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隊舍棄青銅甲而裝備皮甲?

11-21

冷研之前有過一篇文章《皮甲與青銅甲到底誰更強?皮甲隻是二流的盔甲?》 ,該文雖然較為詳細介紹瞭同時期東西方兩種甲胄的發展方向和水平,但並未提及為何中國軍隊會舍棄青銅甲而使用皮甲,特別是評論區還有借遊戲來討論問題的。看得筆者不覺技癢,想鬥膽再說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先秦時代的中國,完全具備制作青銅甲胄的能力,最後選擇皮甲並不是技術原因。相反,先秦青銅甲胄出土屢見不鮮:

▲商代銅甲胄,造型奪目,出土於江西新幹縣 ( 舊名新淦縣 ) 大洋洲商代墓

▲西周青銅頭盔

▲西周青銅身甲:陜西長安縣普渡村西周墓葬出土青銅甲片及復原示意圖,似乎後來的秦甲和其有一定繼承關系

▲此外還出土過一種青銅甲片,推測是胸部甲胄的一部分,用織物編綴在皮革上使用

如果說上一個是否為胸甲還不能完全確定,那麼於 2013 年在寶雞石鼓山出土的商末周初脛甲就沒有爭議瞭。這個更厲害,整塊的護腿甲,希臘范兒十足。同時出土的另兩件弧形薄片狀護甲保存情況較差目前無法復原,但其中一塊的尺寸達到殘長40厘米、殘寬21厘米,可能也是整體式甲胄。

非中原文明也使用青銅甲胄,下圖為巴人青銅甲及臂甲。

商、西周青銅器多出自王畿,其他地區基本是少量出土,呈點狀分佈。東周時期其他地區開始大量出土,青銅器工藝水平也愈發精湛,此時中國軍隊放棄發展青銅甲顯然不是因為技術問題。

考古證據顯示,先秦時代對青銅的需求量是相當巨大的。除瞭用於軍事用途,更重要的是還要滿足生產和祭祀的需求,以及貴族的奢侈品需求,例如曾侯乙墓出土青銅器就有 10500 公斤。但考古發掘中,商周農業生產工具卻以蚌、石材質居多,遠超青銅農具。關於這一現象一般有兩種解釋,一說是實際即是石蚌多於青銅,另一說認為青銅農具長時間使用後會回爐重鑄造成這種現象。但不論哪種,都說明青銅的產量很可能無法同時滿足各方面的需求,這種現象一直存在於整個青銅時代。

按照學界觀點,先秦中原地區所需的青銅礦料,一度需要從遙遠的雲南來 " 進口 "。(詳見李曉岑《從鉛同位素比值試析商周時期青銅器的礦料來源》)恰好雲南地區至少兩次出土過戰國銅臂甲,所以可以相互印證:造甲胄這事兒,的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礦挖礦、有皮剝皮。

▲雲南江川李傢山 13 號墓出土戰國銅臂甲

進入春秋,各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且不斷升級,所以如果能用其他材料和工藝解決甲胄的生產需求,各諸侯國自然會不遺餘力去支持和使用,這才是東周時期選擇皮甲放棄青銅甲的根本原因。

筆者在之前那篇復原東周皮甲的文章裡已經提到,髹漆後的皮甲防禦力不錯,能夠較好地應對當時的戰爭環境,相較青銅甲還有輕便、防潮、不會銹蝕等優點,自然大行於世,直到鐵金屬被使用後才逐漸淡出主流。即便如此,皮甲還是一直用到瞭明代。

▲《武備志》皮甲制法

總而言之,對比青銅甲和皮甲,不是爭誰高下的問題,而是看它能否符合當時的實際需求,能否出色、經濟地完成戰爭任務,展現自身性能的優勢,進而被普遍使用。說糙一點,畢竟打仗不是大傢穿上甲胄互相懟,皮漆復合甲能有效抵禦青銅武器的攻擊,就是一件很好的武備。

▲根據曾侯乙墓出土的甲片復原的先秦皮甲

此外還有一點必須說明,在先秦,青銅甲胄和皮甲胄並非是兩條獨立發展路線,而是一直交融互補的關系。河南安陽侯傢莊商代墓在出土青銅胄的同時,也發現瞭一片皮甲殘片,表面有黑、紅、白、黃四色漆紋,說明青銅和漆皮兩類材質的防具,至少在商晚期就是混搭使用的。因青銅胄內部較為粗糙,不排除青銅胄本身就配有皮革內襯或頓項的可能。前文山東膠縣出土西周胸甲情況與之類似。從考古證據看,青銅和皮革的搭配方案似乎多種多樣,下圖描述的西周青銅泡似乎正是後來護心鏡的雛形。

其實細究以上例子,我們會明顯感受到,後世華夏文明在甲胄技術上一直繼承著先秦的思路,比如:甲胄是由統治階層統一設計和制作,個人色彩較淡:河南和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銅胄造型風格高度統一,必然是官方所為。又比如說,制作一型甲胄其實並不拘泥於一種材料,而是按照實際情況和需要來取材,一套甲可能會用到金屬、皮革、織物、生漆、甚至舶來品,這可能和華夏文明所處的歷史地理環境有關。所以我們在學習討論古戰和冷兵器時,應多考慮歷史實際,穿越式的爭論還是以娛樂為目的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