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靠什麼拿下阿爾薩斯洛林的?

03-17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阿爾薩斯與洛林

作者:重光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大綠

中學時我們大都在語文課上學到過法國作傢都德的一篇愛國主義名作——《最後一課》。文中作者托一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小學生之口,表達瞭自己對阿爾薩斯—洛林被德意志帝國吞並的憤慨。

地圖

文中阿爾薩斯—洛林的居民對自己的土地被交給德國都極為悲傷,感覺法蘭西祖國拋棄瞭他們。

《最後一課》中

小弗朗士的老師韓麥爾先生

最後在黑板上寫下瞭

" 法蘭西萬歲!"(法語)

可事情真的如都德所言那麼簡單嗎?阿爾薩斯—洛林因何而在德法之間易手多次呢?為什麼德語區人民不都在德語國傢呢?

兵傢必爭之地

歐洲通衢之處

阿爾薩斯—洛林位於德、法、瑞士與盧森堡邊境處,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裡,西有孚日山脈,東有萊茵河,東部河谷平原內點綴著不少森林與山丘。

法國與德國之間

萊茵河與孚日山脈之間的

阿爾薩斯 - 洛林

在德意志帝國時期,阿爾薩斯—洛林分為三個區:上阿爾薩斯、下阿爾薩斯與洛林,三個行政區的首都分別是科爾馬、斯特拉斯堡與梅斯。

上阿爾薩斯——科爾馬

下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

洛林(摩澤爾)——梅斯

阿爾薩斯—洛林不僅自然環境優越,資源豐富,而且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阿爾薩斯—洛林位於西歐(法國)進入中歐(德國)的交通要道上。

其首府斯特拉斯堡是德法邊境上乃至西歐公路、鐵路和內河航運的重要中心,也是巴黎 - 維也納 - 東歐商道上的節點。

至關重要的斯特拉斯堡

再加上斯特拉斯堡港是萊茵河沿線的第二大港口,斯特拉斯堡的水陸樞紐地位由此而來。

發達的斯特拉斯堡港

法國勢力要想進入德國,最簡便直接的路線就是穿過阿爾薩斯—洛林(法比邊境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直插萊茵河流域。

此後進可殺入南德高原乃至奧地利,或攻入低地國傢與北德平原;退可依靠萊茵河和孚日山脈的雙重防線扼守要沖(日後的馬奇諾防線便是在此建築)。

阿爾薩斯 - 洛林、斯特拉斯堡

法國向東方擴張的突出部

同樣地,若是德國控制阿爾薩斯—洛林也可依托其地形優勢影響法國。

法國在東側對德國的唯一屏障便是阿爾薩斯—洛林所在的洛林高原,若丟失對其控制權,則德國會獲得巨大優勢。

和反方向的路線一樣,德國守可依靠孚日山脈與萊茵河的雙保險,攻則可直接順勢而下橫掃法蘭西平原,進而圍攻巴黎。

在萊茵河與孚日山脈之間

法國修建的馬奇諾防線

北部防守較虛弱

結果德國進攻比利時,從北部繞過瞭防線

數易其手的文化交融之地

擁有如此地利的阿爾薩斯—洛林自然成瞭西歐勢力與中歐勢力的拉鋸之地。雙方都想控制它來取得對對方勢力的壓制,一場數百年的阿爾薩斯—洛林爭奪戰拉開瞭序幕。

13 世紀時,隨著神聖羅馬帝國中央權力的衰落,德意志對阿爾薩斯—洛林這樣的邊陲之地控制力日減,給瞭中央集權已久的法國可乘之機。

神聖羅馬帝國隻是看似強大

很快,當法國擴展至隆河和默茲河後,便將目光放在瞭更東面的萊茵河,真正開始瞭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蠶食。

盡管英法百年戰爭暫時打斷瞭東擴的進程,不過隨著法國逐漸在戰爭中占據上風,英國開始敗退。在北方戰線進展順利的法國又有瞭氣力繼續東擴。

1444 年,法軍開進瞭阿爾薩斯 - 洛林,並在此建立冬季軍營,圍困該地兩重鎮—斯特拉斯堡與梅斯。不過此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哈佈斯堡王朝)奪回對上阿爾薩斯的控制權,此地遂成為哈佈斯堡傢族的領地。

哈佈斯堡控制下的上萊茵

滿屏飛地 ....

