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不接電話?你多替他想想嘛

10-01

男朋友不接電話?你多替他想想嘛!沒準 …… 就更生氣瞭!

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往往是人際間消除誤解,促進溝通的良方。

但是作為消費者,越是站在商傢的角度,想到商傢拒不道歉、制假售假、壟斷經營的理由,就越不能原諒商傢;作為員工,越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想到老板克扣工資的理由,越容易對老板產生意見;而作為公民 …… 更是如此。

《科學美國人 Mind》警告我們:若在錯誤的時間, 以錯誤的方式 " 換位思考 ",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一個失敗的夏令營

2007 年,一個名叫塔雷克(Tareq)的巴勒斯坦年輕人參加瞭一個特殊的夏令營。該夏令營由 " 和平之種 "(Seeds of Peace)基金會發起。夏令營組織一批和塔雷克一樣的巴勒斯坦年輕人以及一批以色列年輕人共同生活,內容包括一起劃船、徒步,以及更為重要的——巴以兩國青年互相交流,闡述兩國沖突對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組織者希望通過這為期一周的夏令營,促進兩國年輕人間的革命友誼。

然而對塔雷克來說,夏令營並未達到他預期的效果。塔雷克原本以為,聽到以色列年輕人講述他們的故事與感受,能使自己產生共鳴,並消除對對方的敵意。然而,這並未奏效。盡管聽瞭對方的故事,甚至換位站在以色列年輕人的角度思考,塔雷克卻無法對對方產生更多同情之心

我們常說的 " 換位思考 ",在心理學上叫做 " 觀點采擇 "(Perspective Taking)。我們的直覺以及大量心理學理論都認為,觀點采擇能解決很多人際關系中的問題。體會他人的經歷與感受能減少偏見,彌合政見分歧,甚至可以終止暴力沖突。人與人、團體與團體間的沖突往往是缺乏理解而產生。因此,雙方若抽空坐下來喝杯茶,就能增進瞭解,認識彼此間的共同之處,從而解決分歧,消化矛盾。

這個邏輯在大多數情況都成立。數十年的研究表明,觀點采擇通常能深化人與人間的感情,使人產生更多利他行為例如互相幫助與合作。讓人更加慷慨,甚至對原本不屑一顧的對立黨派成員都如此。

然而觀點采擇有時卻並不奏效,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觀點采擇會產生相反甚至有害的作用

換位思考

也有適用范圍?

人們往往將觀點采擇作為解決不同種族、政治團體間長久矛盾的辦法。而塔雷克的經驗表明這種策略可能陷入瞭誤區。在參加 " 和平之種 " 夏令營兩年後,塔雷克認識瞭麻省理工大學(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群體沖突心理學的神經科學傢艾米爾 · 佈魯諾(Emile Bruneau),並與佈魯諾共同工作。佈魯諾表示,大量研究表明,在不同群體間,觀點采擇能夠提升優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看法。例如,思考一個無傢可歸者的處境可以讓普通人獲得更大動力去幫助他。

但對兩個存在沖突的對立群體來說,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也無法消除仇恨。

佈魯諾最近提出,對存在沖突的對立群體,觀點采擇會分別對沖突兩方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即將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佈魯諾在歐洲和北美分別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關系、美國白人和墨西哥移民間的關系進行瞭研究。研究發現,在沖突中處於優勢的群體(在此即以色列人和美國白人)在換位思考後會對處於劣勢的對方(相應的即巴勒斯坦人和墨西哥移民)產生更積極的看法;但反之,對處於劣勢的群體,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卻無法對對方產生積極看法。

實際上,在墨西哥移民聽取瞭美國白人的觀點後,他們對美國白人的看法變得更差瞭

圖片來自:chinadaily

你不聽我說

那我也不想聽你說

觀點采擇對於沖突中的弱勢群體似乎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可能的解釋是,這些較為弱勢的群體和個人,平時已經花瞭很多精力站在強勢一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更多重復同樣的事情並不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消費者已經受夠瞭商傢一次又一次的就范,再多的解釋也無濟於事。

