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水平落後於北京上海,港人為何這麼怕說英語?

03-06

【編譯 / 觀察者網 童黎】2017 年某機構的全球英語水平排名中,香港以 55.81 分的指數位列全球第 29 位,排在上海之後。在 2014 年的排名中,香港的英語水平指數也被北京和上海超過。

當地時間 3 月 5 日,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發表文章,探討瞭香港人害怕說英語,英語水平落後於北京上海等姐妹城市的原因。

報道截圖

以下為文章翻譯內容,有刪減:

我敢打賭,大多數人聽到 "shit(sit) down"(粑粑掉下來瞭)和 "eat your foot(food)"(吃你的腳)後要被驚掉下巴。

幾年前,我(在香港)聽到一名老師對小學生這麼說的時候,真的受到瞭驚嚇。但她其實是想說,"sit down and eat your food(坐下來吃東西)"。

對英語非母語的香港人來說,搞混 "sit(坐)" 和 "seat(座位)"、"food(食物)" 和 "foot(腳)"、"chip(薯條)" 和 "cheap(便宜的)" 是很常見的事。然而,這些不是學生的錯,而應該輪到那些允許學生一再混淆的老師來背鍋。

圖自《南華早報》

上世紀 80 年代,我和我的美國朋友在大陸地區旅行的時候,經常遇到想要練習英語的當地學生來和我們說話。他們抓住一切機會,用他們知道的英語單詞與我們交流。

每一場邂逅之後,我的朋友們經常會感嘆,看到學生們如此主動地練習英語的感覺真是太奇妙瞭。現在回想起來,他們真的很勇敢——勇敢地與陌生人甚至說外語的人接觸。

圖自《南華早報》

這種付出當然是有益的。如今,很多大陸學生的英語都很流利。有的學生即使說得不算好,但他們也不會回避練習英語的機會。

但在香港,情況完全不同。我經常看見當地人和明顯不說粵語的人講粵語。而那些能說些英語的人呢?他們似乎已經沒有勇氣犯些語言錯誤,轉而選擇說粵語。

考慮到英語和中文都是香港的官方語言,上述現象還是挺令人感到驚訝的。

香港以身為 " 亞洲的國際都會 " 和 " 國際金融中心 " 為傲。但在語言方面,香港的水平與其國際聲譽並不相符。英語精通程度並不是衡量它語言優勢多少的標準,但這反映瞭它在這個相互聯系日益緊密的世界中保持溝通的意願。

國際英語培訓機構英孚的調研數據顯示,2017 年,香港以 55.81 分,在 80 個參與英語水平排名的國傢與地區中位列第 29 位。新加坡則以 66.03 分位居亞洲首位,全球第五位。上海也以 56.76 分排在香港前面。

在這 80 個國傢與城市中,新加坡是少數幾個英語水平有顯著上升的國傢之一,而其他大多數地方的英語水平都呈靜態。

令人遺憾的是,這並不是香港首次在英語水平排名中被其他姐妹城市超過。2014 年,香港的英語水平指數為 52.50 分,而上海為 53.75 分,北京為 52.86 分。

有時候,這一結果不能僅僅歸因於老師在語言上的不足,學生也要負上一定責任。

學習第二語言不隻是無休止的學習。你需要勇敢地沉浸在新鮮和陌生的文化氛圍當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 " 臉皮 " 也要厚一點才好。有些人忘瞭,我們在學習第一語言的時候也會犯錯,但這就是幫助我們流利使用這門語言的墊腳石。

不幸的是,許多香港學生似乎忍受不瞭這種犯錯的窘迫,對文化也沒什麼好奇心。除本地文化以外,他們的興趣往往也隻局限於那些流行文化,比如其他地區的音樂、時尚、名人、生活方式等。

為鼓勵英語教學,增加日常講英語的機會,近 20 年前,香港政府就開始資助公立中小學聘請外教。

然而,這一措施似乎並沒取得預計成效。為什麼呢?我們的教育體制有沒有問題呢?香港校園內長期存在死記硬背的傳統,學生們一直在進行重復性訓練,並因此喪失瞭走出去看看世界,在實踐中操練英語技能的機會。

死記硬背並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信心和動機才是支撐語言學習與其他有意義的學習的核心因素。

香港學生在語言上的不足反映出瞭他們缺乏自信的基本事實。隻有積極、自信的年輕人,才能為香港構建一個積極的未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