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戰機 血染大江,中法馬江之戰

03-20

1884 年 8 月 5 日,法軍攻打臺灣基隆,首度向清政府進行真正的武力示威。

當中國方面的戰報尚未傳到北京時,法國政府即以外交照會的形式向中國通告攻打基隆一事,稱自己的行動是對清政府不顧法方最後通牒的警告,屬於迫不得已。揚言清政府如果不想看到其他港口發生類似的事情,就必須立刻回到外交談判中,認真對待法國就觀音橋事件所提出的認錯和賠償的要求。

法國美術作品:《馬江之戰》。畫面上所表現的艦艇從左至右分別是:沉沒的 " 揚武 "," 德斯丹 "" 第 45 號 "" 窩爾達 "" 野貓 "

已在馬江邊眼睜睜看著法國軍艦縱橫往來的海疆事務並署船政大臣張佩綸(晚清名臣,張愛玲的祖父,李鴻章的女婿)得悉基隆事變後,急得五內俱焚。

8 月 16 日,張佩綸便召集水師各艦的管帶通報情況,緊急會商,定下江上設防方案:以船政水師旗艦 " 揚武 " 領隊,炮艦 " 伏波 "" 福星 "" 藝新 ",蚊子船 " 福勝 "" 建勝 ",運輸艦 " 琛航 "" 永保 ",從船政江畔向對岸方向呈一字形排開,大致處在羅星塔錨地的邊緣上,構築成一道江上防線。如此,既可以防范法國軍艦逼近船政炮擊、登陸,同時又把守在通往省城福州的航道咽喉上。

除上述軍艦外,張佩綸將桿雷艇以及火攻船埋伏在閩江支流烏龍江等處的港汊中,計劃一旦戰事爆發,這些小船即從各處出擊,騷擾法國軍艦, 策應船政水師軍艦作戰,發揮奇兵的作用。

考慮到中、法軍艦所處的江面寬度隻有不到一千米,在這種不利的地形上張佩綸制定的方案,總體而言還算可圈可點。不過,狹窄的江面註定瞭雙方軍艦一旦交戰,根本不可能做多少回旋機動,主要將以殘酷的近距離火炮對擊來決定勝負,往往第一輪射擊就可能左右勝負戰局。這種情況下,顯然先開火的一方將占有極大優勢 , 而張佩綸屢屢向清廷奏請但並不被采納,由此船政水師采取先發制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不考慮這一點,船政水師軍艦的火力,也並非是法國軍艦的對手。

8 月 21 日,臺風降臨福建沿海。

大 戰 前 夜

8 月 22 日始終等不來朝廷進一步指示的張佩綸坐立不安瞭一整天。而此時,停泊在馬江的法國軍艦接到瞭開戰的命令。22 日下午 5 時,法國海軍東京支隊司令孤拔在臨時旗艦 " 窩爾達 " 上正式收到瞭法國政府要求其於明日進攻福建船政的命令

馬江之戰爆發前,中法雙方艦船停泊位置示意圖

在馬江江面盤桓近一個月,孤拔對當地的水文情況已經非常熟悉。傳達完作戰令後,孤拔開始佈置詳細的作戰方案。

23 日的開戰時間,孤拔設定在下午 2 時。原因是馬江江水於每天上午漲潮,午後逐漸退潮。下艦首錨的軍艦,在漲潮、落潮時,艦位會隨著潮水的湧動發生變化。下午 2 時江水已經開始退潮,根據觀察,這段時間潮水剛好將船政廠前的 " 揚武 " 等中國主力軍艦推動成船尾對向法艦的形勢。此時開戰,法艦得以直接攻擊中國軍艦火力薄弱的艦尾,中國軍艦如果要旋轉陣位,旋轉過程中當舷側朝向法艦時,更是給瞭法軍進攻的良機。如此一招毒辣的計策,唯一的漏洞是,萬一船政水師在上午時分首先開火,受漲潮的影響,恰好會出現法國軍艦船尾朝向中國軍艦的情況,那時優劣形勢將完全倒轉。

痛 失 戰 機

8 月 23 日,天色大明後,誰也沒想到今天竟是一個如此晴朗的日子。臺風過去,碧空如洗,江面上風平浪靜,一派瑰麗美景。" 二十三日星期六的晨曦,預告本日為天空純凈無比的一天。太陽從東方的山嶺後光華燦爛地現出,平靜、瑰偉的閩江水湍急地流著…… "

上午 9 時 30 分,馬江江水流速陡然增快,大潮如期而至。孤拔下令各艦開始做戰鬥準備,15 分鐘後,趕在電報通知中國人之前,所有的法國軍艦都按時完成瞭備戰工作。桅盤上的哈乞開司 5 管機關炮炮手都已就位,火炮全部已經上膛,桿雷艇的汽車式鍋爐內也已經儲滿蒸汽……

