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盼瞭 100 年的事,今天成瞭 !

09-29

孫中山 1919 年就想修的這條鐵路,今天全線通車瞭!

歷經9艱苦建設

連接我國西南和西北的鐵路大通道

甘肅蘭州到重慶鐵路

今天(9 月 29 日)全線通車

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後

與現有的渝黔鐵路相連接

形成蘭州至重慶至廣州的南北鐵路大幹線

將成為與京廣線、京滬線並列的

三條南北鐵路大動脈之一

蘭渝鐵路是我國地質條件最復雜的山區長大幹線鐵路之一

也是一條施工難度極大、風險極高的鐵路

德國隧道專傢給出的評價是

“不可能在這種地層中打隧道”

而中國鐵路建設者在不懈努力下

愣是啃下瞭這塊“硬骨頭”

那這些中國工程師是如何攻克這一道道鐵路難關的呢?

快戳視頻來瞭解一下

↓↓↓

9 年建一路 自主創新攻堅克難

蘭渝鐵路的建設構想,一百年前,就出現在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中。

1919 年,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修建蘭渝鐵路,規劃路線“蘭州-廣元-南充-重慶”,正是今日蘭渝鐵路的基本走向,但因沿線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受技術所限,這條鐵路直到進入 21 世紀後才開始實施。

從蘭州到重慶,850 公裡,不僅要翻越海拔3000 米的秦嶺,而且沿途地質狀況之復雜,堪稱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

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這條鐵路就隻能停留於想象。

但現在,工程師們有瞭一個很有魄力的解決方案。用 226 座隧道、396 座橋梁實現穿越。歷經 9 年,十萬名建設大軍探索創新,攻克瞭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取得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

真正的高難度是蘭渝鐵路卡脖子工程 —— 胡麻嶺隧道。胡麻嶺隧道二號洞,被視為“鬼門關”。打這條隧道時遇到瞭“第三系富水粉細砂巖”這一罕見的世界性難題,不到 14 公裡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艱難的時期,每天隻能掘進半米。

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和同事正在處理湧泥回流,厚度兩米的湧泥突如其來,一個星期的進度又回到瞭原點。

隧道施工,怕軟不怕硬。堅硬的巖石,大型盾構機能快速掘進。但胡麻嶺的山體,沙粒比米粉還要細,含水量高達 28%。

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表示:“你挖一鍬,它有時候來兩鍬,你挖兩鍬它來四鍬,你根本就挖不贏。我們現在就是在這個稀飯裡面在打隧道,那裡面是一挖一鍋粥,一挖一鍋粥。”

在泥湯裡挖隧道,就這樣一寸一寸地艱難推進,但再難也得挖通!其實,全長 13 公裡多的隧道,前兩年就修到瞭隻剩 163 米,可其後發生溜塌、突湧,讓隧道施工陷入停滯。

固定隧道泥沙,極為困難,即便是一年前帶著頂級設備和施工團隊來到這裡的德國隧道專傢,也束手無策。他們在撤離時評價“不可能在這種地層中打隧道”,而中國鐵路建設者在不懈努力下愣是啃下瞭這塊“硬骨頭”。

利用註漿機,按一定比例,分別在隧道前方註入水泥和矽酸鈉水溶液。兩者會在 10 秒內迅速凝固,加固隧道。—— 這是近 30 名工程師和上萬名工人,摸索出來的中國技術。

夏荔的師傅們曾修建過工程難度極大的遂渝(遂寧至重慶)鐵路、保龍(保山至龍陵)高速公路,上一代人讓夏荔他們懂得瞭一個道理,一個國傢要想創造自己的通途,真正的難題必須靠自己解決。

胡麻嶺隧道工程師夏荔表示:“沒有攻不破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幹完這個隧道的話,自己說出去,我夏荔,幹過胡麻嶺,就是這一輩子都是一個榮譽。”

2017 年 6 月 19 日早上 10 點 30 分,胡麻嶺隧道貫通。從蘭州到重慶,過去走公路要 22 小時,現在隻需要 6 小時。這條鐵路將成為繼京廣線、京滬線之後,第三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從西南地區出發的中歐班列,也要通過這裡,國際貨運時間將節省 11 個小時。

蘭渝連接數十貧困縣 打造“脫貧路”

蘭渝鐵路經過的 22 個市縣區中,有 13 個國傢扶貧重點縣、4 個省級扶貧重點縣。蘭渝鐵路打通的不僅是出山的道路,更是扶貧之路。

蘭渝鐵路覆蓋的區域盛產花椒、核桃、中藥材、木耳、橄欖油等經濟農作物。但是由於交通不暢,運輸成本高,很多高產經濟作物無法吸引區域外客戶訂貨。當地百姓守著致富的資源,卻還不得不輾轉到外地打工。

甘肅隴西藥材商楊彥林表示:“我就盼著這火車早一點開通,我們這裡的藥材就不愁賣瞭。”

新建的大型中藥材市場,就在蘭渝鐵路旁邊。這裡是中國最大的黃芪種植基地,年產黃芪 3 萬噸,隻能靠汽車運輸。

甘肅隴西藥材商楊彥林:“到四川或者到雲南貴州這些地方都要三四天,然後物流成本非常高,它一噸現在都要在六七百元,如果是鐵路運輸的話,它一噸可以達到 300 元,可以說降一半。”

蘭渝鐵路一旦通車,貨運能力每年將達到 5000 萬噸。鐵路運輸直接降低瞭物流成本,甘肅的隴南,馬壩村到附近的市場集散地,陸路運輸的成本是 1500 元 / 噸。鐵路運輸的成本下降到 400 元 / 噸,運輸成本下降瞭 75%。很多去外地打工的鄉親們也陸續回到傢鄉,重新搞起瞭經濟作物種植。

車輪滾動出經濟要素的快速流動,更滾動出區域協同的新空間、新動力。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