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丨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把脈教育綜合癥

03-11

ZAKER 哈爾濱特派記者 尹明 王坤 王媛 文 / 攝 何晟英 馬剛 / 視頻報道

10 日下午,第二場委員通道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前開啟。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代表教育界走上委員通道,回應媒體關註的教育熱點。

而此前,他在當天上午小組會議後,專門接受瞭 ZAKER 哈爾濱獨傢專訪,與 ZAKER 哈爾濱特派記者深度探討減負、說走班、校園欺凌等全國關註的教育熱點。

↑ 馬景林

" 學習是件苦差事,不增效何以減負?" 昨天(10 日)上午,在結束政協小組討論後,我國百年名校第 28 任 " 掌門 ",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委員,特別接受瞭 ZAKER 哈爾濱獨傢專訪。

交流中,他對冰城教育現狀表現出極大關註,針對 ZAKER 哈爾濱特派記者提出的學生減負 " 癥結 ",以從教 20 餘年的經歷,開出 " 增效藥方 ",並為當今傢長的普遍困惑指點迷津。

新解 " 四有 " 好老師 破減負難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當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

在今年全國兩會第一次 " 部長通道 " 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回應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與減負有關的 " 三點半 " 現象。

今年兩會," 減負 " 成為熱詞和焦點。作為一所成立 111 年的全國知名高中的校長,當聽到記者提出 " 如何化解傢長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與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這一矛盾 " 時,馬景林顯示出瞭很大地興趣。

↑ 馬景林接受專訪

馬景林認為,學生們的負擔體現在學習的量上,現在超前學、重復學的風氣很濃,而學校課程設置簡單,但是具有選拔功能的考試卻有難度,傢長隻能到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去補習。

從傢長角度考慮,最主要群體的中產階級傢庭,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影響,面對廣泛的 " 市場需求 ",減負的出路在哪?靠的就是增效。

增效要提升學生的能力,從基礎抓起,打好地基,才能有能力去接受新知識,在小學階段,養成好習慣,未來才有可能面對課業負擔輕松應對。除瞭會學習,還要善於思考,構建學習脈絡,將知識點融會貫通;拓寬視野,這不僅需要個人的努力,還包括傢庭、社會,給孩子搭建平臺。

" 若想增加教育效果,老師能力的提升也是重要一環。" 馬景林說,這就需要老師做到 " 四有 ",一是有可能,確保老師上課所授內容學生能聽進去;二是有方法," 授之以魚 " 不如 " 授之以漁 ",好老師,教無定法,能夠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課情,知識上融會貫通,方法上深入淺出,實現教學相長;三是有能力,教師對學科有很好的掌控力,把握課程進度,做到詳略得當,高效完成授課;四有,則是對學生認知風格、心理情況,學習科學的認識和把握。

" 教育部門已經在政策層面給出方向,引導一線教育工作,作為學校校長,我們有能力做的就是加強對老師的培訓,化解學生負擔過重的難題。" 馬景林說。

選課走班探索 " 定一選二 "

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17 年秋季北京進入高考改革綜合實施階段。今年秋季,黑龍江省也將正是啟動新高考改革。作為高考改革重要一環,如何做好選課走班制,先行一步的北京四中,更有發言權。

" 選課走班,要在瞭解諸多學科的合理結構基礎之上,去選擇自己心儀的學科,為今後自己的職業選擇提前做出準備。" 馬景林說,從一班一課表到一生一課表,選課走班實際上是最大限度尊重學生選擇,讓孩子們有更多時間保證學習更多的學科內容。北京四中在選課走班制上 " 邁的步子小一些 ",具體操作是從高一階段,就讓學生有基本的選擇,在語數外三科基礎上,至少能 " 定一選二 ",有一個相對確定的學科,在物理、化學、地理、生物、歷史、政治等學科中,側重一個自己喜歡、且想要深入研究的學科。馬景林透露," 定二選一 " 是更為理想的狀態,暫時沒有達到 " 定三 " 程度,走班也需要過程。

針對業內討論熱點,走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來推行?馬景林認為,不同學校,需要結合時間、空間、資源來設定方案,實現 " 一校一案 ",兼顧學生的分類、分層,配合職業生涯規劃,兼顧到大學相關專業的學科要求,是一個時間摸索,不能一蹴而就。

司法 " 傍身 " 抑制校園欺凌

10 日上午,在參加全國政協委員小組討論兩高報告時,馬景林還提到瞭校園欺凌,他認為要根據行為加以區分對待。

" 我在一線工作時,曾經歷過的幾件事,有的學生搶瞭同學的眼鏡,要求其在四樓跑兩趟才能還東西;還有的拿著板擦,往同學頭上吹粉筆灰。" 馬景林說,這一類屬於惡作劇,可以通過校園教育來解決。但是某些欺凌事件,如前段時間,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被欺凌事件,此類問題已不是學校教育工作者所能解決的,需要用法律手段來解決。

據瞭解,美國 50 個州通過瞭反霸凌法,明確規定瞭學校在反霸凌上的責任,並將懲罰權交給學校,學校一旦發生霸凌事件,對行為嚴重的學生可直接開除,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門介入,案情嚴重的,即便是未成年人也可按照成年人判罪。" 處罰力度高,有法律手段,會起到震懾作用,讓欺凌者望而卻步。" 馬景林認為,隻要司法進校園,學校既有 " 司法 " 傍身,又有教育手段輔助,才能有效抑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編輯 張帆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