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傳聞允許特斯拉獨資在華造車!

09-29

最近一側新聞成功引起瞭我的註意—— 20 多年來重大改變:中國考慮允許外資建立獨資電動車業務。作為一個在汽車圈摸爬滾打多 " 日 " 的小編,我看到這則新聞的驚訝程度不亞於在我村子裡看到周傑倫。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有計劃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的限制。這就意味著,如果消息屬實,那麼一直渴望在華建廠的特斯拉有望落戶上海。而這就意味著車企 " 獨資 " 化將會為市場掀開新的篇章。

在開始說自己的觀點之前,我有必要先說明清楚,關於這個 " 中國政府考慮允許外資車企在中國自貿區內獨資建廠 " 的事情終究是個傳聞,還沒有實錘下來的。但是,根據相關人士對商務部的郵件采訪中表示:中國將會積極落實新能源制造領域向外國人開放的措施。

這個表態很容忍讓人認為以往的規定有松動的跡象。但是如果是真的允許瞭外資企業獨資生產電動汽車的話,放在國內銷售,仍需要交進口關稅,Excuse me?這種規定看似不合理,但是卻是對市場的一種保護,一種過渡或者說對外企的限制吧。大傢可以把這個政策看做試點,目前依我來看,不會對現行的政策作出巨大的改變的。

回看 5 月份發改委發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裡面依然有明確的規定:對於汽車整車嗎、專用汽車和摩托車制造等行業,中方的占股比不得低於 50%。這個說明底線的同時其實也是保護瞭中方的利益。而這也說明瞭合資車企,不會一下子就能撇開中方而 " 獨資 " 行事。

畢竟放開合資股比限制是有非常多反對的聲音的。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放開股比限制對自主品牌的打擊是不可估量的,因為畢竟自主的水平和規模相比合資都不在一個檔次上,而借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先生的話來說:誰放開合資股比,誰就是大漢奸。

而目前情況來說,合資仍然是外企打開中國市場最好的選擇,比如前陣的江淮汽車和大眾合資一起打造電動車一樣。而電動車的大潮已經在醞釀之中,再加上外企虎視眈眈的小心思," 獨資 " 的到來貌似真的非常有可能。

說到 " 獨資 " 我想先說說 " 合資 "。合資政策對於我們來說,到底 " 得 " 多還是 " 失 " 多呢?

首先合資辦車企,初衷肯定是雙贏的。外資企業在最開始的時候對中方市場和投資環境都不夠熟悉,甚至可以用陌生來形容,這就需要中方的夥伴去幫助瞭。而自主的技術不夠堅挺,這個時候就隻能用 " 市場 " 去換 " 技術 " 瞭。

在 20 年的磨合發展和壯大中,雙方都獲得瞭相應的利益,而中方占股 50% 以上是不變的。合資車輛由於價格適中,品質穩定一直受到消費者的認可,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把車標撤去,又會有多少人去買賬呢?所以說中方的 " 失 " 還是沒有建立起消費者對自傢品牌的認可。

而這裡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外資不願意把所有先進的技術引進國內,這就造車瞭國內的車輛和國外的形成雙重標準,這是消費者不願意看到的,而自主車企的幹擾也會使得外資企業在戰略和發展方面受到限制。

如果 " 獨資 " 坐實瞭,很多人都持負面的態度去看待。但是自主車企其實不用懼怕這一點,因為的這樣的機制下會形成一個相對的良性競爭。如果特斯拉進來建廠拉高瞭銷量,那麼也會激發自主車企更加積極去研究對策應對,那麼電動車的大潮便會翻滾起來,給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有一個詞語叫後發制人,就好比互聯網領域,中國是後來居上的,放在現在已經有很多方面是趕超美國的瞭。而中國的汽車行業活力還是十分足的,如果固步自封墨守成規的話,那還談什麼學習進步呢?既然說要電動車革命,那麼放開政策不失是一個好的機會和必不可少的條件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