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在中國失傳,卻被日本人發揚光大

10-04

曾經的我們擁有的東西,反而失去,卻被老外如獲至寶地撿瞭起來。

究其原因,現在我們缺少不僅僅是錢,更缺瞭一份淡然平和的精神 ……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 朗博

探究東西文化,洞察差異化的世界

全文 2496 字,讀完大約 4 分鐘

簡單地說,抹茶就是茶末。

近年,抹茶在日本很火。

現在,日本飲料的老大伊藤集團推出的固體抹茶,年銷量更是超過一千萬份。

1996 年,哈根達斯在日本推出瞭抹茶味冰淇淋以後,今天抹茶口味冰淇淋在日本的銷售量上升到第三名,喜好率將近 50%。

不僅如此,抹茶還風靡世界,僅 2014 年一年,美國的抹茶粉零售額就增長瞭 54.9%,抹茶飲料的銷售額翻瞭兩倍多。星巴克的抹茶星冰樂則在歐美熱銷。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有冰淇淋的地方就有抹茶味道,它已經是代表自然和健康的消費理念瞭,一碗抹茶裡的營養成分超過 30 杯普通綠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調試出抹茶的香精。

反觀中國,十年前中國幾乎沒有什麼抹茶的產品。隻是近年,我國年輕人受到瞭歐美日本的影響,抹茶消費才在中國流行開來瞭。

2013 年,德國綠茶網站對市面上 70 多款優質的抹茶進行瞭測評,這些全部來自德國、法國、日本和美國,唯獨沒有中國的抹茶。

但是,有誰能想到,抹茶竟然是起源中國的。而且,今天歐美日消費的大多數抹茶並不是真正抹茶,隻是綠茶粉。

抹茶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又會在中國失傳瞭,在日本興起呢?

· 01 ·

留得茶煙一抹橫

抹茶,其實也是一種喝茶的方式。

在唐朝以前,人們喝茶的形式主要是煮茶。方法是先把茶葉碾成碎末,制成茶團,飲用時把茶搗碎,加入蔥、薑、橘子皮、薄荷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

到瞭唐宋,又出現一種新的喝茶方式,就是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後沖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這也叫做 " 吃茶 ",其實就是抹茶。

這種特殊的石磨,可以把茶葉碾磨成很細顆粒,每個顆粒一般在 2~20 微米。

能被磨成抹茶的茶葉可不是普通茶葉,抹茶的茶葉原材料采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嚴格的要求:隻有春天的四、五月裡生長期為 50 天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初次茶才能作為原材料。

在春茶采摘前 20 天必須搭設棚架,覆蓋稻草簾子,遮光率達到 98% 以上。

抹茶的原材料又受地理條件的限制,隻有北緯 36 度生長的茶,才能磨成品質最好的抹茶。

茶摘取下來,還要經過蒸汽殺青、揉捻、再幹燥後等輔助工藝處理,所以無論何時,抹茶價格也是綠茶粉的近百倍!

因為茶葉裡真正溶於水的部分僅僅為 35%,大量的不溶於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們扔掉瞭,這樣太浪費瞭,所以就要磨成細末全部吃掉,可以被人體全部吸收。

讀到這裡,你一下就明白瞭,物以稀為貴,這絕對古代的奢侈品呀。

經典和尊貴是要經過時間洗禮的,對上流文化消費沒有引領一說,經典是以世襲的方式傳承其風格的。

所以,抹茶從開始之初,作為貴族的飲茶方式,其食用的過程,把貴族的生活和氣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 02 ·

沫沉華浮,曄若春敷

宋朝絕對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最佳年代。

宋代的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社會積累巨大財富,貴族官員收入很高,工作壓力小,政治環境又非常寬松。

既有錢又有閑,心中毫無壓力,文人當然可以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瞭。

春天,清明前後,在一個 " 滿園春色關不住 " 的庭院中,幾個文人賞景,賦詩,鬥茶。

鬥茶,就是文人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品評色香,細嘗其味,三鬥二勝,非要分個高下。

他們先把新鮮珍貴的茶葉慢慢地磨成細末,一種自然的茶香撲鼻而來,這是大自然賜給人類最精華的氣息。

然後將抹茶放入建盞中。建盞是朝皇室禦用茶具,這種產自福建的黑瓷,胎體厚重,胎內蘊含細小氣孔,利於茶湯的保溫,適合鬥茶的需求,是喝抹茶最好的茶具。

再放入少量的水以後,開始點茶,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

這可是個技術活,擊拂要掌握力度,緊咬盞沿,看誰能打出 " 湯花 ",這湯花實則泡沫,均勻細致,久而不散。泡沫越多時間越長為勝,這層 " 湯花 " 是整個茶的精華,堪比 " 人參 "。

