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 9 月 27 日發表瞭陳冰琳的題為《中國研發新雷達技術以揭下隱形戰鬥機的偽裝》的報道。
有科學傢說,中國最大的武器制造商已經完成對一件用於偵察隱身戰機的新裝置的測試,並且如果能在衛星或飛機上得到應用,這項技術可能會成為軍事上的 " 制勝法寶 "。
中國媒體周一報道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上周在四川成都一處軍事研究設施內對一件裝置進行瞭測試,這件裝置能夠以前所未有的強度產生太赫茲輻射。
太赫茲輻射能夠穿透復合材料,抵達內部金屬層,這項技術在工業工廠中被廣泛用於檢查產品缺陷。
太赫茲雷達已經能夠發現藏在數百米外人群中的武器,並且研發人員現在正致力於增強其性能,將其安裝在預警機或衛星上以偵察並追蹤包括美國的 F-22 和 F-35 隱身戰鬥機在內的軍用飛機。
將太赫茲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的嘗試受限於太赫茲發射器龐大的體積和低輸出功率。太赫茲波的波長在波譜上介於微波和紅外光之間,並且無法通過常規的無線電或光學裝置產生太赫茲輻射。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5 年在一架直升機模型上測試瞭太赫茲雷達。
報道中說,新裝置能夠產生穩定且連續的輻射,平均功率最高達 18 瓦特,而微脈沖峰值功率最高則接近 1 兆瓦特,與某些軍用雷達相當。
F-35 在制造過程中需要用到太赫茲設備,而為其提供所需設備的一傢中國供應商的技術主管說,報道中提到的裝置的功率水平 " 要比用來測量 F-35 塗層厚度的太赫茲設備的功率高出一百多萬倍 "。
這位技術主管說:" 如果(中國這件裝置的)功率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麼高的話,那麼 F-35 機身雷達吸波塗層看起來就會像絲襪一樣薄、一樣透明。"
這位技術主管還說:" 看起來他們很快就能從相當遠的距離 …… 獲取 F-35 的回波圖像,並且有些細節會顯示得非常清晰。"
中國聲稱其目前擁有的一些甚高頻雷達能夠發現隱身戰機的蛛絲馬跡,但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說,這些裝置發射的微波會被隱身材料吸收,或者隱身材料會改變微波的傳播方向。
新裝置由位於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最大的核武器研發和生產研究機構——研發。
據該機構網站上發佈的信息,中國正努力提高該裝置的輸出功率並縮小其體積以尋求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哈爾濱工業大學微波工程系副主任祁嘉然說,新裝置可能成為制勝法寶。
祁嘉然是太赫茲成像專傢,但沒有直接參與成都項目。祁嘉然說,這篇報道表明中國在某些關鍵技術和關鍵組件上已經取得突破。
但是應用這項技術的裝置體積仍然龐大,在飛機或衛星上安裝具有一定難度。
祁嘉然說:" 實際部署可能需要輸出功率達到千瓦級。如果想從太空中監視隱身戰鬥機或轟炸機的話,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