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前你最愛的字眼是「遠行」,留學後你最心動的字眼是「回傢」

10-05

今年的中秋節如期而至,出國留學的小夥伴們,說不想傢,那是假的,雖然忙到時常記不起來國內的某些傳統節日,但是隻要一旦陷入這種思鄉的情緒中,那就是一種傷感。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隻有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刻都在默默思念自己的親人,今天主頁君和大傢一起聊聊,留學生在異鄉的苦,隻有我們自己知道 ~

一早就被微信裡來自國內的 " 中秋快樂 " 轟炸,讓沉迷在作業,考試和 paper 裡無法自拔的我驚覺:

今天是中秋節。

甩瞭甩頭,我努力在腦海裡搜尋關於中秋節的記憶,卻驚奇地發現今年已經是在國外的第三個年頭瞭,中秋節的歡樂氣氛似乎已經變得十分遙遠。

不過,還是掏出手機,給爸媽發瞭一聲

" 祝爸媽中秋快樂!要多吃月餅哦!今年也記得幫我多吃點 ~"

然而,話還沒有打完,眼眶就變得潮濕瞭。

國慶,中秋,元宵節,春節 ...... 國內最熱鬧的時候,我們卻隻能當朋友圈沉默的旁觀者。

剛開始的時候,也會和朋友們一起吃吃飯,過一個有 " 儀式感 " 的中國節。隨著學業的加重,同學們也都忙,約飯也少瞭,聚會也少瞭。

久而久之,我們都自認為已經練就瞭一顆強大而堅強的心。誰料到,節日的時候還是冷不丁地脆弱瞭一把。

每逢佳節,故鄉的回憶就措不及防呼嘯而來,把心吹得生疼。

在中秋節,蘇州人會吃肉月餅。純肉的餡加上軟軟的酥皮,一口咬下去就是傢的味道。即使是紐約,LA 這樣的大城市裡有你想吃的任何種類的食物:從日料到韓餐,從米其林到街頭小吃,有時還是納悶 " 怎麼這味道就是跟我傢樓下的面差這麼多 !"。

北京的稻香村、爆肚

湖北的東坡餅、熱幹面

桂林的帶酸筍的米粉、螺螄粉

重慶的小面、火鍋、烤腦花

成都的紅糖糍粑、兔頭

寧波的湯圓

山東的雜糧煎餅

更不用說西北地區的拌面、拉面…

可是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些味道卻遠隔千山萬水瞭。

除瞭那些有名的當地小吃,最懷念的應該還是買不到的媽媽的味道。

在元宵節的時候媽媽會包好桂花芝麻餡的元宵,桂花是姥姥傢樓頂的桂花樹的金桂,用冰糖醃制而成,拌上新鮮磨好的芝麻,大傢圍坐在飯桌前一起包元宵看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回憶仍然歷歷在目。

而出國的時候,隻能煮一鍋超市裡買的速凍湯圓,告訴自己也算是過節瞭吧,那些隻有媽媽能做出來的味道也隻能在夢裡能嘗上一口瞭。

出國前的我其實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並不是很喜歡傢庭的聚會。

嫌吵。

三姑六姨叔叔伯伯都來,你一句我一句,問的問題都差不多,大傢也都是拉拉傢常,聊聊你的孩子最近在哪裡上學,她的老公又換瞭什麼工作。

一個客廳裡充滿瞭 " 尬聊 " 的氛圍。

出國後和親人們團聚的次數卻是越來越少,於是,這樣的熱鬧再也沒有瞭。

寒假太短,暑假要實習,畢業後要在美國留下來工作。漸漸地,你錯過瞭中秋節的團聚,春節的聚會,清明的祭祖,錯過瞭小姨的第一個孩子的出生,錯過瞭叔叔的婚禮,沒能見到爺爺的最後一面 ......

