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南美的南極野望
作者:貓斯圖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大綠
隔著德雷克海峽與南極半島相望的南美洲從來也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南極領土要求。在南美大陸的當代地緣格局基本確定的情況下,南美國傢還想要在地盤上繼續擴張,所能指望的也就是南極洲這一塊尚未徹底被開發的大陸。
但在開發南極洲的過程中,這些南美國傢的需求各不相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發達國傢在南極利益的影響。根據各自不同的地緣稟賦,各個南美大國都試圖在南極洲建立不同的新格局。
共性
▼
南美洲國傢對南極洲的興趣始於上世紀 60 年代至 80 年代的混亂時期。
當時的南美大陸主要的政治力量都來自軍方,軍政府統治是南美洲最常見的政治形態。這種帶有強烈軍方色彩的政權在主導思想上必然激進且強調領土上的擴張——以此單方面強化自己的存在感。
軍政府的一大特點就是劃定特別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國境線,不僅在南美大陸本身,在未知的南極大陸亦是如此。後面將會介紹的大阿根廷、智利三角和巴西的 " 朝向計劃 " 都是這種思路的產物。
各國都在打著什麼算盤?
這種以軍政府主導的領土無限制擴張來自南美國傢從殖民時期以來的不安全感。對於這些獨立歷史普遍不久的發展中國傢來說,喚起民眾的領土意識是團結整個國傢最好的強心劑,百試不爽。
被殖民的那些日子
(動得有些慢…)
從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大殖民帝國
分裂出如今的南美諸國
▼
無論是軍政府獨裁者還是需要選票的民選政府領袖,都需要樹立一個外部強敵的形象來維持自己的合法性。哪怕沒有這樣的敵人,制造一個也並非不可。南極於是成為這種政治傾向的工具。
南極式躺槍
在 80 年代軍政府時代逐漸結束之後,南美洲國傢的南極計劃仍然彌漫著很濃鬱的軍事化傾向。
遍觀南美洲國傢設置的南極科考站,大量都是以軍事人物或南極探險傢的名字命名。比較著名的如智利的貝納爾多 · 奧伊金斯將軍站、阿根廷的馬蘭比奧海軍準將站、巴西的費拉斯少校南極站等。
三位軍人因此留名後世 ....
並陪伴著長城
貝爾納 多・奧伊金 斯將軍站
這並不是在異形世界 ....
這些考察站點的運轉方式也帶有濃重的準軍事化色彩,與其說是科學研究院倒不如說是兵營。
的確,攤開南半球的地圖會發現,在南極洲設置軍事站點對任何一個南美國傢加強對兩個大洋之間通道的控制都大有好處。在可能爆發的局部沖突中,能更好利用南極洲基地的國傢也會擁有更大的先機。
在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
這種對軍事腹地的渴求是排他的,尤其是和南美地緣競爭無關的外部國傢。
盡管具體劃分方法不一樣,但對南極洲有興趣的南美國傢普遍達成瞭一個共識:從本初子午線到西經 90 度之間的扇形南極洲應該歸屬南美國傢管轄。這就意味著包括中美俄日英等多個大國的考察站需要從該地區移除。
南美國傢的這個大計劃,顯然不會輕易成功。
南美洲的胃口著實不小
相當於拿走四分之一
南美洲的各個國傢在南極策略上有以上幾個共同點,但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其側重點並不一樣。
阿根廷
阿根廷是南美洲南極問題最積極的參與者。
阿根廷的地緣位置相當尷尬。
東邊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傢巴西,不僅擁有龐大的人口和經濟體量而且儼然是整個南美的領袖。西邊則是在南美洲率先跨入發達國傢行列的智利,且這個國傢一直具有很強的侵略傾向。
最南端的火地島省不僅和國傢主體割裂,最南部可以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連接處的前哨還被智利劃走瞭。
南大西洋上的一系列群島更是在英國人手上,可以說是四面楚歌。
看似巨大實則尷尬的
從貝隆將軍前的時代起,阿根廷政界就有一個相當瘋狂的共識:要建立一個大阿根廷圈。
這一地理概念源自殖民時代的阿根廷國土,包括瞭現在的阿根廷、巴西西南、烏拉圭和玻利維亞南部,以及南極半島。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南奧克尼群島。
後提到的這一系列群島,正是阿根廷和英國在上世紀末期爭鬥的主要舞臺。
阿根廷距離 " 大阿根廷 " 還有多遠 ?
