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抱怨外國的車在中國一旦國產,質量就會打折,還有各種簡配,好像這些外國車企想著法子來忽悠中國人。這是事實,沒錯!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這些外國的車為啥進中國就變瞭樣?車企始終是以市場為導向,他隻會做賣得好的車,而不是技術最先進最安全的車,換句話說,中國消費者越看重什麼,他們就會滿足什麼。同一款車,成本和價格擺在那裡,選擇瞭這些,就隻能放棄那些。
為什麼外國汽車一到中國就 " 變壞 "?
比如,都說日本車的鋼板薄,這很好解釋,降低車重就會降低成本,就會省油,就會更加靈活,更受城市人群的喜好,堵車費油啊。你不但買車的錢能少掏,而且還省油錢呢。所以買的人多。
德國人之前做車是比較老實的,但在中國他學壞瞭。中國人喜歡什麼車?大的車,內飾漂亮的車,發動機、底盤、懸掛很少有人關心。所以大眾很聰明,把皮拉長,把空間弄大,然後把懸掛、底盤上去簡配,這樣的車成本降低瞭,反而賣得更好。
每個國傢都有自己的國情,就好比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特點一樣。歐洲那些固執的懷抱著百年造車體會的公司們,無一不在中國市場上栽過跟頭。你歐洲的百年造車體會,在中國大陸市場是行不通的,最起碼在當今是行不通的。隻有像精明的日本人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利潤。
中國人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車?
在中國,請不要講車本身,而隻要看市場就行。我們並不是在買車,而是在買面子,買車屁股,買皮座椅和多向電動調解,買定速巡航,買寬敞的後排空間,買天窗,買看上去很精細的內飾,買車載電話,買倒車雷達,買聽不到發動機聲的車殼子,買集成在方向盤上的各種按鈕,等等。
至於底盤、發動機、變速箱、懸掛和輪胎 …… 那有什麼用呢?
你說為瞭安全?豈不可笑?誰傢的車買來是為瞭撞的?是不是?
面對這樣的市場,很多公司付出瞭高昂的代價。德國不算慘的,他用七十年代的技術(捷達、桑塔納就是典型代表,到現在還在弄)賺瞭中國二十多年的錢,怎麼叫慘呢?真正慘的是雪鐵龍,最開始引進中國的全是原滋原味的歐洲車,最後沒一款賣得好的。塞納、老標致 508、畢加索這些統統都死掉瞭。倒是按照中國設計師思路設計的三廂富康 988 賣火瞭,為哈,就是因為多瞭個屁股,空間大瞭,能裝瞭。至於說,加個屁股是不是影響瞭重心,是不是改變瞭風阻系數,原來的底盤是否與三廂的造型適配,都沒人管,因為大傢也不關心。
國產的合資車其實為瞭節省成本,在各方面都打瞭折扣。我們不能無原則的咒罵日本人。在車輛質量上,北美每年評出最可靠車型和最安全車型都有很多日本車的身影,甚至還占大多數。北美的日本車為什麼質量好?唯一的原因是它的零配件質量要更好,裝配工藝更過硬。
一款日本車,不管其在海外市場銷售瞭多少千萬輛 …… 那都跟即將國產的車沒有關系,哪怕它們同一型號。一款歐洲車,減低瞭配置、拉長瞭車身、增加瞭屁股以後,其質量也與其在歐洲的銷量與口碑無關。
最後說一句,不要抱怨日本人,也不要抱怨德國人,關鍵還是市場。車企都是要賺錢的。如果咱們中國人都認為車子長、坐著舒服寬敞那就是好車,要的是面子和屁股,那外國的車企自然會迎合你的需求。正是因為的中國汽車消費還不成熟,所以才會出現這種錯位的局面,但我相信,未來這種局面一定會得到改善,當我們越來越重視汽車內在東西的時候,車企也就自然去滿足我們的要求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