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心理學傢邁克爾 • 克勞斯(Michael Kraus)和他的同事在 2011 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社會底層人士的幸福感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他們會花更多時間與精力研究他人的想法,而非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現狀。另外,像學生、公司底層員工等弱勢群體,他們經常感覺自己的觀點不受重視,沒人願意聽取他們的看法,因此,他們也很難專心聽取別人的看法。

通過研究,佈魯諾發現,能讓弱勢群體對於沖突對方的態度產生積極變化的,並不是 " 觀點采擇 ",而是" 觀點給予 "(Perspective Giving),即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得到強勢群體的註意。佈魯諾認為,弱勢群體有強烈的表達欲望,他們渴望自己的聲音能夠得到他人的關註。

廣告已經每天對著消費者狂轟濫炸,消費者的聲音卻聽不到。解決沖突,商傢就得先閉嘴,讓處於弱勢的消費者先說。

換位思考

帶來更多不道德行為?

商業談判盡管不像暴力沖突那樣血腥,但仍處處充滿硝煙與陰謀,尤其是當談判的某一方使出一些骯臟的策略時。在一篇目前尚未發表的論文中,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心理學傢亞當 • 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模擬瞭一場商業談判,他要求談判的一方事先想象對方可能采用的策略,隨後有瞭驚人的發現。加林斯基說:"一旦你認識到對方可能采取的策略,你就更有可能使用不道德的手段。" 在對對方的策略進行研究後,某方甚至會對與談判無關的第三者做出不道德行為,例如參與者會對研究人員撒謊,稱自己在某件任務上完成的十分出色,盡管這和談判毫無關系!

加林斯基認為,商業談判的激烈競爭會使人感到威脅,令談判者過度關註對方可能采取的欺詐等不道德行為。這會促使談判雙方都采取骯臟的策略,尤其是當一方從對方的語氣中感到威脅時。加林斯基說:" 當你情緒冷靜時,觀點采擇會緩和氣氛,促成合作;而當你怒火中燒時,站在對方的立場會使情緒火上澆油。"

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成立的,當人們感到失望、憤怒時," 替對方想想 " 可能會讓人得情緒變得更壞。妻子不高興時總會想象老公正在幹嘛,而這時候想象出來的從來都不是什麼好事兒 …… 還是祈禱不要有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替自己設身處地吧。

男朋友又不接電話瞭?他是不是在跟別的姑娘鬼混??

怎樣有效換位思考?

看到這裡,你可能認為佈魯諾和加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挺令人遺憾的。但至少在朋友和同事間,觀點采擇還是能產生合作的積極效果;而對更需要緩和關系的沖突雙方,進行觀點采擇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敵對雙方之間,換位思考可能是火上澆油。

但也不全是壞消息。佈魯諾的研究實際上提供瞭一種相對簡單的緩和矛盾的辦法:即在沖突的群體間,讓處於相對弱勢的一方首先表達自己的觀點,即進行 " 觀點給予 "。例如,在學生與導師、員工與老板等日常關系中,應該讓地位相對較低的人首先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話,會使他們感到自己受到瞭關註,有助於關系的良好發展。

商界也可以采用類似的策略。很多人認為商業談判是一個零和博弈的過程,一方占瞭便宜,另一方就要吃虧。這種觀點容易讓談判者情緒產生較大波動,使觀點采擇更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然而,商業談判更多的可以看做一個正和博弈,使雙方實際上獲得雙贏的結果。例如,汽車銷售員和顧客的利益看起來存在沖突,銷售員希望汽車賣出更高的價格,客戶則希望花更少的錢買到汽車。但雙方實際上卻有更大的共同利益:即完成交易,雙方共同實現目的。當談判雙方都專註於彼此的共同利益,爭取雙贏,就更有可能達成一致瞭。

一個 AI

換位思考時,也要多往好處想。比如男朋友不接電話,未必就是他不愛你,說不定是死瞭呢?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