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03-15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57- 中國省份簡稱

作者:PH

  制圖:孫綠、徐帆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中國各省的簡稱是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對漢語漢字的使用者來說,找到各省簡稱在歷史、風物上與這個省的聯系並不困難。它們也因此成為瞭串連居民共同記憶的鏈條。

不過由於歷史的流轉,很多省簡稱原來選定的原因已經被很多人遺忘。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

(這一期,知識局在文末放瞭一個大彩蛋哦 ~)

河南

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 " 九州 " 概念的,隻有兩個:。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這古九州的 " 豫 " 字,還透露瞭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禹貢九州

在金文中," 豫 " 的字形,好像是一個人看著大象。《說文》裡說," 豫,象之大者。" 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也經常發現商朝貴族田獵捕象的信息

這說明,在商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野象、犀牛等種群的存在,證明中原地區曾經長期處於 " 全新世大暖期 ",這一氣候期大致在 9000 年前到 5000 年前,基本吻合我國的新石器時代到商朝這段時間。進入周初,氣候發生顯著變化,野象棲息的地域也整體南移到淮河流域。

北方真的是越來越冷瞭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曹沖稱象,這頭象是孫權從江南吳國境內進獻的。三國時期,已經很難在中原發現野象瞭。我們隻能從 " 豫 " 字裡捕捉最古老的中國地理信息。

四川 / 福建

四川和福建其實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省份為什麼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簡稱蜀、閩都帶有" 蟲 "。難道在上古時代,四川和福建的部族是蟲族嗎?

四川的簡稱 " 蜀 " 實際與距今 5000 餘年歷史的古蜀國有直接聯系。《史記》記載,黃帝的正妻嫘祖,出身於西陵,所在地即為四川境內岷山南段。說文 ·《蟲部》釋蜀為:" 上目象蜀頭形,中像其身娟娟。" 其實甲骨文中的蜀並沒有蟲部。它的形象是一個眼睛十分突出的幼蟲。

《詩經》裡說," 蜎蜎者蜀,蒸在桑野 ",講的就是蠶桑文化在蜀地的興盛。早在張騫鑿空西域之前,蜀地就開辟瞭遠達印度、巴格達的國際貿易通道——蜀 - 身毒道。在今天,它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南方絲綢之路。

福建簡稱 " 閩 " 中的蟲,卻不是蟲,而是。福建的文化可以上溯到距今 3000 年以前,在周朝形成瞭七大部落,史稱 " 七閩 "。後來同被楚滅國南遷入閩的於越人融合建立瞭閩越國。

說文 ·《蟲部》解析 " 閩 ",這麼說," 東南越,蛇種 "。蛇在古代又被稱為 " 長蟲 "。直到今天,福建各地仍有崇蛇的風俗,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平樟湖坂的連公廟,奉祀連公蛇神,每年元宵節到正月二十五,就有遊蛇燈、鬧蛇燈的活動。

蛇王廟來一個

廣東

金文中,粵字是由" 雩 "演化而來,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氣流受阻,巫師祈求降雨。

《詩經》裡,粵常和" 越 "通用,含義也是一樣。在先秦文獻中,中原文化對長江以南沿海部族,統稱為 " 百越 ",包括吳越、閩越、揚越、駱越、於越等。從簡稱上看,粵(通 " 越 ")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和越文化有關的省份。

楚國雖是南方大國

但在百越看來卻是北方大國

字形上看," 越 " 又同,指的是生產 " 戉 " 這種兵器的南方部落。具體的兵器形態,可以看看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鉞。

廣東的 " 粵 " 起源於南越國。這是一個已經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權。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趙佗。聽名字就像中原人。沒錯,趙佗的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縣。這個縣城這幾年可是新聞的大熱點。

正定先屬中山,後屬趙國,後有 " 趙 " 佗

在南越國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經完成瞭大范圍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發逃亡被捕者、入贅者和賈人進入百越。這批人口共有 50 萬,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見,嶺南人的經商血統是一脈相承的。

為瞭進軍和拓殖嶺南

秦朝開通瞭著名的靈渠

湖北

幾年前,一個代表提議改湖北的簡稱,說 " 鄂 " 不吉利,通 " 惡 "。此話一出,海南省不答應瞭,難道你說我 " 窮 "(瓊)?黑龍江也不黑啊?這個諧音梗有點尷尬。鄂不僅不惡,裡面還隱含瞭一段十分曲折的歷史密碼。

在商代," 邘 "(音於)。《戰國策》裡曾提到:"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可見,比起魯、晉,鄂的歷史更為悠遠。說起這個鄂侯,一半以上中國人會很熟悉。他就是《封神榜》裡被商紂王做成肉幹的那位。

考古專傢研究,鄂城位於今河南沁陽縣境內。為什麼河南的 " 三公 " 跑到湖北去瞭?歷史上,鄂國是商朝便有的古國,實力不可小覷,在西周初年,周鄂關系密切,但到瞭周夷王時期,周室衰落,鄂侯率淮夷反周,引起周天子震驚,舉國之兵令西六師、殷八師全面出擊,無遺壽幼,滅瞭鄂國。

