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印度邊防部隊越境進入中國領土、制造 " 洞朗事件 ",已經過去近兩個月。事件如何收場?又會對中印關系發展帶來怎樣的未來影響?
對於 6 月開始的洞朗對峙,印度邊防部隊越境進入中國領土,印度借口替不丹 " 出頭 ",稱出兵為保衛不丹的領土完整,顯然這個 " 借口 " 站不住腳。事實正如不丹的法律人士旺查?桑傑(Wangcha Sangey)在給印度 NDTV 的公開信中所指出的,不丹王室沒有以任何形式確認過曾邀請印度進行幹涉。最初印度媒體說,是不丹要求印度出面幹涉的,隨後則改稱是 " 與不丹協調 " 後采取行動的。
當地時間 9 號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不丹方面已經承認,現中印洞朗對峙地區並非不丹領土。
印度報業托拉斯強調,不丹方面如此 " 立場 " 與 " 先前的表態 " 大相徑庭。所謂師出要有名,如今不丹方面的最新表態能否讓印度懸崖勒馬,就此走入轉折,結束中印對峙呢?清華大學國傢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表示:
我們中國外交部講述的是一個實情,因為這個情況雙方在溝通中的,但是以前從沒披露過,這次中方為正視聽,把這個情況正式對外公佈。從目前情況看,不丹政府因為這麼多年軍事外交受到印度的控制,但是實情改變不瞭;接下來要看,印度方面如何擺脫尷尬狀態,如果不丹輿論進一步把情況披露,向全世界更加真相大白,印度政府就必須考慮該怎麼收場。法理道義都不在他們這一邊。能不能成為轉折點還有待觀察。
有外界觀察傢表示,印度選擇在已定邊界進行挑釁,是想借機把洞朗地區變成爭議地區,增加在中印邊界談判中的籌碼,並想幹預中方和不丹的邊界談判,試圖借這個事件進一步加強對於不丹的控制,而行動背後還有更深遠的背景或者原因,是印度試圖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戰略企圖。勾心鬥角、軍事對峙,清華大學國傢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認為,如今的洞朗事件將成為中印關系的轉折點。
這些年,中印關系過去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很多波折也有像邊界這樣的老問題。但是在老問題還沒有解決這兩年又有瞭新問題暴露出來。比方說印度方面申請成為核供應國成員這個問題沒有得到批準,他認為是中方可以打壓印度,把氣撒在中方身上;再包括中國和巴基斯坦,南亞國傢關系,繼續鞏固發展,在它認為冷戰思維看來這個屬於中國在對印度實施戰略包圍,所以想借邊界問題重申邊界問題的主張,強化所謂安全需要。
此次對峙事件加劇瞭負面因素,可以說無論如何解決,對中印關系都產生瞭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印關系可能跌入自 1998 年印度核試驗之後,最低谷。
" 中方仁至義盡,印方好自為之,留給印度撤回軍隊的時間不多瞭。"8 月 5 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近期就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發表的談話是一個異常清晰的信號。8 月 2 日,任國強在中國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的最新一次談話中表示,中方的 " 善意不是沒有原則,克制不是沒有底線 "。此時,距離印軍非法越界事件已超過一個半月。
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院南亞編輯部主任葉海林表示,洞朗事件以後,我們要重新評估一下中印關系。
葉海林:我們以前認為印度是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新格局戰略當中的夥伴,全球多極化的時候,我們認為中國和印度是有很多共同利益的,在地區層面,我們認為中國和印度也有合作讓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加速的共同利益,在雙邊層面我們是彼此重要的貿易夥伴等等,我們以前對印度的認識主要是看待它好的一面,而洞朗事件其實暴露瞭印度對華非常負面的戰略考量,這個戰略考量是超越底線的,對於超越底線的行為,我們不會再綜合性的看待中印關系,或者說我們看好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就要審慎冷靜客觀的重新評估一下中印關系,特別要評估一下印度對華政策。
這一點也要給印度提一個醒,過去這些年印度認為中國很克制,不會對印度怎麼樣,其實前提是中國認為印度是可爭取的夥伴,洞朗事件以後中國的民眾、中國的政府還會不會這麼認為,恐怕這個事情是要考慮清楚的問題。
我們對待客人有對待客人的辦法,對待朋友有對待朋友的辦法。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今年 5 月初上映以來,才在中國積累瞭好評如潮,票房更是超過 10 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非好萊塢電影。與此同時,小到針頭和電子設備,大至玩偶和傢居設備,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印度各地市場上也隨處可見。據《印度斯坦時報》8 月 8 日報道,印度一傢在線調查機構的報告顯示,在面臨同類商品時,接受調查的 8973 名印度消費者中,83% 的人青睞購買中國產品。報告稱,印度消費者表示,同類商品中,印度制造的產品價格高昂,中國產品的價格最有優勢、質量也不錯。清華大學國傢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觀察:
從《摔跤吧,爸爸》受到歡迎可以看到,印度寶來塢電影產品依托瞭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同時也帶動瞭印度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這隻是一個開始。但是在當前惡化的中印關系、政治環境下,勢必對雙方民間交往經貿往來帶來負面影響。
這段時間,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有些極端組織提出抵制中國貨,殊不知便宜的小米、華為手機更多地造福的是當地的民眾,現在這幾年印度上網、智能手機普及率大幅提高,其實很多程度上和中國生產的手機比較好的性價比有關。
中國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印度是在中國前十位貿易夥伴徘徊,所以如果雙邊關系持續緊張,經貿往來明顯受挫,受損的最多的還是印度包括中國進口的商傢,也包括印度廣大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