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不好的人哪些地方也不行呢?腎臟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很多中年男性都存在著腎虛的毛病,那麼,你知道腎不好的表現有哪些嗎?面 51 養生網小編就教大傢一些不用花錢就能補腎的方法,趕緊來學學吧!
腎出現這些信號,暗示要補腎瞭
大傢都知道,腎是人體的主要器官之一,它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現實中很多人都沒有好好呵護好它,當腎有問題的時候,可是會引發一系列的病癥與並發癥。
腎不好,渾身器官都不行
1、腎不好,人易老
首先,皮膚會變得晦暗,眼眶發黑,眼袋明顯;其次,頭發會早早發白,並易出現脫發。
2、腎不好,連累腦
研究表明,腎臟有問題的人患上中風和老年癡呆癥的風險也會上升,保護腎臟健康也有益於大腦功能。
3、腎不好,心臟跟著受累
很多心腦血管疾病,其實是由腎臟功能不全引起的。據統計,慢性腎臟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常人高 10-20 倍。
4、腎不好,骨骼易受損
腎臟具有維持骨骼功能的重要作用,腎臟受損容易導致骨質疏松、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癥狀。
當你的腎有問題的時候,很多時候是沒預兆的,你也很難發現,但當出現這 6 個信號的時候,你就該警惕一下瞭。
腎臟的 6 個 " 維修 " 信號
1、尿液異常
包括顏色異常和排量異常,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淺黃色,每天排尿 1000-2000 毫升。如果尿色發紅,尿量變多或者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表現。
2、水腫
腎臟是水液代謝器官,水腫往往就是腎臟出瞭問題,包括顏面浮腫、足背水腫、踝部水腫,甚至全身水腫。
3、腰酸
腰酸可能是腎臟病的早起癥狀。如腎炎時腎臟腫大,腫大的腎臟牽拉包裹它的包膜就會導致腰酸。
4、皮膚瘙癢
終末期的腎臟病患者,由於體內的尿素不能經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由此刺激皮膚;另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一起皮膚瘙癢。
5、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6、貧血
腎臟生成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常會造成腎性貧血,這是慢性腎臟病非常普遍的現象。
我們知道腎虛或者腎功能障礙都會給人體的健康造成困擾,因此養腎護腎可是尤為重要的,那麼我們在日常的時候要如何保護自己的腎,讓它保持健康呢?
4 個動作保護你的腎
1、握固
寧神護氣,抵禦外邪。手上的穴位眾多,且與全身臟器相連。握固能刺激手部穴位,有助於把精氣神固守在體內。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 ( 第四指 ) 的根部,然後屈曲其餘 4 指,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走路、坐車、閑聊、看電視時都可以做。
2、站樁
充沛腎元,強筋健骨。" 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 ",站樁不僅可以讓人全身放松,而且可補精益氣、強筋健骨。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前合抱於腹前,位置與臍同高,兩臂抱圓,同時兩膝微屈,重心下沉,兩膝關節微微向兩旁打開,維持 1~2 分鐘後站起,放松,再重復。做此動作時,註意背略弓、胸要含、背要拔,緩慢呼吸,不要憋氣。
3、轉腰
壯實肌肉,暢達經脈。腎位於後腰,經常轉動腰部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暖腎補精,預防腰椎病、腰肌勞損等疾病。雙手反插於腰部 ( 大拇指在前 ) ,中指按住腰眼;腰向前彎,先按順時針方向轉動 10 圈,再按逆時針方向轉動 10 圈。轉腰最好早晚做,空腹時為宜。
4、顛足
放松軀幹,補腎納氣。腎經起源於足小趾,顛足可有效刺激腎經上的各個穴位,並牽拉放松軀幹肌群,補腎納氣。兩腿並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腳趾用力抓地後提起腳後跟,然後身體向下有節奏地顛動。註意身體放松,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後輕震地面。
提踵時盡量維持 10 秒以上,腳跟落地時要輕柔。腎臟不好會反應在身體的各個方面,定期健康檢查也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別讓你的腎臟負擔太大瞭,所以我們平時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腎臟,這可是延年益壽的重要環節哦。
從口中牙齒看出腎的情況
1. 牙齒和腎的關系
在中醫看來 "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 牙齒是腎臟好壞的一個標志,如果腎氣、津液充足,則牙齒雪白潤澤,並且堅固。反之,如果牙齒不是這種現象,那麼就有可能是腎不好,所以,自古養生人士都提倡 " 百物攝生,莫先固齒。" 由此可見牙齒和腎的好壞有密切的聯系。
2. 牙齒軟腎精不足
首先,從現代角度來看,牙齒酸軟是由牙齒磨損出現的牙痛、牙釉質遭受破壞、外界機械或化合物的刺激以及口腔疾病造成。
其次,從中醫角度來看,長期的牙齒軟可能是腎氣虛引起。腎主骨生髓,髓能養骨,所以隻有腎精充足,骨骼才能得到滋養,而牙齒乃人體最堅硬之骨骼,則會引起牙齒酸軟等現象。
3. 牙齒稀疏、牙根外露腎氣虛
不管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引起牙齒稀疏和齒根外露的現象。很多男性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變長瞭,其實不是牙齒在變長,而是腎虛導致的齒根外露。
4. 牙齒幹燥腎陰虛
在古代唾液被稱為 " 金津玉液 ",中醫認為唾液是精氣所化,如果出現牙齒幹燥食物唾液滋養,則是 " 心腎不交 " 所導致。腎陰虛表現為一種熱的現象,自然無法主骨生精,牙齒幹燥的同時還會出現脫落、松動等現象。
5. 叩齒補腎
自古有 " 清晨叩齒三十六,到老牙齒不會落 " 這樣的說法,叩齒一方面能夠興奮牙體和牙周組織的神經、細胞和血管,起到促進血液循環和固齒的作用。另一方面每餐飯後閉口叩齒 36 次,可以起到固腎健脾的作用。
6. 吞津補腎
唾液又被稱為 " 津 ",腎在液位唾,並且中醫又有 " 津血同源 " 的說法。所以,中醫常說 "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唾液與先天之本腎,後天之本脾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吞津能起到補腎、養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