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 11 月 30 日報道 外媒稱,美國國防部發現和跟蹤瞭朝鮮在 11 月 28 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大約 13 時 17 分發射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ICBM)。這標志著平壤進行瞭第 3 次 ICBM 發射。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 11 月 28 日發表題為《美軍如何監視朝鮮的導彈發射》的報道稱,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國北方司令部(NORTHCOM)負責保衛美國和加拿大免受外部威脅。這項使命由北美防空司令部 / 美國北方司令部指揮中心(N2C2)負責協調,該指揮中心設在位於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彼得森空軍基地。簡氏記者在最近一次采訪中罕見獲準進入該指揮中心。
該中心配備 5 組人數不同的工作人員。在 " 非常時段 ",例如當情報官員稱可能很快發生朝鮮發射導彈之類事情的時候,工作人員的人數會很多。至於 11 月 28 日的這次發射,當時 N2C2 指揮中心很可能處於 " 非常時段 " 並預期到會有導彈發射。朝鮮通常是在上午發射導彈的,因此盡管有瞭預先的警報,但這次在平壤當地時間凌晨 3 時左右進行的試射可能仍頗令人意外。
這個寬敞的指揮中心位於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國北方司令部共用的總部內。裡面的工作人員分坐在指揮室前方的大屏幕周圍,每個操作員都有自己的一排顯示屏、幾部電話和大部頭的核查清單手冊。
工作人員依靠一系列的傳感器數據和情報報告來判斷北美上空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不過,對於導彈而言,一個太空紅外預警衛星群可以探測到任何高熱源。當預警衛星探測到任何異常情況時,會立即觸發警報。顯示在指揮室中央的一個大屏幕上的數字化地球示意圖則會如地球儀般轉動起來,並在美國空軍衛星探測到熱源的地方畫出一個紅色的圓圈。
警報響起後,所有軍官都會盡快各就各位。應急行動控制員坐在房間後部,確保指揮中心中的所有人都拿起電話聯系上對應的決策人員。如果事態足夠緊急的話,北方司令部司令會與應急行動控制員一起坐在房間很靠後的地方。
位於附近的夏延山掩體內的一臺 " 一體化戰術警報攻擊評估 "(ITWAA)服務器則收集有關導彈發射的衛星和雷達數據,並把來自世界各地傳感器的眾多數據關聯起來。軟件算法可以把這些數據形成更為清晰的圖像和一目瞭然的圖標。
在位於夏延山中的導彈警報中心,一個 5 人小組將是最早對威脅進行評估的人(相對於衛星和軟件算法而言)。他們將很快斷定湧來的這些數據是否可信、威脅是否屬實。該小組可以進入 ITWAA 服務器以及全世界所有彈道導彈的詳細數據庫,其目的是有助於更好地弄清他們正面對的威脅。
在警報發出後不久,操縱遙控雷達站的第 21 航天聯隊的空軍軍官們開始給指揮中心匯報他們正看到的情況——以及他們的雷達運轉正常,沒有誤導。
ITWAA 的軟件匯總那些傳感器數據,並把它們與來自導彈警報中心的信息結合在一起。威脅的示意圖被畫成從發射地點處的紅色圓圈裡彈出的一個紅色風扇狀標志,它表示的是導彈的可能路徑。指揮中心的操作員們焦急地等待有關導彈路徑的每次更新,經過一個漫長等待的過程,這些更新最後將呈現在頭頂的屏幕上,顯示導彈彈頭可能打到什麼地方。
如果導彈不對美國構成威脅,那麼任務將被移交給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或任何可能需要被提醒以便采取防范行動的司令部。
如果導彈的路徑指向美國本土,指揮中心的副主管就會急切地開始嘗試用電話聯絡上司。指揮中心的一名導彈防禦官(MDO)將在陸基中段防禦系統(GMD)火控軟件的幫助下,告知指揮中心這枚導彈是否可被攔截。如果可攔截,這名軍官會喊出 " 導彈可應對 ",這意味著 GMD 可以對來襲導彈發射攔截彈。
資料圖:北美防空司令部地下指揮中心監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