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這次,美國真想“徹底搞殘”俄羅斯

11-20

這樣互相傷害真的好嗎?

縱觀美蘇 / 俄關系史,我們看到,兩國似乎從來都不存在 " 得饒人處且饒人 "、" 和平共處 " 之類的概念,一逮到機會就非要跟對方死懟到底。

兩大軍事強國堅持長期 " 互毆 ",即便能 " 殺敵一千 " 也難免 " 自損八百 "。

文 | 易芳 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10 月 27 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和情報機構的 39 個單位和個人實施制裁。

10 月 31 日,美國國務院稱,美國將與盟友一同研究對俄制裁施壓問題,以便讓俄羅斯政府付出代價,同時避免對其他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對於這種趨勢,試圖改善美俄關系的特朗普似乎也無力回天——在 " 通俄門 " 的背景下,美國政治精英們很有點要徹底搞死、搞殘這個昔日帝國的架勢。

根據美國陸軍情報機構最新發佈的報告稱,俄羅斯仍然是美國的 " 最大威脅 "。當然,俄羅斯絕不會束手就擒,一場全面的對峙 " 新冷戰 " 甚至 " 熱戰 " 序幕正徐徐拉開。

新仇舊恨,美俄要打 " 新冷戰 "

蘇聯解體後,在一段短暫的時間裡,美俄雙方曾互相示好,俄羅斯樂觀地以為美國會幫助自己成功實現轉型。然而,1993 年後,美國逐步四個方面下瞭 " 狠手 ",幾乎將俄羅斯逼入絕境。

北約四輪東擴,已走到俄羅斯傢門口。

北約東擴前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通過 " 顏色革命 " 等方式,在美國的主導下,北約分別在 1993 年、2004 年、2008 年、2016 年實施四輪東擴,成員國擴大到瞭 29 個。蘇聯時期,俄羅斯戰略縱深達 1600 多公裡;而現在,俄羅斯與北約直接接壤。

烏克蘭危機:烏克蘭兩萬名反政府示威者在首都基輔獨立廣場上與警方發生激烈沖突

在地區問題上,美國步步緊逼。

在作為俄羅斯的西部屏障的烏克蘭搞 " 顏色革命 ";

企圖扶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打垮巴沙爾政府,以聯合國名義進軍敘利亞,並利用 " 伊斯蘭國 " 打破敘利亞平衡——俄羅斯海外唯一的軍事基地就在敘利亞,失去它,俄羅斯軍艦就沒有落腳之處;

增兵死守阿富汗、伊拉克等戰略要地,謹防俄羅斯趁虛而入。

在核軍控協議方面,美國嚴重沖擊俄羅斯的安全。

美俄經過三個階段的 " 削減戰略性武器條約 ",計劃將核彈頭削減到 1550 枚以下,運載工具限制到 700 件。俄羅斯已經提前實現瞭目標,而美國削減計劃遙遙無期。

美國單方退出 " 反導條約 ",在俄羅斯周邊構建反導體系,其 " 戰略之眼 " 已經覆蓋俄羅斯的 " 雙海走廊 "(波羅的海和黑海);並且,美國在羅馬尼亞、波蘭、以及宙斯盾艦上的 " 宙斯盾 " 反導系統,將使俄羅斯的 " 核王牌 " 面臨失效之虞。

《俄羅斯新一代軍事參考》發佈

展開軍事對抗,使俄羅斯成為 " 眾矢之的 "。

從 2004 年起,北約 15 個國傢組成 37 個梯次,每 4 個月輪換一次,加大對俄羅斯的抵近偵察。

2016 年,北約在波羅的海地區、黑海地區、外高加索地區和波蘭等地頻繁舉行軍事演習,規模大大小小接近 50 次。

2016 年底,美國陸軍發行旨在與俄作戰的《俄羅斯新一代軍事參考》,仇視、厭惡和輕視俄羅斯之意溢於言表。

2016 年底,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稱: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已經滑向 " 一場新的冷戰 "

進入 " 特朗普—普京 " 時代,特朗普在競選之初有意改善美俄關系,然而,在 " 通俄門 " 和眾多反俄精英的作用下,事與願違:

