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關註商界動態的人不難發現,近幾年來,包括柳傳志、馬雲、王健林、董明珠、馬化騰、郭廣昌、劉永好等很多領袖級企業傢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地 " 商幫大會 " 現場。各位大佬的每次現身都會努力為自己的傢鄉,或者為自己曾經學習和奮鬥過的一方熱土鼓與呼。
2017," 商幫 " 大會之年?
如果說,2017 年是 " 商幫 " 大會之年毫不為過。據瞭解,僅 2017 年,包括粵商、浙商、貴商、西商、贛商、川商、晉商、徽商、蘇商等已經或即將召開高規格會議論壇。如果加上往年舉辦過的閩商、蒙商等大會,我國幾乎所有傳統意義上的商幫,在近幾年內,都通過此類大會形式,開始在不同平臺和區域發出自己的聲音。
1. 規格之高
進入 2017 年以來,不少 " 商幫 " 大會出現瞭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那就是規格越來越高,甚至所在省份的省委書記、省長都紛紛出席站臺。作為各省、自治區重大的招商投資促進活動,各地政府對商幫資源的重視程度之高,也在今年得到集中體現。
9 月中上旬,兩場首次由地方省政府主辦的 " 商幫 " 大會引起瞭人們的關註。2017 粵商大會與 2017 全球貴商發展大會都以史無前例的高規格示人。特別是粵商大會由廣東省政府、廣東省政協共同主辦,讓人們看到瞭地方政府對民間 " 商幫 " 力量的高度重視。
還有即將在 11 月舉行的首屆世界贛商大會,僅從組委會的人員名單就足以證明其規格之高。專門成立的首屆世界贛商大會組委會,由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擔任組委會名譽主任,省長劉奇擔任組委會主任,甚至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首屆世界贛商大會總體方案》,以確保大會的順利推進。
另外,晉商大會雖然已經中斷數年,但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對於晉商的重視絲毫不減。3 月 16 日,由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辦的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啟動大會在北京召開,包括省委書記、省長等 6 名省委常委出席瞭大會。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采訪時分析稱,過去的商幫組織更多的是民間行為,是以籍貫為紐帶形成的。發展到現在由政府來鼓勵商幫的發展,並且舉辦的會議規格越來越高,這也凸顯瞭在新時期各地對於民間投資資源的重視。
2. 海納百川
除瞭規格提高之外,主打 " 一帶一路 " 主題,以及海納百川式的吸引各路商界資源等也成為很多商幫大會的主要做法。
5 月 17 日,處於 " 一帶一路 " 重要節點的安徽,以 " 一帶一路 " 新機遇為主題召開瞭 2017 中國國際徽商大會,以期建成 " 一帶一路 " 的重要樞紐、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撐、長三角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徽商大會現場,集中簽約瞭項目 222 項,項目總金額達 3409 億元。
同樣主打 " 一帶一路 " 主題的還有 8 月 19 日召開的首屆西商大會,吸引瞭來自美英日俄等 18 個國傢的政商界人士參加。
上述的首屆世界贛商大會在計劃邀請的嘉賓中,就包括瞭海內外知名贛商企業傢,以及在贛學習生活工作過或關心關註江西發展的各界知名人士。
商幫歷史上都是以籍貫為紐帶,過去人們走出去比較少,走出去有一番事業的到後來也很多都告老還鄉。但現在社會的流動太大瞭,商幫的外延發生瞭很大變化,不僅包括籍貫,也包括瞭屬地的。現在一個大企業傢,往往同時具備幾個商幫群體的身份,比如,新粵商既包括瞭走出去的李嘉誠,也包括籍貫外地、但在廣東發傢致富的許傢印等人。
" 也就是海納百川,為我所用。" 彭澎說,現在的商幫中,籍貫隻是一部分,外來人在本地經商致富的,以及其他諸如校友、工作過的有沾親帶故的各界朋友都算,也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發展經濟。" 總之,商幫大會,雖然聯絡感情很重要,但最終都是投資大會,為瞭擴大投資。"
不過,在彭澎看來,無論是血緣、鄉誼還是校友情,主打的的都是 " 情懷 " 牌,而要吸引企業傢投資,光有情懷有時候是不夠的,對企業來說,發展空間和環境更為重要。
地方政府熱衷 " 商幫 " 大會背後,不容忽視的現實
今年以來,地方政府之所以不斷加大對民營資本的關註,有一個宏觀背景無法忽視,那就是 2016 年民間投資降速趨勢下,地方政府的地方債壓力不斷加大。
1. 2016 民間投資降速引發全國關註
每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被很多人視為一年經濟走勢的風向標。據數據顯示,2016 年第一季度民間投資 53197 億元,比 1 — 2 月降低 1.2 個百分點,比 2015 年全年增速降低 4.4 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增速回落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2016 年 5 月 9 日,《人民日報》刊發的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形勢中強調,民營企業投資大幅下降為當前經濟暴露出的新問題之一。文中指出,不可否認,我們面臨的固有矛盾還沒根本解決,一些新的問題也有所暴露。" 穩 " 的基礎仍然主要依靠 " 老辦法 ",即投資拉動,部分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特別是民營企業投資大幅下降,房地產泡沫、過剩產能、不良貸款、地方債務、股市、匯市、債市、非法集資等風險點增多。
次日,新華社就發佈瞭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的消息。
一時間,民間投資為什麼下降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對此,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傢任澤平曾在當時撰文指出,首先,民間企業沒有能力投。跟地方政府、國企能夠憑借所有制身份比較容易地獲得財政資金和銀行信貸傾斜不同,民間企業相當大程度上依靠以利潤為主的內源性融資。
其次,民間企業沒有意願投。民間企業投資意願不足,除瞭制度性交易成本過高、私人產權保護不夠、法制化欠缺、政府幹預過多、官員廣泛的不作為等老問題外,近年又增加瞭貨幣超發抬高企業成本、政策信號搖擺市場預期不穩定兩大因素。
