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天天看《踢館》?隻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 " 講武堂 ",就可以關註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最近遼寧艦去南海演習,從後續的消息看,這次陣仗相當大,上周五遼寧艦已經帶著奶媽一起停靠三亞。圈內還風聞,這次可能要搞夜裡起降,如果是真的,那將是遼寧艦服役歷史上又一個重大節點性事件,堂主還是很期待能看到相關報道的圖片和視頻的。最近總看到網上有人拿三哥夜間起降訓練的視頻釣魚,真是煩死。
問:堂主以前說過黃埔軍校要高中生才能考,眾所周知常公隻喜歡提拔自己的門生,那麼大量的士兵怎麼辦呢,他們拼死拼活但是有上升空間嗎,還有沒有可能從士兵到將軍呢?
當然是……沒有瞭。
國軍至少中央軍體系內,是嚴格要求軍官必須是軍校畢業生的,這也是蔣介石的一個策略,他自己是擔任全國軍校總校長多年的,等於是黃埔系的軍校畢業生都是他的學生,所以他訓話往往以校長自居,而沒讀過黃埔及其分校的,那就是外人,不被信任。
圖:黃埔軍校一期的畢業證,校長簽名蔣中正。
圖:電影遼沈戰役裡杜聿明見蔣介石,打招呼都是稱校長,這也是為瞭凸顯自己的嫡系身份,拉近關系。
圖:蔣介石這個愛好來自我國傳統觀念,就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以為自己當瞭校長,學生就會終身服從他。於是搞出瞭浙江籍、黃埔系兩個標準,不符合這兩條的就沒啥希望提拔瞭。
抗戰時期,中央軍還把一部分老兵骨幹提拔做軍官,但是這些人的名字都沒進入軍官名錄,也就是沒上報給軍政部造冊,實際上都是黑戶。不過這些人是戰鬥力骨幹,對於部隊非常重要,部隊才違規操作。
抗戰結束後搞瞭個清查黑官問題,把這些老兵清退掉瞭,也是解放戰爭時期國軍打那麼稀爛的原因之一。
國軍情況是有士官,沒士官制度,或者說隻有軍士,沒有士官。隻有班裡面有軍士,上面排連營都沒有瞭。: 軍士體制內的晉升最高就到上士,不像美國有排軍士長,連有連軍士長、參謀軍士。軍隊裡隻有無經驗軍官管事,所以撐不起來。
圖:資深士官在基層部隊中的作用,我們也是近些年在改革過程中才開始重視起來的。14 年以來,我軍在原沈陽軍區、北京軍區、成都軍區組織士官長制度試點,正式在建制旅(團)、營、連設立士官長,負責部隊日常軍事訓練和管理教育工作。
問:板甲一套才 38 斤,覆蓋面積還那麼大,理論上來說對重點部位的防護應該比宋代的步人甲弱很多啊,真是這樣嗎?
