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條幹貨精讀北京新總規

09-29

編者按:本文轉載字京房字,微信公眾號 " 京房字 ",36 氪已獲京房字授權轉載。

各位粉絲,

剛剛,北京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 年 -2035 年)》。

新總規獲得批復之後,很多粉絲在問其中的細節。【京房字】團隊梳理官方已經披露的 88 條內容,帶您一起精讀。

PART   1     關於 " 四個中心 "。

1." 四個中心 " 是指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2. 政治中心。

政治中心建設,就是堅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提供優質服務,保障國傢政務活動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

3. 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建設,要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文化創新產業引領區建設,建設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4. 國際交往中心。

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要服務國傢開放大局,著力優化 9 類國際交往功能的空間佈局,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健全重大國事活動服務保障長效機制。

5. 科技創新中心。

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要充分發揮豐富的科技資源優勢,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 " 三城一區 " 為重點,輻射帶動多園優化發展的科技創新中心空間格局,構築北京發展新高地。

多說一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平臺指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制造 2025 創新引領示范區。

PART   2     關於 2020、2035、2050 三階段目標。

6. 新版總規設下三個階段目標,分別是 2020 年,2035 年和 2050 年。

7. 到 2020 年,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將取得重大進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成效," 大城市病 " 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首都功能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8. 到 2035 年,北京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大城市病 " 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優化,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構架基本形成。

9. 到 2050 年,北京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生態環境良好、經濟文化發達、社會和諧穩定的世界級城市群。 

PART   3     關於城市空間佈局。

10. 城市空間結構將成為 " 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 "。 

11." 一核 " 指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也是展示國傢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12." 一主 " 指的是中心城區(城六區),是 " 四個中心 " 的集中承載地區,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區。堅持疏解整治促提升,騰退空間優先用於優化首都功能,開展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註重 " 留白增綠 ",改善人居環境。

13." 一副 " 指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要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示范帶動中心城區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

14." 兩軸 " 指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要以兩軸為統領,完善城市空間和功能組織的秩序,展現大國首都的文化自信。

15." 多點 " 是位於平原地區的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 5 個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

16." 一區 " 是生態涵養區,包括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 5 個區,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區,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保護地和 " 大氧吧 ",要將保障首都的生態安全作為主要任務。

PART   4     關於人口總量上限 2300 萬等三條紅線。

17. 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劃定並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切實保護好生態涵養區。

18. 到 2020 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 2300 萬人以內,2020 年以後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

19. 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減少,中心城區以外平原地區人口規模有增有減,山區保持人口規模基本穩定。

20. 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減少到 2860 平方公裡左右,2035 年減少到 2760 平方公裡左右。

21. 劃定並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切實保護好生態涵養區。

22. 加強首都水資源保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節水和水資源保護,確保首都水安全。

PART   5     關於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23. 壓縮生產空間規模,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

24. 要確保核心區建築規模負增長,中心城區規劃建築規模動態零增長。

25. 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形成城鄉職住用地合理比例,促進職住均衡發展。

26. 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均衡佈局,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實現城鄉 " 一刻鐘社區服務圈 " 全覆蓋。

27. 優先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幅提高生態規模與質量。

28. 加強淺山區生態修復與違法違規占地建房治理。

29. 提高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

30. 推進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PART   6     關於非首都功能疏解

31. 嚴格控制 100 米以上超高層建築的高度和選址佈局。

32. 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要長期抓,打持久戰。

33. 核心區切實把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降下來。

34. 要嚴格執行控增量疏存量兩個政策意見。

35. 城六區工廠和全市工業大院、一般制造業和散亂污企業要堅決退出。

36. 按計劃繼續騰退區域性批發市場。

37. 列入疏解計劃的高校、醫院要鼓勵整體搬遷。

38. 要堅定不移拆違,把安全隱患突出、人口無序聚集、群眾反映強烈的區域作為重點,對違法建設一拆到底,同時確保新生違建零增長。

39." 開墻打洞 " 整治要毫不動搖繼續推進。地下空間、群租房、城鄉結合部等整治,都要打好陣地戰,治理一塊,鞏固一塊。

40. 要加緊研究疏解騰退空間利用問題。核心區的騰退空間應優先保障中央機關辦公需求。

41. 註意補充完善居民身邊的菜場、便利店等生活服務設施,新增業態要與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

