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是怎麼被阿富汗拖垮的?

11-07

( ⊙ _ ⊙ )

蘇聯入侵阿富汗,是這個已經消逝的國傢軍事史上最大的醜聞。蘇聯不僅攻擊瞭一個無辜的主權國傢政權,還對此地的平民痛下殺手。失道寡助之下,蘇聯的堅持最終隻是給自己和對方都帶來瞭無盡的傷痛。

今天的文章,就帶你一起來看看蘇聯歷史上最失敗的這次局部戰爭。

政變中的阿富汗

阿富汗和俄國之間的歷史頗有淵源。早在 19 世紀,沙俄就曾與英國在阿富汗展開過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鬥爭。

蘇聯成立後,由於阿富汗與蘇聯境內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加盟共和國接壤,阿富汗的政治傾向對蘇聯政府極為重要。蘇阿關系因此成為瞭蘇聯外交的一個關註重點。

蘇聯與阿富汗

1919 年 2 月阿曼努拉 • 汗上臺後宣佈脫離英國控制實現完全獨立時,蘇聯是第一個承認的國傢。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蘇聯一直通過各種手段在此擴大政治影響。最終在 1973 年,前首相達烏德聯合親蘇派勢力推翻瞭查希爾國王的統治,成立瞭 " 阿富汗共和國 "。

查希爾國王作為現代阿富汗的國父

結果在任期內就被首相廢除

實在是命運多舛

由於擔心自己步查希爾國王的後塵,達烏德上臺後在實行鐵腕統治。他在清除異己的同時,也一直限制蘇聯勢力在國內的發展,希望通過與西方及周邊國傢交往來維持外交平衡。

這是蘇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蘇聯需要的是一個親蘇的阿富汗。即使阿富汗不能成為蘇聯進軍印度洋的跳板,也至少不能被西方勢力染指。於是蘇聯加大瞭對親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支持力度,擇機推翻達烏德的統治。

勃列日涅夫溫暖的打手

緊緊地 " 抓著 " 達烏德同志

但也做好瞭隨時推翻他的準備

針對國內越來越惡化的局勢,達烏德開始實施鎮壓。他於 1978 年 4 月 17 日逮捕瞭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重要領導人塔拉基和卡爾邁勒,並暗殺瞭黨內第三號領導人海巴爾。但鎮壓並沒有讓情況好轉。

4 月 19 日,人民民主黨在首都喀佈爾舉行瞭有一萬多人參加的遊行示威活動。他們抬著死者的遺體向政府抗議,達烏德於是決心準備采取規模更大的鎮壓行動。消息傳出後,人民黨在軍隊的領導人哈菲祖拉 • 阿明先發制人,率領首都周邊的裝甲部隊發動軍事政變。

阿富汗是一個山地國傢

各省份之間差異很大且交通不便

很容易形成以幾個主要城市為中心的

地方割據勢力

政變成功後,阿富汗國號變為 "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至此,紅色勢力登上瞭阿富汗的執政舞臺。

第十六個加盟國的反叛

塔拉基上臺後極度親俄,放任蘇聯的情報人員和軍事顧問滲透到阿富汗政府中,幾乎將阿富汗變成蘇聯的 " 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 "。這一行為在人民黨內引發瞭不滿。

蘇聯黨中央歡迎新的小夥伴

1979 年 9 月 16 日,總理阿明再次發動政變,推翻並打死瞭自己昔日的戰友塔拉基,自己出任最高領導人。阿明上臺後,開始改善與西方國傢的關系,並限制蘇聯軍情人員在阿富汗的活動,希望以此來保衛阿富汗的獨立自主。

顯然,這是一個喜歡搞政變的國傢

起初蘇聯政府對阿明持觀望態度。但隨著局勢的發展,蘇聯政府越來越感到自己在阿富汗數十年的苦心經營可能付之東流。為瞭不讓自己的努力白費,蘇聯決心對阿富汗實施軍事幹預,重新扶植親蘇力量。

20 世紀 70 年代正是蘇聯的鼎盛時期。得益於穩定的外部環境和油價的上漲,蘇聯貌似成為瞭與美國並列的超級大國,軍事實力也處於建國以來的新高。即使無法發動大戰,局部戰爭的操控能力還是有的。

這可能是蘇聯最有信心超越美國的時候

正因當時的蘇聯如日中天,國內彌漫著沙文主義的氣息。當時蘇聯的主流意識形態號稱 " 有限主權論 "、" 國際專政論 ",其本質是蘇聯至上,為瞭維護蘇聯的利益不惜侵犯他國主權。

