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旦附中到上海市中心首所雙語學校,這位校長用“無為而治”辦真正的素質教育

09-25

看點   去年,上海雙語學校圈迎來一位 " 新成員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作為上海市黃浦區首所民辦國際化學校,康德攜手英國頂尖私立名校共同開創,受到瞭極高的關註度。早先,外灘教育 " 洋校長 " 欄目邀請瞭英方校長做客,探討教育話題。本次,外灘君來到康德雙語實驗學校,對談榮譽校長謝應平。他曾擔任上海復旦附中校長 8 年,退休後為何又加入體制外學校?他 " 無為而治 " 的教育理念又如何塑造學生?一起來聽聽這位國際化教育 " 先行者 " 怎麼說。

文 | 孫康寧     編輯丨李臻

攝影丨洪宇哲

走過位於黃浦區的幾條老式住宅樓裡 " 山路十八彎 " 的縱橫小路,外灘君終於找到瞭此行的目的地——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

如今滬上雙語學校、國際學校雲集,而眼前的這所學校又有何特別之處呢?外灘君事先打聽才知,它是黃浦區內首傢十二年一貫制的民辦國際化學校,不僅得到瞭區委、區政府的鼎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攜手瞭英國頂尖私立名校康德學院(Concord College UK)共同開創。可以說,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辦雙語學校實乃首創。

與人們一般印象中認為的國際學校那種處處都透著 " 高大上 " 的畫風不同,康德走的是小而美的路線。學校裡的幾幢教學樓都是木質貼面,雖算不上高大,可是看上去卻很有設計感,倒是很符合康德本身的英倫氣質。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樓道

走進教學樓,我們發現每一層樓的顏色都不同——藍、橙、綠、紅,不禁讓人感覺心情都明朗瞭起來。而教室的門窗上,則隨處可見師生們自己佈置的一些小貼畫或是小裝飾。

見到謝應平校長的時候,正好碰到一群學生從附近走過。當他們發現攝影師在給謝校長拍照時,立刻一擁而上,湊到謝校長旁邊擺起瞭剪刀手。謝校長也是來者不拒,笑呵呵地和一群孩子們拍瞭合影,他還很自豪地跟外灘君說:" 看,這就是我們的孩子們。"

謝應平校長和孩子們

謝校長明年就滿 70 周歲瞭,他曾在復旦附中任教近 30 年、任校長近 8 年,並在 2004 年被評為上海市特級校長,在 2009 年被評為 " 長三角最具影響力校長 "。作為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的資深教育者,他看起來相當親和,臉上也總是掛著微笑,絲毫沒有校長的架子。

復旦附中是滬上有名的 " 四所名校 " 之一,其在學生中的口碑向來是:學風寬松,成績傲人。而這一點也與謝校長在復旦附中多年所秉持的 " 無為而治 " 的管理方法不謀而合。對教育和管理,他的看法是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對老師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他堅持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對中西文化融合的國際化教育,他認為要 " 中西互動,共享文明 "。

早在 2002 年,謝校長就在復旦附中創辦瞭國際部,當時是為瞭滿足一些來到中國的外籍人士對孩子的教育需求和預算外收入。因此,謝校長對國際化教育其實並不陌生,而且在復旦附中本部他一直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選擇國際化教育是一種潮流。但在國際化的過程中,要保留中國文化的特色,切忌全盤否定或是拿來主義。在他的理解中,真正的國際教育應該是育人為本,以此推動改革育分為先的狀況。

2010 年,謝校長退休後,請他再次出山的人絡繹不絕,而他卻一直保持低調,不願再過問 " 江湖 " 之事。而這一次,他卻毅然出任瞭康德這樣一所體制外學校的名譽總校長。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為此,外灘君與謝校長進行瞭一次深入地對談。

謝應平校長

B= 外灘教育 X= 謝應平

講究 " 無為而治 " 的 " 真 " 素質教育

B:您在復旦附中時一直推進素質教育,您覺得我們現在的素質教育現狀如何?在復旦附中,您又是如何踐行素質教育的呢?