PART   7     關於老城

42. 老城不能再拆瞭。

43. 保護傳統中軸線、保護明清皇城、要保護原有的街巷胡同格局、恢復歷史河湖水系、嚴格建築高度管控、保護重要景觀視廊和街道對景、保護老城傳統建築色彩和形態特征。

44. 保護好 13 片文化精華區。

45. 打造沿二環路的文化景觀環線。

46. 推動二環路外 8 個片區優化發展。

47. 重塑首都獨有的壯美空間秩序。

48. 制定街區城市設計導則。

49. 深入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打造精品胡同,再塑街區生態。

PART   8     關於南北均衡

50. 制定新一輪南部地區發展行動計劃。

51. 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麗澤金融商務區、南苑—大紅門地區、房山創新城等功能區為依托,推動一批新項目在南部佈局,提升發展水平。

52. 南部相關區註重打好交通市政生態等基礎,補好教育醫療短板,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PART   9     關於城鄉一體化

53. 提高農村地區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交通基礎設施水平。

54. 促進農民增收,營造美好傢園。

55. 穩步推進小城鎮尤其是特色小鎮建設,特色小鎮靠的是產業特色,而不是房地產堆出來的。

56. 農村建設要避免大拆大建,要留住田園風光。

57. 要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產權制度、組織制度改革,發展租賃住房及文化創意、旅遊度假等融合性產業,增強農村發展後勁。

58. 要打破區與區之間的 " 一畝三分地 ",促進跨區域協同發展。

PART   10     關於軌道交通和住房

59. 生活空間則要宜居適度。其中 2020 年全市城鄉職住用地比例由現狀 1:1.3 調整為 1:1.5 以上,2035 年調整為 1:2 以上。

60. 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的戰略,加強交通需求調控、完善城市交通路網、鼓勵綠色出行,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2020 年軌道交通裡程提高到 1000 公裡左右,2035 年不低於 2500 公裡。2035 年綠色出行比例將不低於 80%。

61. 堅持 "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 定位,在加強需求端有效管理同時,加大住宅供地,優化住房供應結構,使更多的人實現住有所居。

62. 今後五年全市計劃供應建設 150 萬套住宅的用地。

63. 在這 150 萬套中,70% 為產權類住房,30% 為租賃類住房。

64. 在產權性住房中,商品住房占 70%,保障性住房占 30%。

65. 在商品住房中,共有產權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占 70%。

66. 在共有產權住房中,70% 面向本市戶籍人口,30% 面向非京籍人口。

67. 源頭減排、過程管控與末端治理相結合,全力治理大氣污染,到 2020 年 PM2.5 年均濃度下降到 56 微克 / 立方米左右。

68. 到 2035 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

69. 提供更平等均衡的公共服務,努力辦好群眾傢門口的事,到 2035 年無論住在城市還是農村的社區,都能享受到 " 一刻鐘社區服務圈 " 帶來的便利。

70.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質量,推進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建設。

71. 全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

72. 更加重視消防、防洪、防澇、防震,增強城市韌性,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安全、更放心。

PART   11     關於北京城市副中心

73. 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

74. 編制好控制性詳細規劃,把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三大功能定位細化並落實到空間佈局與要素配置上。

75. 副中心設立多個組團。各組團都要制定城市設計導則。

76. 要科學佈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緊湊集約發展的生態城市佈局。

77. 城市副中心將沒有 " 城市病 "。

78. 有序推進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等重點功能節點建設。

79. 優先安排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好公共文化設施。

80. 統籌好副中心與通州區、副中心與北京東南部地區、副中心與河北廊坊北三縣地區的關系。

PART   11     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

  81. 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82.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構建北京新 " 兩翼 "。

83. 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包括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系,合作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促進公共服務合作。

84. 北京攜手津冀兩省市推進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85. 加強京冀、京津交界地區管控。

86. 與河北共同籌辦好 2022 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87. 抓緊推進京張高鐵、延崇高速等項目建設,以及三個賽區的交通、水利、市政、住宿、無障礙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PART   12     關於加強規劃管理

88. 多規合一。全面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實施管控體系,實現底圖疊合、指標統合、政策整合。

89. 城市體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