鄂族不得不南遷,直到今天,在今河南偃師東南有一處古地 " 鄂嶺關 ",鄂族曾在此暫住。後經隨棗走廊,進入隨州、鄂州定居。這麼看來,湖北人、河南人都是本傢。

不知古人用瞭多少代人

才能完成這樣的跨區域轉移

江蘇 / 浙江 / 上海

說起包郵,江浙滬包郵總比京津冀響亮一些。包郵江浙滬,三省一傢親。三個省的簡稱,從字形上看,說明這裡歷代以來是魚米富饒之地。

江蘇簡稱" 蘇" 字的篆文,包含草、魚和稻禾的元素。年長一點的南方地區居民很熟悉,如果用樹枝或稻草穿腮提魚,可以給魚保鮮,甚至落水復活。這就是蘇的本義。清康熙六年(1667 年)改江南右佈政使司為江蘇佈政使司,由此得來江蘇之名。

浙江的" 浙 "字,帶有斧頭、江水和林木,它專指橫貫浙江全境、孕育瞭吳越文化的錢塘江。這幾個字,都顯示出江浙滬優越的地理位置,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徒有虛名的。

至於" 滬 "的來歷,還得借唐時陸龜蒙的《漁具詩十五首並序》一窺端倪。其詩一共介紹瞭 13 類共 19 種漁具和 2 種漁法,其中一種漁具,便是 " 滬(滬)"。江南一帶的漁民,將這種漁具稱為 " 魚籪 ":在灘塗上,密密麻麻列幾排竹竿," 潮生魚滬短 ",潮落則把魚留下來。唐時,吳淞江已經成為蘇州最重要的出海巷道,日本遣唐使往來也經由蘇州出海。

安徽

眾人印象中,安徽的簡稱難道不應該是徽嗎?為什麼是皖?實際上,徽商是在明清之後才形成全盛,發展相對晚近。

真正安徽人的氣質和性格用 " 皖 " 來形容,再恰當不過。《說文》對皖的釋義十分簡潔,皖,大目也。從字形的演義來看,有學者認為,皖字象征著黎明時,屋裡有人起身,屋外已露白光,所以有可能,皖在古代是奉晨光為圖騰的部落。

我們今天見到的 " 皖 ",直接出於《漢書》,記載在春秋時期古皖國的存在。皖國國君被周天子封於皖,也就是今天安徽潛山縣到安慶一帶。

皖公執政時期,政治修明,體察明情,十分為後人敬仰。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安徽境內看到紀念皖公的地名,如皖公山、皖水、皖城。相較於徽商文化,皖文化雖然經商興財相對遜色,但文質兼備,書院興盛,積習仁風,人才輩出。有史志說," 惟皖多君子,經緯區宇,表率邦國者,振振於前,繩繩於後也。" 這已是很高的評價瞭。

簡單 9 個漢字故事,大夥兒都認清瞭自己傢鄉的故事嗎?這個字應該是我們要一生守護的!還有更多的故事在路上:為什麼山東的簡稱是魯不是齊?北京最早的城邦該用什麼簡稱?吉林裡的滿語你知道是什麼嗎?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便追求優雅與浪漫,對傳統文化我們心馳神往,如何能抵達?如何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天我們推出一個高品質的藝術社群,彩蛋就要出現咯。

我們希望從漢字出發,通向書寫的藝術,尋找文化的根本。在接下來的 1 年中,為您量身定做的高品質 VIP 藝術文化社群,以漢字、書法、藝術為主,加入學習型圈子,每天實時學習!

進入社群圈子,你將獲得什麼?

1、每位學員將以 29.9 元 / 份的超低價格進入到我們的專屬社群。在社群裡,我們將與專傢、達人一起討論書法、漢字、藝術與教育背後的故事。我們邀請的專傢名單包括書法傢協會專傢、美院教授、漢字字庫的創始人、兒童教育專傢,一起領略華夏文化之美。

2、我們的社群將持續 1 年時間,參與社群的學員將觀看 10 場高品質的藝術線上直播。書法線上直播內容包括傳世經典藝術的欣賞、漢字之美、書法技法的基礎入門等。每場直播時長約 60 分鐘。(線上課詳情請見付費鏈接頁面)

3、進入社群的學員有權參與我們教學活動的設計,優先提出建議,推薦和評選我們邀請的嘉賓老師。

4、1 年時間內獲得 100 個自主研發繪制的 Q 萌漢字表情包,300 個書法、漢字背後的趣味故事,海量圖文原件資料包(珍藏版)。

5、前 38 位開團成功學員將獲得 2018 年 2 月最新出版的爆款繪本《二十四節氣》一本。為什麼是《二十四節氣》?因為這本書是我們的徐帆老師親手繪制,友情贈送麼麼噠!

報名方式

限時 29.9 元,掃碼立即開團

(或點擊閱讀原文開團)

拼團4 人成功即可享團長免費

前 38 位開團成功團長

獲得價值 118 元 6 本 1 套爆款《二十四節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