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所軍校裡馬偉明正帶出更多“馬偉明”

03-19

解放軍報獨傢連線海軍工程大學校長

李安少將——

在這所軍校,

馬偉明正帶出更多 " 馬偉明 "

■解放軍報記者蔡鵬程張琳特約記者熊峰

" 我們大學不僅有馬偉明院士,還有一大批與馬偉明並肩戰鬥的科技英才 "

海軍工程大學

今年兩會,軍隊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格外引人註目。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研究,主持研發的多項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榮獲軍隊最高榮譽 " 八一勛章 ",帶領的團隊榮獲國傢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多次受到習主席接見。

馬偉明院士是軍隊科技界的 " 網紅 ",在全軍、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名人。說起 " 馬偉明現象 ",海軍工程大學校長李安少將一語中的:" 科技創新是海軍工程大學一張亮麗的名片,但我們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我們大學不僅有馬偉明院士,還有一大批與馬偉明並肩戰鬥的科技英才,他們在我國國防科研尖端領域默默攻關,奮勇創新,書寫瞭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中國傳奇’。"

紅色革命傳統教育

李安少將 2017 年 7 月被任命為軍隊院校改革後新調整組建的海軍工程大學首任校長,這位 1978 年恢復高考後海軍工程大學的第一屆學員,在這裡學習工作近 40 年,對 " 海工牛人 " 如數傢珍。

今年 1 月 17 日的《解放軍報》刊登瞭 2017 年軍隊系統新當選院士的事跡,60 歲當選為院士的何琳教授赫然在列。30 多年來,何琳長期致力於潛艇減振降噪技術研究,為讓 " 蛟龍 " 出擊靜悄悄,他帶領團隊一路攻堅克難,在減振降噪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為我國艦船噪聲大幅降低作出瞭重大貢獻。

" 馬偉明和何琳都是海軍工程大學畢業學員的傑出代表。" 李安校長介紹說," 與共和國同齡的海軍工程大學,為海軍培養瞭 10 多萬名高素質軍事人才,走出瞭近百位共和國將軍和 5 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海軍軍官的搖籃’。"

連續 9 年榮獲國傢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成果呈現 " 井噴 " 之勢

教學場所

李安校長告訴記者,近年來,海工大科研規模持續擴大、水平不斷躍升、成果呈現 " 井噴 " 之勢,連續攻克電磁發射技術、綜合電力技術、潛艇減振降噪難題……今年 1 月 8 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傢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學校 " 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研制 " 榮獲 2017 年度國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至此,大學已連續 9 年榮獲國傢科學技術獎。

說起海工大的人才隊伍,李安校長一口氣列出瞭多位科技英才。

帆船訓練

2017 年 1 月,50 歲的楊自春教授憑借研制的 " 艦船新一代高溫熱防護材料和技術 " 榮膺國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楊自春先後主持完成國傢、軍隊重大科研任務 30 餘項,成功研制出艦用 6 大類 10 型耐火陶瓷材料、7 型超高溫塗料,解決瞭長期困擾艦艇設計、維修和使用的重大技術難題。

黨的十九大代表魯軍勇研究員不到 40 歲,已分別是兩型重大裝備總師和副總師,在特種直線電機、脈沖儲能等方面取得瞭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為我國在某前沿領域的科研攻關、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瞭重大貢獻。

" 瞄準未來,在新型作戰領域和前沿技術領域提前佈局 "

研究生畢業學員

李安校長介紹,新組建的海軍工程大學成立以來,校黨委堅持把人才隊伍作為辦學育人的第一資源,大力實施人才興校工程,加快培養拔尖人才,加力扶持青年人才,加緊集聚高端人才,努力造就高素質創新型軍事人才隊伍。

王東入選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 特聘教授,肖飛入選 "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龔耘入選 2017 年文化名傢暨 " 四個一批 " 人才,張曉榮膺 " 全國三八紅旗手 " ……學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邁上新的臺階,為海軍戰鬥力提供有力支撐,用創新成果為改革強軍作貢獻。

聯合演練

" 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我國由大向強戰略性機遇,抓住軍事革命創新性機遇,抓住海軍跨越式發展歷史性機遇,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海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高地和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 李安校長滿懷激情地介紹,學校密切跟蹤新軍事變革和裝備發展態勢,把基礎研究、預先研究、型號研究有效結合起來,主動挖掘和重點培育一批新的增長點。在鞏固綜合電力、電磁發射、減振降噪等領域優勢的基礎上,瞄準未來 10 年乃至 20 年,在新型作戰領域和前沿技術領域提前佈局,加快孵化新興優勢科研方向,並組織力量圍繞重點新型領域進行集中研討,力爭出一批前沿成果。

" 海軍工程大學努力為每名有志青年提供學習成才的機遇,期待著優秀青年才俊加入 "

畢業典禮

" 人才森林的成長,得益於大學良好的創新氛圍。" 李安校長介紹,2017 年 10 月 19 日,為提升教員教學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軍首傢以教員為活動中心的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俱樂部在海軍工程大學掛牌成立。為強化學員綜合素質培養,大學建設瞭計算機創新俱樂部、兵器工程實踐俱樂部、深藍國際工廠等 30 個門類不同的學員創新實踐俱樂部,共有 1500 餘名創新骨幹活躍其中。2017 年,120 名學員隨 83 艦遠航出訪,繼續選送 4 名研究生學員赴國外攻讀博士學位、5 名本科學員赴清華大學交流學習,學校還訪問英國皇傢海軍學院,選派 5 名學員駐訓,成功實現瞭兩校互訪和互派駐訓。學員翁天豪和秦昊琛隨羅馬尼亞 " 米爾恰 " 號風帆艦圓滿完成西班牙、瑞典、芬蘭等 7 國 8 個港口訓練任務,總航程近萬海裡。

校園生活

還有 2 個多月,2018 年高考就將拉開帷幕,李安校長說:" 海軍工程大學努力為每名有志青年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和學習成才的機遇,我們期待著優秀青年才俊加入!"

海軍工程大學名片:

海軍工程大學前身是於 1949 年 11 月 22 日建立的大連海軍學校機械系,辦學起點就是正規本科教育。海軍第一個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全國重點學科均出自該校,本科招生分數線都在一本線以上。學校是全國重點大學、全軍重點建設院校、海軍唯一的軍種工程大學、海軍最大的人才培養基地,承擔瞭海軍近一半的生長幹部學歷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任務。2017 年 7 月 22 日,新調整組建的海軍工程大學成立。調整改革後的海軍工程大學面向海軍各兵種培養人才,新增瞭海軍新質戰鬥力急需的、新裝備新技術急需的 11 個本科專業,專業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李安校長工作照

李安少將簡介:

李安,海軍工程大學校長、海軍少將、專業技術 4 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是海軍工程大學 78 級電航儀器工程專業畢業生,歷任教研室主任、教務辦主任、學院院長、科研部部長、訓練部部長等職務,任職經歷豐富,長期從事海軍人才培養工作 40 年,是軍內外知名教育專傢,教學科研成果顯著,先後主持、參與國傢、總部、海軍科研課題 30 餘項,獲國傢發明三等獎 1 項、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1 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8 項、三等獎 6 項,發表論文 50 餘篇,海軍導航專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