺得先從垂直領域入手,AI的通用或許還遠,垂直方面我覺得已經有很多機會可以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