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絕大多數商業銀行都能得到 0.5% 的降準,能拿到第二檔 1.5% 的銀行則是鳳毛麟角。為瞭維持總量穩定,央行未來有可能會 " 此增彼減 ",不過沒有必要過分期待 " 大水漫灌 "。
這一次,央行下發 " 特急文件 " 部署定向降準,比想象的更快。
結合央行表態和各方分析師的觀點來看,0.5% 和 1.5% 的兩檔降準,第一檔幾乎能覆蓋 " 絕大多數商業銀行 "。不過第二檔能達到要求的銀行可能有限,更多可能是信號和正向激勵意義。
另一方面,為瞭維持流動性的總量穩定,不排除央行未來可能會對流動性進行 " 此增彼減 " 的操作。
具體到市場影響,2014 年上半年定向降準後,債市出現瞭近兩年的牛市;2015 年以來的寬松更是推高瞭債市、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但這一次接近 " 全面降準 " 的定向降準,卻是在金融監管的背景下出臺的,對債市的影響,分析觀點態度不一。
怎樣定向降準?
時間:2018 年初(有三個月時差)
范圍:現為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此前僅限於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擴大)
力度:分為降準 0.5% 和降準 1.5% 兩檔(第一檔幾乎全覆蓋)
第一檔是上年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增量占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比例達到1.5%,或上年末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餘額占全部人民幣貸款餘額比例達到1.5%;
第二檔是上年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增量占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比例達到10%,或上年末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餘額占全部人民幣貸款餘額比例達到10%。
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央行此次操作的 " 高明 " 之處在於,降準重新回到流動性操作的工具中來,也穩定瞭市場預期,還避免瞭 " 寬松 " 之嫌,一石三鳥:
一方面,從中信明明的 " 中性降準 " 到九州鄧海清的 " 新降準 ",二級市場一直不乏降準的呼聲。但降準釋放的信號意義過於強烈,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央行需要考慮降準可能給市場帶來的 " 寬松 " 解讀。
於是這一次央行選擇瞭,背靠發展普惠金融和扶持實體經濟,擴大定向降準的對象,合理地滿足瞭流動性需求,也不至於像全面降準那樣帶來強烈的寬松預期。
另一方面,定向降準的實際的執行時間,要到 2018 年年初。這意味著,今年的流動性緊張可能已就無法緩解。
但 " 定向降準 " 的福利可期,在大會前的關鍵時點,市場情緒得到瞭穩定。
而且,0.5% 的福利幾乎人人都有,如果銀行能在今年剩下的三個月裡抓緊調整,達到瞭 1.5%" 優惠 " 的條件,央行能定向釋放的流動性有可能會更多。
為什麼降準?
盡管代表信心的 PMI 數據依舊表現強勁,但 8 月工業增加值、投資增速、零售銷售的那個高頻經濟數據全線放緩,顯示年內中國經濟已現下行壓力。
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中小企業的融資不足更為明顯。上周三,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采取減稅、定向降準等手段加大對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支持力度。
從國務院的部署來看,十九大前夕提到定向降準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的意味濃厚。歷史上,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兩次明確提出 " 定向降準 ",而央行的執行時間均不超過兩周。
從央行這一次的具體執行來看,這一次降準從 2018 年開始實施,下調 0.5% 或 1.5%,根據 2017 年的貸款數據。這給瞭金融機構 " 最後三個月 " 的機會,屬於定向降準的正向激勵。
意味著什麼?
央行對流動性的態度發生瞭什麼樣的變化?
首先,央行一定不希望市場將 " 定向降準 " 解讀為 " 全面降準 ",盡管定向降準的第一檔 0.5% 幾乎能覆蓋 " 絕大多數商業銀行 "。
央行在答記者問中,強調定向降準符合總量要求:
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建立瞭增加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的正向激勵機制,有助於促進金融資源向普惠金融傾斜,優化信貸結構,這屬於一種結構性的政策。同時,定向降準政策釋放的流動性也是符合總量調控要求的,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
為瞭符合總量的穩定,天風證券提到,未來有可能通過部分回籠資金的方式對沖 " 降準 " 影響,實際對四季度資金面的影響仍有不確定。交行連平亦提到,不排除未來有此增彼減的操作。
分析亦指出,這一次定向降準不宜過度解讀。興業證券唐躍提到,第二檔的信號意義更大,因為目前來看,如果在 2018 年年初就開始實施,大部分銀行很難滿足條件。
不過也不乏有對寬松抱瞭希望的分析師。國信證券董德志稱,如果這次定向降準是針對於經濟下行壓力背景而產生的,那麼就意味著貨幣政策方向發生瞭調整。
結合最近兩個月的經濟數據下行現實,我們認為這個定向降準已經隱含瞭政策從中性偏緊到中性,再到中性寬松的轉化,我們暫時可將此視為結構性寬松,但是如果後期宏觀經濟數據依然低於預期,結構性寬松的范圍可望繼續蔓延,擴大。
有什麼影響?
流動性的結構性問題
目前市場上的流動性本來就不高,還存在結構性問題。不過,定向降準雖然釋放瞭流動性,卻未必能解決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流動性分佈不均的問題。
德商銀行指出,降準釋放的資金不是為瞭解決(也無法解決)市場的流動性結構矛盾。
目前市場存在的真正問題是 " 價格雙軌制 ",即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利率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真正需要資金的非銀金融機構跟普惠金融似乎沾不上邊。
興業研究也提到,三個月後的遠水解不瞭近渴,近期的結構性流動性緊張在年內依舊無法緩解。
不過,0.5% 的降準能覆蓋 " 絕大多數商業銀行 ",考核范圍也拓寬瞭,中信明明指出,這具有更強的 " 全面降準 " 意味。
股債商匯
定向降準到底能釋放多少流動性,可能並不是最需要糾結的地方。值得註意的是,最有可能馬上在二級市場受到影響的莫過於銀行股。
根據天風證券銀行廖志明的測算,定向降準額釋放約 1 萬億流動性,平均可提升上市銀行利潤增速約 1.4 個百分點。
分析師對股市方面的影響目前覆蓋有限。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尹中立指出,從短期看,定向降準對股市和商品期貨市場都形成利好刺激。
債市是更直接的、會受到定向降準影響的市場。聯訊證券李奇霖認為,債市趨勢向好,但短期不宜追高。此次定向降準對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對當前過於平坦的收益率曲線有一定的益處。
華創證券屈慶則有些謹慎,他認為定向降準釋放的流動性很難流向債券市場,定向降準難以對債市帶來實質性的利好,而且債市可能面臨最後一跌。
光大固收甚至認為,定向降準對債券市場不構成利好。這一政策僅僅是為支持普惠金融,所以定向降準是中性政策。
樓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定向降準與房地產業務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商業銀行的貸款政策對房地產業務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實際上也需要研究一些潛在的影響:
第一、要警惕此類貸款資金變相流入房地產領域,後續對於專款專用的政策思路必須強化。第二、要防范各類工商個體戶借經營性貸款來獲取資金,進而流入到消費型的住房購房領域中。第三、要嚴肅以創業為目的的各類消費經營貸款,尤其是對各類貸款需要規范,比如說貸款後的資金流向和各類憑證需要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