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每個月都有不少花樣繁多的上市新車,但是對於自主品牌來說, SUV 仍然是他們關註的重點。最新的一臺是瑞虎 5X。
在此之前奇瑞已經有瑞虎 7 在市面銷售,這次新上市的 5X,從名字就知道,是比瑞虎 7 更低一個級別的小型 SUV。但是 5X 這個名字,讓我想起某個「興趣社區 App」…… 而之所以叫 5X,是因為奇瑞還有一款名為「瑞虎 5」的緊湊型 SUV。
說回瑞虎 5X。我們先對它的體量有個認識:4338*1830*1645mm 的三圍,比較 JEEP 自由俠更長,接近哈弗的 H2(H2 高瞭 5cm),但是 5X 的軸距居然比 H2 長瞭 7cm。不過總之,你知道這是一輛小型 SUV 就對瞭。在這個細分市場裡,競爭對手還是挺多的,包括剛才提到的 H2,以及後面馬上要上市的榮威 RX3 等等。
然後最重要的價格:7.99-11.09 萬,共 7 個配置,分別是 1.5T+6MT 以及 1.5T+6 速雙離合的動力搭配。
設計:還記得 2014 年的 concept β 嗎?
瑞虎 5X 的外觀第一眼看上去總讓人覺得哪兒有點不對,有這種感覺,八成是因為那個不規則形狀的前大燈。但其實不管是大燈還是整車造型,都有源可溯,也就是奇瑞在 2014 年北京車展時發佈的 concept β 概念車。
(圖片來源:汽車之傢)
在今年 4 月,奇瑞還曾經公佈瞭一組代號 T17(也就是量產的 5X)的 SUV 車型的設計圖。時隔三年,概念車終於變為量產車。
從概念到量產,不少標志性設計得以保留,說明奇瑞的設計團隊在這輛車的設計上應該還是比較堅定的。最後量產的樣子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歡,但是對於面對更年輕用戶的小型 SUV 來說,在外觀造型上能做出新意,還是挺有必要的。
況且,在整個自主品牌都在造型設計上下功夫的時候,誰不努力誰就掉隊瞭。
相對於價位來說,內飾的設計給我個人感覺還是挺不錯的,非對稱設計,尤其是中間地臺(console)部分,有越級的感覺。
方向盤看起來有點像凱迪拉克的造型:
在汽車之傢之前拍到的瑞虎 5X 試裝車上,采用瞭紅黑雙色內飾搭配,但是最後量產版內飾現在看來應該是隻有黑銀一種,有點兒沉悶。
(瑞虎 5X 試裝版內飾及外觀,圖片來源:汽車之傢)
Cloudrive 3.0 車載互聯系統
說到內飾就得順便把車載大屏聊瞭。
瑞虎 5X 全系搭載的是 9 寸的橫向電容觸摸屏,運行一套名為 Cloudrive 3.0 的車載交互系統。從專門給車載互聯系統做瞭一套宣傳資料可以看出,廠傢對於這塊兒還是挺看重的。
奇瑞在車載互聯系統上的路線圖可以參考下圖:
簡而言之,3.0 系統是一套聯網車機系統,在瑞虎 5X 上,內置聯通 4G 網絡。整套系統的功能亮點包括支持 CarPlay、CarLife 車機手機互聯,智能語音交互、百度高德雙地圖導航、海量內容服務接入、手機對車輛遠程控制等等。
從系統界面來看,這套系統設計的不算山寨,能傳達出一定的品質感,至於具體的使用體驗如何,例如語音識別率、流暢度,內容服務實用程度等等,希望以後有機會能深入體驗到。
不過有一些官方宣傳中的特點可以列在下面:
使用「小虎你好」可以喚醒語音操作;
支持 32 種方言識別,正確率號稱達到 99%;
擁有超過 500 傢信息供應源,是某「互聯網 SUV」的 1.7 倍;
系統有四套主題界面可選;
手機 App 可以遠程控制車輛解鎖、空調等操作;
供應商包括中國聯通、科大訊飛(語音供應商)、東軟、高德、百度、攜程、考拉 FM、喜馬拉雅、大眾點評、美團、蝦米等等,從中你可以看出 Cloudrive 3.0 的部分服務、信息來源。
其他想說的:
瑞虎 5X 被奇瑞成為中國品牌第一款模塊化 + 專業平臺車型,事實上這輛車是基於奇瑞的 T1X 平臺做的。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T1X 平臺的軸距帶寬可以在 2560-2800mm 之間,離地間隙 145-190mm 之間,可以生產 5-7 座車型,采用多連桿後懸掛 + 後副車架的底盤方案。
T1X 平臺的第一個量產產品,是之前的瑞虎 7。
順便用一張奇瑞官方的 PPT 圖片展示一下整車驗證的復雜性:
在這個價位上,受制於成本,不可能提供太多的科技配置,尤其是高級駕駛輔助配置。看瞭看配置表,有幾個發現:
1.AutoHold、電子手剎是全系標配(對,手動擋也有)
2.ABS、EBD、ESP、坡道輔助、陡坡緩降都是全系標配,說明奇瑞對於安全這塊還是比較看重
3. 車道偏離提醒功能,7 款配置裡有 3 款標配,包括手動最高配
4. 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定速巡航,也是全系標配
5. 不好的地方,全系都是鹵素大燈,隻有日行燈是 LED 的
6. 前排後排各有 2 個 USB 口,不過電流強度未知
所以這麼總結起來看的話,奇瑞對於瑞虎 5X 應該是寄予厚望的,配置下放的很大方,外觀內飾和互聯網系統也都用瞭大力。
當然這裡沒提及的是駕駛質感和整車可靠性等部分的內容,畢竟沒有親自開到這車,所以現在不好評論。但這又恰恰是自主品牌的軟肋所在,而且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