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這樣評價中國高級軍官 驚出一身冷汗

07-18

原標題:中國高級軍官在美五角大樓得到這樣的評價,讓人驚出一身冷汗。。。

真正推動軍事變革的,不是軍事思想,而是軍事技術。

文 | 金一南

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

摘編自金一南著作《勝者思維》,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孫子兵法》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千古不移,今天讓世界軍事日新月異的,是技術。所以對今天來說,脫離軍事技術,就是脫離軍事實踐。我們對古典兵書、戰法等研究得頭頭是道,但我們不接觸先進武器。我軍有一些人在英國皇傢國防學院學習過,都知道那兒的高級軍官必須有一次乘坐戰鬥機的經驗,自己可以選擇飛什麼樣的戰鬥機。當然乘坐之前要給進行體檢,看你的血壓、心臟行不行。先飛幾個簡單科目,還會問你感覺怎麼樣、能否承受,然後再飛帶幾個 G 特技。完成乘坐戰鬥機後還要乘坐潛艇、裝甲車和坦克等等,讓你一定要與現役軍事裝備接觸,一定要有感性認識。對我們來說,我覺得制約我戰法選擇的不是軍事謀略,而是技術;制約我思維創新的,不是軍事理論理解能力,而是技術理解能力。

(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2016 年習近平主席在 " 兩會 " 解放軍代表團會議上講軍隊要創新,怎麼創新?學瞭理論,學瞭中央精神和軍委決議,我們就創新瞭?對裝備一知半解,對技術一竅不通,不知道技術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怎麼創新啊?當然我們今天不可能完全瞭解所有技術,對網絡、計算機、微電腦、數據鏈、航空、航海,全瞭解是不可能的。我今天反復強調技術理解力,不是理論理解力,而是技術理解力,一定要理解技術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不理解技術條件帶來的顛覆性變化,不打破原有的習以為常的傳統規則,就無法獲得創新的必要條件,因為你無法超越舊有的思想藩籬。

美軍五角大樓一個軍官經常搞接待,跟我們高級代表團接觸多,總部的、三軍的、國防大學的都接待過,有經驗,中文也很好,認識我們很多的高級軍官,個人關系都不錯,他講瞭這麼一句話:" 你們的高級軍官自然科學知識差,從非軍事角度理解軍事問題的能力差。" 因為他發現,我們很多高級軍官一講到裝備就聽不懂,不知道,不瞭解,不熟悉,甚至沒有聽說過。當然,現在我們不一樣瞭,現在我們好多瞭。

2001 年到 2003 年前後,我們都出過這樣的問題,參觀美軍航母,我們有大區副職的領導竟然發問:" 這些個飛機翅膀怎麼都是斷的啊?" 連折疊機翼都不知道。當時我們還有集團軍的領導訪問俄羅斯,竟然連裝甲戰鬥車和步兵輸送車的區別都不知道,還跟翻譯講:" 小夥子,你讓他們再講一遍,我看這兩個傢夥差不多嘛!" 翻譯後來跟我說:" 我不能再去問瞭,再問就太丟人瞭。" 我們的高級軍官不能一說就都是理論、都是文件、都是關系,如果連自己部隊的裝備都不熟悉,平時怎麼領導?戰時怎麼取勝?我們今天是缺乏理論培養嗎?我們開幾個創新研討班,背誦文件,翻新概念,我們就創新瞭?有那麼簡單嗎?怎麼樣沖破傳統思維藩籬?它是技術帶來的變化。

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換,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對技術條件的感知和把握。我深刻地感覺我們今天最缺乏的不是理性認識,而是感性認識。缺乏對現代先進裝備的感性認識,你得擺弄它,對槍支,你得擺弄它;對潛艇,你得真跟它走一趟;飛機得坐坐,從空中感覺從空中打擊地面、俯瞰地面,從空中掌控地面的能力。

我還是很有幸的,在航空集團講課,去他們的飛行學校試駕飛機;參加中美聯合軍事學習,乘坐軍艦橫跨太平洋;在國傢海洋局講課,乘坐海監飛機去東海看春曉、平湖油氣井;乘南海艦隊換補編隊,去南沙群島七礁八點,一個礁盤一個礁盤上去。這些實踐活動使我受益巨大。我們沒有感性認識,就無法真正建立理性認識。美國人現在提出,過去是大吃小,現在是快吃慢。所以一定要快。但怎麼快?通信聯絡快,力量投送快,部隊反應快。技術條件帶來的速度,造成軍事領域很大的改變。

1999 年泰國國王生日,我軍代表團訪泰,總參謀長帶隊訪泰。看到泰國國王邀請嘉賓名單上有美軍參聯會主席謝爾頓,但晚宴上此人未出現。怎麼回事?泰國國防部解釋,第二天會給大傢一個驚喜。第二天泰國國王閱兵,閱兵開始後這位美軍參聯會主席謝爾頓和泰國陸軍司令從天而降,從空中跳傘下來,跳在主席臺前收傘,上主席臺與大傢一一握手,進入他的座位。全場皆驚。最吃驚的可能還是我們中國軍人。我方是總長,美軍也是總長,美軍的總長從天而降。跟美軍陸軍軍官接觸,如果註意觀察,你就會發現,他們胸前基本都有這種徽籍——傘降徽籍。謝爾頓胸前的徽籍還加瞭個星,跳傘 10 次才能獲得這顆星。