6 月 28 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 38 個俄羅斯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以回應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舉動。

7 月 28 日,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項針對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制裁法案即《制裁美國對手法》,特朗普於 8 月 2 日簽署後生效。

10 月 27 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和情報機構的 39 個單位和個人實施制裁。

10 月 31 日,美國國務院稱,美國將與盟友一同研究對俄制裁施壓問題,以便讓俄羅斯政府付出代價,同時避免對其他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舊恨未瞭、又添新仇。美俄走在 " 新冷戰 " 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來。

能源制裁,俄羅斯無所畏懼

現在的俄羅斯雖然不可與當年的蘇聯同日而語,但是作為一個核大國和世界第二軍事大國,還是使美國心裡發怵——若美俄真的發生戰爭,美國即便是取勝也隻能是慘勝。所以,美國盯上瞭俄羅斯經濟。

烏克蘭事件拉開 " 新冷戰 " 的序幕,美國開始聯合盟國制裁俄羅斯。

冷戰之後,拉動俄羅斯經濟增長的兩架 " 馬車 ",一是能源,二是軍工。

烏克蘭危機之初,美國希望通過象征性經濟制裁使俄羅斯 " 回心轉意 "。

2014 年 3 月 20 日,美國對 20 個俄羅斯領導層內部成員和 1 個俄羅斯銀行實施制裁。

4 月,對俄羅斯 7 個政府官員和 17 個實體產業進行制裁。

歐盟就推進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達成共識

7 月,美國宣佈對俄羅斯金融和能源部門實體進行直接制裁,歐盟也宣佈瞭對俄制裁新的名單;9 月,又加強瞭對俄能源的限制性措施。

2015 年開始,烏克蘭東部事態再次升級,美、歐對俄羅斯實施更加嚴厲的經濟制裁,制裁對象超過 151 個個人和 37 個實體,制裁日期也延續到 2016 年 7 月。

今年 6 月 28,美國國會又以俄羅斯涉嫌幹涉美國總統大選及烏克蘭危機為由,提出瞭針對俄羅斯最嚴經濟制裁法案。

總體來看,美歐對俄能源行業制裁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 對俄羅斯能源企業的高管(如諾瓦泰克公司大股東季姆琴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總裁科瓦爾丘克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等)下手,凍結其海外資產、禁止簽證、限制別國能源企業與其接觸;

* 對為俄羅斯石油、天然氣供融資服務的銀行(如俄羅斯外經銀行、天然氣工業銀行、儲蓄銀行、農業銀行、諾瓦泰克公司以及克裡米亞費奧多西亞石油港口等)實施融資限制;

* 對與俄羅斯深海、北極大陸架、頁巖油勘探開發相關技術和設備實施出口禁令。

低油價俄羅斯陷入恐慌 普京如何拯救國內經濟

在美歐嚴厲的制裁之下,外資紛紛撤離、國際油價異常暴跌、盧佈急劇貶值,俄羅斯經濟遭受瞭重大損失。

2014 年全年,俄羅斯的外國直接資本流入隻有 190 億美元,僅是 2013 年流入量的 30%,而資本流出達 1541 億美元。

2015 年,俄羅斯 GDP 會出現 3.7% 的負增長,2016 年負增長 0.6%,失業率由 2014 年的 5.2% 上升至 2016 年的 6.5%。

經濟制裁嚴重影響俄羅斯財政收入,為瞭滿足軍費和社會公共部門支出,政府不得不動用養老和儲備基金,並且,減少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得投入。

歐洲成員國對加大對俄羅斯制裁的態度粗略對比

然而,美歐如此大力度制裁俄羅斯,卻並沒有住壓制住俄羅斯與美國對峙的勢頭。俄羅斯采取瞭一系列反制措施:

首先,加大對油氣企業的支持,審批通過《關於石油領域稅收行動方案法》,降低制裁對俄羅斯油氣生產造成的負面影響,強化與中國、印度、日本、韓國能源合作。

其次,歐洲各國對俄羅斯油氣需求程度不同,俄羅斯政府采取逐個攻破的辦法,最終促使歐盟成員國在個體投票時放棄加重對俄能源制裁的議案。

第三,進一步改革經濟結構,減輕國民經濟對能源出口的依賴,號召俄富豪實施海外資本 " 去離岸化 ",打造本國的支付體系。

這些措施使俄羅斯逐步擺脫瞭能源制裁的影響。普京曾多次公開表示:西方制裁對俄羅斯影響不大,充其量也就是影響其經濟的 25%。路透社調查顯示,2017 年俄羅斯經濟預期增長回暖,達到 1.3%。