位於亞洲的 " 十字路口 " 的阿富汗,正是撞到瞭蘇聯的槍口上。奪取阿富汗,進可以此為跳板覬覦印度洋的出海口,威脅中東原油運輸航道,退可為蘇聯提供緩沖區,防止敵對勢力威脅中亞穩定。與其讓它失控,還不如直接兵臨城下。

這裡是著名的亞洲十字路口

也是著名的帝國墳場

得益於多年的苦心經營,蘇聯情報人員已經滲透到阿富汗政府的各個部門。蘇聯軍事顧問已經滲透到阿軍營級單位,一舉一動都被蘇聯掌握。不少蘇軍軍官認為出兵阿富汗隻是一場規模有限的 " 軍事散步 ",隻要扶植一個傀儡政權後蘇軍就可以撤離,不會陷入持久戰中。

至於西方外交方面,蘇聯判斷美國剛從越戰泥潭撤離不久,不會在阿富汗與蘇聯發生正面交鋒。內外條件齊備,蘇聯最終決定出兵阿富汗。

北極熊引以為傲的鋼鐵洪流

1979 年 12 月 27 日晚上,蘇聯軍隊悍然入侵阿富汗,在喀佈爾的蘇聯駐軍占據各主要據點,並在達魯拉曼宮打死瞭阿富汗領導人阿明。隨後蘇聯在中亞軍區的裝甲部隊沿公路挺進,快速殺入瞭阿富汗。

如今已被荒廢的達魯拉曼宮

曾經承載著阿富汗君主的現代化之夢

到 1980 年 1 月 3 日,蘇聯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瞭對阿富汗全境各主要城市的占領,並成立瞭以卡爾邁勒為首的新政府。至此,蘇軍在阿富汗行動的第一階段圓滿完成。

進入鋼鐵洪流時代

進軍速度就是不一般

但戰爭至此還沒有完結。蘇聯的入侵激起瞭阿富汗人民的反抗。在蘇聯勢力未完全控制的鄉村裡,大批青年參加瞭遊擊隊,對蘇軍進行侵擾。阿富汗傀儡政權裡的很多人也並不滿於蘇聯的入侵。他們給遊擊隊輸送情報、給養、軍火,有的人甚至直接加入瞭遊擊隊參與破壞活動。

抗蘇遊擊隊不隻有兩條腿

還有摩托車輪子

而且他們可以出入伊朗和巴基斯坦邊境

躲避蘇軍的追擊並獲得境外補給

鑒於卡爾邁勒政府無法控制局勢,蘇軍不得不增加駐軍並延長駐軍時間,希望以此實現阿富汗的穩定。

為瞭民主的勝利

我們還需要繼續增兵

內憂不斷的同時,蘇聯也遇到瞭外患。這場對主權國傢的無理由入侵震驚瞭世界,蘇軍在阿富汗駐軍的常態化更引發瞭各國的不安。為瞭表明立場,很多國傢采取行動抵制蘇聯的行為,比如拒絕參加莫斯科舉辦的奧運會。

蘇聯投入巨資的莫斯科奧運會

卻被如此之多的國傢抵制

以至於蘇聯陣營的運動員

在賽場上取得瞭輕松的勝利 ...

美國政府第一時間做出決定,向反抗武裝提供資金和武器。在中東,信奉伊斯蘭教的各國,把蘇聯的入侵看作是對伊斯蘭世界的侵犯。在本國政府的支持下,很多穆斯林前往阿富汗參加 " 聖戰 "。日後為世人熟知的本 · 拉登就是在這時投入瞭 " 聖戰 "。

久經蘇軍考驗的 " 聖戰士 "

在東亞,面臨蘇軍威脅的中國在表示譴責的同時也向阿富汗遊擊隊提供瞭力所能及的幫助,以此來支持阿富汗人民的正義事業。而在歐洲,無論是西歐還是東歐各國都感受到瞭這個超級大國對自己的威脅,加緊國防戒備。

而且還賣出去很多軍火 ( ⊙ v ⊙ )

