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電影是春藥還是毒藥?

09-25

相信每個小夥伴都看過恐怖電影,有人如癡如醉,有人隻是聽到背景音樂也嚇得顫抖。

有人認為,看恐怖電影能增加情侶的感情,有人覺得會釋放壓力,甚至有人說看恐怖電影能減肥。

《靈氣逼人》(電影劇照 / 圖)

有人對恐怖電影可謂癡迷狂熱,他們傢裡會堆滿恐怖電影的光盤,最愛在暴風雨肆虐的夜晚,伴隨著閃電雷鳴聲看恐怖片。

而情侶們愛看的電影類型,恐怖片必定是他們的選擇之一。在黑漆漆的電影院,恐怖的畫面,不時傳出的詭異音樂和幾聲淒厲尖叫,都會讓人心跳加速和腎上腺激素飆升。男性此時就可以向女性展現自己勇敢的內心。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恐怖電影可以說是小眾的電影類型,因為喜歡的人對它是如癡如醉,討厭的人連看一眼恐怖電影海報都害怕。為什麼人們對恐怖電影的態度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根據普渡大學佈瑞恩 · 拉姆傳播學院的教授兼副主任格倫 · 斯帕克斯的分析,一些人總是樂於去享受高水平的生理上的激勵。不同人的天性會讓他們的選擇和行為有所差異。根據文獻,約有百分之十的人口熱衷於需求刺激。除瞭對恐怖電影有狂熱喜愛外,這些喜歡刺激的人通常還喜歡極限運動,刺激的遊樂項目如過山車、跳樓機等等。

同樣地,天性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一些人討厭恐怖電影。尤其是,一些人曾有一段很痛苦的時間去篩選他們的環境中不想要的刺激。例如,他們可能會對於粉筆與黑板摩擦發出的刺耳聲響有強烈的不適反應,而這些相同的人同樣也更傾向於對恐怖電影產生強烈的生理反應。

但是,無論孩子們的天性是喜愛新奇刺激的事物還是相反,他們都不應該接觸恐怖電影。即使恐怖電影是虛構的,這仍舊會對年幼的孩子造成害怕的感受。因為直到五歲到七歲,孩子們仍舊相信他們所看到的,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層。過多地接觸恐怖元素或許會對他們的內心造成陰影。

《咒怨》(電影劇照 / 圖)

增進感情的法寶?

男性喜歡和女性一起看恐怖電影。從男性的角度講,和女性看恐怖片,能在觀看過程中展現自己強大的內心和享受保護女性的滿足感。女性的角度講,就是能在害怕的時候緊緊抓住旁邊男性的手或手臂,提供一種心理安慰,讓她知道並不是隻有她一個人在看恐怖片。

這種現象也得到瞭研究證實。研究顯示,有更多的男人喜愛恐怖電影。這個或許與男人被社會定位為是勇敢的並且喜愛恐怖事物的角色有關。斯帕克斯說。男人或許從不讓恐怖電影嚇倒他們而派生出社會滿足感。

" 男人總喜歡把恐怖電影作為約會電影,是因為女人更傾向於在她們害怕的時候尋求身體上的親近,而這個時候男人們就可以向她們展示自己的力量與勇敢。" 康托爾說。在一項研究中顯示,男人們會在他們看到一個女性害怕時而喜歡一部恐怖電影,而女人們則會在她們和一個不害怕恐怖電影的男性一起看時喜歡這部電影。

因此,約會時看恐怖電影,可以是情侶雙方增進感情的一個舉措。看電影時,基本上都是女性依偎在男性肩頭或緊抓男性的手。當然,也不排除有相反的情況出現。

看恐怖片能減肥?

《每日郵報》《衛報》等英國媒體的報道,根據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新陳代謝專傢理查德 · 麥肯齊的實驗顯示,看上一部恐怖片相當於散步半小時,而腎上腺素的分泌也會使人降低食欲。

他們對 10 名參與觀看恐怖片的志願者進行瞭測試,根據他們的心跳速率、攝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來計算出他們在觀看恐怖片時消耗瞭多少熱量。而參與測試的志願者在觀看恐怖片的 90 分鐘內平均消耗 113 卡路裡,這個數字相當於散步半小時的熱量,更直觀地說,消耗的熱量相當於一小根巧克力棒。

麥肯齊對此實驗結果的解釋是," 由於看恐怖片導致心跳加快、全身血流加快,體內腎上腺素水平也隨之上升。正是由於身體裡釋放出能迅速起效的腎上腺素,導致基礎新陳代謝率上升,最終使身體燃燒掉更多的卡路裡。"

日本電信公司 NTT Docomo 旗下的電子醫療合資公司 Docomo Healthcare,根據這個 " 恐怖電影能消耗熱量 " 理念,拍瞭一部叫做《Calorie Movie》的廣告。他們召集瞭 12 名志願者,戴上能監測卡路裡的智能手環,在一個獨立狹小漆黑的空間中,觀看他們拍攝的一段恐怖片。

如圖顯示,觀看恐怖片共消耗瞭 22050 卡!(資料圖)

從原理上說,看恐怖片消耗更多熱量的說法並沒有問題。因為人在遭受驚嚇後,人體處於應激狀態。盡管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會提高基礎代謝率,付出的代價卻是心臟承受更多的負擔。

上海中山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魏來表示,看恐怖片減肥並不可行。" 從原理上說,驚嚇後血液在體內的流動速度加快,的確能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造成更多能量的消耗,不過這對人的心理健康存在很大隱患。心理承受能力較低的人容易誘發恐懼焦慮感,引發心臟疾病。"

所以,想要減肥,還是老老實實地每天運動和控制飲食,不要嘗試這種 " 以毒攻毒 " 的方式為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