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年暴跌 2000 億,最後一個老牌手機走向消亡

10-02

9 月 21 日,谷歌以 1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瞭 HTC 的手機業務和設計團隊,約 2000 人,占原手機團隊的 1/2,算瞭下,平均每個人賣瞭 55 萬美元。

跟之前 Facebook 收購 Instagram 相比,平均價差瞭 7645 萬美元,這可謂是天壤之別。

雖說 Instagram 目前風頭正盛,日活躍用戶達到 5 億,但 HTC 不管怎麼說,曾經也是安卓機的巨頭,2011 年市值達到 338 億美元,超過諾基亞和黑莓,僅次於蘋果和三星。

現在,諾基亞被收購瞭,夏普被收購瞭,黑莓被收購瞭,阿爾卡被收購瞭,摩托羅拉被賣瞭,Palm 被賣瞭 …… 加上現在的 HTC,老一輩的智能手機幾乎全部走向消亡。

HTC 和蘋果幾乎是同時做智能手機業務,蘋果是 iOS 系統,而 HTC 是第一代安卓手機生產商,如今 6 年時間過去,HTC 市值暴跌 300 億美元,而蘋果市值卻達到 7910 億美元,敢挑戰蘋果的巨頭跌下瞭神壇。

作為曾經的智能手機巨頭,為何會連年虧損,如今更是出售瞭一半的手機團隊?

有一顆超越蘋果的心

卻沒有一款超越蘋果的手機

HTC 是臺灣宏達電子創辦的手機品牌,在創始人王雪紅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巔峰,2011 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代工和生產廠商。

如果不能跟蘋果的 iphone 一樣牛逼,就不走機海戰術,靠一款旗艦打天下。三星的戰略如此,HTC 也不例外,而且王雪紅一直在挑戰 iPhone,被稱為 " 拼命三娘 ",但是,空有一顆超越蘋果的心,卻沒有一款超越蘋果的手機。

2012 年,HTC 主推高中低三款手機,分別是 one X、one S 和 one V,按照當時的 HTC 名氣,應該沒什麼意外,但是結果卻讓人失望。

one X 使用瞭 4 核的 tegra 3,處理器耗電嚴重發熱,直接導致屏幕發熱,耗電嚴重。

one S 處理器使用的是高通 28 納米的驍龍 S4,本來正常的話,靠這款怎麼也能撐住場面,但因為 S4 產能不足,全線缺貨,後來把處理器替換為 S3,性能方面有明顯差距,再加上這款手機 " 主頁 " 按鈕有設計缺陷,還是沒能穩住局勢。

最後的結果就是,2012 年慘敗。

到 2013 年,HTC 對標 iPhone5,推出全新設計的 M7,主攝像頭用 400W cmos 攝像頭,本想用視覺體驗打敗對手,沒想到最後這款相機卻出現問題,被大傢稱為 " 大姨媽相機 "。

而在當年,HTC 放棄瞭中低端市場,隻推出瞭 M7 這一款高端機,一款手機的失敗,決定瞭 HTC 一年銷量的失敗。

而且在處理器決定手機價格和逼格的時代,多個手機廠商都在研發自己的處理器,比如蘋果、三星和華為,控制瞭一部分半導體生意,HTC 在硬件方面又輸瞭一籌。

沒有準確定位

營銷更是差瞭一截

一款產品能否成功,最少得看兩個要素,一是產品,二就是營銷瞭。例如 OPPO 定位拍照手機,vivo 定位音樂手機,這兩個品牌主打中低端,價格不高,但是投入瞭巨額廣告費進行營銷,線上線下全范圍覆蓋。

HTC 的定位是什麼?仔細想來,似乎沒有,蘋果是用戶體驗和逼格,三星是屏幕和參數,就為發燒而生的小米,他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性價比。

沒有準確定位,價格跟蘋果一樣高,性能卻跟國產機有一拼,這樣的手機隻能走營銷的道路,但是 HTC 在營銷上更輸一籌。

2013 年,HTC 首席執行官周永明就說,2012 年輸在瞭營銷上。能承認這個問題,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營銷真的太差,二是沒有好產品如何做營銷?

沒有人會懷疑三星和蘋果擁有執行力強大的營銷團隊,但是那些營銷團隊支持的產品在設計時就認真考慮到瞭消費者的需求。

周永明說:" 最重要的事情是擁有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獨特產品。" 然而他同時也指出,HTC 沒有那麼多的錢去跟競爭對手對抗。接著又說:"2013 年的情況不會太壞。"

結果,2013 年 HTC 的情況真的不是太壞,而是很壞,新旗艦機 7 月份觸頂,出貨量大幅度降低,8 月份營收不足 1 億美元,創下瞭 13 年來最低的記錄。

從這就可以看出,或許 HTC 是有難言之隱的,不是 HTC 不想好好做營銷,而是沒錢,月月虧,年年虧,資金還得投入研發。

三星在 2013 年花費瞭 130 億美元在營銷上面,他們之間的差距比新臺幣與美元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人心渙散

團隊效率低

除瞭產品硬件、定位、營銷等原因外,HTC 的失敗有很多原因,但不得不說一點,那就是人心所向和團隊效率。

有 HTC 曾經的合作商吐槽:" 大客戶開會都是有事先明確有主題的,比如今天談設計,工程師去就可以,明天談交期,pm 去就可以,後天談價格,銷售去就可以。HTC 就從來沒有主題,想談什麼就在那邊叫,我們一大幫人都要在這等,效率極其低下。"

團隊效率底下,在小公司還可以維持生計,但在大企業可能就是滅頂之災,從這或許就可以看出,為什麼 HTC 後期產品總不是那麼完美。

到 2014 年,連續兩年的失敗,公司內部已經開始人心惶惶瞭,高管開始大量離職,總設計師也有瞭二心,被董事長以泄露機密罪控告。

HTC 元老級人物周永明,曾被稱為臺灣手機之父,在去年也離開瞭 HTC,擔任公司顧問;接著全球公共關系部副總裁 Lorain Wong,設計總監 Claude Zellweger 等也離開 HTC。

隨著高管的離開,手下員工也紛紛離職,同是臺企的華碩曾在 HTC 挖瞭不少技術人員,再加上現在一半的手機團隊被谷歌收購,不管是去谷歌的員工,還是留在 HTC 的員工,均人心惶惶。

當一個公司人心出現問題,基本上就處於半癱瘓狀態,離走向沒落就不遠瞭,就如酷派一樣,走向下坡路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雖說 HTC 目前還保留著旗艦機研發團隊,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HTC 很難再走向輝煌,而且,據說 HTC 已經將業務中心轉向 VR 研發。

老牌智能手機均落下帷幕,

這不得不讓人思考,

在互聯網快速更迭的時代,

如何才能保持品牌長久發展?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