清代報道中法馬江開戰的報紙號外。圖畫雖然少瞭一點西方寫實的風格,但所有的軍艦佈置大致不錯,是研究馬江之戰的重要中方陣圖資料

下午 2 時之前,一直都是法國軍艦最緊張的時刻。意味著直到孤拔制定的下午 2 時開戰時之前,中國軍艦隨時有可能向法軍發起的進攻,將左右戰局。

下午 1 時 30 分,馬江退潮。根據旗艦號令,法國水兵全部回到各自崗位。將近 1 時 45 分時,孤拔下令各艦起錨,準備開行。看著江面上一艘艘法國軍艦紛紛起錨,停泊在馬江的船政水師各艦已經感覺情形不對,張佩綸也通過岸邊觀察,越發覺得形勢正在大變。但張佩綸目前所得到的授權,僅是多天之前總理衙門寄來的諭旨,即發現法艦人蠢動,立即攻擊。但是 " 蠢動 " 之詞該做何理解?萬一貿然開火,導致局勢潰爛,無法收拾,清政府搞不好就要追究到他冒然開戰的責任。

此時法國旗炮艦 " 窩爾達 " 前桅橫桁上升起一面特殊的旗幟,即一號信號旗。按照孤拔在前一晚所作的作戰部署,這面一號信號旗此時的寓意,就是下令法軍的桿雷艇開始出擊。

血 染 馬 江

受潮水裹脅,正處在船尾對向法國軍艦的船政水師各艦,面對突然而至的戰火,匆忙展開瞭各自為戰式的還手,在如此狹窄的江面上作戰,敵我雙方的距離近到瞭簡直猶如白刃拼殺,法國軍艦已然搶占瞭先手,船政軍艦該怎樣扭轉局面?枯守馬江近一個月的中國軍艦,在對手開始進攻後,才終於得到瞭放手一搏的自由,但是這顯然來得太晚瞭。這場內河上的戰鬥又恰如是一場決鬥,陣形、指揮都已無法發揮什麼作用,最最重要的是誰先動手,而另外一方幾乎就沒有任何的獲勝機會

由船政水師營務處兼管帶張成指揮的 " 揚武 " 艦,排水量 1560 噸,是船政自造的第一艘巡洋艦,也是當時馬江上所有中國軍艦的靈魂支柱,屬於全軍觀瞻所系的旗艦。遭遇突然襲擊後," 揚武 " 艦上各個崗位紛紛進入戰鬥狀態,試圖改變被動境地,調整艦位,用舷側火力攻擊法國旗艦 " 窩爾達 ", 以給龍旗下的軍艦們發揮標桿表率作用。

可以想見,當時的 " 揚武 " 艦必然是這樣的一番情景:

輪機艙裡水兵們在賣力地松開蒸汽閥門,試圖驅動蒸汽機,盡快讓軍艦產生動力,擺脫坐困的局面。艦首錨甲板上,水兵們用大鐵錘急急地砸著粗重的錨鏈,因為事機緊急,已經來不及使用操作復雜的吊錨桿起錨,隻能快速砸斷錨鏈,火星四濺中,鋼鐵錨鏈似乎還不為所動。本就不寬的露天火炮甲板上,到處都擠滿瞭忙碌的人群,頂著法國軍艦桅盤上劈頭蓋臉傾斜而來的哈乞開司機關炮彈," 揚武 " 艦所裝備的笨重的威斯窩斯 190 毫米口徑前膛主炮被水兵們推著、滑車拽著,沿著敷設在甲板上的軌道,緩慢地進入舷側炮位。船舷邊上的一個個炮門裡,威斯窩斯 160 毫米口徑副炮的炮手們正都探出頭來,揮著長長的裝彈撐桿,費勁地從炮口伸入,填實裝彈。" 揚武 " 艦猶如一條正在掙脫束縛的蒼龍,緩緩地移動著。

法國美術作品:《馬江之戰開戰》。畫面左側表現瞭法國桿雷艇襲擊 " 揚武 " 和 " 伏波 " 的情景

幾乎與上述的一幕同時發生,站在 " 揚武 " 飛橋上的管帶張成猛然間感到腳下一陣劇烈震動,伴隨著爆炸聲,一團火焰從艦體左舷中部升起。下午 1 時 56 分 40 秒,法國海軍 "46 號 " 桿雷艇成功地用桿雷擊中瞭 " 揚武 " 艦, " 揚武 " 木質的艦體無法承受如此重創,艦殼被炸開瞭一個致命的裂口,江水順著破口不斷灌入艦內," 它(‘揚武’)的左舷一下子撞裂開來……巨大的船隻受到致命的一擊不斷地發出氣喘聲,機器奄奄一息,就像肺部在呼吸最後的一口氣一樣 "。 也就在此時," 揚武 " 舷側的一門 160 毫米口徑火炮,準確命中瞭 "46 號 " 桿雷艇,將其擊損。

