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近代滑膛火槍打不準!槍不行還是人不行?

11-22

提及近代火器,通史類的書會簡單地告訴你,那個年代的小型火器太不精確,以至於士兵們為瞭攻擊敵人就必須得十分地靠近。有的書則會更進一步,並且給出輕型火繩槍(harquebuses)或是重型火繩槍(musket)在測試和實戰中所表現出來的精度差異。但仍然有一個問題常常未有答案——精度差要怪誰?士兵還是槍?換句話說,士兵有沒有將他們槍支的潛力充分發揮?現在就讓我們剖析這個問題,找尋答案。

▲不同時代的火槍手形象,伴有一根丫杈桿的就是重型火繩槍手(musketeer),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裡的火槍手一詞本意就是指使用重型火繩槍的火槍手

▲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電影

早期的火器可以說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話題,一般愛好者隻需專註於兩種類型即可:輕型火繩槍(古英語做harquebus、意大利語為sciopetta、法語稱arquebuse、西班牙語叫arcabuz)和重型火繩槍。這兩者皆是從槍口處裝填彈藥(所以就叫做前裝)和火繩擊發機構(一些狩獵用的或者是定制的輕型火繩槍上可以用到簧輪擊發機構)。火繩槍發明於十五世紀中後期,大約是1450年左右。在意大利戰爭(對發生在1494年至1559年間一系列戰爭的總稱,這場戰爭涉及西歐眾多國傢,意大利是戰爭起源地和主要戰場,故而得名)之前,火繩槍主要是被意大利軍隊和一些德意志城市的民兵所使用。在意大利戰爭中,西班牙步兵雇用瞭武裝以火繩槍的意大利步兵,這一舉措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很快火繩槍手幾乎出現在每一支軍隊中。

▲火繩槍的前身之一,火繩鉤槍harquebuts。這種早期火器在種類上屬於火門槍。有的隻有槍托,有的則具備瞭完整的槍床,但是它們都有以下共同特點,長槍管、槍管下方有抵住墻體或盾牌等其他物體以此來抵消後坐力的鉤子,以及沒有火繩擊發機構matchlock,使用者還需要一手扶槍一手持火繩點放,很不方便

▲具有屬於火繩擊發機構的蛇形桿機構Serpentine Lock的火繩槍。固定火繩的簡單的蛇形桿機構可以使得操作者一手握槍,一手按下扳機,使得瞄準射擊不必像火門槍那樣不便。但是其缺點也顯而易見,過於簡易,沒有裝置使其保持待發狀態

▲名為snapping機構的火繩槍,可以視為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火繩槍。其擊發原理類似現代槍械,將蛇形桿與扳機扣接,按下扳機後蛇形桿會在彈簧的作用下迅速下落,將蛇形桿上的點著的火繩與藥池裡的引藥接觸引發槍管內的裝藥從而實現開火。日本的鐵炮上多有類似這種結構原理的機構。而在歐洲,由於蛇桿可能因為下落速度過快而導致火繩熄火,所以後來被淘汰瞭

▲名為sear lock的火繩擊發機構是十六世紀以後歐洲最為流行的火繩槍機。與snapping機構不同的是,彈簧不適用於推動蛇桿下落,而是使其復位,需要槍手始終扣住扳機來保持蛇桿下落運動

輕型火繩槍重量大約在5公斤左右,槍管大概有1米來長,通常發射一枚15克重的鉛彈丸。重型火繩槍基本上就是把大得多的輕型火繩槍。關於重型火繩槍問世的最早說法是1521年,西班牙對米蘭的圍城戰中(雖然這有爭議)。在很多年裡它隻是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獨有的武器,例如法國直到1560年才有裝備上。重型火繩槍的槍管長約1.5米,重約8至12公斤。由於這份重量,火繩槍手在開火時不得不使用一根叉棍支架來支撐槍管。其口徑有一英寸,發射重量在50至70克的彈丸,較之輕型火繩槍可以打得更遠,侵透更厚的鎧甲。

