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用一個塑料袋 可能被監禁 4 年罰 25 萬

08-30

" 在它的體內,有大約 30 個大小不一的塑料袋!"

據 CCTV 年初報道,在挪威西南海岸,一頭鯨接二連三地往陸地上撲,似乎是 " 一心求死 ",想在岸上擱淺。人們為其實施瞭安樂死後,經過解剖,找到瞭讓這頭龐然大物如此痛苦的原因。

這時大傢才明白,白色垃圾不止是污染生態,它還有殘忍的一面。

環保不隻是發達國傢的事情,即便最不發達的國傢,也深知其重要性。近日,肯尼亞出臺瞭全球最嚴禁塑令,違者將可能被處以 4 年監禁及 3.8 萬美元(約 25 萬元人民幣)罰款。

全球最嚴禁塑令

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消息,肯尼亞出臺瞭全球最嚴厲的旨在減少塑料污染的法律,銷售或者使用塑料袋的人可能被處以最高 4 年監禁以及最高 400 萬肯尼亞先令(合 3.8 萬美元)的罰款。

眾所周知,肯尼亞是位於非洲大陸上一個十分落後且貧窮的國傢。根據 2016 年的國際匯率,肯尼亞的人均 GDP 為 1455 美元。也就是說,肯尼亞人民一旦違反上述法律,將被罰掉自己至少 26 年的收入。

這個東非主要經濟體禁止在境內使用、制造和進口塑料袋。肯尼亞環境部部長朱迪 • 瓦克洪古 ( Judy Wakhungu ) 表示,最初的目標將是制造商和供應商。

這意味著環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有權攔阻人們並搜查塑料袋,並且攜帶免稅商品進入肯尼亞的遊客將會被要求把塑料袋留在機場。

她說:" 公眾將有一個過渡期。我們知道,人們改變習慣需要時間。"

然而禁塑令是在塑料行業的抵制下出臺的。

" 肯尼亞有超過 176 傢塑料制造企業,直接聘用員工數量占肯尼亞全國員工總數的 2.89%,間接聘用員工數量超過 6 萬人," 肯尼亞制造商協會表示," 禁令將給這些就業崗位和員工生計帶來負面影響。塑料袋的問題不是生產問題,而是廢物管理和消費者行為問題。"

瓦克洪古在回應時辯稱,這條禁令是個契機,將推動企業實現多樣化、生產更有利於環境的可重復使用的袋子,這可能會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肯尼亞政府則認為禁令是合理的,它表示,據估計肯尼亞每年使用 3 億個塑料袋,其中許多塑料袋被以不環保的方式丟棄,需要好幾個世紀才能降解。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署長埃裡克 • 索爾海姆 ( Erik Solheim ) 表示:" 如果禁令有成效,那將是減少塑料污染的重大突破,塑料污染對我們的星球造成瞭巨大的破壞。" 聯合國環境署總部位於內羅畢。

中國的限塑令效果不大

其實早在 9 年前,中國也因為環保問題,實施瞭限塑令。不過相對肯尼亞的禁塑法律,力度確實輕瞭許多。

中國的這份 " 限塑令 " 明確規定:從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 0.025 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自此之後," 塑料袋 5 角一個 " 就成為人們逛超市最不想聽到的一句話。

塑料袋為何名存實亡,跟人們越來越喜愛的網絡訂餐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

據中國青年網援引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訂餐市場 2017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045.6 億元。

與此同時衍生的問題也同樣值得註意,無數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外賣垃圾造成的 " 白色污染 " 又一次抬頭,外賣垃圾 " 圍城 " 的現象日趨嚴重。

2.56 億人——這是艾媒咨詢統計的 2016 年中國在線訂餐用戶規模,按照每人每天訂購一份外賣計算,每天將有 2.56 億份外賣被送往用戶手中,其中至少分別產生 2.56 億個餐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後,每個被廢棄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幾百年。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外賣餐盒材質多為 PP5(聚丙烯),因其具有無毒害、耐高溫、重量較輕等優勢,所以被外賣打包廣泛使用,而其不易降解的特性卻給垃圾處理帶來瞭難題。

" 關鍵是有沒有回收價值。塑料餐盒往往比較輕,廢品回收站不願意回收。"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燦發曾收集過塑料餐盒給回收站,卻遇上瞭回收站不願收的尷尬。

不易降解也不易回收,塑料餐盒隻能被當做垃圾處理,無論填埋還是焚燒,這些 " 白色垃圾 " 都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尋找其替代品一直是業內人士努力的方向,但因為種種原因至今仍未實現。

塑料袋為何屢禁不止?

限塑令效果不佳,據新華網文章分析,原因有三:

首先,其 " 替代品 " 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無紡佈等材質的環保袋 " 顏值 " 始終沒有顯著提升,不僅價格更貴,攜帶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裝完商品還可以裝垃圾,哪怕要為此支付點小錢,在消費者看來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

其次,監管不力,讓 " 限塑令 " 空有其名。想當初,超市、菜市場幾乎天天有人檢查政策的執行效果,商傢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產企業眾多,銷售渠道和使用場所更是五花八門。隨著時間推移,監管部門鞭長莫及,懲罰力度越來越小,檢查次數越來越少,最終默許瞭商傢對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最後,政策本身也有局限性。按規定,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但餐廳 " 打包 " 剩菜、在線或線下購物,是否也應聽 " 令 " 行事?就拿快遞過度包裝問題來說,快遞行業一年需要 120 億個塑料袋、247 億米的封箱膠帶,但回收率不足 10%。缺乏明文規定的灰色空間,給瞭塑料袋繼續泛濫的機會。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