美國的制裁目標顯然沒能實現。

軍工制裁,美國再下狠手

在能源制裁效果不明顯、兩國軍事對峙加深的背景下,今年 10 月 27 日,美國國務院宣佈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和情報機構的 39 個單位和個人實施制裁。

不僅飛機制造商 SUKHOI 和武器出口商 ROSOBORONEXPORT 和 TUPOLEY" 榜上有名 ",擁有 700 傢跨軍民兩用實體的 ROSTEC 集團也被列入制裁清單。

也許是覺得這 " 手腕 " 不夠狠,美國還拉著小夥伴們—— " 限制第三國從俄購買武器 " 以 " 孤立俄國防工業 ",讓俄羅斯付出代價。

顯然,俄軍成瞭美國制裁的另一個重點對象。

俄羅斯軍工 T-90A 主戰坦克火力性能演示

軍工產業對俄羅斯有多重要?

* 俄羅斯重要創匯項目

普京將軍工視為繼能源和經貿之後的第三張 " 大牌 ",俄武器出口始終占據世界第二位,已經成為繼天然氣、石油、黑色金屬、有色金屬之後的第五大出口創匯項目。

2010 年到 2014 年,俄羅斯軍售額超過 100 億美元 / 年,大致相當於其國防預算的 88%。2015 年以來,俄羅斯國防預算大幅上漲,在 2016 年達到 484 億美元,軍售也從 145 億美元上升到 160 億美元之巨,漲幅 15.51%。

值得註意的是, 2016 年俄羅斯 GDP 下降約 80 億美元,增長 -0.6%,與軍售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俄羅斯前 20 大軍品出口對象國 ( 1992-2013 年 )

* 研發新武器裝備的必要條件

冷戰後的 10 年,俄羅斯軍工奄奄一息:1900 餘傢軍工企業,400 餘傢完全停產,1400 餘傢處於半生產狀態。

依靠國傢投入加強軍工生產的路子走不通,必須依賴軍售收入研發新的武器裝備。

進入新世紀,俄羅斯軍工產品企業產量的 80% 用於出口,而西方國傢軍工產品的 70% 都用於裝備自己的軍隊。

俄羅斯的軍費開支與軍品出口走勢 ( 1992-2013 )

* 與國傢安全、海外戰略利益息息相關

一方面,防范和牽制敵對勢力。

面對北約東擴,俄羅斯正在努力加強和獨立國傢聯合體成員的軍事關系,同時,在東方尋找新戰略盟友,從而提升應對安全威脅的能力。

印度約 70% 以上的武器是俄制裝備。然而,2015 年以來,印度似乎開始轉投美國懷抱。

對此,俄羅斯已經發出警告:今年 2 月,稱其準備將 T-90、C400、米 -35 等裝備賣給巴基斯坦。

另一方面,謀求海外軍事存在和其他利益。

2008 年至 2015 年,俄羅斯對越南軍售份額高達 92% 以上,還要幫助越南建立 " 潛艇部隊 ",實質上是俄羅斯企圖重返金蘭灣,借軍售之名覬覦越南的出海口。

2012 年俄羅斯《報紙報》報道以生產 AK-47 突擊步槍揚名的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宣佈破產,該報指出,如果找不到問題癥結,俄羅斯軍事工業徹底崩盤

按美國計劃,一旦目標達成,俄軍工收入大幅縮水,預計 2018 年軍售額會縮減到 100 億美元、甚至 50 億美元以下(越南 2.5 億美元 T-90 坦克、潛艇軍購;沙特 30 億美元軍購、印度 11 億美元軍購等,可能轉投美國)。

上文提到,俄羅斯軍工科研預算主要靠軍售,掐斷其收入來源,將把新的裝備研發扼殺在搖籃狀態,一些項目可能面臨停產。這樣,不僅打擊瞭俄羅斯經濟,而且還能阻止其軍工產業的復蘇、挫傷其對盟友的凝聚力。

種種跡象表明,從能源到軍工,美國通過一攬子穩、準、狠的懲戒大單,就是要將俄羅斯往死裡整。

全面對峙,大亂還是小亂?