在 1618 年至 1648 年的三十年戰爭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最後演變為新教與天主教的宗教戰爭以及全歐洲的大戰),法國於 1639 年占領瞭大部分的阿爾薩斯 - 洛林,避免其落入西班牙哈佈斯堡王朝之手。

三十年戰爭末期,西班牙遭敵國包圍,四面楚歌,不得已將其位於上阿爾薩斯的領地賣給已占領該地的法國。因此,戰爭結束之後,除瞭一些市鎮維持獨立外,大部分的阿爾薩斯已成為法國領土。

隻是神聖羅馬帝國方面沒有放棄對阿爾薩斯 - 洛林的主權要求,此後該地便成為德法之間爭議不斷的領土。

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向東擴展

以及保持德意志的分裂

阿爾薩斯 - 洛林從此成瞭法國的一部分,但它在法國仍是個特別的存在。

當地政府與教育機構依然使用德文、德語人口占總人口八成以上、德國路德派(新教)的斯特拉斯堡大學仍然持續接收德國學生。

盡管法國政府在此嘗試大力宣揚天主教,試圖推廣法語 & 法國文化,但禁止法國新教的楓丹白露敕令並不在阿爾薩斯實行。

當地的宗教、經濟、文化氛圍都比較寬松,簡直是中央集權法國的一塊化外之地。

一直到大革命之前,阿爾薩斯 - 洛林的德國文化一直占主流,經濟上也較依賴德國。

20 世紀初的斯特拉斯堡大學

說著德語的精神法國人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時,阿爾薩斯被分為上萊茵省和下萊茵省,兩省人民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十分活躍。

1789 年 7 月 21 日,在獲悉攻占巴士底監獄的消息後,當地群眾攻占斯特拉斯堡市政廳,市政府官員逃離。1792 年革命進行曲《馬賽曲》也是在斯特拉斯堡被創作出來的,之後成為法國國歌。

《馬賽曲》的作詞者

克洛德 · 約瑟夫 · 魯日 · 德 · 李爾

在斯特拉斯堡市政廳高歌《馬賽曲》

一些法國大革命中知名的將領也是來自本地區。

在拿破侖 1814 年前敕封的 24 名法籍法國元帥中,有兩人來自阿爾薩斯,一人來自洛林,占總數的八分之一,而當地人口僅占法國總人口的 2%。

與此同時,也有些阿爾薩斯人反對雅各賓派,支持奧地利和普魯士出兵法國來鎮壓新生的革命共和國,恢復舊秩序。

阿爾薩斯 - 洛林人分歧主要在於兩派人對兩個國傢的感情和期待不同。

法國方面,經過啟蒙運動的洗禮,平民也能占據軍政高位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底層阿爾薩斯 - 洛林人感到向往。而德國方面,盡管德國人享有的公民權利比法國人少得多,可那裡畢竟是阿爾薩斯 - 洛林人的血脈之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兩種利益考量的沖突造成瞭他們的矛盾。無論如何,與巴黎的親近感還是在鬥爭中占據瞭上風。

如果沒有獲得阿爾薩斯 - 洛林的支持

法蘭西的帝國成就是難以想象的

普法戰爭中法國的慘敗使德意志帝國得以吞並阿爾薩斯 - 洛林,但戰爭前後阿爾薩斯 - 洛林人的表現多次驗證瞭他們對法國的忠誠。這導致德國在當地不得不采取半殖民地式的統治政策。

1870 年 9 月 28 日的斯特拉斯堡街景,

一片斷壁殘垣。

和其他德意志邦國不同,阿爾薩斯 - 洛林被劃為帝國直轄領地。該領地直接由德皇統治,無自治權,在德意志帝國議會也沒有自己的地區代表。

考慮到阿爾薩斯 - 洛林在法國大革命前就有本地代表參加法國三級會議的政治權利,德意志帝國治下的這些德語人口確實淪為 " 二等公民 ",心生不滿也情有可原。

快速擴張的德意志帝國

以強勢的普魯士為核心

其實很需要時間來做好內部整合

除瞭剝奪政治權利,德意志帝國還推行文化同化政策,規定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接受普魯士式的教育。隨之法語在行政與教育等公共領域被完全禁止,與阿爾薩斯方言差異巨大的標準德語成為瞭唯一授課語言。