另外,民間企業沒有地方投。一方面,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服務業存在廣泛管制,民間企業缺少地方投資領域。中國不缺需求,而缺有效供給。
如何恢復民間投資?任澤平認為,中國經濟有很大潛力,應改善民間企業的投資能力、意願和領域。
2. 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保持監督高壓態勢
2016 年,伴隨著民間投資降速,是我國 "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 " 力度,以及各地政府地方債壓力的的不斷加大。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 2016 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為 15.32 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率為 80.5%。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 2017 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 18.82 萬億元。
但是有分析認為,如果加上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中有很多未被公開的隱性債務,地方政府所背負的債務負擔實際更大,整體形勢較為嚴峻,償債壓力較大。
7 月 28 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同日,財政部副部長劉偉表示,近年來,財政部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推進制度建設,形成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監督的 " 閉環 " 制度體系。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稱,要堅決依法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地方政府一律采取在限額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方式規范舉債,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債。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變相融資,要督促地方嚴格執行國傢出臺的 PPP、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各項規范管理政策要求,防止地方政府將其異化為變相舉債的渠道。
3. 利好頻出,激發民間投資
在經歷瞭 2016 年的大幅下滑後,關於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頻出。尤其是進入 2017 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瞭有關為民營資本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和推進民間投資增長的政策、措施,民間投資的準入門檻和進入范圍進一步寬松。
2016 年,國務院就專門對民間投資組織瞭全國范圍的大督查,並且聘請瞭第三方機構對民間投資的有關情況進行評估;7 月份,國務院專門下發瞭促進民間投資的文件;9 月份發改委制定瞭民間投資 "26 條 " 政策,對於一些體制機制上的障礙,包括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都在 "26 條 " 中提出瞭具體要求。而 2017 年的重點就是推進政策的落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民間投資 2016 年底已實現階段性築底,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已開始發揮作用,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航空等行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得到積極推進,民間投資的門檻和范圍不斷寬松,今年或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據發改委副主任張勇介紹,推進民間投資的政策落實是 2017 年工作的一個重點。通過進一步加大支持 PPP 模式的力度,使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的領域。發改委將進一步簡政放權,放寬準入門檻,維護好市場秩序,為民間投資、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條件。
可喜的是,根據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 年前 8 個月,我國民間投資累計達 23.9 萬億元,同比增長 6.4%,總體上呈現出較為穩定的發展趨勢。
發改委表示,下半年繼續大力創新推廣 PPP 模式,推動地方利用多種 PPP 操作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加快完善價格收費標準政策,在相關領域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吸引民間投資參與。
PPP 成為地方招商引資主要手段
通過各類 " 商幫 " 大會不難發現,以區域新商幫概念吸引企業傢投資,成為此類會議的主要目的。而縱觀各類大會所推出的投資選項,除瞭傳統的產業帶動性較強的投資項目,PPP 不約而同地成為各地共同力推的投資項目。隨著我國 PPP 模式的不斷推進與成熟,各地方政府已經將 PPP 視為重要的招商引資手段之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 2016 年 9 月 5 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著手中的文件一一詢問相關部門:" 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促進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建設,這項工作能不能再加快一點?進一步放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限制,目前有沒有具體舉措?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能不能切實做到民辦與公辦機構在市場準入等方面同等對待?"
