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醫師,28 年瞭!我時時刻刻都記得您對我的恩情,還有於醫師,謝謝您對我這樣一個外來打工妹的救助,這份情這份恩我一輩子忘不掉!"14 日,84 歲的揚州大學退休教師潘明德的傢中,一位中年女士緊緊地握住潘老師的手,滿眼含淚。
本文圖自紫牛新聞
據揚子晚報子牛新聞 10 月 18 日報道,28 年前,兩位醫生高超的醫術和關心的話語,影響並改變瞭這位女士的一生。當年的 " 打工小妹 ",如今成為 " 江蘇省道德模范 "" 中國好人 "。
兩位醫生幫助她 " 走出陰霾 "
記者采訪獲知,這位中年女士名叫高雁,今年 43 歲。1989 年,時年 15 歲的安徽女孩高雁,隻身在江蘇揚州杭集鎮一傢印刷廠打工。端午節這天晚上加班時,由於開關失控,她的右手五根手指被機器齊齊碾軋。小女孩忍著劇痛,接連到幾傢醫院就醫,都被建議截肢。對一個 15 歲女孩來說,這樣的 " 判決 " 無異於晴天霹靂。
高雁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揚州蘇北人民醫院求醫。時任骨科主任的潘明德仔細查看傷情後,堅定地說:" 小姑娘年紀輕輕的,生活才剛剛開始,沒有瞭手指,將來的日子還怎麼過?接!一定要接!"
隨後,他緊急召集醫院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在手術室連續手術十多個小時,還輸瞭血,終於保住瞭高雁右手連大拇指在內的四根手指,保全瞭右手的大部分功能,在當時的診療技術條件下,這是一個醫學奇跡。
住院康復期間,因傷口疼痛、心情壓抑等原因,高雁曾一度萌生自殺念頭。在她心灰意冷之際,當時正在蘇北人民醫院骨科實習的揚州大學醫學院 87 級臨床醫學學生於克明,耐心地開導高雁,陪她聊天,不斷地鼓勵她振作起來。
在於克明和醫院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高雁的心情慢慢開朗起來。
記錯兩人籍貫,找瞭多年未果
出院後,傢境困難的高雁一直在打工,隨著年齡的增長,高雁經常想到醫院的這兩個 " 恩人 "。" 要不是他們,我真的不敢想像日子該怎麼過下去。多少年前我就去醫院找過他們瞭,找瞭好多次,都沒有找到,事後想想,一個原因是潘醫生已經退休,於醫師實習結束後回老傢瞭。還有個重要原因,我把他們兩人是哪裡人搞錯瞭。" 高雁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做手術時,她把潘醫生記成瞭 " 淮安人 ",事實上他是江都人;而當時自己認識的實習醫生有好幾個,於醫生是江陰人,自己記成瞭 " 海安人 "。
" 沒找到恩人,但我永遠記住瞭他們。這麼多年,困難再多,日子過得再苦再累,一想到恩人,想到潘醫師做手術前對我說的話,我就充滿瞭力量,充滿感激,總想像他一樣,關心人,幫助人。" 高雁對紫牛新聞記者說,她出生在貧困傢庭,為瞭謀生,14 歲輟學去上海打工,15 歲來到揚州打工。打工多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照顧,但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則是醫院的這兩個恩人。這些年來,自己一直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總想為別人做點什麼。
2004 年起,自己開始參與志願服務活動。2013 年,揚州江都小艷子志願者協會正式註冊,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志願者加入小艷子志願者協會。這些年來,高雁先後募集物資善款近 120 萬元,幫助殘疾人、孤寡老人、貧困兒童等困難群眾 1000 餘人次,策劃組織骨髓捐獻、無償獻血等公益捐贈活動 260 多場,連續 7 年組織發起 " 情系青海,幫幫孩子 " 活動,還先後在四川、安徽、新疆等地援建 10 所 " 江都 · 好人書屋 ",她也先後被表彰為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優秀青年志願者、江蘇省道德模范。
" 我要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贊 "
天遂人願,事情在上個月出現瞭轉機。
9 月 21 日,揚州大學醫學院遺體捐獻登記站接收瞭一具特殊的捐贈遺體,逝者 103 周歲,名叫周德懷,是目前江蘇省內最高齡的遺體捐贈者。周德懷老人的遺體捐獻執行人,正是高雁。2013 年,高雁結識瞭周老,從此成為老人的 " 親人 "。
在接受揚州大學醫學院天使感恩志願團隊訪談周德懷老人生平事跡的過程中,高雁偶然得知蘇北醫院就是揚州大學臨床醫學院時,怦然心動,提起瞭這件 28 年前的往事,並拜托大傢幫她找 " 恩人 "。
團隊成員經多方聯絡,終於幫高雁找到瞭潘明德老先生和當年的實習醫生於克明。潘明德老人已退休多年,當年的實習醫生於克明,如今在江陰工作,也已年屆半百。
14 日,高雁終於完成夙願,見到瞭這兩位當年的恩人。
" 現在手指功能恢復得怎樣瞭?" 今年已 84 歲高齡的潘明德老師戴起老花鏡,一把拉過高雁的右手," 看到你的右手恢復得這麼好,當年下那麼大的決心、花再多的時間、再多的精力都是值得的!" 得知高雁一直堅持從事志願公益服務時,潘明德豎起瞭大拇指:" 你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我更是感到很欣慰!"
當年的實習生於克明,現在江陰市醫保中心工作,這次專程從江陰趕來揚州。時隔 28 年 , 再次見到當年的 " 小病人 "。
" 不是她提起來,我已經忘記這個手術瞭。像這樣的病人,能夠對社會有這樣的回報,值得贊賞。用流行的話說,就是點個贊,大大地點個贊。這個事情,對醫生來說也有啟發。你為病人提供瞭幫助,病人也會回報、反饋社會。" 潘明德說,這個病例,是醫患和諧關系的最好詮釋,值得所有醫者思考。
" 感謝大傢的幫助,讓我多年的心願得以實現。我從外省來到揚州,在這裡受到瞭這麼多揚州好心人的幫助,我很幸運,也很幸福。" 高雁流著眼淚告訴記者,任何人活在世上,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哪怕隻是輕輕攙扶一下,都能給他人前行的腳步帶來力量。
(記者 陳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