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將返地球 西方媒體為何“嚇壞瞭”

03-15

最近,天宮一號即將 " 謝幕 " 的消息頻繁見諸媒體。近日,英國《衛報》網站的一篇文章引發外界對天宮一號所謂 " 失控撞地 " 的恐慌。報道聲稱:"2016 年,在發射升空 5 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瞭對天宮一號的控制。"

一時間,境外媒體紛紛跟風,不僅誇大天宮一號的 " 謝幕 " 風險,還大肆渲染中東、非洲、澳大利亞、歐洲部分地區,以及太平洋及大西洋的廣闊海域都要 " 小心瞭 "!

一次毫無新意的 " 炒冷飯 "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境外媒體第一次炒作天宮一號,讓西方媒體恐慌的也並非天宮一號所謂 " 失控撞地 ",而是另有原因。

早在 2016 年 3 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佈,天宮一號已經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彼時,原定在軌運行 2 年的天宮一號已經超期服役兩年半。而西方媒體的炒作就此開始。根據《衛報》的報道稱,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的預測認為,天宮一號將在 4 月的第一周墜落,前後誤差為一周。歐洲航天局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在 3 月 24 日至 4 月 19 日之間。英國媒體稱,雖然歐美機構對天宮一號墜落的時間預測較為接近,但對其墜落地點幾乎無法預測。由於被猜測到的地區較多,境外媒體想象力 " 大爆發 ",一時間," 失控 "、" 帶毒 "、" 撞地 "、" 危害 " 等詞語都被與天宮一號聯系在一起。

但其實,天宮一號失控的說法毫無依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實驗室系統總設計師、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此前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預計在今年上半年讓它墜落。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據參考消息網觀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至今仍定期發佈其軌道狀態。官方發佈的數據亦顯示,天宮一號姿態穩定,形態未發生異常。

此外,西方專傢也承認,天宮一號殘骸墜落地球人群聚居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援引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天文學講師丹尼爾 · 佈朗的話說:" 軌道上的每樣東西當然都會作自由落體運動。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失控的,也不意味著我們將會遭殃。"

圖為天宮一號設想圖

折射西方 " 不自信 "

近年來,中國太空發展令世界矚目。今年初,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曾刊載題為《中國 2050 年前可能成為一個主要太空強國》的文章稱,中國一直在制訂一些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這些計劃將分階段實施,並得到瞭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樣,美國《福佈斯》雙周刊網站也刊文稱,如今在外太空領域,中國正在加緊推進不遜於其他國傢的衛星項目。

而對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傢太空領域的發展,一些媒體展現出瞭失望態度。彭博新聞社網站就評價,較之於中國,美國的太空計劃的確似乎停滯不前。這傢美國媒體稱,自 1972 年最後一次登月以來,美國人就沒有離開過近地軌道。國際空間站——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科學儀器——利用不足,重返月球的計劃在過去 20 年舉步維艱。更糟糕的是,由於預算問題,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建造新火箭和乘員艙把美國人送出地球軌道的行動拖延瞭多年。

有輿論認為,西方媒體反復炒作天宮一號所謂將 " 失控撞地 " 的假新聞,實際上折射瞭一些西方國傢對中國太空發展的警惕和不自信。而這從美國等西方國傢對與中國在太空領域合作的態度中便可見一斑。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在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說,中美兩國早期曾有過太空方面的合作。從歷史上來看,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中美兩國曾有過太空方面的合作。中國承攬發射的第一顆外國商務衛星——亞洲一號衛星,就是由美國公司制造的。後來,由於美國國會限制,加之美國在相關政策領域沒有任何松動,中美當前在太空領域便鮮有合作瞭。可以說,中美太空領域合作的 " 障礙 ",主要在於美國國會。

與美國愈發 " 警惕 " 與 " 保守化 " 相比,中國在太空領域則顯得開放與自信得多。楊宇光也介紹道,就中國方面而言,包括政府及民間,都希望有機會能與美國方面合作。

或許,對西方國傢而言,與其渲染所謂 " 恐懼 ",倒不如腳踏實地,以開放姿態真正讓太空科技造福人類。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