X:中國的教育不缺理念,大傢都知道以人為本,素質教育,問題是落實的怎麼樣?現在有一句流行的話,高舉素質教育的大旗,紮紮實實搞應試教育。

現在的高考改革隻是在技術層面上,比如原來的 3+1,現在改成 6 選 3,隻是增加瞭學生的選擇性,但是根本問題解決不瞭。因為優質高校還是隻有這麼一點,考生還是數量很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獨木橋也不可能變成高速公路,讓人人都考上中國的 " 藤校 "。

拿就業來說,地方高校和復旦交大畢業的就業差距太大,就像我們中學招聘老師都要碩士生,有些學校公開說非 211 不要,這是很殘酷的情況。這個不解決,中國的教育改革隻是小打小鬧。素質教育概念不錯,關鍵是怎麼落實。

復旦附中的素質教育比較紮實,而不是隻喊喊口號。上海的四大名校一本錄取率基本都是 98% 以上,對我們來說高考差個幾分無所謂,沒必要非得爭第一,要爭這幾分花下去的代價太大,要犧牲學生很多東西。

比如說現在大傢都知道的武亦姝,她不是要考文科或者古漢語專業,她是要考理工科的,詩詞隻是她的人文修養和愛好,她非常低調,她的傢庭也一律不接受記者采訪。這是素質教育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再比如文理分科,我主張文理不分,曾經有一個觀點是 " 從小要有興趣,到高中要有志趣,到大學變成志向 "。我覺得太早瞭,成長過程中人是會變的,馬雲工作瞭多少年才定的志向?

教學上,我主張讓學生留白,這是陶行知說的,現在我們也說把時間空間留給學生。三點半之後學生可以進行社團活動,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復旦附中的操場、琴房、實驗室都是自主的,圖書館閱覽室要搶位子的,機房都是可以隨時進去的,不硬性安排,學生自己搶位子。實驗室是 5 點下班,有的學生實驗沒做完,他不走,老師就不下班。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課堂教學中

B:據說您管理學校和教學生是用 " 無為而治 " 的理念,這是為什麼?

X:我們一般說,校長管理育人,老師教書育人,後勤服務育人,我覺得不對,我也是為教師和學生服務,教師也是為學生服務的。教育不是產業化,但是列入瞭第三產業,是服務性行業,服務於學生的發展,最終落在學生身上。

復旦附中的校友都認同我,我從來不訓人,我喜歡用欣賞的眼光看教師和學生,把大傢的優勢和潛能放大化,揚長補短。如果學生校服忘瞭穿或作業沒有完成等,一定是有道理的,問一下理由,跟他說明天註意,他馬上就改瞭。如果當著大傢的面罵他,不準他進校門,甚至處分,他心裡會很不服。所以我們做教育工作的要走心,走到他的心裡去。

另外,附中的老師和學生是很有個性的,你去對他管、卡、壓,反而會適得其反。比如我們學校的兩個老師,教學風格完全不同,一個註重基礎,培養出來的學生高考成績很好,另一個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風格,學生考試分數不一定高。

他們對對方的教學風格和方法各執己見。我就會給他們做工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殊途同歸。兩個人其實都很愛學生,教學很敬業、專業,我覺得做教師最要緊的核心素養他有瞭,至於其他,我的理念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依法辦學是底線,以德興校是境界。

對於學生,我認為更要有一種包容心,上一節課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理解,要允許有人不懂甚至持不同見解。這也是無為而治的一種思想基礎。如果跟學生說上課講過瞭,為什麼別人懂你不懂,這對學生的刺激是很大的。無為而治不是放任自流,是有為之後的無為,是寓治於教化之中,是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是一種更上個臺階的有序的運轉。

這就是我跟師生的關系。我感覺我們是戰略合作夥伴,而不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如果現在還有誰要跟我辯論,我還是要堅持無為而治。

國際教育是育人為本,

而不是育分為先

B:您從復旦附中退休後,為什麼會選擇來康德這樣一所體制外的學校?

X:退休之後,本來我想留點時間空間給自己和傢人,所以拒絕瞭很多學校的邀請,包括復旦附中的分校。這次,康德是黃浦區第一所民辦國際化的學校,區裡非常重視,有關領導親自出面力邀我。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自己對體制內的應試教育感到心灰意冷。退休以後我一直在做督學,看過瞭各級各類的學校,重點學校、國際學校、職業學校,跑的地方也很多,浙江、廣西、福建、河南、山東,我深深感到體制內的學校雖然對素質教育都認同,但做的都是應試教育,沒法解脫。我夢想成功的國際化學校可以推進中國教育改革。