通過這個大阿根廷圈,阿根廷有望控制整個南美洲南部的經濟命脈,把南美洲和南極半島之間的南大西洋收歸自己的掌控。如此便可以給夾在中間的智利南方前哨造成壓力。
阿根廷及其所有領土要求
阿根廷使用的策略是軍事加宣傳兩手抓。
一方面,阿根廷以國內教育為先導,在所有學校宣傳阿根廷的主權觀念並將其與愛國主義緊密掛鉤。對阿根廷人來說,馬島等南大西洋群島是阿根廷領土的觀點不證自明。
另一方面,阿根廷的南極考察站有 6 個,全部都是軍事化程度很高的站點,有機場、碼頭、軍事設施等。因為這一點,阿根廷已經被國際社會點名批評過很多次,但始終屢教不改。南極洲出生的第一個人類,就是一對阿根廷軍人夫婦的孩子,這成為瞭阿根廷南極主權要求的一個重要籌碼。
看來南極半島是主要爭奪目標
在南極的阿根廷士兵
但阿根廷的南極野望仍然有著不可解的難題:英國對群島的絕對控制權、智利的阻撓和經濟上的困難。
在現代的穩定政治體系下,以阿根廷的實力不可能再有和英國叫板的實力,政客也沒有必要把英國塑造成一個強大的敵人以鞏固自己的合法性。這樣一來,以馬島、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南奧克尼群島為跳板逐漸接近南極洲的主張便永遠隻能是紙上談兵。
左為阿根廷的南極領土聲明
右為英國南極領土聲明
有大部分重疊區域
智利對南極半島的控制欲望遠強於阿根廷,在領土聲明的問題上阿根廷將占不到任何便宜。
右為智利南極領土聲明
沒錯,還是有大部分重疊區域
智利
智利被戲稱為 " 絲帶國 ",因為這個國傢的南北長度和東西寬度極其不成比例。
智利在歷史上是很具進攻性的國傢,因此得罪瞭自己的鄰居。北方的秘魯、東方的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都和智利的關系不佳。這個國傢能夠在如此不合理的領土形狀下始終維持獨立和強勢實屬不易。
全世界最狹長國傢
正因為國土過於狹長,在東西向幾乎沒有任何縱深可言,現代智利爭取地緣優勢的思路隻有繼續向南發展一途。
這個思路從皮諾切特時代就延續至今,且始終帶有軍事擴張的意味。皮諾切特本人曾經兩次登上南極,視察智利的考察站,其對南極戰略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曾登上南極的皮諾切特
為瞭搶占在南極大陸上的優勢,智利甚至在喬治王島上建立瞭一座象征性的城市 Villa las Estrella,在此設立瞭郵局、派出所,以示主權存在。
Villa las Estrella 的位置
Villa las Estrella
湊合著能住人?
Villa las Estrella 的郵局
盡管《南極協議》封存瞭智利的主權要求,但憑借著合法擁有合恩角的優勢,智利在南極主權要求上的優勢無人能及。
智利的南方城市彭塔阿雷納斯是南極考察的主要補給站,其空中通道對其他國傢在南極洲的考察活動至關重要。握有這樣一張好牌,智利無論是使用威脅還是爭取同情的辦法,都能在國際社會上獲得更多支持。
智利、阿根廷、英國
三方勢力聚會於此
停泊在彭塔阿雷納斯的破冰船
智利想要借助南極獲得的地緣優勢和阿根廷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控制除巴拿馬運河以外的兩大洋南方通道是必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憑借其深入太平洋的島嶼與南極半島形成穩定的三角,並進一步要求更多南極領土。
智利看似很狹窄
但算上與復活節島之間的寬度
則很寬闊
觀察南極地圖會發現,位於南極半島以西的瑪麗 · 伯德地是沒有任何國傢聲索主權的南極領土。智利所擁有的復活節島在經度上正好和這一區域重合。
趁著還有空位
能聲索多少是多少
如果智利能成功控制南極半島,則其首都聖地亞哥、復活節島和南極半島構成的穩固三角形將給它足夠的依據聲索瑪麗 · 伯德地。這種充滿野心的擴張計劃,確實符合智利一貫的地緣思路。
巴西
如果說阿根廷和智利都是因為本身地理位置靠近南極才想爭取南極領土,那巴西對南極的要求則完全是出於自身南美領袖位置的考慮。
作為南美洲唯一一個說葡萄牙語的國傢,巴西反而是最強盛的,這個悖論從誕生之初就伴隨著這個大國。除瞭自身經濟的崛起,巴西要想維持自己的強勢地位還需要更多努力,南極戰略就是拉攏周邊國傢的一種手段。
雖然是南美唯一的葡語國傢
卻擁有近乎一半的土地
按理說,巴西沒有在南極分一杯羹的資格,但巴西人還是基於一種來自國際的 " 朝向 " 思路想出瞭一個讓自己參與進去的方法。
巴西提出的南極分割方法是,以本初子午線和西經 90 度為邊的扇形畫出一個專屬南美洲的南極。
隨後,根據各個國傢邊境在經度上的投影,分割這個南美州南極。這樣,能參與南極瓜分的國傢便從 2 個增加到瞭 6 個,分別是巴西、烏拉圭、阿根廷、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使之從秘魯背後露頭)
這樣劃分真的好麼?
這樣的劃分方式不僅使本就龐大的巴西分得瞭最大的地盤,更獲得瞭剩下三個國傢的支持。因此這個方案雖然得罪瞭智利和阿根廷,以及在這一區域設有科考站的發達國傢,卻在南美洲一直受到追捧。連常年不和的厄瓜多爾和秘魯也在這個問題上也能統一戰線。
這樣就形成瞭反對智利和阿根廷的同盟
巴西這一手很 6
通過這個方案,巴西主要的目的提高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作為一個地區性大國,巴西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還很有限,對歐亞大陸的事務幾乎沒有發言權。
但如果其能打通西半球從赤道到極地的聯系,勢力范圍看似擴大瞭很多。巴西集中在東南沿海的經濟中心也很有可能受到這個聯系的刺激而形成加成,助推巴西國際地位的提升。不得不說,這種大國夢帶來的誘惑幾乎是無法抗拒的。
南美國傢各懷心思的南極地緣戰略在目的、側重點和手法上都各有不同,但最終的指向還是為瞭爭奪在這塊神之大陸上的主導地位。他們的野望如今雖然被《南極協議》所凍結,可平靜水面下的暗流湧動卻不可忽略。
要真正保護南極生態,人類遲早要面對討論南極主權這個難題,屆時南美各國會產生什麼樣的互動,值得拭目以待。
奇奇怪怪的生物又來瞭
騰訊快跑!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傢: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