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難民危機,默克爾是如何“涉險過關”的?

09-24

2015 年湧向歐洲的難民潮,險些終結瞭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三次連任的希望。由於決定向難民敞開大門,占據道義高點的默克爾一度陷入 " 政治危機 ":支持率一路下降,其領導的基民盟接連在多場地方議會選舉中受挫。

然而,臨近 9 月 24 日舉行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默克爾早已一掃頹勢," 坐等當選 "。回頭看她,身上還是那件款式多年不變的套裝,演講手勢還是經典的 " 默克爾菱形 "。小到衣服動作,大到執政風格,默克爾自 2005 年出任總理以來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 " 穩 "。

正是憑著 " 穩 ",默克爾化解瞭難民危機的影響。也正是憑著 " 穩 ",默克爾或將再次贏得選民支持。

難民危機持續發酵

2015 年年底,英國《金融時報》把默克爾評為年度人物,贊嘆 " 默克爾對難民危機的回應深刻撼動瞭歐洲,即使她失敗瞭,她也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

當年 9 月,默克爾決定向難民敞開國門,這一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的義舉一度贏得國際國內廣泛贊譽。

8 月 29 日,在柏林,默克爾在記者會上批評歐盟沒有處理好 2015 年難民危機

但在德國國內,一百多萬難民短時間內湧入,給社會治安、文化融合、難民安置等方面帶來嚴峻挑戰。德國多個聯邦州紛紛感到瞭壓力,希望默克爾限制難民進入德國。與默克爾唱反調的聲音甚至部分來自她所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內部。

2016 年跨年夜,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發生大規模搶劫和性侵案件。警方接到逾千起報案,其中約一半與性騷擾有關。由於不少嫌疑人為難民,這一事件引發德國社會對難民和安全問題的大討論。

此外,自 2016 年以來,向來平靜的德國接連發生多起暴力事件,一些襲擊者為難民或有移民背景。

這一系列事件持續發酵,引發許多德國民眾對難民湧入的不滿,進而質疑默克爾接納難民的決定。這種情緒變化立即體現在政治選舉中,2016 年基民盟接連在多場地方議會選舉中受挫,在傳統強勢陣地巴登 - 符騰堡州議會選舉中僅獲 27% 選票,創下歷史新低。

德國國內也開始出現要求默克爾辭職的聲音,這對於有意尋求第三次連任的默克爾無疑是重大挫折。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去年 8 月發佈民調顯示,50% 的受訪者反對默克爾連任,支持者僅占 42%。去年 11 月默克爾宣佈競選連任時,幾乎所有分析人士都認為這將是她執政以來最艱難的選戰。

三招走出 " 政治危機 "

執政 12 年,默克爾多次站在風口浪尖,久經歷練,包括應對歐洲債務危機和烏克蘭危機。這次面對難民問題帶來的政治危機,默克爾依然 " 穩 " 字當頭,發揮政治智慧,最終平穩化解危機,為第三次連任贏得機會。

一是保持定力,不自亂陣腳。

難民危機雖給默克爾帶來不小的麻煩,但德國民意並沒有一邊倒。默克爾 2015 年作出接納難民的決定存在很強的民意基礎。看到媒體報道的老弱婦孺苦苦等待入境的畫面,許多德國人自發地接納這些難民。

因此,雖然面臨國內政治壓力,但默克爾始終堅稱她當時接納難民的決定是 " 正確 " 的,隻是表示 " 如果可以,希望時間能夠倒轉,這樣我和整個政府以及各責任方能夠更好地做準備 "。

二是亡羊補牢,收緊難民政策。

政治上保持定力的同時,默克爾調整瞭處置難民的具體措施,力求彌合社會分歧,減緩難民問題引發的選舉壓力。德國不再無限制向難民敞開大門。

2016 年 3 月歐盟與土耳其就難民問題達成協議後,進入德國的難民大幅減少。與此同時,難民安置和避難申請的審批也逐漸步入正軌,危機之初的亂象不復存在。

不少選民也意識到,面對難民湧入帶來的嚴峻挑戰,不是要宣泄情緒,而需要冷靜應對。

隨著難民潮逐漸消退以及默克爾政府及時收緊難民政策、加強社會治安,在這次德國大選中,難民問題並沒有成為足以影響結果的熱門議題。

三是順勢而為,把握選民心理。

對於默克爾來說,難民危機也是把 " 雙刃劍 "。從某種角度來說,難民湧入給德國社會造成的不安情緒也有助於默克爾連任。有德國媒體認為,受不安情緒影響,大多數德國人更傾向與選擇默克爾。

這次競選活動中,眼尖的攝影師發現默克爾再次擺出 " 默克爾菱形 " 手勢——雙手大拇指對大拇指、食指對食指,在腹部前方形成一個菱形。基民盟還把默克爾這個手勢做成大幅宣傳畫,並配上口號:" 把國傢的未來交到可靠的人手裡 "。

無論是默克爾還是基民盟,都在用這個手勢向選民傳遞一個明確信號:這個人始終值得信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