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婦傳承百年豆制品 因特制標記暢銷山村

08-26

30 年前,她繼承瞭祖輩傳下來的上百年豆制品技術,在山村裡做起瞭豆制品加工作坊。與別人傢不同的是,除瞭在選料和制作工藝上嚴格要求外,在生產過程中,她還按照祖輩傳下來的 " 規矩 ",在每個豆幹制品上加印瞭一個特殊的 " 標記 "。她說,因為有瞭這個特殊標記,她傢生產的豆制品才會始終暢銷山村,而且從不會被仿冒。圖為 8 月 17 日,年近 7 旬的汪阿姨在給準備上市豆腐幹稱重成統一包裝,4 斤一袋。

她叫汪白豆,今年 68 歲,是安徽歙縣山區農民。汪阿姨說,做豆制品是她祖輩流傳下來的技術,到她這代已經有 4 輩人,上百年的歷史瞭。因為做出的產品味道好,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為瞭防止被別人仿冒,祖輩上還特意在豆腐幹制品上加印瞭一個如同商標似的特殊 " 標記 "。

汪阿姨說,在豆制品上加上標記,這是祖輩們的發明,就如同現在企業給自己的產品做上商標一樣。產品做的好,消費者品嘗後自然喜歡,這樣慢慢地就有瞭市場,有瞭口碑。" 祖輩在豆制品上印上瞭這個標記,其實就是時刻提醒自己要註意產品質量。別看標記很小,但這是一種責任意識。" 圖為 8 月 17 日,汪阿姨的老伴,今年 70 歲的 " 幫工 " 汪植民在展示汪阿姨制作的豆腐幹上刻著的標記 " 垣 " 字。

圖為 8 月 17 日,汪阿姨的老伴,今年 70 歲的 " 幫工 " 汪植民在展示汪阿姨制作的豆腐幹上刻著的標記 " 垣 " 字。

因為重復使用,當年流傳下來的標記多數已經破損。汪阿姨說,如今豆制品被大量使用在山村的 " 紅白喜 " 事的宴席上,所以她根據時代的發展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制造瞭一些自己專屬的新標記,如包涵有吉祥、喜慶意思的 " 福、祿、壽、喜 " 等。

豆制品吃著容易,做起來難。汪阿姨說,做豆制品從泡黃豆開始到成品,期間總共工序有 20 多道,所以很辛苦,也很累。" 深夜就要起來把選購好的優質黃豆給泡上水,因為室外溫度不一樣,冬天和夏天浸泡黃豆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為瞭趕上早市,這些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她每天都要在清晨 5 點多就要起床。然後燒火,打豆漿 ……

圖為 8 月 17 日清晨,汪阿姨把浸泡好的黃豆打成豆漿。在這一道工序裡,分離出來的豆漿成瞭制作豆制品的原料,而分離出來的豆渣則成瞭喂豬的上好飲料。

據瞭解,汪阿姨傢的豆制品作坊,在生意最好的時候,每天能加工到 150 斤黃豆。" 這幾年不行瞭,受市場上機器加豆制品的沖擊,現在一天隻能加工黃豆 20 斤瞭。" 汪阿姨的老伴汪植民介紹,雖然生產量下降瞭,但他們依然是用祖傳的方法挑選原料和精心加工。

因為做豆制品工序多,辛苦,也很累,所以老人的子女紛紛選擇瞭外出打工,也不願意留在傢裡傳承這門上百年的老手藝。圖為 8 月 17 日,汪植民老人將做好的豆腐切成小塊,然後準備加工成豆腐幹。

在這間古老的豆制品作坊裡,汪阿姨和老伴一直忙碌瞭 30 年,雖然時代已經快速發展,但老人生產作業所用的工具,基本上還是處於以前的狀態。

圖為 8 月 17 日,汪植民老人在作坊裡忙碌的情景。

因為年齡的原因,汪阿姨說,他們也想辦法減輕自己的勞動強度,但是因為生產工序的不同,絕大多數時候還是需要人力來做,靠手工完成。圖為 8 月 17 日,在作坊一角放著一臺手壓千斤頂。老人說,有瞭這臺千斤頂,他們工作起來會省瞭很多力氣。

當老伴在作坊裡忙碌的時候,汪阿姨則帶著稱好重的豆腐幹來到村口,趕上早晨 6:30 分的第一班農村班車,將產品捎送到鎮上合作的門店。汪阿姨說,自從鎮上有瞭銷售門店後,她每天都要在這個時間,將產品捎送到班車上。" 如果不趕上第一趟進城班車,就會影響對方的生意。"

將進城的產品送到班車上後,汪阿姨又匆匆忙忙返回生產作坊。她說,早晨是最忙的,除瞭生產外,一般村民都習慣瞭在早晨來購買豆制品。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