美國陸軍軍官幾乎都佩戴這種徽籍,即都經過傘降——而不是機降——訓練。我軍現在跳傘的隻有空 15 軍和一些特戰部隊,對大多數陸軍軍官來說,傘降似乎不是我們的事。而且現在說實話,空 15 軍領導跳傘的也不是那麼多瞭,師以上領導不像李良輝當軍長時跳傘那麼多瞭,這是我們的大問題。我們講關於將軍的產生,還有一個橫向對比問題。所以我經常覺得,我們有美國這樣的強勁對手非常好,它牽引我們必須提升,逼使我們必須提升。如果說我們的對手是軟綿綿的、弱不禁風的、半身不遂的,那就太好對付瞭,我們睡大覺都沒事。

但我們的對手是這樣的人,我們必須提升我們自己。

現在美軍所要求的靈敏、果斷、快速,是怎樣實現的?就是由將軍帶頭實現的,一方面靠裝備,另外一方面靠軍人的訓練。所以美軍反復強調絕不與對手公平較量。他們一定要以自己的優勢戰勝對手。優勢是什麼?速度、素質。我們有這樣強勁的對手,不是我們的災難,是提升自我的最大推動力。你強,我就向你學,改變我自身,向你學。這絕對不是虛幻、空幻的。美軍認為,對於將軍來說,指揮是賦予軍官的最高職責。其《軍人手冊》裡有這樣幾段:

召喚火力支援,在障礙物中開辟通路,在槍炮聲中通信聯絡,後送傷亡人員,運輸補給品 …… 作戰中的壓力和疲勞,會撕去人們的虛偽外表,暴露出最本質的言行和態度。

士兵不會信任那些遠在後方、對部下漠不關心的領導者。要想鼓舞和鼓動士兵心甘情願接受苦難、劇痛、傷殘和死亡,必須與士兵同甘共苦,才能讓士兵信任你、相信你的判斷。

指揮官在地上匍匐或在掩體中縮頭縮腦,部下會紛紛效仿。你鼓起勇氣主動承擔風險,士兵也會表現出超乎想象的英勇。

如上所述,高級軍官的先作用、領頭作用、榜樣作用極其重要。美軍內部一方面是現代化的教育,另外一個方面則是非常崇尚傳統。

美軍的《軍人手冊》裡規定高級軍官具有的八個傳統:

榮譽傳統:軍官應超群脫俗,克服從事要求不高的職業的人們所具有的那些弱點。

公職傳統:軍官必須承受經常性職業艱苦和職業風險,軍官為瞭履行自己的公職,可能付出生命代價。

忠誠傳統:軍官必須實實在在地忠誠。沒有忠誠,就會失去信任,就可能毀掉其被委任或使用的價值。

完成任務傳統:平時訓練計劃必須有效貫徹執行,規定時間內必須堅守崗位,軍容嚴整,儀表端正,充滿自豪感;戰時,攻擊的目標必須拿下,防禦的目標必須守住。

領導傳統:軍官受訓既是為瞭領導別人,也是為瞭接受他人領導。沒有一個人能平步青雲,上升到不必對另一個人負責的職位。軍官必須具有與集體和友鄰合作共事的能力。

言語即契約傳統:軍官必須做到言為心聲,陳述的事實無論口頭還是書面的,必須做到深思熟慮,言必有據,結論合理。

常備不懈傳統:隨時做好駐地和任務突然改變的準備,能立即轉入戰時狀態,率領部隊奔赴戰場。一視同仁傳統:以身作則是對所有軍官的要求。凡涉及品德、信譽或蓄意欺騙的過錯,不論久經考驗的高級軍官,還是新任命的下級軍官,其性質同樣嚴重。

我們很多人認為美軍就是玩技術的,玩計算機和電腦。其實,美軍非常重視軍官的傳統,如榮譽、公職、忠誠、完成任務傳統。

例如言語即契約傳統。我們的軍官在俄羅斯學習時,俄羅斯教官說俄軍作戰電文浩如煙海,中國軍隊跟他們一樣,作戰電文也浩如煙海,什麼都要圈閱、批示。俄教官介紹說德軍就非常簡練,一個電話過來,就承諾、執行。讓你堅守陣地,你就在這兒守著,電話線都被炸斷瞭,被蘇軍包圍瞭,因為沒有撤離指示,還在這兒守著。電話裡的承諾即使是口頭承諾,他也堅決遵守。

我們有時候等待批示,看不見那幾個字就不行動,為什麼?為瞭責任。責任是誰的要搞清楚,從紙張文字上搞清楚,否則不好辦。為什麼作戰電文都要圈閱?就是這個責任問題。美軍雖簡練,強調 " 言語即契約 ",但仍不如德軍簡練。德軍的 " 言語即契約 " 融進軍人血脈,就是我們講的 "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如果說我讓你幹瞭,事後又不承認,說我沒說過,你有證明嗎?這就把 " 言語即契約 " 毀掉瞭。這隻會導致繁文縟節,事無巨細不見上級批示絕不行動,隻能導致錯過行動最佳時機。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