▲輕型火繩槍和輕型火繩槍手

重型火繩槍在與披甲騎兵的對抗中特別有用。但是隻有強壯的士兵才可以扛得動、忍受得瞭它的後坐力,並且因此而掙得額外的報酬。得益於冶金技術的改進,重型火繩槍的槍管可以做得更強、更薄和更短,其重量在一個世紀中慢慢下降。17世紀的"重型火繩槍"同十六世紀初的輕型火繩槍隻在尺寸上稍有不同,口徑在12鉛徑(一磅鉛鑄成十二個鉛彈)或者說是19.7毫米(彈重40至50克)。

▲重型火繩槍和重型火繩槍手

到17世紀後期,士兵所用的重型火繩槍和輕型火繩槍變得沒什麼區別。但為瞭多掙工資,士兵們都還是管他們的武器叫musket,把自己叫作musketeer。以至於當火繩擊發機構被燧發槍機取代後,他們依舊沿用瞭musket與musketeer這樣的舊稱來稱呼他們手中的武器與他們自己。

在中文翻譯裡,往往會把musket翻譯為滑膛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歧義與誤解。畢竟harquebuses還有其他無膛線的手槍等槍械,若是按照有無膛線分類也是滑膛槍。而且英語裡是以"smoothbore "用作"無膛線"或者"滑膛"的定語。不過盡管"滑膛槍"這個翻譯名稱上會有點小問題,但仍然是個不錯的譯名。就連筆者也喜歡用"滑膛槍"來指代未作區分火繩擊發機構或是燧發槍機的無線膛長管槍。

▲格拉茨軍械庫實驗用的射擊測試平臺

近來最好的近代火器對照研究是由奧地利格拉茨軍械庫(Steierm?rkisches Landeszeughaus)的工作人員在1988年至1989年間所做的。在一項有奧地利武裝部隊聯合參與的研究項目中,十三把滑膛槍與手槍,選自於從十六至十八世紀的不同年代,被用來在嚴謹測試環境下射擊。槍被安裝在剛性框架上,瞄準目標,電子觸發,以及電子測量。

對格拉茨軍械庫收藏的早期火器而言,其槍口初速高得驚人。十三把槍中有十把初速在每秒400至500米之間。作為對照,兩款現代突擊步槍分別具有每秒835米和每秒990米的槍口初速,史密斯威森警用38左輪每秒360米,柯爾特357馬格南每秒400米。當然,彈丸受到空氣阻力作用會造成其動能隨著距離增加而急劇下降。

▲格拉茨軍械庫實驗測試表一

滑膛槍距離目標100米,手槍30米。武器所對準發射的長方形木制槍靶高167厘米,寬30厘米,基本上就是人類直立的正面面積。100米上的任何命中都被算在得分概率裡(手槍為30米)。前裝滑膛槍在100米距離上命中人型尺寸槍靶的概率很少超過50%。兩把手槍在30米的距離上則要精確地多,得分分別為83%和99%。後者的數字可與現代手槍的成績(99.5%)相媲美。滑膛槍在30米靶上也有幾乎100%的命中概率。但從16世紀至18世紀,槍支的精度幾乎沒有任何改善。

▲格拉茨軍械庫實驗測試表二

這些數字確實不錯,超過瞭對無膛線槍支的期待值。如果你還記的這裡的靶子是單人的尺寸,而十六世紀的步兵通常以大編隊行進戰鬥的話,那就已經說明它們幹得很棒瞭。但這好得過瞭頭瞭!要知道這隻是彈道測試結果,而且沒人能那麼穩得握住槍。另外,還要註意格拉茨測試使用的是槍械收藏傢所制作的規范化的現代火藥,成分比十六世紀的原品更加強大和穩定。而實戰中的重型火繩槍和輕型火繩槍的表現就是另一回事情瞭。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PZL,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毛瑟步槍專配的德國S84/98II刺刀

火繩槍的發明原來靠歐洲弩?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赫梯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佈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