反映 1871 年阿爾薩斯 - 洛林

在德皇與俾斯麥的領導下

重歸德國的油畫。

阿爾薩斯 - 洛林人自然不會心甘情願地回歸封建時代。

有一成的阿爾薩斯 - 洛林人選擇維持法國國民身份,離開瞭自己的傢鄉。這些人中大量是文化精英,他們的離開使得當地文化發展陷入瞭停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阿爾薩斯 - 洛林人選擇加入德國海軍,並參與 1918 年的海軍基爾港叛亂,導致德意志皇帝在 1918 年 11 月退位。

阿爾薩斯 - 洛林因此失去瞭名義上的元首。隨後阿爾薩斯 - 洛林人建立阿爾薩斯 - 洛林共和國,宣佈德意志帝國失去統治權。

1918 年 11 月 10 日的斯特拉斯堡街頭,

阿爾薩斯 - 洛林共和國建立。

一位阿爾薩斯當地婦女身著傳統服裝,

與一名法國軍官合影。

不到兩周,法國軍隊在 40 多年後再次開進阿爾薩斯,當地民眾夾道歡迎。

在這一事實下,美國和協約盟國收回通過公民投票決定當地未來歸屬的提議,要求德國在《凡爾賽條約》中將該地割讓給法國。

法國人眼中,這當然是收復故土

二戰期間,德國在 1940 年占領阿爾薩斯 - 洛林,使其成為納粹德國的領土。阿爾薩斯並入巴登,而洛林則並入薩爾蘭。為瞭彈壓當地的反德歧視,納粹在此實行嚴酷的獨裁統治。

兩次並不愉快的回歸德國的經歷使得阿爾薩斯 - 洛林人再也不認同德國瞭。

盡管 86.8% 的阿爾薩斯 - 洛林人母語為德語(1900 年數據),但他們打心底裡更認同法國的思想與法國的制度。這些人與巴黎緊密相連成瞭共同體,而與柏林並無太多瓜葛。

1918 年 12 月 8 日的

Le Petit Journal 封面:

梅斯和洛林重歸法國。

  ▼

阿爾薩斯 - 洛林人雖然說著德語,但是參與瞭法國大革命、享受著法國公民權利。

他們與法國人有著共同的經歷,自然不願搭德皇的倒車,成為沒有公民權利的德皇臣民。

" 自由,平等,博愛 " 的政治理念早已替代瞭普魯士強調等級制度的 " 各得其所 " 口號,成為阿爾薩斯 - 洛林人的政治信仰基礎。

阿爾薩斯 - 洛林人它自己的故事闡明瞭政治認同並不一定建立在相同的民族、語言與文化上,同樣可以建立在對思想與政治制度的認同上的。

參考資料:

1.        Roosen, William James ( 2013 ) .   The age of Louis XIV: the rise of modern diplomac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   55.   OCLC   847763358.

2.      Cerf, Barry ( 1919 ) .   Alsace-Lorraine since 1870. MacMillan.

3.      Finot, Jean   ( May 30, 1915 ) .   "Remaking the Map of Europe".   The New York Times.

4.      Sophie Charlotte Preibusch:   Verfassungsentwicklungen im Reichsland Elsass-Lothringen 1871 – 1918. In:   Berliner Juristische Universit ä tsschriften, Grundlagen des Rechts.   Vol 38,   ISBN   3-8305-1112-4, p. 96. ( in German )   ( Google Digitalisat )

5.      Michael Rademacher M.A.:   Reichsland Elsa ß -Lothringen 1871 – 1919.   2006, abgerufen am   5.   Januar 2013   ( Homepage Deutsche Verwaltungsgeschichte 1871 – 1990 ) .

6.      Frederic H. Seager, "The Alsace-Lorraine Question in France, 1871-1914." in Charles K. Warner, ed.,   From the Ancien Regime to the Popular Front   ( 1969 ) : 111-126.

7.      Douglas, R.M. ( 2012 ) .   Ordnungsgem äß e Ü berf ü hrung - Die Vertreibung der Deutschen nach dem Zweiten Weltkrieg   ( in German ) . C.H.Beck. pp.   94 f.   ISBN   978-3-406-62294-6.

8.      "Tabellarische Geschichte Elsa ß -Lothringens / Franz ö sische Besatzung ( 1918-1940 ) ".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9-10-25.

9.      Eberhard J ä ckel, «  L'annexion d é guis é e  » , dans   Frankreich in Hitlers Europa – Die deutsche Frankreichpolitik im Zweiten Weltkrieg, Deutsche Verlag-Anstalg GmbH, Stuttgart, 1966, p. 123-124.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傢: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