實際上,步人甲的面積才大……
比如說胳膊和腿,步人甲都是掛一大塊,而板甲往往就隻是貼著人體的,實際上面積小得多瞭。鱗甲還要層層疊疊,這樣的話實際面積更大。
圖:復刻宋代步人甲,可見大腿、胳膊部分都很粗。
而且步人甲這樣的,裡面還要加牛皮襯裡才能保證完整性,不然就得散瞭;還有雜七雜八的各種東西,加起來才笨重,所以步人甲才會更重。
圖:麟甲為瞭避免出現防護漏洞,甲片必須重疊一部分,另外這也是為瞭固定。
另外全身板甲不止 38 斤,一般來說是 24 到 27 公斤,也就是 48 到 54 斤,折合宋朝的斤是 40 到 45 斤。而且全身板甲還要內穿一套鎖子甲,加起來也就是 50 到 55 宋斤水平,差距沒想象中那麼大。
圖:板甲有下半身後面無防護的,也有這種全包起來的,重量顯然不一樣。
板甲的優勢在於,他的鐵利用率高,基本全部重量都是鋼,而且整體板可以把打擊的力量分散到整個甲面上,降低瞭受力點的力量。
圖:對方穿全身板甲的話,這種長刃斧頭就不好使瞭,隻能將板甲砸個凹痕出來。若對方穿的是鏈甲,那起碼還可以錘個骨折。
問:堂主,二戰時期騎兵的射擊能力怎樣?以前看過的一些老電影,裡面有李向陽手持盒子炮,在戰馬奔跑中射擊,有遊牧民族槍上綁瞭槍叉等等,像這些的射擊準確度高嗎?還有一些穿越小說,騎兵端著沖鋒槍,邊跑邊打……
二戰時期美國人在菲律賓的騎兵,倒真是騎馬沖鋒用手槍射擊過的,效果嘛一般般。遊牧民族,你是說青海的藏族騎兵麼,那真是沒啥戰鬥力,他們那槍是火繩槍……
圖:二戰美國騎兵,同時配備步槍和手槍,右側人在腰間有手槍套。
實際上騎馬射擊,槍代替的是刀劍。16 世紀騎兵開始配發手槍,就是在近距離幾米范圍射敵軍用的,所以如果距離夠近的話,沖鋒槍也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制造出來恐慌彈幕。
圖:我國明代騎兵配三眼銃,也是騎馬沖鋒時使用的。
圖:歐洲騎士的三眼銃,大傢的思路都差不多。
在馬上用槍射擊,比靠近瞭用刀砍效率還是更高,也更安全。16 世紀以後,歐洲騎兵一般是帶三、五隻單發手槍加一隻卡賓槍,卡賓槍是停馬狀態射擊或者下馬射擊,手槍近距離輪番射擊。而美國南北戰爭有瞭左輪手槍,那手槍就隻用帶一隻瞭。
圖:美國西部片裡,左輪手槍是大傢的必備,馬下用它決鬥,馬上用它追逐。
但是南北戰爭開始,其實騎兵主要是下馬作戰瞭,比如說著名的葛底斯堡戰役,就是貝福德的騎兵旅先趕到戰場,下馬用連珠槍據守村鎮,抵抗用單發步槍的南軍步兵,守住陣地等到步兵大部隊到來。
圖:二戰德國騎兵也是龍騎兵,就是騎馬機動、下馬作戰。他的馬上帶著工兵鍁,這就是下馬作戰時挖工事用的。
問:堂主,歷史上總說京杭大運河對於我國古代南北統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就以我們市裡的這段運河來說,總感覺有些名不副實啊?
你是哪兒的,北方還是南方?
這區別本身就很大,明清大運河通航時期,在南方往往是可以用風帆直接自航,而到瞭北方往往就得靠拉纖瞭,因為南方河道寬闊得多,水也深。
圖:南方的京杭大運河是這樣的,水面開闊航道深邃
圖:到瞭山東段,河道中間已經大量淤積,剩餘河面變窄
而且明清大運河通暢的時期,黃河是奪淮的,也就是走的是淮河河道入海,入海口是山東半島以南,江蘇的連雲港附近,利用瞭淮河下遊的巨大水量。但是到瞭清朝咸豐初年,河南銅瓦廂決口,黃河回歸北道,到山東半島以北入海,水量驟減,實際上等於淮安以北的運河已經報廢停運瞭。
圖:黃河歷史河道圖,走南線明清故道時,下遊流量比現在大得多。
而且古代的運力需求和現在是區別很大的,古代運到北方的運力也就是 1000 萬石 / 一年就可以瞭,折合下來相當於 60 萬噸,這點運力放到現在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你看起來才會覺得名不副實。
圖:京杭大運河上的運煤船。二級壩至大王廟段的中運河可通行 500-700 噸船隊,是徐州煤炭南運主要線路。從徐州到揚州段,年運力有 1500 萬噸,在現代也還可以瞭。
問:毛子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為什麼要用米格 31 帶?獵狐犬是典型截擊機好嗎,如果蘇 -30 掛不瞭,不是還有圖 -22 和圖 -160 嗎?是不是想搭便車,讓 31 開全速到 2.8,加點初始速度?
