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天天看《踢館》?隻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 " 講武堂 ",就可以關註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昨天晚上,英國人宣佈驅逐 23 名俄羅斯外交官,作為對旅英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事件的回應。自己換回來的間諜在自傢被人辦瞭,英國人就這麼點回應嘛?大名鼎鼎的 MI6 臉面何在啊?
其實幹濕活真心不是英國情報部門長項。
不過 007 系列把上層社會這部分表現得還算寫實,打打殺殺那部分就是玄學瞭。
英國情報機關強項,是穿得西裝革履進出社交場合,和對方上層階級套關系搞情報……恩,有點像 007 那樣。
圖:大致就是這個畫風吧……
相比之下,搞暗殺破壞這方面,英國人要比美國和以色列同行差不少。
冷戰後逃到美國去的前蘇聯 / 俄羅斯間諜其實一點不比去英國的少,怎麼較少見這些人遇刺的?
美俄情報組織,名聲都是沾著血的。情報界有點像黑幫片的風格,信奉睚眥必報,要是真的在美國搞暗殺,容易升級成兩大情報組織仇殺,損失大於收益。所以兩傢還是有些默契的:沒事互相不下狠手。
就像前面說的,幹濕活不是 MI6 的強項,那英國人就享受不到美國同行的待遇瞭——軟柿子,就捏你瞭,咋地吧?
做掉一個過氣的前間諜,對內立威,按這個邏輯想想,這買賣挺劃算的。
問:堂主,前幾天在某視頻站評論區上碰到個人,說鬼子古代的弓箭、鎧甲、刀劍、火器、戰船和動員組織水平都是先進的。大鎧到南蠻鎧說明日本鎧甲亞洲第一,就連足輕都能普及鐵甲,更有東方唯一的 " 板甲 ",比中國的棉甲藤甲紙甲強得多。武士刀在宋元明朝時大量出口中國,柳宗元、戚繼光都認可,還仿制瞭戚傢刀,所以刀劍也是碾壓地方的……堂主能給大傢普及下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水平嗎,真的有這個說的這般 " 先進 " 嗎?
這時候倒要說個冷門常識瞭:在日本戰國時期,甚至江戶幕府的大部分時候,日本是基本沒法生產鐵的,他幾乎所有的鐵都是明朝或者西洋人運到日本的。
江戶幕府閉關鎖國,之前庫存的鐵料逐漸消耗後,1780 年代日本人才發展出來塊煉鐵技術,可以自己生產鐵料。
之前鐵料都沒有,還談啥板甲啊……且聽他吹牛逼。
有弓道就等於先進?那中國從西周就有射禮,韓國也一直有非常完善的射箭禮儀體制,那有啥區別麼?
日本的弓術,隻能用落後這倆字來評判。日本武士最重要的訓練就是弓馬之術 - 流鏑馬,結果用的是長度比人還高的單體弓,這就是很搞笑的事情瞭。單體弓的巨大尺寸在馬上用那簡直等於是自虐,弓和箭都長,很多高級技巧都完全耍不出來,哪怕是長弓出名的英國人用騎射手那也是復合弓,誰會傻到用單體弓啊……基本的武器就這麼差,射術能好才見怪瞭。
圖:日本人的流鏑馬,用的弓尺寸巨大,人隻能握住弓的下半截。
圖:動畫裡用瞭寫實表現,可以看出是怎麼拿弓
圖:弓體長,於是箭也得很長才行,這就導致騎射時難以拿箭。離身體這麼遠,得多大的動作幅度才夠得到。
圖:看看蒙古騎射的弓,從側面能看到整個弓身,這樣才能方便活動瞄準。
露梁海戰損失幾千很少?水軍那可是專業兵種,以為抓個農民就能用麼?朝鮮南部一系列海戰的失利,對於日本水軍是毀滅性的,日本人自己都承認,也就是精日比太君還猛瞭。最近這不就有精日罵太君沒禮貌,不是日本人麼。
問:躺著,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 " 破浪 " 號的船型,為什麼設計成西方帆船的式樣,而不用我們傳統的帆船式樣,比如福船、沙船,難道我們傳統的帆船式樣不如西方的帆船式樣嗎?
確實是不如瞭,這也沒啥好避諱的。
福船、廣船、沙船的船型,實際上都是宋朝初期就已經定型瞭的,到鴉片戰爭之前基本就沒啥發展,甚至部分領域還倒退瞭。
圖:廣船是我國古代四大船型之一,基本特點是頭尖體長,上寬下窄,線型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
而西方帆船,是 14 世紀以來不斷精益求精發展的,隨著西方人航行征服整個世界的就是風帆船。而且達到這樣的成就之後,他們還進一步發展,在 19 世紀後期和 20 世紀初期搞出來瞭金屬結構的帆船,性能有革命性的發展。
圖:西班牙蓋倫船是在大西洋航線發展出來的,降低瞭艏艉樓尤其是艏樓的高度,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來圓形的船艉,其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
我們 11 世紀之後就基本停滯的船,怎麼可能比得上文藝復興以來七百年的積累?
