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評論員 陳小思
" 共享單車 "、" 共享酒店 "、" 共享雨傘 "、" 共享籃球 "...... 想必網友們對這些共享新事物已經不再陌生,對於各種新誕生的共享概念也不感到驚訝。不過近日,北京新出現的 " 共享馬紮 " 依然讓網友們大跌眼鏡。
13 日,北京街頭出現瞭一種 " 共享馬紮 ",這些 " 共享馬紮 " 都貼上瞭巨大的二維碼,沒有具體說明,使用時不需要註冊,不需要掃碼解鎖,坐上去就可以瞭。比起其他共享事物包含的智能鎖、太陽能充電、分時付費等技術而言," 共享馬紮 " 毫無技術含量,制作成本低廉。
顯然,比起實用性,這項新生事物的話題性更強。" 共享馬紮 " 迅速引發瞭媒體關註和網友熱議。網友們調侃," 如果我不掃碼,坐上去會不會原地爆炸?"、" 如果不寫共享,那麼馬紮就消失瞭 ",還有網友點出 " 共享馬紮的商業模式是賣廣告位。" 唔,這位老鐵還真的說對瞭。
據北京晚報報道,這些馬紮是由一個名叫 " 微巴 " 的公司投放的,該公司稱,北京市的公共座位非常少,人均僅有 0.05 座。文中還寫道,共享馬紮創新地使用瞭 5 種顏色,極大地擠壓瞭後續競爭者進入市場的空間。然而,還沒有等到競爭者,14 號," 共享馬紮 " 已經全部消失。該公司客服表示,已料到馬紮會丟失,但該行為算是公司項目的前期推廣。
記者調查還發現,這傢公司的主業是 " 門到門 " 的接送機業務,與共享馬紮相去甚遠。隨後,有業內人士表示," 共享馬紮就是微巴一次徹底的營銷推廣活動。",並展示出瞭此次炒作活動早在 6 月就寫好的執行方案。這下子,眾人嘩然。
在互聯網時代,無疑地,從事營銷推廣的人員都要為這個的營銷事件的影響力拍手稱好。但從品牌建設出發,長遠而言,這樣營銷事件引發的是惡性影響。營銷活動主題與主業不相關,無法推動事業發展;活動目的不純粹,遠離公眾利益,引發輿論反感。這樣的營銷影響力來得快,去得也快,甚至為同行業所不齒。
再者,共享經濟的出發點是為瞭節約資源、互利共惠。" 共享馬紮 " 的曇花一現,卻是占用公共區域、阻礙交通流動,增加城管和環衛工人工作量,徒增瞭市民茶餘飯後話題。這樣的新生事物,真能稱得上是 " 共享經濟 " 嗎?在創投行業,為瞭吸引眼球與資金,許多初生公司不惜生造概念、硬套規則," 創造 " 一個新生事物或概念,事後卻無法為自己的產品和概念買單,引發瞭反效果。
最後,如今遍地開花的共享概念令公眾幾近麻木,共享經濟遭遇的困難與質疑越來越多,它的影響力和好評度已經開始呈現下滑趨勢。類似 " 共享馬紮 " 這樣的共享新事物其實是一次影響力與信任的巨耗。就 " 共享馬紮 " 而言,不管是投放廣告還是創新行業,都應該有相關資質以及部門批準,掃二維碼後顯示的內容更應該有相關部門的審核。而不能隨心所欲,任性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