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的合並盈利論,是為 ofo 搶道摩拜帶節奏?

09-29

幾個月前的 " 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 " 上,談及 ofo 和摩拜,朱嘯虎曾相當肯定的說 " 合並目前來看不太可能,雙方認知差別很大 "。不過最近的 " 復旦首席經濟學傢論壇 " 上,他卻話鋒一轉," 雖然 ofo 與摩拜占據瞭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每個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運營,唯有兩傢合並才有可能盈利。"

看似矛盾的表態,其實大有玄機。朱嘯虎兩番剖白,外界隻盯著結論," 差別 " 和 " 盈利 ",才是朱嘯虎式邏輯判斷的前提。

半年前,ofo 和摩拜同為共享單車的泰山北鬥,合計攫取瞭 95% 的市場份額,但彼時的他們毫無共同語言。ofo 以無樁單車的原創者自居,專註低成本的快速擴張,摩拜自詡技術流,強調運營安全,投資人就算有心撮和,也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半年後的今天,情勢大變。

雖然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堅持 " 雙方運營效率和生命周期不同步 ",但事實是兩傢公司經過長時間摸索和互相學習,早就駛上瞭同一條賽道。

1. 產品迭代由安全轉向技術 + 體驗

早期共享單車隻有單一的產品維度,ofo 關註輕便好騎,摩拜重視安全防盜,但時至今日產品迭代的源動力已從安全轉向體驗,因此在技術上搶先非常重要。

以智能鎖為例,ofo 和摩拜都看好 NB-IoT 智能物聯鎖,但 ofo 押寶瞭華為和中國電信的即戰力,在普及和量產上就比觀望不前的中國移動、愛立信與摩拜組合要快。

在解鎖方式上,兩傢在 GSM 和藍牙之外都看中瞭 NFC,原因很簡單,NFC 不依賴網絡,解鎖比二維碼快,無延時,更方便,也更安全,還可以承載支付功能。

但在實際體驗上,ofo 的直接觸碰解鎖要優於摩拜的啟動 APP 再解鎖。至於支付,現階段的 NFC 還隻能依賴各種手機 Pay,比如 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 和 Mi Pay 等,摩拜與三星 Note 8 已經在合作,後續運作要看幕後金主阿裡和騰訊的佈局。

產品上雙方都主打輕量化。

9 月 26 日的 4.0 版單車發佈會上,ofo 最新的小黃蜂單車與德國巴斯夫合作更輕、更耐磨的跑鞋胎,采用鋁合金培林花鼓,號稱可以做到騎行 5 秒鐘,滑行 2 分鐘。

摩拜有著相同的思路,此前發佈的 New Lite 單車僅有 31 斤,大量采用輕量級復合材料,配備內嵌式鏈條、符合人體工學的可調節車座等等。

從野蠻擴張中沉靜下來的 ofo 和摩拜重新聚焦產品迭代,致力於打造自己的極致單品,這就預示著分道揚鑣兩年之後的殊途同歸。

2. 放大智慧交通的社會屬性

對 ofo 和摩拜來說,這個宏觀目標下隱藏著兩個具體任務。

(1)擺脫破壞型創新的指責

關於共享單車的爭議中,最誅心的一條是究竟緩解還是加劇瞭交通混亂,這就催生瞭摩拜的魔方和 ofo 的奇點系統。前者強調基於 AI 的騎行狀態分析、供需和停放預測,後者突出智能化調度、電子圍欄、僵屍車和亞健康車管理,其存在的意義就是詮釋與智慧交通的共生關系。這對於消滅把共享單車推上輿論審判臺的原罪有重要意義。

