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北洋水師會有人埋葬在英國?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曲折故事。隨著記錄近代中國海軍首次走向世界的《西行日記》的出版,揭開瞭這一鮮為人知的內幕。
今年 6 月 20 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首個海外文物修繕項目 " 中國北洋水師英國墓地修繕項目 " 在英國紐卡斯爾市的聖約翰墓園正式開工。為何中國北洋水師會有人埋葬在英國?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曲折故事。隨著記錄近代中國海軍首次走向世界的《西行日記》(嶽麓書社 2016 年版,《走向世界叢書》之一)的出版,揭開瞭這一鮮為人知的內幕。
赴英接艦
光緒六年(1880 年)十一月,正在大力籌辦海防、興建新式海軍的清朝作出決定,派遣自己的官兵赴英國接收訂購的軍艦。此前,中國在外購買的軍艦,都是花重金雇傭洋人駕駛回華。此次為節省經費,也為增加海軍官兵海外 " 遊歷涉練 " 起見,經李鴻章上奏,派出瞭由北洋水師督操提督丁汝昌所率領的 224 人的接艦部隊,前往英國紐卡斯爾(書中稱之為 " 紐克所 "),將在阿姆斯特朗公司訂造的兩艘巡洋艦 " 超勇 " 和 " 揚威 " 接收回國。池仲祐作為一名 " 文案 ",全程參與其事,後寫成《西行日記》。此書是對近代中國海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赴外國接收軍艦最完整、最全面的記錄,也是近代中國海軍首次走向世界的歷史見證。
接艦部隊的行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光緒六年十一月初五接艦部隊集結天津,到光緒七年四月初三 " 海琛 " 號駛達目的地紐卡斯爾,約五個月;二是在紐卡斯爾等待接艦,直到離開(七月十五日),約三個半月;三是 " 超勇 "、" 揚威 " 兩艦啟程回華,抵天津大沽,李鴻章驗收(十月初一),大約三個半月(含閏七月)。
十一月初五,接艦部隊在天津登上招商局 " 豐順 " 輪船啟行。初九抵達上海,定制軍衣及旗幟。
光緒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接艦部隊在上海換乘招商局 " 海琛 " 號輪船啟行。淞江各兵船、炮臺皆升旗發炮歡送。沿途經過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佈羅陀海峽等地。三月二十四日,在雨雪交加中抵達倫敦港,遙望 " 岸邊燈光燎亮,聯絡數裡 ",官兵興奮心情可以想見。
三月二十六日午後,去參觀定制的 " 超勇 "、" 揚威 " 艦,但兩艦還未完成,隻得仍駐 " 海琛 " 船上。次日,先期到達英國的丁汝昌到船。此後全體官兵 " 早晚站班點名 "、" 各執事按日辦公,如兵船 ",可見丁汝昌治軍嚴明。
四月初三日接艦部隊抵達目的地紐卡斯爾,至此赴英航程順利結束。
友好交往
在紐卡斯爾等待接艦期間,接艦部隊與當地民眾、政府官員密切交往,建立瞭深厚的友誼,留下瞭中英友好的一段佳話。
中國海軍官兵的到來,受到瞭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到 " 海琛 " 船上參觀的士女絡繹不絕," 甚有不相識而以物及影相贈者 "。
鑒於上船參觀者太多,六月初三日起,規定每天隻準許本地 40 人上船參觀,憑票登船。十日因有 " 顛婦人到船 ",以後連本地人也不準上船遊覽。
在紐卡斯爾,在當地友人的介紹下,作者下到瞭數百米深的煤礦進行開采,獲得瞭極為難得的體驗。他還參觀瞭一處貴族私宅,對貴族的生活、居住環境進行瞭細致的描摹,這或許是近代中國人走向世界歷程中惟一可以見到的此類記錄。
四月二十日,紐卡斯爾市政府邀請接艦部隊官兵上岸觀看馬戲,當地民眾 " 沿途觀者,肩摩肘掣,擁擠不開,土人各以手揮帽作禮 ",可謂盛況空前。
五月十三日,是火車發明者史蒂文森(書中稱之為 " 實提生順 ")百歲壽誕,紐卡斯爾市政府舉行大型宴會,丁汝昌、林泰曾等人受邀出席,市長致祝酒詞,林泰曾用流利的英語致答謝詞,感謝當地人民的熱情款待,希望英中兩國 " 永相和睦,無忘舊好 ",並表示史蒂文森所發明的火車必將在中國 " 大獲其利 "。次日當地報紙作瞭報道,贊揚林泰曾 " 詞令之善,音調之純,誠所罕見 "。
作為年輕的海軍軍官,作者與紐卡斯爾少女意膩、意楣等人交往頗深,雙方互相寫信,寄贈禮物,一起出遊,彼此熟悉的程度,甚至連意膩傢養的鸚鵡都能 " 屢呼餘名矣 "。這使得此番西行某種意義上變成瞭一次異國的浪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