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9A 主戰坦克總設計師毛明:一封信改變人生
年輕的時候,毛明想成為一名軍人。沙場點兵,英氣凜然。他喜歡這種英雄的感覺,男人味十足。
然而,他並未如願,但成瞭幕後英雄—— 99A 主戰坦克總設計師。
這款火力、防護力、機動力、信息力等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坦克,對外界來說並不陌生,在慶祝建軍 90 周年閱兵現場,作為地面方隊首發陣容,22 輛 99A 坦克全部按照實戰要求進入戰鬥狀態,行進在陸上作戰群最前列,接受習主席檢閱。
至今,毛明在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已經耕耘瞭 30 多年。毛明喜歡坦克,他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的無畏氣魄,符合中國軍工人的職業氣質,展現瞭軍工人的鋼鐵意志。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就為您講述 99A 主戰坦克幕後人毛明的故事。
毛明(資料圖)
人物小傳:毛明,兵器工業集團首席專傢,99A 主戰坦克總設計師。從事坦克裝甲車輛技術研發工作 30 多年,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一等獎 2 項,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 " 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重大貢獻獎 "。
99A 主戰坦克總設計師毛明——
讓國產坦克插上信息化 " 翅膀 "
解放軍報記者錢曉虎通訊員韓成萬東明
恩師的一封信,讓他重回軍工 " 國傢隊 "
在毛明辦公桌上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一張合影照,照片中的老者是他的導師張相麟教授。
誰能想到,讓毛明堅守國防事業信念,竟是源於張教授的一封信,一封讓他留存至今,每每想起卻次次淚目的親筆信。
1983 年,毛明報考瞭素有戰車研制 " 國傢隊 " 之譽的兵器工業集團 201 所軍用車輛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並從 300 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該所 6 名被錄取的研究生之一。
在 201 所,毛明逐漸感悟到:軍人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需要先進的武器裝備,而軍工人就是為部隊提供武器裝備和技術保障的人。
毛明在讀研期間,不僅工程數學、概率論等課程成績優異,而且對英語、俄語等外語課也很用心,成績名列前茅,這也為他後來的事業奠定瞭基礎。
3 年後,帶著軍工人的那份執著與追求,勤學苦讀的毛明以優異成績成為一名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生,並師從張相麟教授。
名利之間,他曾彷徨過。毛明博士畢業後,正趕上 " 出國潮 "" 下海潮 ",原來的同學在中關村賣電腦、組裝音箱賺瞭不少錢。他也有些心動瞭,他想出國、去賺錢。
毛明博士(資料圖)
彷徨之時,張相麟教授的一封親筆信,喚醒瞭他的國防夢。信中,張相麟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講給毛明聽,希望他能重回 201 所,繼續堅持軍工科研工作。
" 靜下心多做些學術性工作,爭取早些在學術領域搞出點名堂,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導師的話讓他深受觸動,他下定決心重返 201 所,為國防事業奉獻青春與才智。
27 歲的毛明回到瞭那個熟悉的 201 所。半年後,毛明被安排擔任汽車分所副所長。不久後,他又被提拔為特種車輛研究室主任。
天降大任,一戰成名。1993 年,新一代水陸兩棲步兵戰車的論證任務,落到瞭毛明所在的研究室。
古往今來,戰爭的邏輯是創新求變者勝出,保守僵化者落敗。
作為第一副總設計師、水上分系統總設計師,毛明提出變形車體的概念,通過建立戰車計算流體動力學模型並開展大量試驗,突破瞭 " 兩棲車靜浮態必須保證縱傾角大於零 " 的限制,建立兩棲戰車水上航行動浮態設計新方法,解決瞭戰車重心靠前時航行失穩的重大技術難題,使戰車在發動機功率不增加的前提下,水上航速得到大幅提升,實現瞭我國兩棲戰車技術上的跨越發展。
自主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步兵戰車極大豐富瞭具有 " 中國特色 " 的戰車總體設計理論與方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列裝部隊後,贏得官兵一片贊譽。
軍工報國,研制我國第一輛信息化坦克
研制國產主戰坦克是毛明一直以來的夢想。
作為陸軍突擊裝備,坦克最早出現於一戰,成名於二戰,並因此確立瞭在陸戰中的主導地位。與世界坦克強國相比,我國坦克起步晚瞭 30 多年。
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傢都在進行坦克裝甲車行業的轉型,下一代坦克是什麼樣子誰都不清楚。毛明和他的團隊卻篤定初心,要研制一款信息化坦克,不僅跑得快、打得準、防護好,信息化、自動化程度還要高。
創新並非一蹴而就,在坦克研發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毛明,深知其中的艱辛。
(資料圖)
毛明認為,坦克是陸軍地面作戰的 " 突擊先鋒 ",戰場上多數是面對面、硬碰硬的交鋒,提升坦克的戰鬥力,首先要在火力上實現突破。起初,他想通過加長炮管或制作復合材料彈托等途徑來突破,但始終得不到理想的答案。
在當時一些坦克研發領先的國傢,這根本算不上什麼難題。" 涉及到核心技術,就是出再多的錢,他們也不會賣給你!"