16 世紀早期,麥哲倫就可以駕船環球航行瞭,甚至可以超越風浪最大的南大西洋,穿越距離最遠的太平洋。而同時期中國帆船去一衣帶水的日本,都必須走臺灣 - 琉球繞道,這時航海技術差異已經是相當於原始人和奴隸社會的差別瞭。
圖:麥哲倫在明末就完成瞭環球航行,我國當時還在依賴漕運,也就從山東去遼東用海運。一個整天不出海的民族,怎麼可能用愛好壓制別人的職業?
西洋大型風帆船,在後期航速達到瞭 20 節水平,而福船這樣的最大也就 4 到 6 節,三到五倍的航速差距反應的水平差距隻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圖:帆船中速度最快的飛剪船,長寬比一般大於 6,從紐約到舊金山最快隻要 107 天,當時可沒有巴拿馬運河。
問:堂主,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印度海軍現在可以說是印度洋上除美國外最強的海上力量瞭吧,那麼美國人會坐視印度海軍變得更加強大麼?如果不會,我們是否可以借亞丁灣護航之機刺激印度,使其加大對海軍的投入,從而使美國感到印度對它形成威脅?
強大那也是要分層級的,印度海軍在印度洋這個地方強大,那很正常啊,因為印度周邊就一個工業國都沒有,除瞭海灣油霸以外,全都是窮得叮當響的農業國,或者稍微有錢一點的小旅遊國,這些國傢要海軍幹嘛,拿來給郵輪護航麼?
圖:印度洋周邊除瞭澳大利亞這個美國盟友,再除瞭印度,剩下最強的就是伊朗和巴基斯坦海軍,而伊朗海軍的主力艦就像這樣……
所以這樣搞下來,印度海軍就印度洋地區最強瞭,但是沒什麼屁用。美國人真要搞他,那一根手指頭輕輕發力就搞死瞭,根本毫無威脅。既然毫無威脅,那印度海軍強和不強,跟美國人其實也沒啥關系瞭。
圖:小鷹號航母退役前,美國人一度打算將其送給印度人,然後再賣點艦載機,隻是印度人不肯要。現在美國人是願意加強印度海軍的,就是為瞭給我們添麻煩。
圖:美國人最近開始大量使用印太地區這個概念取代亞太,以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為三角,構建在這一地區的聯盟。印度人目前正紅著,和我們在 70 年代的地位與作用相似。
以印度那點可憐的經濟實力和更可憐的工業實力,就算拼瞭命,發展出來的海軍對美國來說也是不堪一擊,所以坐視不坐視完全無所謂,我們刺激不刺激也毫無影響。
圖:發展軍備的基礎是經濟,就這種 GDP 比例和走勢,我們想讓其他人相信印度是頭號威脅很難啊,大傢又不傻。
問:躺主大大,火箭彈和導彈遇明火會炸嗎?
當然會炸瞭,不然美國在越戰也不會發生兩次嚴重的航母大火災事故,那就是火箭彈引發的。
圖:F4 攜帶的火箭彈自行發射擊中其它艦載機,導致企業號燃起大火。
這種彈藥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戰鬥部,一部分是發動機。
戰鬥部裡面裝的是烈性炸藥,雖然其威力大,但是正因為如此,要是容易炸的話平時危險就太大,所以反而基本都是比較安全的,像 TNT 炸藥遇到明火直接燒都不會炸,士兵們二戰的時候還拿 TNT 來做燃料取暖。隻要沒裝引信,那火災中戰鬥部一般是不會出問題的,當然裝上引信那就是另一回事瞭。
圖:軍隊常用的 200 克 TNT 炸藥塊俗稱肥皂,需要的時候不僅能取暖,還可以自己重新加工為各種形狀。
圖:拆瞭引信的炸彈很安全,所以在航母上對方比較隨意,不一定非要放在彈藥庫內,食堂、走廊、艦島右舷等等不礙事的地方都可以放。
真正問題比較大的是發動機,發動機一般有固體 / 液體火箭發動機和噴氣式發動機,燃料有固體燃料、煤油、肼類和四氧化氮、液氧等,這全都是易燃易爆物品,遇到明火分分鐘出事。還好老式的液氧煤油導彈現在基本都淘汰瞭,那還稍微好點。
圖:因為火箭發動機不安全,所以美國海軍特別不喜歡在航母上帶導彈和火箭彈,尼米茲的彈藥庫裡大都是炸彈,魚叉、不死鳥當年都隻帶幾十枚,和上千噸的炸彈比完全不成比例。
圖:2016 年末在敘利亞發射失敗的 C-300,導彈未點火直接墜落,然後看樣子是引發瞭火災。固體導彈能從幾十米高空落地不爆炸,這安全性就算很過硬瞭,更別說見明火。
問:二戰德軍元帥和上將之間是否還存在一級軍銜?據我所知至少有哈爾德、古德裡安、霍特等人被稱為大將或一級上將。但這又好像不是一個晉升必經階級,比如隆帥,開始是第 7 裝甲師師長,少將軍銜;在法國表現突出升中將,指揮非洲軍;其後非洲軍升格為軍團,他就勢升上將;然後托佈魯克大勝升元帥,中間沒有再一級瞭。那麼德軍究竟是否存在所謂大將?