猝然遭受重創的 " 揚武 " 盡管不斷傾斜下沉,仍然在努力地往江邊淺水區挪動,意圖擱淺自救,最終還是無法支撐,在近岸地方無助地沉沒,因為該處江水不深,沉沒後的 " 揚武 " 還有大量上層建築露出水面。開戰僅僅才不到 1 分鐘的時間,船政水師的旗艦即痛苦沉沒,似乎預示瞭此戰的結局。

" 福星 " 艦屬於船政自造的 " 湄雲 " 級炮艦,排水量隻有 515 噸,艦體長 51.8 米,機動性要比大型軍艦更為靈活。 " 福星 " 成為馬江之戰中最先進入主動攻敵狀態的中國軍艦之一。當 " 揚武 " 艦遭到法艦炮火聚攻時,艦體小、轉向靈活的 " 福星 " 就已經準備駛近 " 揚武 "。

但尚未來得及赴援," 揚武 " 就已經不幸沉沒," 福星 " 艦管帶陳英悲痛不已,決心要拼死扭轉眼前的不利局面。他喝退勸他暫退的仆從,站立在 " 福星 " 的露天飛橋上,號令全艦官兵:" 男子漢食君之祿,當以死報之!今日之事,有進無退!我船銳進為倡,當有繼者,安知不可望勝!" 像極瞭多年後甲午黃海海戰中的 " 致遠 " 艦,小炮艦 " 福星 " 開足馬力向法軍旗艦 " 窩爾達 " 所在的方向飛速沖去。

目睹 " 福星 " 艦的壯舉,停泊在 " 福星 " 後方的船政水師蚊子船 " 福勝 "" 建勝 " 受到鼓舞,由參將銜補用遊擊盡先都司呂翰統一指揮,兩艘蚊子船從後方雙雙尾隨著 " 福星 " 前進。

" 窩爾達 "" 益士弼 "" 蝮蛇 "" 野貓 " 立刻將剛才轟擊 " 揚武 " 的炮火, 調整向進攻而來的中國軍艦,尤其是領頭的 " 福星 " 艦。平日被人看作文弱書生的陳英,此刻完全是一副海上英雄的慷慨激昂模樣,他站在露天飛橋上,一面督促著下方的 160 毫米口徑威斯窩斯大炮裝彈備戰,一面不斷鼓勵著他的將士們。忽然,法艦上射來的一顆哈乞開司機關炮彈擊中瞭他的胸膛,高昂著的頭顱慢慢垂下,鮮血染紅瞭飛橋甲板,犧牲時年僅 28 歲。二副六品軍功張春上前接替指揮,又被炮火擊中殉難。三副五品軍功王漣繼之,也倒在瞭法軍哈乞開司機關炮傾瀉的彈雨中……

美術作品:《馬江之戰》。畫面左側最下方濃煙滾滾的軍艦是 " 飛雲 " 艦,其右側已經嚴重側斜的軍艦是炮艦 " 振威 "。" 飛雲 " 左上方是法國巡洋艦 " 杜居土路因 "," 振威 " 右上方是法國軍艦 " 凱旋 "

馬江之戰時,參戰的船政水師軍艦基本都是露天火炮甲板設計,近距離作戰中,法國軍艦桅桿上的哈乞開司 5 管機關炮,簡直成瞭船政軍艦的噩夢。高速旋轉的炮管,飛瀉而下的彈雨,將一艘艘中國軍艦的火炮甲板打得血肉橫飛。雖然總有那些英勇無畏的將士,在彈雨中前仆後繼,奮力抗敵,但面對來自高處的攻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

1884 年 8 月 23 日下午 2 時 15 分,馬江江面上已經沒有瞭中國軍艦的蹤影。僅僅不到 20 分鐘,船政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炮戰至下午 3 時 45 分,船政廠區的一處彈藥庫被擊中,發生劇烈爆炸。4 時,孤拔下令停止炮擊,預備結束當天的戰鬥。當法國軍艦的炮火稍一停歇, 中歧山上的克虜伯炮開始聚焦 " 窩爾達 " 發起猛烈炮擊,包括孤拔的副官萊威爾(Ravel)上尉在內的多名法軍官兵被擊斃擊傷。經過近 1 個小時的交火, 船政後山那座英勇的炮臺最後也被法軍炮火壓制,火炮被摧毀,傍晚 4 時 55 分,馬江江面安靜瞭下來。

暮色茫茫中,夕陽將江水映得一片血紅,突然間,上遊港汊出現一連串的火球,順著江流向法國艦隊方向漂來。受潮水流向和風向制約,始終未能發揮作用的中國火攻船,這時開始出現瞭。但未對法軍造成多大損害。作為中法戰爭中最大的一場海軍艦隊戰役,馬江之戰在中方默默的火攻中黯然落幕

此戰,船政水師共損失軍艦 9 艘,有姓名可考的陣亡者達 500 餘人,而法軍僅僅隻損失瞭 2 艘桿雷艇,共陣亡 6 人,受傷 27 人。

本文匯編自《中法海戰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