" 即使擺在自己面前的是座高山,也要想辦法翻越。" 采訪中,回想起那段艱難歲月,毛明依然激情澎湃。解決瞭,就是世界領先;解決不瞭,就代表中國軍工實力落後。那時,毛明就認準一個死理," 沒有中國人辦不到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毛明找到瞭突破口。在與被業內尊稱為 " 火藥王 " 的王澤山院士商討時,王院士提出瞭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激發瞭毛明的靈感。
素有 " 火藥王 " 之稱的王澤山院士(資料圖)
最終,毛明不但證實瞭王院士設想的可行性,還創新研制出一種復合彈芯,讓彈丸的穿甲深度和初速得到大幅提升,能夠穿透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裝甲。
從外觀上看,與 99 式坦克相比,99A 坦克最明顯的特征是增加瞭一個新裝置。" 它就像一雙銳眼,讓坦克打得更準!" 既要能打,更要不怕被打。經過無數次測試,毛明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一款高強度復合裝甲,為戰車穿上瞭堅固的 " 防彈衣 "。
" 它是我國第一輛信息化坦克。" 毛明自豪地說,99A 坦克具備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能夠實現戰場感知、態勢共享、協同攻防等作戰效能,軟件、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
坦克超越極限,坦克人無極限
那是發生在 99A 坦克初始論證的一幕。
東北某試驗場,朔風如刀,氣溫降至 -40 ℃。一輛標有試驗編號的 99A 坦克,碾冰破雪,急速飛馳在茫茫原野。突然,坦克像 " 泄 " 瞭氣的氣球,緩緩地停瞭下來。面對突發情況,之前還在緊盯儀器屏幕的毛明,立刻沖瞭過去。拆開一看,原來是傳動裝置中的一個擋圈因無法承受負載發生瞭斷裂,直接導致該部件嚴重損壞。由於零件細小瑣碎,很多小零件戴著手套根本無法拆卸。
毛明扔下手套,找瞭塊佈條把扳手一纏,徒手在刺骨的寒風中拆卸起來。雖然有佈條保護,但在這麼低的氣溫下,保護作用有限。等部件拆卸完畢,他的手掌已經和扳手 " 黏 " 在瞭一起。
" 坦克是有生命的,一半來自團隊,一半來自部隊官兵。" 這次重返試驗場,毛明懷揣著一本珍貴資料——下部隊調研時官兵反饋的操作感受和改進建議。每解決一個問題,他就認真地在後面打上一個對勾。
" 操縱軟軸過重,方向操控不夠靈活,操作起來控制不夠精準,容易出現變形,建議改成拉臂式。"
" 能不能研發一套故障自我檢測系統,通過電腦終端調出故障單,第一時間就能找到故障部位。"
" 履帶端聯器固定螺栓頭在外,磨損後不易拆卸。"
……
中部戰區陸軍某師二級軍士長丁輝,曾駕駛過多種坦克車型,他依然記得那次在坦克裡與毛明的對話,每提出一個建議,毛明都如獲至寶,一字不差地記在筆記本上。因為癡迷坦克,兩人結緣,成為一對默契的師徒。
" 研制坦克我有自己的見解,但是使用坦克的官兵最有發言權。" 一次,研發團隊在綜合傳動裝置改進過程中遇到瞭技術瓶頸,需要攻關,可時間已近深夜子時。就在項目組萬分焦急之時,毛明出現瞭。
見項目組正給傳動裝置加油,準備進行臺架試驗,毛明把外套扔到一邊,立即動手打油。當時的打油過程比較繁瑣,需要用手搖泵,先從油桶裡把油抽到小塑料桶裡,再加註到傳動裝置內。毛明一邊搖油,一邊為同事們加油鼓勁。等到加油結束,開始第一輪試驗時,已是凌晨 3 點多。這一夜,毛明與項目組一起合力攻關,直到問題解決後才回傢。
" 毛老師對待工作和坦克的脾性一樣,像是‘拼命三郎’。" 這是多年來毛明給大傢留下的印象。
一次下部隊調研,毛明鉆到坦克裡向官兵征詢建議,臨近午飯時間,同事爬到坦克上 " 磨 " 瞭幾次也沒把毛明 " 請 " 出來,反倒被 " 批評 " 一通:" 飯可以不吃,但問題必須解決,我先解決問題,再去吃飯。"
坦克超越極限,坦克人無極限。鬥轉星移,從最初 59 式坦克到 99 式坦克,再到全新的 99A 坦克,主戰坦克的升級換代見證瞭中國陸軍的跨越發展,意味著陸軍開始從機械化向數字化跨越。歷經多年艱苦攻關,毛明和他的 99A 坦克經受住洗禮和考驗,把 " 夢 " 變成瞭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