想要打出湯花並不容易,這需要瞭解茶性、水質,水溫。茶湯偏白,說明恰到好處;色偏青,火候不足;色泛灰,火候已過;色泛黃,采制不及時;色泛紅,烘焙過瞭火候。

所以,在調茶註水的時候,一定要控制火候,及時調炭。經過 " 三炭 ",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後炭(最後一次添炭),方能調出最好的抹茶。

通過覆蓋 , 蒸青 , 焙幹 , 磨粉 , 溫碗 , 調膏 , 點茶 , 最終把茶自然、獨特、深沉的海苔香氣全激發出來。

當茶調好之後,眾人品著茶,吟詩作賦,鬥著茶令,別有一番風味。

其整個過程也充滿著崇尚自然的審美、極致的品位、優雅的禮節、勞作的快樂,更有 " 沫沉華浮,曄若春敷 " 的低調。

過程每個細節,彌漫出一種貴族氣息:講究、精致、細膩、繁冗。

這樣喝茶的境界,卻在中國絕跡瞭。

· 03 ·

日高人渴漫思茶

元朝滅宋以後,蒙古貴族雖然也喝抹茶,依照自己的生活習俗,往茶裡摻加瞭奶、面和調料,這使抹茶徹底失去本來的自然味道。

一代可以暴富,三代養不出一個貴族,蒙元貴族雖然有瞭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卻無法從氣質上短時間提升自己的品味。

明朝時候,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喝茶成瞭人們生活的習慣,作為普通人來講,沒有時間和財力喝抹茶,所以,一種快捷的喝茶方法產生瞭,這就是泡茶棄渣,此方法一直流行到瞭今天。

至於明朝的官員,收入偏低,加上朱元璋加強中央集權,高壓的手段使官員早就喪失瞭宋朝士大夫的閑情雅致,點茶就此在中國大地上絕跡,中國唐宋那種自然的審美樂趣,及對勞作喜愛精神蕩然無存。當然這種變化也體現瞭文化方面,唐詩宋詞的雅致被 " 三言二拍 " 等市場小說所替代。

中國文化中的唐宋貴族的氣質被功利世俗的氣質所取代,上層的生活更多是現實蠅營狗茍,在仕途上的專營,以及奢侈浮華的驕橫鋪張。

而日本在唐朝開始向中國學習,全面地模仿唐宋生活文化和政治制度。

抹茶傳到瞭日本,被日本上層社會所,並且發展成茶道,並發揚光大。

元朝滅宋後,忽必烈派兵征討日本,未果,唐宋文化在日本得到傳承。

日本社會階層森嚴,貴族和底層具有嚴格的區別,上層崇尚唐宋生活文化,抹茶可以體現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所以抹茶在日本的貴族和武士中間一直流行,這也導致日本民眾對抹茶的向往,趨之若鶩。

抹茶,追求愜意的鄉村生活、高貴的心態,是一種低調而高雅的炫耀,這樣講究方式生活定會被所模仿的。

所以抹茶在國外流行,也就不足為怪瞭。

筆者甚至懷疑,歐洲的現磨沖泡咖啡也多少受到瞭抹茶的影響。

· 04 ·

惟有山茶偏耐久

人們對高品質生活追求是孜孜不倦,抹茶已經成瞭一種高雅的食物符號,被人所追捧,各種抹茶的食物如今又開始盛行。

今天,與市場的需求相比,抹茶的年產量簡直杯水車薪,大部分的抹茶隻是綠茶粉。

即便能喝起抹茶,可我們早就沒有喝抹茶的心態瞭。

經濟高速發展,快速生活的節奏,沉重的壓力,使我們失去內心的平和,無論窮富,都生活在焦慮之中。

即使有錢人喝抹茶,隻是為瞭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抹茶隻是金錢數量的多少體現,至於古人喝抹茶那種慢節奏、從容雅致不再考慮瞭。

他們在把玩建盞,品味抹茶時候,腦海裡絕對不會出現自然鄉村的美景,而是股票債務。

曾經我們擁有的東西,反而失去,卻被老外如獲至寶地撿瞭起來。

究其原因,現在我們缺少不僅僅是錢,更缺瞭一份淡然平和的精神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