對,這個原因你說的是正確的。美國人之前也有用 SR-71 打 SRAM 導彈的計劃,普通飛機打一般是 160 公裡射程,而 SR-71 飛得又高又快,打出去有 900 多公裡射程。
圖:SR-71 在不同速度下發射 AGM-69 導彈的射程
圖:AGM-69 導彈訓練彈,長 4.27 米,彈重 1 噸,最大速度 3 馬赫,射程 160 公裡。但 SR-71 最多能把它打到 500 海裡。
雖然米格 -31 比 SR-71 差得遠,不過射程增幅還是擺著的,要打 2000 公裡射程,那隻有靠米格 -31 提供的高速和初始速度瞭。可能普通飛機打八、九百射程的,米格 31 就能打到 2000 左右瞭,省很多事情。
圖:米格 -31 投放匕首的截圖,號稱射程超過 2000 公裡,速度 10 馬赫。這個彈看不到進氣道,從速度和射程看可能是空射彈道導彈,初始速度還是很重要的。
圖:美國人搞那個空射火箭的飛機隻能將其加速到 0.8 馬赫,都能使火箭有效載荷比例提高近一倍。米格 -31 能提供 2.5 馬赫的初始速度,導彈增程 300% 都能做到。
而且米格 31 好歹數量多,圖 -160 那數量就太少瞭,吹瞭十幾年要恢復生產,都完全沒效果,而且還過於復雜和昂貴。圖 -22M 最大速度才 1.8 馬赫,能力也比較弱,打出去也不靠譜。而且轟炸機部署需要大型基地,使用起來不夠靈活。
圖: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 FC-1 帶 CM400 導彈,最大速度 4 馬赫,最大射程 240 公裡,改一下發動機也可以學匕首。
問:輪形陣中間的戰艦用近防炮,怎樣避免攔截時不傷到友軍?大功率雷達不能直接對著人照,容易得白血病,這個我們知道,那神盾艦艦島部位豈不是重災區?四面雷達夾著,還頂個球,這種地方有做什麼重點防護措施嗎?
近防炮一般是采用瞭非常高端的雷達,往往是毫米波段的,分辨能力很強,而且還有多普勒濾波,能區分導彈和艦艇;炮口方向安全距離內有友軍艦艇的話,會鎖住火控系統不發射,這樣就避免瞭誤傷。
圖:例如美國密集陣早期是全自動的,一開開關六親不認,隻好用速度來過濾目標,時速記得是低於 120 的就不打,免得誤傷船隻。後來有反恐反快艇需求,就在雷達罩側面加個攝像機,人工控制打快艇。
另外不算登陸部隊之類的,戰艦部隊其實在戰時分得很散,往往是七、八條船分佈在半徑十幾、二十幾公裡的圓范圍內。所以這樣的作戰情況下,近防炮打出去的炮彈很難打到自己人。當然系統故障另說,美國人的密集陣就曾經在編隊航行中誤傷打死過自己人,死者好像還被拿來命名一艘伯克級驅逐艦瞭。
圖:小鷹號的編隊,內層護航艦艇距離也有 10 海裡,也就是 18 公裡,近防炮的彈頭早落海瞭。
艦上雷達天線是朝外的,朝內部方向一般有屏蔽措施,比如說金屬網之類的,避免船體內部的人員被輻射,而且也會用軟件限制角度,波束不會直接掃向船體。
圖:伯克級的宙斯盾系統安裝空間位置。四面天線都朝向外部,內部要麼是機櫃,要麼是帶屏蔽的波導和散熱設備等,內部對人體的輻射和傢用計算機是一個等級。
圖:雷達天線開機就要不停地散熱,風冷和水冷結合著用,散熱板就安裝在天線背面,這本身就能起到阻擋作用,別說專用屏蔽瞭。
迷你踢館
問:堂主,請問我軍飛行員都是穿皮衣,美軍穿的是連體服,差別是什麼?
