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禍害阿富汗 40 年 美國曾是幫兇

11-23

參考消息網 11 月 22 日報道 (文 / 董磊) 11 月 15 日,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發佈關於阿富汗鴉片的年度調查報告。在 2017 年,阿富汗的罌粟種植面積達到瞭創紀錄的 32.8 萬公頃,比 2016 年增長 63%。此前的最高紀錄是 2014 年創造的 22.4 萬公頃。由於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以及單產提升,今年阿富汗的鴉片產量有望達到 9000 噸。粉紅色的花朵(罌粟)在阿富汗越開越盛,美國自入侵阿富汗以來努力推進的禁毒政策已經成為徹頭徹尾的笑話。

自 1979 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到如今近 40 年的時間裡,無論是上世紀 80 年代對抗蘇聯的秘密戰爭、上世紀 90 年代的內戰,抑或是美國自 2001 年以來的反恐戰爭,鴉片在塑造阿富汗國傢命運方面都扮演瞭 " 令人驚異的角色 "。毋庸諱言,長期以來,鴉片都操控著阿富汗經濟,決定著內部各派的政治選擇,並判定瞭外國幹預的命運。

上世紀 80 年代,中情局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很快成為跨境毒品貿易的主導者。阿富汗的氣候非常適合鴉片種植,平均產量是東南亞金三角地區的 2 至 3 倍。中情局默許阿富汗抵抗運動從事鴉片生產和販運,用以籌集糧食和武器。根據 1986 年美國國務院頗具 " 指導性 " 的報告的描述,鴉片 " 是一個飽經戰爭蹂躪國傢的理想作物,因為它需要的資金投入很少,發展迅速,且便於運輸和交易 "。

1990 年 5 月,隨著秘密戰爭接近尾聲,《華盛頓郵報》披露瞭美國官員長期以來拒絕調查關於其阿富汗 " 友軍 " 頭目們從事毒品交易的指控的事實。事實上,前中情局阿富汗行動負責人查爾斯 · 科根曾對此毫不諱言," 我們不需要為沒有進行這些毒品交易調查而道歉,當然(放縱)毒品(種植和貿易)是有後果的,但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蘇聯造成盡可能大的傷害。" 看看如今美國在阿富汗陷入的困境,再翻看美國官員當初的這些言論,真是莫大的諷刺。

隨著蘇軍退出阿富汗,美國也很快拋棄瞭阿富汗,後者既未能得到一個和平解決國內問題的方案,也無法獲取醫治戰爭創傷、重建傢園的資金。阿富汗隨即爆發慘烈內戰,上百萬人因此喪生,而這時美國卻置若罔聞。在這種朝不保夕的歲月裡,罌粟卻成為阿富汗農民能確保即時利潤的作物,在此期間阿富汗鴉片產量節節攀升,從上世紀 80 年代的每年百餘噸迅速突破 2000 噸大關。到塔利班執政時期的 1999 年,聯合國關於阿富汗鴉片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國鴉片產量已升至 4600 噸,占當時世界總產量的 75%。

資料圖片:圖為阿富汗當地的罌粟田。(圖片來源於網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