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大話電影 ( dyjr33 )
第 69 屆美國電視艾美獎頒獎禮落幕。
作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它的地位等同於電影界的奧斯卡,音樂界的格萊美。
今年的艾美獎,《使女的故事》是最大贏傢。
五提五中,將劇情類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等重磅獎項統統收入囊中。
到底它特別在哪裡?
《使女的故事》
該劇根據加拿大作傢瑪格麗特 · 阿特伍德的原著小說改編,今年 4 月開始在美國 Hulu 網站首播。
豆瓣評分 8.8。
故事設定在未來社會。
由於環境遭受重度污染,輻射加劇,女性逐漸喪失生育能力,致使新生兒數量逐年減少。
極端宗教組織掀起政變,推翻憲法,建立瞭男性極權社會 Gilead,開始用聖經教化一切。
在這個社會中,女性成為國傢公共財產,是男性的附屬物。
法律禁止女性工作、擁有個人資產,所有財產自動歸屬於傢庭中的男性。
唯一有價值的即是女性的子宮,由此她們被劃分為四類:
領導人的妻子地位尊貴,聖潔無比,身著綠色服飾,負責照顧領導人的飲食起居。
身處社會下層階級男人的妻子," 仆人 ",身著淺色條紋服飾。
仍然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 — " 使女 ",身著紅袍,一律充公,負責為沒有子嗣的領導人生育後代。
教化姑姑,身著軍綠色服飾,負責訓導使女。
使女沒有自己的名字,名字都是隨著服務傢庭的男主人名字而變化。
例如女主 Offred,開頭 of,後面的 fred,是她服務的長官名字 Fred,意味某人的附屬物。
三類人出現在同一個鏡頭中
《聖經 • 創世記》第三十章 1-3 節有如下內容:
拉結見自己不給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對雅各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雅各對拉結生氣,說,叫你不生育的是上帝,我豈能代替他做主呢?拉結說,有吾的使女辟拉在這裡,你可以與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
" 使女 " 這個名詞,出自這裡。
孕育孩子的過程,從一開始就需要三個人同時在場,擺成如下姿勢:使女就是長官和長官夫人之間的生育通道。
等到產子時,夫人要模仿這一過程,一圈人圍著她,假裝是自己在生孩子:
另一個房間,生育的使女則在其它使女和教化姑姑的陪伴下,生育孩子:
孩子生下來以後,立刻抱到夫人處,表示夫人自己產下來的。
直到母乳期結束,使女的任務也就此完成,之後,她們又會被派到另一戶長官傢中,開始新一輪孕育。
《使女的故事》看似荒誕,卻又處處真實的可怕。
點贊最高的兩條評論這麼說道:" 這劇情一點都不科幻,也不未來 ","2014 年看原著時隻覺荒誕,2017 年逐漸感到真實 "。
片中,女主 Offred 有過如下一段獨白:
沒什麼是在一瞬間改變的,就像在一個逐漸加熱的浴缸裡,你會在反應過來之前,被活活煮死。
它不是什麼科幻作品,就像原著作者阿特伍德曾經強調過的:
切記,在這本書中我所用的所有細節都是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的。換句話說,它不是科幻小說。
最直接的,就是 1935 年納粹德國設置的機構 " 生命之泉 ",按照納粹種族優生理論進行試驗,提高 " 雅利安人 " 子女的出生率。
讓精心挑選的德國軍官與 " 純種 " 雅利安美女發生性關系,為 " 國傢元首 " 創造更多的優秀人種。
當時,這個 " 生命之泉 " 計劃的期限一直持續到 1980 年,目標就是在這 45 年間孕育出 1.2 億優質雅利安後代。
之後,隨著二戰的結束,這一計劃才就此終結。
電影《生命之源》劇照
不同等級的女性身著不同顏色的服飾,包括使女出去采買任何生活物品,都需要領取相應的代幣。
這一點,中世紀晚期的意大利曾經出臺過類似的法令——禁奢法。
對人們的消費、行為舉止進行規范要求,各級人等要身著相應的服飾,甚至衣著長度也有細化。
劇中,同性戀被視為怪物,如果一經發現,普通人會被直接處決,而使女則要被強行實施割禮。
女性割禮就是把女性的外生殖器割掉,這曾經在非洲等地非常盛行,是千百年流傳的重要習俗。
一直到近幾十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影響,才開始被逐步廢除。
被實行割禮的這個女性,原本是大學裡的講師,如果不是她具備生育能力,她也會像其它大學教授一樣被送往殖民地。
有知識被視為罪孽的過往,任何不符合當前思想的書籍物品,也都不被允許存在。
包括前段時間發生的陜西榆林孕婦跳樓事件。
產婦待產期間,曾經在待產期間多次要求剖宮產都被拒絕,因疼痛難忍,從醫院 5 樓墜下身亡。
雖然各方各執一詞,但可以看得出,令孕婦絕望的不是疼痛,而是冷徹心底的絕望。
一個女人冒著生命危險,為一個男人孕育孩子,懷胎十月,忍受鉆心的痛苦,而她的生命,最後卻不能為自己所掌握。
女性被視為生育工具,這種事情,發生在體制已經十分健全的今天,這是不是社會的悲哀。
哪些工作適合男性,哪些工作適合女性,男性女性得到的待遇是不是真的一樣。
甚至,在今天的電視劇裡,處處浮現的瑪麗蘇劇情,貌似女性離開男性,就什麼都做不成。
這些,都是潛移默化,存在於現實社會中的。
不要以為歷史隻是歷史,歷史也是一個輪回,它並不會真的成為過去。
若你今天無視自己本該力爭的權利,選擇後退,妥協,那麼明天,你就會失去更多。
《使女的故事》,就是這麼一記警鐘。
它恐怖的,不是劇中施行的各種變態措施,而是在看瞭這部劇後,你隻覺得那隻是劇。
殊不知,有時荒誕也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