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產大型巡洋艦、護衛艦,航母,就需要高速柴油機,也就是艦船需要一顆強有力的 " 心臟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沒有一傢能夠生產大型軍艦需要的高速柴油機,全部依賴進口,但在 2013 年,中船重工在河南的一傢企業的技術人員打破瞭國外技術壟斷,研發生產出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大功率柴油機,不僅給咱國傢自己的軍艦安上瞭 " 中國心 ",還出口到瞭海外。
上千把道具跳起指尖舞 小零件都有鏡面光度
河南洛陽,十三朝古都,自古就有 " 天下之中 " 的美稱。這裡被眾人熟知的是龍門石窟,白馬寺等風景名勝。其實洛陽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新中國第一座高速柴油機廠就建在這裡。
早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是鄧琢工作 17 年來一直的習慣。在人群當中的鄧琢顯得是那麼普通,可是周圍的人不會想到,我國目前最先進的艦船用高速柴油發動機的核心部件就是由他加工制造出來的。
龐大的基座,巨型的履帶,復雜的控制面板,這臺宛如變形金剛的機器就是鄧琢每天工作的地方。這臺由捷克制造的動梁動柱式五軸加工中心是中船重工旗下的河柴重工近些年才引進的寶貝,因為操作難度高,加工工藝繁瑣,整個公司包括他隻有寥寥數人才會操作,當時為瞭盡快熟練掌握用法,他同樣吃瞭不少苦頭。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大件制造廠調整師 河柴重工首席員工 鄧琢:在捷克工程師培訓的過程中,有一些細節實際上是隻告訴你一個表面,沒有深層意義。捷克工程師認為你們隻會操作就行瞭,但是我們需要用到更深入,需要自己學習,我們查閱瞭很多的資料,包括自己購買一些西門子材料,去添加我們的知識量。
今天,鄧琢的工作是粗加工一臺 CHD622V20 柴油發動機的機體。粗加工,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配刀,是鄧琢需要的第一項工作。
工業制造中,加工一個零件往往需要用到多把刀,每把刀的用處不盡相同,用錯瞭刀具不僅會造成零件的損壞,有時候還會造成人身和財產安全。所以如何從上千把刀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一把刀,必須要求工人需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無盡的想象力。
鄧琢 :看似挺復雜的二維圖紙,在我的腦子裡面呈現的是三維模型,加工的是什麼狀態,加工每個部位,選用什麼刀具,我的心裡就有數瞭。
軍工企業對工具的管理有著嚴格的要求和規定,鄧琢每次取刀都必須和同事一起到自動出刀櫃這裡取刀。每取一把刀,鄧琢都會用棉紗仔細把刀柄擦拭一番,這其中有什麼學問呢?
鄧琢說為瞭防止汗漬生銹影響到刀柄的精度,每回拿一個刀他都會都會用棉紗擦刀柄,他的兜裡還有一塊棉紗用來擦手,這兩塊棉紗是不能混用的。
一個小小零件的精度控制是最重要的,失之毫厘差之千裡。每當機器打磨完一塊外表,鄧琢都會上前作詳細的測量。
鄧琢:我剛才是用小磁表來測量兩個刀盤之間的落差,你可以看一下,我們用加工的刀盤使出來的是沒有痕跡的,正常的加工會有一個小小的高度差,我們通過小磁表測量幾乎是沒有痕跡,用手指是測量不出來的高低的,這是我們的 622 粗加工的水平。
粗加工的零件看上去已經非常光潔,而精加工之後的零件是缸孔密封面,比原有的工藝提高瞭一個等級,表面粗糙度能夠達到 0.2,接近於鏡面的要求。用這麼先進的設備加工這樣高精度的零部件,是鄧琢進廠之前想也沒想過的。鄧琢小的時候設備十分陳舊,雖然同樣是加工柴油機,卻沒有如今這樣高精尖的設備。
上千次拆裝機實驗 國產大功率柴油機完美亮相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前身是河南柴油機廠,始建於 1958 年 5 月,是我國 " 一五 " 期間 156 項重點項目之一,新中國第一個高速柴油機廠,是前蘇聯援建的專門為海軍水面快艇提供動力的專業廠。在創業之初,河柴重工引進前蘇聯技術,1961 年生產出新中國首臺高速船用柴油機,這臺柴油機被用在瞭我軍的導彈快艇上,而且創造瞭以小艇勝大艦的奇跡。
然而,由於由於無法生產高速大功率柴油機,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一度也在 20 年前陷入瞭發展窘境。河柴重工的董事長劉丕人當時剛剛進廠不久,對那個時候的困難日子印象深刻。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 劉丕人:1997 年 1998 年的時候,是比較低谷的。最差的時候,有一段時間都發不瞭工資。