督導的時候,有一次到一個特殊教育學校,這裡的孩子不是行為上有偏差就是智力上有偏差,包括一些少年犯。我問那些老師為什麼選擇來這裡。有一個年輕老師說,如果我原來在公辦學校,我現在就是一條路,望著前面的學校為標桿追分數。而我現在是真正做 " 人 " 的工作,我挽救一個學生,就挽救一個傢庭,我是把教育事業當成慈善在做,不是教 X 加 Y 等於 Z 這些,我是走心的。

我聽瞭很感動。我到這裡來也是同樣的原因。體制內的教育階梯很明顯,四大名校的畢業生再博高校的四大名校,北清復交,但是還有很多優秀的孩子沒有考進四大名校,那麼雙語學校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謝校長和孩子們

B:從體制內轉換到體制外的學校,您自己的想法有什麼變化嗎 ?

X:很多東西中外是相通的。首先我更加堅定瞭自己的想法,比如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我們中國的五千年文化不能丟,我們的理科基礎也更好。所以這兩個優勢我們要保留。

第二是資源的分配。英國人口比我們少得多,就有五大名校,我們也就四大名校。中國優質資源缺少。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就是僧多粥少。這個局面很殘忍。

但是你想想五星級賓館吃自助餐,品種多,人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不用搶。來瞭這裡,跟他們接觸以後,我發現中國有優勢,但弱勢是理念有瞭但客觀上要執行非常困難。所以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

我理解的國際教育是育人為本而不是育分為先。民辦國際化學校要中西互動,大傢互相尊重,海納百川,共享文明。

B:您認為在進行國際化教育的同時會不會丟失瞭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

X:這是我一直在堅持的,沖突和差異肯定是存在的。我在開學典禮第一次講話上就說,許多傢長、學生和老師在雙語學校裡輕視中文教育,那麼你要怎麼思考和回答做人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怎麼去。

如果你不學好中文,連中國文化歷史都不知道,走出去瞭,外國人眼裡你是中國人,中國人眼內你是外國人。所以必須要加強母語教育。

在康德,中外兩方的老師負責的目標不一樣。比如數學,英方老師著重通過題目來教會英語的專業詞匯,並且啟發興趣。而中方老師更註重完成課程目標,打好學業基礎。

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教師介紹一覽

B:作為數學老師,您覺得在教學方面,中西方的最大差異在哪裡?在康德看瞭那麼多國際課程,您認為有哪些可取之處?

X:就數學來說,我們進行的都是低層次的反復訓練,舉三歸一,舉三個例題,歸納一個方法,然後去背。西方要求舉一反三。數學就是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三者之間的翻譯,加上一些運算的技能。

所以我們要教最核心的東西,不要在技術上技巧上把它碎片化,把很嚴謹的東西搞得支離破碎。外教上數學課,先預習,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自己提問題,然後大傢討論。一節課就做一道題目,個別不會的學生單獨進行輔導。我覺得效率沒有中國的高,但是對會學習的人來說需要這樣的。

中國的優勢就是批量生產,整體水平比較高,但是不拔尖。拔尖的人才需要寬松的環境,解放的思想。

我們中國現在的課程為瞭減負去掉瞭很多內容,卻失去瞭系統性。比如數學強調認知技能,不強調系統的結構,但是沒有一個內部的系統結構,記憶會很困難。

通俗的講,中國的數學專著最有名的叫九章算術,九章算術沒有內在的邏輯結構、系統這些,都是一個一個解題技術,雞兔同籠這種可以用代數方法解決的問題非要用算術的方法去做,這就是練腦筋急轉彎瞭,某種角度講它不是數學瞭。用現在的時髦語言說叫碎片化,一個個單獨的知識點理解起來是很困難的。

而歐幾裡得幾何是在三個公理的基礎上按照邏輯推理成立一個系統出來。國外的數學教學基本都是因材施教,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分不同的層次。中國教育就是一刀切,為瞭減負,不需要你像數學系的人一樣去研究內在結構。出發點很好,但是很難做到。我覺得還是要像國外一樣分層次。從瞭解到理解,熟練掌握到靈活運用,對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

B:您曾經提到過以色列的一種 " 靈商 " 教育,靈商究竟是什麼?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教學方式?