這個實際上純粹是翻譯問題,大將其實是 Generaloberst,對應的海軍軍銜是 General admiral,一般定義為類似英國的 Colonel General,也就是上將。
General 和 admiral 在傳統構詞裡面,其實就是將軍的意思,代表瞭可以統帥一個獨立軍團的統帥最低軍銜。後世將軍體系完整以後,就叫做上將。General 是陸軍軍團司令官,admiral 是海軍艦隊司令官。
而在 General 基礎上又衍生出來瞭其他軍銜,比如英國美國少將就是 MAJOR General,MAJOR 就是低階的意思,低階將軍。
圖:中美英三國陸軍軍銜對照
圖:三國海軍軍銜翻譯
現代軍銜體系的基礎是法國人在大革命時期發明的,他們增加瞭師級將軍和旅級將軍兩個軍銜,分別指揮師和旅,這時候就出現翻譯分裂瞭。
英美一般是少將擔任師長,準將擔任旅長,所以軍銜是準將 - 少將 - 中將 - 上將。歐洲大陸國傢其實也是這樣四級,但是旅將經常被翻譯成瞭少將,而師將就變成瞭中將。實際上你看日本師團體制就很清楚,旅團長是少將,師團長是中將,德國和平時期師長的基準軍銜我們一般也翻譯成中將,隻是戰時擴軍才有少將師長。
圖:被俘前後的美陸軍 24 師師長威廉 · 費舍 · 迪安,當時為少將軍銜,也就是將軍的第二級。
圖:朱日和訓練中心藍軍旅旅長滿廣志,大校軍銜。我軍的大校其實就是美軍的準將,都是將軍裡的第一級;隻不過我軍的師小,隻能和美軍的旅平級,軍才能和美軍師平級。
之前說的 " 大將 " 之下的上將,其實是叫做兵種將軍,有炮兵將軍、騎兵將軍的不同,實際上也是軍銜的第三階。如果真一一對應的話,就是英美的中將而已,並不是真的上將,國內很多翻譯出來的大將或者一級上將才是真的上將。
圖:曼施坦因 1938 年 4 月任第 18 步兵師師長,1939 年 4 月晉升中將,法國戰役後晉升步兵上將。他生父是炮兵上將,養父是步兵上將。
問:轟炸機無護航不行,B-17 那麼好性能,無護航都是一戶口本一戶口本的死,那李梅火燒東京的轟炸機怎麼回事?
因為鬼畜李梅那是夜間轟炸,而 B-17 在歐洲是白天轟炸。
白天轟炸,普通的單發戰鬥機就可以執行攔截任務,數量大速度快,轟炸機群隻能依靠機槍跟戰鬥機硬懟,雙方互相傷害。
圖: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美軍白天出動,英軍夜間出動,所以美國人損失率更高。
而夜間轟炸,轟炸機需要捕捉的是固定目標,所以依靠導航系統就可以確保航行。而戰鬥機則是要在夜空裡面搜索轟炸機,這也就必須采用雷達瞭,甚至還要帶上探照燈。
除瞭戰爭末期美國海軍搞瞭單發夜間戰鬥機外,隻有大型雙發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才能當夜間戰鬥用。而且雷達本身也非常昂貴和復雜,機組人員也要求有完善的儀表飛行技術,培訓難度大很多。
圖:德國 BF-110 雙發戰鬥機改裝的夜間戰鬥機。
圖:德國亨克爾 -219 是專門研制的夜間戰鬥機,用於攔截英國蚊式轟炸機。
哪怕是德國,夜間戰鬥機數量都非常稀少,遠遠不能跟白天戰鬥機比。日本更不要說瞭,基本就沒有夜間戰鬥機,所以 B-29 是在非常安全的狀態下轟炸的。
圖:日本中島 j1n1-s 月光夜間戰鬥機生產瞭 477 架,Ki-45 屠龍 145 架,加起來剛剛 600 出頭。放在戰鬥機產量往往過萬的二戰時期,真的是太少瞭。
但是夜間轟炸精確度低,很難拿來轟炸大型工廠,隻能用來對付居民區。日本是因為特別慘,工廠在居民區裡面,而且都是木構建築,非常容易燒,所以才損失慘重。
圖:李梅火燒東京後的航拍照片。日本大工廠的零部件供應商大都很小,以傢庭作坊的形式存在,於是分散在居民區中,被李梅一把火燒的幹幹凈凈。
迷你踢館
問:堂主你好,太平洋戰爭的根本原因大傢都知道,是因為日本在戰略物資上被美國卡住瞭脖子。我的問題是,日本有沒有任何可能的戰略成功,能把美國逼到談判桌上來?