工廠要想活下去,產品必須適應市場、應用領域要廣泛,他們從德國引進瞭高速柴油機許可證生產技術,德國答應提供圖紙,但是要貼上德國公司的商標,而且每生產一臺都要給德國許可證方交許可費。這樣的方式持續瞭 24 年,2009 年,德國許可方公司單方面宣佈終止技術許可證的使用,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面臨著持續發展新的挑戰。
痛定思痛,他們決定要打破對國外產品的依賴,想辦法研制一款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高速大功率的柴油發動機。
然而,高速大功率技術是柴油發動機領域的明珠,要想摘下談何容易。這項技術一直屬於行業內部的關鍵技術,隻被美國,德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傢的企業所掌握。
季永會,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柴油發動機設計技術總師,2011 年,他和團隊接到瞭這個艱巨的任務。而在此之前,他也從未接觸過這種高速大功率的柴油發動機。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高速大缸徑柴油機設計技術總師 季永會:展會我們去看過,但是 3000 千瓦以上的柴油機,也就是目前的 MTU 這些公司,就是先進的這些制造廠才有。
從頭開始研發一款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柴油發動機談何容易,沒過多久,季永會和團隊就碰到瞭第一隻攔路虎——燃燒室的優化設計。
通過現場的單缸機性能實驗和計算機的仿真設計,燃燒室的優化設計很快得到瞭解決。還沒等團隊松口氣,第二隻攔路虎又跳瞭出來,而且一困擾就是兩年之久。
季永會:振動也是當時我們搞大功率柴油機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燃燒的過程中柴油機就是一個爆燃的過程,這些振動的指標都要向外界傳遞,怎麼把這個指標降成最低點,降成我們需要的范圍之內,把這個振動降下來。
那段時間,團隊不知道開瞭多少次會,去過多少次現場。季永會和團隊擬定瞭五個方案,從最簡單的一個小范圍的調整,再到整個軸系的平衡方案的一個中心評估,包括一些軸系的重新優化,歷經上千次拆裝機試驗。經過無數次方案的提出、推翻、修改、驗證,振動問題被最終攻克。2012 年 3 月 22 日,他們自己研制的高速大功率柴油機樣機順利上線裝配。
產品是設計出來瞭。但是從設計成型到生產裝配也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柴油機的功率從 2000KW 升到 3000KW,需要技術上的不斷超越。
柴油機裝配車間,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柴油機裝配技能總師劉曉剛正在指導工人們對裝配一臺高速柴油機的內部零件,在調過橋的間隙的時候,控制的精度甚至比頭發絲還要細。不要小看任何一個零件,這是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中船重工集團河柴重工柴油機裝配技能總師 劉曉剛 : 因為柴油機是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任何時候你的小的失誤都會釀成一個重大事故。簡單來說,我們一個螺栓擰緊感覺很簡單,但是如果你沒有上緊,這個螺栓關鍵位置,那就造成不可想象的毀壞事故。
2013 年 12 月 3 號,中國自主研制的 3000kW 級的高速柴油機在上海國際海事會上首次亮相,就引起瞭世界的轟動。這意味著中國艦船將有 " 中國心 "。
創新的道路永不停歇,還沒來得及慶祝,季永會和他團隊又開始瞭另外兩種型號柴油機的研發改造。
季永會 :這個 622V20CR 這款機器是我們自主研制的,在 3600 千瓦這樣一款機型首次采用瞭高壓共軌系統的一個應用。這個高壓共軌系統主要是解決燃油經濟性、震動、噪聲方面。
這兩款柴油機還得到瞭國際市場的認可,試驗站裡,孟亮虎和同事對馬上就要交付外商使用的高速柴油發動機正在進行最後的檢查。在靜態檢查後,還需要通過動態試驗測試各項參數。出廠的時候還需要做一個磨合試驗,以及一個推進增壓試驗,做完之後機器才具備瞭出廠條件。
從當初的引進國外技術受制於人到現在出口海外市場,董事長劉丕人感慨良多:這個產品在研發過程中,對於企業帶來最大的財富是我們技術團隊水平提升瞭,那麼他的制造能力提升瞭,然後加工人員的師父們也帶動瞭他們的很多思考,到瞭最後後期的組裝、試驗,這個中間的一些過程是整個柴油機技術的能力的提升最大的一個促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