美俄在制裁與反制裁、封堵與反封堵上已經走得太遠,美俄戰略互信似乎已經消失殆盡。

在軍事領域,美俄的鬥爭早已在東歐、中東、東亞與北極地區展開數十年,最近愈演愈烈;

在能源領域,俄羅斯不但有效抵禦瞭制裁,甚至以此促進瞭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

因此,既彪悍又做好瞭心理準備的俄羅斯也不在乎在軍工領域來一場 " 保衛戰 " ——美國也許有能力重創俄羅斯,但必須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首先,美國若開啟全面制裁,俄羅斯一定會用 " 核獠牙 " 保護自身安全。不管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10 月 27 日,美國宣佈對俄制裁,28 日,俄羅斯公開宣佈於 26 日晚舉行瞭一次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發射演習。普京不僅親臨現場指揮,還親自發射 4 枚被稱為 " 撒旦 2" 的 "RS-28 薩爾馬特 " 洲際彈道導彈。(註:這種導彈隻需一枚就能將英國、法國或美國得州夷為平地,其威力相當於二戰期間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所投下原子彈能力的 2000 倍。)

此舉無疑是對美國一系列猛攻的反擊:一則表達對制裁的抗議,二則警告印度和越南勿要越走越遠,三則告誡美歐不要輕舉妄動。

俄羅斯撒旦 2 號 "RS-28 薩爾馬特 " ( RS-28 Sarmat ) 洲際戰略導彈一枚可摧毀整個法國

其次,全面制裁或將導致西方陣營進一步分裂。

美俄貿易非常有限,幾乎不受制裁影響,歐盟卻因此付出瞭慘重代價——近 200 萬個就業機會和 1000 億歐元的損失。加之,俄羅斯的依靠石油和天然氣的反制裁措施,也使歐洲國傢如坐針氈。

因此,德國、法國、意大利、希臘等國堅決反對繼續制裁,僅英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少數國傢支持。

更加直觀的是,美國將北約國傢綁在與俄羅斯對抗的戰車上,在東歐地區,北約軍事力量增加瞭近 10 倍。僅最近三個月,北約在東歐地區就組織瞭超過 30 次軍事演習。

如果再加大力度制裁俄羅斯,挑撥地區競爭局勢,爆發沖突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說到底,吃虧的還是歐洲國傢。這筆賬,他們算得很清楚。

而且,隨著美國相對實力的下降,一直要求其盟友承擔更多的安全義務,已經引起瞭一些成員國的強烈不滿。

特朗普的目的是 " 使美國再次偉大 ",重點仍在提振美國經濟。目前,從遠東、遠西、西南三條戰線圍困歐亞大陸,美國已經深感力不從心。

特朗普當總統後,加州人民湧上街頭抗議

另外,美國軍方也未必做好瞭與俄羅斯 " 熱戰 " 的準備。當然,甭管政府宣佈制裁的聲音有多大,美國軍方未必做好瞭與俄羅斯 " 熱戰 " 的準備。

縱觀美蘇 / 俄關系史,我們看到,兩國似乎從來都不存在 " 得饒人處且饒人 "、" 和平共處 " 之類的概念,一逮到機會就非要跟死懟到底。蘇聯因此付出瞭慘痛的代價,而美國也並不輕松——大規模軍備競賽使這個龐然大物累到氣喘籲籲。

現在,冷戰已經過去瞭二十多年,美俄卻仍然緊緊抓住冷戰思維不放手——美國一次次對俄羅斯施以 " 重拳 ",俄羅斯堅決回敬以銳利 " 獠牙 "。

這樣互相傷害真的好嗎?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全世界共同主題的時代,兩大軍事強國堅持長期 " 互毆 " 給世界安全格局帶來很大不確定因素,即便能 " 殺敵一千 " 也難免 " 自損八百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