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 · ZAKER 南京 特約評論員 土土絨
相親,這個時下熱度頗高的詞,已不再是大齡男女的專屬,越來越多的低齡女大學生也被父母 " 花式催相親 ",早早地卷入相親市場。驀然回首,她們已置身於一個相親低齡化的時代。
一位女大學生理直氣壯地反對相親:" 媽,我這麼年輕貌美,用不著您介紹!" 結果分分鐘被老媽懟回來:" 貌美就更需要媽媽幫你把好關,免得被人騙。"
可是,大學生學業還沒完成,難道就這麼急著結婚嗎?很顯然,著急的並不是所有大學生,而隻是女大學生,甚至也不是女大學生本人,而僅僅是女大學生的傢長。原因很好理解,一般看來,女性越年輕,在婚戀市場上越有優勢,年齡越大,就越 " 不值錢 "。所以,趁著女兒最 " 值錢 " 的時候,早早地在婚戀市場上找個好對象,難道不是 " 明智之舉 " 嗎?
但是,為什麼這種 " 明智之舉 " 看起來這麼令人反感呢?因為低齡相親行為的背後,是物化女性的觀念背景:不認為女性是跟男性對等的 " 人 ",而是可以稱斤拈兩的商品,她們婚戀市場上被討價還價," 待價而沽 ",所以,自然應該趁著 " 好價錢 " 賣出去。
假如說大齡青年相親,是因為真的渴望婚姻的話,低齡女大學生相親,則是渴求一樁 " 好婚姻 "。這些安排相親的傢長,誰也不會真的認為自己的女兒嫁不出去,但是,光嫁得出去還不夠,嫁得好才更重要。那麼,怎樣才算嫁得好?——男方最好是成功人士,有房有車,本地戶籍 …… 這些判斷標準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讓人想到前一段時間熱議的 " 相親價目表 "。
傢長不放心年輕女孩自己談戀愛,是怕孩子隻重感情,不管對方的外在條件;而他們安排的相親,當然是算好瞭條件,門當戶對的。唯一的問題是,婚戀中最重要的起點 " 感情 " 卻沒有被計算在內。這樣的戀愛怎麼開始?這樣的婚姻會走向哪裡?
不可否認,結婚肯定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之上的。可問題是,她們還隻是大學生,她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和機會去嘗試、去體會,去瞭解人生的冷暖,享受愛情的美妙。真的要在她們正準備好出發的時候,就用相親把這一切都剝奪瞭嗎?
作者為電視媒體評論員
(編輯 魏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