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印度自產的阿瓊坦克
海外網 11 月 3 日電 排燈節是印度最大的節日之一,其重要性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排燈節前,印度傢傢戶戶都要在窗內窗外掛上彩燈。今年印度排燈節來臨之前,在離印度首都新德裡不遠的城市諾伊達,一傢禮品店的店主嘆息," 印度制造的燈籠成本是中國的 2 倍,顧客根本不願意去買。" 而該店所售的裝飾燈具等都是 " 中國制造 "。近年來印度在排燈節前抵制中國商品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美媒表示,印度對中國產品的抵制正在升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莫迪所推動的 " 印度制造 " 並沒有取得成功。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雙向貿易統計更能說明這個故事。過去十年,印度與中國貿易逆差激增,在 2016 年達到 490 億美元,中國制造業的優勢讓 " 印度制造 " 難以對抗。其結果是,印度的經常賬戶赤字再次惡化,進一步威脅到經濟的穩定。
美媒表示,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反對英國貨物運動後,印度對中國產品的抵制升級。10 月 29 日,印度右翼組織 Swadeshi Jagran Manch 發起的一場反對中國產品 " 統治 " 的集會,在首都新德裡的街頭吸引瞭超過 10 萬人,抗議者手持印度國旗。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反對中國商品主導地位的集會。而今年 8 月份,該右翼組織也發起瞭一場抵制中國貨的活動,當時有印媒發表評論稱,抵制中國商品將最終傷害印度自己的利益。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傢 Louis Kuijs 提到," 不平衡的貿易關系反映瞭印度制造業仍然處於不發達狀態的事實。印度隻有充分發展制造業,才能產生大量對於商品的需求。印度的經濟增長將受到其較高通貨膨脹水平和持續經常賬戶赤字的制約。"
美媒稱,中國對貿易關系有著不同的看法。中國認為,兩國可以從合作中獲益更多,而不是更少,並且,抵制沒有任何意義,這是非理性的舉動,中國的產品和經驗將真正惠及印度。
美媒繼續表示,可以肯定的是,莫迪所推動的 " 印度制造 " 並沒有取得成功。 上一財政年度,印度接收外商直接投資達到創紀錄的 600 億美元。但這並沒有轉變為減少從中國進口,也沒有對制造業產生重大推動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14 年,莫迪發起 " 印度制造 " 計劃,盼將印度打造為全球制造中心。但當天提供的內有電子版計劃手冊的 U 盤卻印著 " 中國制造 ",讓政府很尷尬。
印度智庫 Gateway House 總監兼前外交官德奧 ( Neelam Deo ) 甚至表示," 沒有人能夠與中國人競爭。"(編譯 / 海外網 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