彭澎說,近兩年來,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曾引發各界的廣泛關註,有不少民間資本離開實體經濟,去從事房地產投資、民間融資等。現在新一輪經濟復蘇回暖,民資進入房地產投資的空間收窄,也促使不少資本回歸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在去杠桿、地方負債嚴控的大背景下,各地通過 PPP 的方式,吸引民間投資進入到很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是解決資金來源、擴大有效投資規模,提升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
1. 全國 PPP 入庫項目總投資額達 16.4 萬億
今年 9 月,國務院辦公廳引發的《關於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促進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開放力度,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視民間資本的行為,為民營企業創造平等競爭機會,支持民間資本股權占比高的社會資本方參與 PPP 項目,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積極采取多種 PPP 運作方式,規范有序盤活存量資產,豐富民營企業投資機會,回收的資金主要用於補短板項目建設,形成新的優質資產,實現投資良性循環。
財政部 PPP 中心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6 月末,全國入庫項目有 13554 個,總投資額達 16.4 萬億元,覆蓋全國 31 個省 ( 自治區、直轄市 ) 及新疆兵團,19 個行業領域。自 2016 年 1 月末至 2017 年 6 月末,全國 PPP 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月均增長項目 386 個、投資額 4842 億元,PPP 項目需求還在持續加大。
《經濟參考報》評論稱,在地方穩投資過程中," 政府投資引導基金 +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 PPP ) 模式 " 雙管齊下成為地方投融資的重要著力點。
然而,雨後春筍般爭相上馬的 PPP 項目,背後卻存在一些問題。
國傢發改委財金司財政處處長關鵬在日前舉辦的 "2017 中國 PPP 投資論壇 " 上表示,過度使用 PPP 模式會給地方政府帶來 " 財政幻覺 ",我國要警惕由此導致的過度投資和盲目投資。" 今年以來,我國公佈新成交的 PPP 項目交易額已達 2.4 萬億元。近年來,PPP 市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不過,我國仍需高度重視 PPP 項目不規范所帶來的風險,而‘財政幻覺’正是需要規避的風險之一 "。
2. 民企對 PPP 熱情不高,因怕被套?
近日,著名經濟學傢厲以寧在回應 PPP 的幾大熱點話題時認為,PPP 的穩步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和諧,中國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公益性事業和準公益性事業,PPP 可吸引商業性企業投入,范圍包括醫療、保健、養老、公共事業、教育、交通、港口等。
但是與地方政府熱衷推出 PPP 項目不同,不少民營企業的熱情反而不高,究其原因,厲以寧認為原因很多:國有企業占大頭,民間資本總感到在 PPP 模式中是陪襯。凡有利可得的項目幾乎都被國有企業把持瞭,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速度緩慢,民間資本寧肯觀望。此外,民間資本退出機制不完善,民間資本害怕一投入就可能被套住。
厲以寧在調查中發現,民營企業傢不是不願意加入 PPP,而是希望能夠改善環境,希望能夠保障他們能進能出,希望能夠和國際資本公平競爭。" 中國 PPP 發展到現在,還不能說是規范化的。"
最突出的不規范化表現有:第一,法律法規不健全;第二,PPP 模式推出後,法人治理結構或者形同虛設,或者遲遲未建成;第三,國有企業占主要控股優勢,民間資本不願介入、受其控制。" 相信中國的 PPP 發展是有前景的,但是要做到能夠吸引人,必須做到規范化。"
據厲以寧瞭解,國務院正準備出臺措施,對民間資本的加入是有利的,對國有企業的工作也是有利的。不過厲以寧直言,這些還不夠,在中國最需要建立的是誠信,誠信是中國 PPP 發展的基本條件。
尾聲
一直以來,總理對民營經濟的重視有目共睹,他曾在很多重要場合為民營經濟鼓與呼。總理曾指出,必須認識到,民間投資總量大,對消費和就業都有很強的帶動作用。" 這不僅關系到‘穩增長’,更影響著‘調結構’;不僅影響當前,還會影響未來幾年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社會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的健康發展。"
總理強調," 如果我們不能更充分地調動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而是更多依靠政府投資,那不又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瞭嗎?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依靠改革的力度,促升社會投資的‘溫度’。隻要是合理投資,能夠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就要盡量‘開綠燈’。這件事情不能光‘喊’,更要加快‘做’,不能光停留在口頭上,更要切實落到實處!"
對於民營經濟來說,2017 年利好消息頻出,不論是從頂層設計還是政策扶持,都將民營經濟推向瞭新的高度。
" 商幫 " 歷來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重要的民間力量,在中國商幫研究院院長李嶽清看來,無論哪一支商幫,都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無論從事著何種行業,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根本,這就是商幫的力量。許多商人在異地獲得發展後,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回報傢鄉,這就是商幫經濟的反哺現象。
由此可見,商幫的發展不僅是區域經濟的催生力量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文化特征,還是互聯網經濟跨界融合的有力助手,更是以信息技術革命和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龍頭的新經濟的特殊要求。商幫的發展對於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克服經濟下行、建立新型 " 親 "" 清 " 政商關系、重塑企業傢精神等方面發揮著獨有的作用。
因此,商幫文化的發揚光大,是促進中國經濟穩步向前的助推器,也是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不可忽視的力量。
資料來源:
為何各地競相召開 " 商幫 " 大會?(第一財經日報)
厲以寧:民間資本為何對 PPP 熱情不高?怕被套住(中國經濟網)
民間投資 2017 或迎新一輪增長 (經濟參考報)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編 輯:金豆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