X:靈商是一種直覺靈感,是洞察力和創造力,是一個人內在的驅動力。碰到問題時並不是先想到書上怎麼說,老師怎麼說,而是先憑自己的直覺,敢想就能做。一個成功的人才,要靠 20% 智商,40% 情商,40% 靈商。

要培養這種人才,需要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靜思 "。要博學古今中外的東西,海納百川;要有理想信念,慢慢在學習中定你的志向;碰到問題要多問,知道為什麼,是什麼,更要問還有什麼。

我從不主張刷題,到後來就會機械化。現在高考考的是條件反射,反復訓練之後一看到題答案就出來瞭。一旦碰到一個沒見過的題型,需要自己思考的時候,就會兵敗如山倒。

而美國的奧林匹克競賽就不一樣瞭,它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標準題,考你的基礎。第二部分是小論文的形式,3 個題目可能就要做半天,你得慢慢想,隨便你想,沒有標準答案。這樣才能訓練情商、靈商。莫言小學畢業後輟學回傢,比爾蓋茨從哈佛輟學,馬雲原本隻是個外語老師,郭廣昌是學哲學的,所以知識技能和你未來的成就正相關的比例並不大。

新校一窺:

位於市中心的雙語學校牛在哪兒?

B:現在滬上的雙語學校數量眾多,康德有哪些獨特之處?

X:康德有一個英國的姐妹學校作為模板支撐,是固定的,上路比較快。很多雙語學校是沒有的,靠自己摸索。

我們還有政府的大力支撐,對於人才、設施、場地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從團隊來說,領導班子成員富有經驗、追求卓越,招聘的老師基本上都是有教學經驗的,很多是區骨幹、副校長,體制內的學校比體制外的還要多。我們的外教以英國康德為基地全球招聘,比較穩定。

理事會成員由各方面成功人士組成,我們還有一個學術委員會,是由層次規格很高的教育界各專傢和教育部門官員組成的,專門負責引領和監督教育質量,這是別的學校沒有的。

還有地理位置,我們是市中心唯一一傢雙語學校。

作為康德的首任榮譽總校長,我也經常思索康德將以什麼作為特色,在上海中心城區辦一所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國際化學校?答案是:探索中西教育的最佳結合之路。作為一個實驗學校,我們現在還在探索的初期階段。

B:現在開設瞭哪些課程?

X:初中的學生必須完成國傢義務教育課程並且參加中考,才能拿到畢業文憑,這點跟公辦學校一樣。差別在於公辦學校會暗中加課、補課,而我們不會。高中課程政策規定可以融入國際課程,比如 A level、IB、AP,康德是 Alevel, 但是語文歷史政治地理必須上,保留中國文化課程。

另外還有藝術課,包括音樂、美術、建築、書法等。跟一般的美術課不一樣,我們講究藝術創新,比如古希臘的房子是什麼樣的,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關系,或者畫一幅畫描述你想象的未來世界是怎樣的,而不是光臨摹。公辦學校這些藝術課常常會拿來上語數外瞭,而且也請不到好老師,我們著重創意,不是會畫畫就行瞭。

藝術作品

B:一所新學校,對於老師有什麼樣的要求?

X:我記得在面試老師的時候,有兩個外國老師,我們面談的時候他們都隻肯簽一年合同,說傢裡有事情,要幫忙照顧傢人。其實兩個人私下約好來中國賺錢順便把旅遊景點都玩一遍然後就回去瞭。我們聘的是學科組長,一年的時間剛剛瞭解情況,你就要走瞭,我不可能聘用你。

所以,我們的標準首先肯定是要喜愛教育,喜歡孩子。對外教來說需要穩定,有些機構和學校裡的外教來上課的時候拎個包沖進教室,上完課就走人,作業也不改。這種不負責任的老師我們不要。

而且要熱愛中國文化,不瞭解沒關系,可以慢慢瞭解。對中方老師的要求是熟悉中國教育的基礎上,英文基礎要好,另外要客觀的看待中西文化,不要閉關自守,也不要拿來主義一味崇洋媚外。

" 校長堂 " 相關閱讀

從公立學校轉戰民辦雙語學校後,這位校長說好教育要慢下來

如果上學時遇到這位 " 校長奶奶 ",你的中年人生不會不快樂!

復旦萬科校長:你在傢是刷手機還是讀書,決定瞭孩子一生的語言能力

本學期

跟著美國奧數隊總教練

上學期課隻有一次機會瞭

羅博深教授

開設的小學數學課

《小學數學幾何入門》

專註數學細分領域訓練

10 月中旬開始

12 周同步學習

在線小班教室

羅教授親選助教團隊

完課後可獲得獨傢證書!

本學期僅開放 160 個名額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購買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