一次局部戰爭,讓蘇聯罕見地站在瞭全世界的對立面。

美國總統裡根親自接見抗蘇戰士

帝國墳場的威力

戰事的發展對蘇軍越來越不利,蘇軍的傷亡越來越大。士兵在出國前被告知是來幫助阿富汗人民反抗敵對入侵者的,可到頭來他們發現原來自己就是入侵者,士氣也越發低落。

與巴米揚大佛合影的蘇聯士兵

由於阿富汗盛產罌粟,很多士兵於是通過吸毒來排解自己的苦悶。有些部隊甚至出現拿軍用物資換取毒品的情況。雖然蘇軍嘗試過各種辦法對遊擊隊進行圍剿,但遊擊隊的武裝越剿越強。

面對快感的誘惑

(雖然這張不是蘇聯兵哥哥)

為瞭幫助遊擊隊對付蘇聯的飛機,美國還破天荒地向他們提供瞭 " 毒刺 " 式防空導彈,給蘇軍的直升機造成瞭巨大的損失。以至於蘇聯不得不減少直升機的出動並限制飛機在低空作戰。

" 毒刺 " 式防空導彈

下來瞭

這樣的戰爭泥潭給蘇聯的經濟帶來瞭沉重的負擔。進入 80 年代,傳統的計劃經濟發展模式陷入瓶頸,蘇聯在七十年代依靠的石油紅利也隨著油價的下跌而消失。但在阿富汗,除瞭巨額軍費開支以外,為瞭維持阿富汗傀儡政權的運轉,蘇聯每年都要投入大筆資金,令蘇聯經濟雪上加霜。

在政治上,蘇聯政府的 " 老人政治 " 使得政府各部門變得更加保守低效,兩年內還送走瞭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三位老態龍鐘、病魔纏身的最高領導人。阿富汗危機讓蘇聯自身都難保瞭。

三位長老與最後的繼任者

1985 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開始在全國實施改革。為瞭減輕蘇聯的負擔,一方面,更換瞭阿富汗傀儡政府的最高領導,希望借此能讓阿富汗政府盡快實現自理;另一方面,他加大瞭和談力度,希望有關各方能成立一個聯合政府來解決危機。

阿富汗 " 總統 " 納吉佈拉的短暫幸福

當蘇聯人撤走並垮臺之後

他最終被殘忍的吊死

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得到廣泛響應,遊擊隊堅持讓蘇聯必須完全撤軍,並要推翻傀儡政府來實現阿富汗的獨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則希望蘇聯在阿富汗陷的更深一些,好給正在進行的裁軍談判提供籌碼。

在愈演愈烈的遊擊隊風波中,蘇聯已經喪失瞭談判的主動權,局勢徹底失控。

反抗者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瞭 ...

在阿富汗的戰爭像無底洞一樣消耗著蘇聯的國力,為瞭更好的在國內推進改革,戈爾巴喬夫終於決心從阿富汗撤軍。自 1988 年開始,蘇軍在阿富汗隻出不進,將兵力集結在喀佈爾等幾個大城市實施集中防禦,並開始有組織地將陣地和武器裝備交給阿富汗政府軍。

除瞭撤兵

還有什麼選擇呢?

5 月 15 日,蘇軍正式開始撤離阿富汗,九個月後全部撤離。駐阿蘇軍司令格羅莫夫中將在阿蘇邊境的阿姆河大橋上向記者們宣佈:" 我是最後一個撤離阿富汗的軍人,現在在阿富汗已經沒有蘇聯士兵瞭 "。

格羅莫夫隨同最後一批蘇聯軍人離開阿富汗

然而蘇軍撤離後,阿富汗的局勢迅速惡化,各路人馬開始向政府軍發起進攻,1992 年 4 月,納吉佈拉辭去一切職務,阿富汗傀儡政權宣告滅亡。而他本人在 1996 年被塔利班處死,曝屍街頭,成為歷史的恥辱。

納吉佈拉選擇瞭風險極高的職業

而殺死他的人

曾經的民主戰士,如今的恐怖分子

1991 年 12 月 25 日,蘇聯解體,一個超級大國成為歷史。蘇聯用自己的滅亡再一次向世人證明瞭阿富汗真的是一座 " 帝國的墳場 "。

蘇聯在阿富汗的失敗,是因為它仍然沒有搞清楚,打破現代民族國傢的規則,成本有多高。

在現代國傢裡,主權意識是空前強烈的概念,人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避免亡國奴的命運。技術的進步也讓外部增援的到達成為可能,任何一個地區性的大國想要借助地理上的靠近,完全壓制某個對手變得極為困難。

入侵其他主權國傢,會讓一個國傢付出沉重的代價。可蘇聯用生命付的這筆學費,至今還有人不願從中吸取教訓。

END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