實際上飛行員也是連體衣,皮衣是擋風保暖用的外套,你要說皮衣,TOP GUN 裡面靚湯的皮衣可也是風靡全球啊。
圖:壯志凌雲裡湯姆 · 克魯斯的飛行服和飛行夾克,前者是連體的
問:塘主!毛子最近發的小電影《有禮貌的人》看瞭沒有?裡面有個細節:毛子特種兵的槍械都是上瞭消音器的,連機槍也有!我就問問,我們國傢的主力槍械都有相應型號的消音器嗎,部隊體驗如何?
基本是沒有的,特種部隊需要的話往往要單獨研發,甚至槍還要換個型號,這樣也能多發點論文瞭。
問:我們知道常凱申沒進過日本陸士,讀的是預科性質的振武軍校,該校實際是私人開設專門針對中國留學生的。而常凱申後來曾進入日軍見習,他是以什麼資格進入的呢?
軍屬,沒錯,就是軍屬……日軍裡面其實也有不少非軍人雇員,就叫做軍屬,常凱申去養馬自然也可以瞭。
問:問個問題,潛艇的潛射導彈可以穿破冰層嗎?
當然不行,不然的話就不用強調核潛艇破冰能力瞭,這就是為瞭發導彈才搞出來的。
圖:破冰上浮的蘇聯德爾塔級,為瞭避免損壞,圍殼舵垂直向下偏轉。
問:親愛的糖糖,想問一下我們國傢現在部隊,某一個師或者團裡面的士兵是不是來自五湖四海,某一個城市征的兵是不是隨機分配到不同的部隊?
對的,革命隊伍來自五湖四海,而不像歐洲日本以前那樣基於師管區制度征兵,這也是防止軍閥化的關鍵辦法之一。
問:最近夜裡老有空軍的飛機低空訓練,甚是擾民 ( 不是城郊哦,就是市區 ) 。我就納悶瞭,空域那麼大為啥老圍著城市訓練。現在飛機速度快,幾十公裡的城市半徑最多十分鐘就飛出去瞭吧,非得擾民嗎?
人空軍也不想啊,首先是城區擴張占領瞭原本屬於農村的機場,逼的人傢隻能在樓群裡面起降而已……
你想想香港以前啟德機場,那就更嚇人瞭。
圖:啟德機場的對比圖,可見以前就是修在荒郊野嶺中的,到香港經濟騰飛時就被大堆的建築物給包圍瞭
問:有個事情堂主一定要給我個說法,困擾我很多年瞭,別個說的我都不信隻信你。殲 -11 與殲 -16 除老大所吃不透飛控經常抽風摔機以外,機體強度、壽命、發動機可靠性、發動機壽命、整機妥善率等,和原版蘇 -27 和蘇 -30 比是強瞭還是變差瞭?
11 的話,飛行能力恐怕是下降的,畢竟材料替換做得太草率瞭。16 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吧,或許?可能?不確定。
問:堂主,能介紹下軍功體系麼?中國的軍功體系沿革、評比機制、效率、和平時期和戰時有無區別、未來發展方向、跟歐美強國的差異?謝謝
我國的軍功體系至今基本等於沒有……哪怕是 50 和 80 年代的大授勛,其實也隻是一次性的總結表彰,不是日常性的。
圖:目前我國常備的隻有榮譽稱號和 1、2、3 等功,這個和你想問的不是一回事吧。榮譽稱號比如臨汾旅這種就是,就是當年在這裡打瞭特別牛 X 的一仗。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傢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