生活裡那些吵鬧的傢庭聚會少瞭很多,但在過節的時候還是會想念那種其樂融融的團聚,不是 coffee chat, 也不是 networking dinner,更不是 social 的酒會,就是大傢聊聊傢常,談談最近的生活,簡單沒有目的。

可就連這樣的機會,也因為出國讀書少瞭許多。

留學在外,被問到喜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學校生活,心裡會咯噔一下, 因為想起瞭自己的初高中。

國外的學校生活和國內的生活有許多不同,沒有那麼多的勾肩搭背的感情深厚,大多數時候隻是在校園裡碰到時的一句 "Hi, how are you?" "Good."。

回想起高中時,朋友們課後的壓馬路式上廁所,課間操一起在食堂裡躲年級主任,放學後一起流連於學校後面的小吃攤。

那個時候,兄弟受難一定是兩肋插刀;那個時候,愛情也是簡單幼稚,沒有那麼多的套路和顧慮;那個時候,友誼也是勾肩搭背過馬路聽歌那樣單純。

而這些,在大學裡都消失殆盡瞭。

忙著學習,忙著找工作,忙著申請研究生,大傢都有瞭自己堅定的目標。大傢都明白盡量不要麻煩他人,有些心理話也不能隨隨便便就掏出來。我們多瞭幾分獨立,也少瞭能談心的人。

在過節的時候,戀情也會變得令人黯然神傷,尤其是異地戀的人們。

因為讀書而分隔兩地,繁忙的生活也總是讓交流的機會變得少之又少。

羨慕在一起的讀書的戀人們能在過節的時候小兩口自己的慶祝一番,即使沒有傢人在身邊,但是另一半仍然能給自己很多的安慰。

而那些因為學業分開的戀人,過節時仍然需要自己默默承受著孤獨和寂寞。有時候隻是微信上的一聲 " 中秋節快樂 " 或是簡短的視頻,放下電話那一瞬間,無比懷念以前在一起的時光,懷念那些打個電話就能聽到門鈴響的時候。

父母也許是我們最不願意,或者最不容易在過節的時候想到的人吧。

我們總是嫌他們管得寬,吃瞭什麼要知道,學校的活動也要知道,課上好不好也要說,出去玩也得管。我們也嫌他們嘮叨,天氣變化要嘮叨加衣服,多吃蔬菜,要早睡,要多運動。

曾經他們是我們急切想要從生活剝離出去的存在,而現在他們漸漸地在我們的生活裡淡出。

上大學之後,我們有瞭新的朋友,有瞭戀人,有瞭多彩的大學生活。我們的父母在身後默默地告訴我們 " 去吧!去追求你自己想要的生活!"。

於是我們帶著他們的囑咐,越走越遠越走越遠,最後遠得變成瞭一句微信裡的 " 知道瞭 " 。

生日的時候我們會和朋友一起慶祝,假期的時候我們選擇和同學一起旅行,甚至節日的時候也首先想到發朋友圈祝朋友們節日快樂。我們給自己找瞭很多借口," 我們都是一傢人還說什麼我愛你啊,羞不羞 ", " 我就是回傢呆一周帶啥禮物 "," 我不說他們也知道 " 等等。

我們在外找到瞭自己的目標和生活,但是父母卻永遠在傢裡守候著你,隻為瞭有一天在外披荊斬棘累壞瞭的時候,能把傢當做你的 backup。

趁著今天是中秋節,給爸媽打個電話視個頻,告訴他們你也很想他們。

其實並不是過節才能說出這樣的話,而是因為節日給瞭人們這樣的心情和氛圍。在外面的每一天都很忙,每一天都有事情要做,你告訴自己有時間瞭就打電話,但緊接著你又被另一項學習任務絆住瞭,忙完發現已是國內的深夜,於是拿起的電話又放下。

是的,每一天都很忙,但趁著今天是團圓佳節,趁著現世安穩,一傢合歡,在傢人能夠聽到你表白的時候,拿起電話,大聲告訴他們你的愛。

已是萬水千山,別再讓自己的淡漠成為你們之間的阻隔。

一直很喜歡李健的《異鄉人》:

" 不知不覺把他鄉當做瞭故鄉,隻是偶爾難過時,不經意遙望遠方 "。

曾經不懂這首歌,現在感覺每一句歌詞都在寫我,寫我們,寫我們這些在國外的異鄉人們。

曾經故鄉有春夏秋冬,現在隻有驚鴻一瞥。

祝遠在海外的遊子們中秋快樂。

心中有傢,傢在心中。

本文系原創稿件,歡迎更多有想法的出國黨小夥伴們向主頁君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主頁君每天都會查看的哦!歡迎分享到朋友圈,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