(2)在復雜政策環境中證明自身價值

最近多地相繼出臺限制共享單車投放的規定,北京交通委的《共享自行車系統技術與服務規范》甚至有車輛投放使用 3 年應該更新或報廢的要求。

政策的強烈導向性不言而喻,共享單車已成為城市環境的標志物之一,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交通工具瞭。因此,設計簡單、經常損壞的共享單車必須在質量和工藝上做出進一步改進。ofo 發佈產品設計白皮書,強調產品美學和工匠精神,摩拜聯手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打造全金屬定制版,都是看到瞭這一趨勢。也許有一天,共享單車的發佈會將如智能手機般頻繁創造和普及新概念瞭。

3. 全球化也是全能化

中國互聯網服務鮮少爆紅海外,ofo 和摩拜敢於逆勢而為,並不是心血來潮的盲動,背後有其深刻洞察。

(1)中國式創新需要體系支撐

水土不服原因很多,消費環境差異是主因,比如橫掃中國的《王者榮耀》到瞭海外,趙雲和武則天就要變身蝙蝠俠和鋼鐵俠,支付方式則要從微信切換到 Paypal,這使得中國式創新很難完整輸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但共享單車不同,它的服務和運營體系連接著自行車生產商、技術提供方(如 NB-IOT 的華為、電信等)、互聯網基礎能力輸出方(阿裡和騰訊)等,環環相扣,不可割裂。從這個意義上說,共享單車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在歐美全面展示中國創新力的樣板。

(2)陌生競爭培養全新能力

共享單車作為一項落地服務,沿用國內的粗放競爭手段,在海外不但無用,反而有害,全球化更像是一個合適的試驗場,考驗著共享單車整合技術手段強化本地運營的能力。

這也就難怪朱嘯虎時隔數月,在 " 合並不太可能 ",‘ 90 天決定論 " 之後,突然改弦更張瞭,因為在他眼中,差別早已抹平,現在是到瞭談盈利的時候。

4. 合並是終局還是煙幕?

當年滴滴和快的鏖戰兩年,復雜的合並談判卻隻用瞭 22 天,這是資本的力量,如朱嘯虎所說,誰贏誰輸並不是資本關註的重點。

(1)有沒有協同效應?

如果 ofo 和摩拜保持半年之前的狀態,即 ofo 海量投放,渠道下沉,保持露臉率和高市占率,摩拜專註智能鎖,走強調安全的技術路線,那麼合並的協同效應確實存在。但隨著 ofo 的 4.0 版單車上線,摩拜的優勢黯然冰消,合並就隻剩下規模效應瞭。

(2)壟斷有沒有意義?

按常見說法,市場份額達到 73.9% 就構成完全壟斷瞭,ofo 和摩拜的合計份額達到 95%,早就是不爭的雙寡頭格局。在行為模式上,雙寡頭有相互依存性,競爭策略上則有不確定性,因為任何決策都必須留心友商的反映。

雙寡頭並不必然走向合並,即便在強替代性的市場,雙方仍可差異化生存,比如 Inter 和 AMD,再如國內的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

幕後操盤的隻是資本。

(3)盈利必然性

共享單車是重資產行業,誠如朱嘯虎所說,每個月都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運營,合並當然有一定好處,但與盈利不是天然的因果關系。

假如業態不變,車輛數量不變,即使兩傢合並,運營成本也不會有根本性的壓縮,真正影響成本的是技術,而不是規模。

朱嘯虎正是看到瞭 ofo 和摩拜的此消彼長,才會如此放話。

(4)合並的價值要素

參照近幾年的案例,優酷和土豆、58 和趕集、美團和點評、攜程與去哪兒、滴滴與快的,無不在資本撮合下欣然牽手,ofo 和摩拜繼續高強度競爭的意義似乎也不大。

但反向因素也不是沒有,比如競爭雖然激烈,但客單價低,補貼尚未失控,雙方團隊、技術系統也沒有明顯的合並增值。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朱嘯虎半年間的立場變化,或可理解為一種暗示,隨著 ofo 技術上的反客為主,摩拜已沒有所謂心理優勢,未來的競爭恐怕要小心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