日美矛盾那是 1896 年就開始的,美國人一直就想控制西太平洋,所以美日開打是必然的,就日本那點實力無論怎麼做都還是沒法逼迫美國就范的。
問:堂主好像說過,紅外導引頭隻能測角不適合測距,所以隻能用在近距彈上。那麼,倒過來呢,近距格鬥彈使用主動雷達頭呢,會咋樣?
實際上雷達彈用於格鬥也常見,越南戰爭中 AIM-7 的擊落戰果近半是目視距離內取得的。隻是老的半主動彈要跟著飛機雷達天線走,反應慢,所以還是不太行,AIM-120 之類的格鬥能力其實已經很強瞭。
圖:美軍 F-16 執行打擊任務,有時就帶 2 枚 AIM-120 用於自衛,連 AIM-9X 都不帶
問:巴基斯坦那麼窮,工業基礎那麼落後,它是怎麼搞出來原子彈和導彈的?還是說這兩種武器其實門檻並不高,隻是大部分有實力的國傢不敢搞而已?
單純的核彈和導彈門檻確實不高,但是兩彈結合、小型核武器和先進導彈門檻就高瞭。工業國大部分是北約成員,有美國核保護,自然就不需要核彈瞭。剩下的日本韓國這種孫子國,爺爺不準搞的。
問:射擊時,左手應該抓住護木吧?像 MP40 這類肯定不行瞭,沒木頭會燙手,那麼抓彈匣的方法就能對付使用瞭?如果是 M16 和 FAL 這類步槍,可以抓彈匣嗎?
M16 和 FAL 用的是鋁制護木,跟槍管之間是空氣隔層,槍管的熱量很難傳遞到護木上,所以抓護木一樣可以。
圖:MP40 的正確射擊姿勢
圖:M16 的射擊姿勢
問:最近大傢都愛黑沈飛黑毛子,堂主作為東北銀能不能公平的說一句,難道沈霍伊就沒有一點兒積極作用?平心而論,如果當年沒蘇 -27 和其它毛式裝備救場,臺海隻會更難看。
問題是,仿制(哦,不對,是引進生產,不是仿制)一個東西很難麼?拿著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都折騰這麼困難,其他廠所有這麼差水平嗎?如果他水平最差,那當然就等於他沒用瞭。因為投入給他的資源拿給別人做,我們會有更多更好的飛機,這樣不就等於他們拖後腿瞭麼?
96 年臺海危機時我們就 2 個團的蘇 -27,都是直接買的。2008 年及之後的臺海危機時,外購的蘇 -27、蘇 -30 和殲 -10、殲 -11A 才是主力,沈霍伊研制的殲 -11B、殲 -16 在哪呢?
問:關於一線作戰單位的女兵。分派這些女兵時是忽略性別,和其他男兵一起僅按作戰需要分配;還是集中分到一個女兵班,或者在一個排內按比例每個班分幾個?住宿的時候怎麼辦,按照管理方便,一個班的戰士必然住在一起,但是我國畢竟不像美軍那麼開放,女兵可能不太好意思吧?
我軍的女兵制度也是問題重重啊……不好細說。主要是政治需要,所以婦女必須頂半邊天。
圖:堂主感覺黛咪摩爾當年演的《魔鬼女大兵》裡的很多描寫拿到現在一樣很適用
問:有個問題,現在國內槍支控制的這麼嚴格,會不會突然爆發戰爭後動員起來的士兵,極度缺乏槍械知識,從而影響戰鬥力呢?
制式槍械這玩意造出來就是要求傻瓜都能快速掌握的,初步學會用槍那就是半個月的事情,真沒那麼難……美國步兵那麼善於用槍,上瞭戰場素質比英德也沒優勢。
問:堂主您好,為什麼有的核潛艇有前魚雷發射管,有的卻沒有?如果有發射管,那前聲吶的位置不是就給占據瞭嗎?
所以美國人把魚雷管挪到接近圍殼下面去瞭,這樣才能用大型球型聲吶,其他國傢前部裝的聲吶就得小。
圖: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前段剖視圖,其魚雷發射管裝在側面。
圖:洛杉磯的三維結構圖,魚雷發射管在右側前下方,一共 4 個。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傢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