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貧窮思維,正在毀掉你的下一代

09-28

來源:槽值

作者:槽值 獲授權轉載

你肯定對下面這幾句話,特別熟悉:

這個這麼貴,買瞭能幹嘛?

咱傢也不是富裕人傢,有吃有喝就好瞭,其他的都沒用。

在《說說而已》中,一個網友也有這樣的困惑:我現在是一個大二的學生,比較註重外表,所以總是想買漂亮的衣服鞋子,還有比較好的護膚品。

說是牌子,其實都是很平價的那種。但是我爸爸卻認為,學生就該穿得樸素,鞋子不破洞就不能換,我很難過,因為我想在最美的年紀裡展現出最美的自己。

或許有些父母會以為這樣與孩子溝通,孩子會更懂得節儉。

01

父母與子女往往秉持著不同的消費觀念,這很正常。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擁有秉持滯後消費觀念的父母,對孩子而言,有時則是悲劇。而有很多中國父母的問題就好像這位大二學生傾訴的一樣:太過節儉。

鞋子穿到脫膠瞭才能扔;襪子破瞭洞換隻腳繼續將就;衣服舊瞭能擋風就行;出門打車決不允許;飯菜合不合口不重要,能吃飽就行。

在他們眼裡,萬般皆下品,唯有省錢好。

節儉本是美德,可凡事要有個度,節儉過度就成瞭摳門。

孩子小時候從來不給零花錢;買什麼都抱怨貴;孩子表達正常需求,可能還要被罵。

孩子獨立後想替孩子省省省,總覺得自己多省一點,孩子就能輕松一點,做個體檢不願意,買個保險還生氣。

苦難從來不是美德,時時覺得自己很窮則是極大的痛苦。

而斤斤計較、愛貪便宜的傢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時時被教導要省錢的孩子,長大後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一花錢就有負罪感,買東西也隻買便宜的,即使富裕瞭,也很難改變自己的這種貧困思維。

02

孩童時期,碰上舍不得花錢的父母,孩子會受很多委屈。

朋友小時候,傢裡很窮,所以她媽媽過得很節儉。

每次買菜,都會讓別人多送;難得買一次水果,都會因為一兩毛錢和別人吵架。

有時候,媽媽帶她和妹妹去澡堂,也會想辦法逃票,要麼是趁著人不註意,媽媽讓妹妹和自己先進去,要麼是和別人說好話,說孩子小,洗不瞭多長時間。

有一年冬天,她實在身上癢癢,想洗澡,就讓媽媽帶她去。媽媽罵罵咧咧帶著她,進瞭澡堂,當然隻付瞭一個人的錢。

結果那天,洗澡時遇到瞭同學,她的媽媽認出之後,一直在和這個同學抱怨:才洗瞭一個月,就又要來洗澡。

那時候,她覺得既尷尬又委屈,但卻不敢開口說一句話,深怕一開口,忍不住哭出來。

成年後,她媽媽過來和她一起生活,經濟已經改善,但是她媽媽思維卻轉不過來。

每次給孩子買禮物,她的媽媽都會說浪費;

帶孩子去吃肯德基,她媽媽卻指責自己慣孩子;

壞掉的水果,也舍不得扔,必須得吃掉。

雖然和媽媽多次溝通,但就是沒有用。有一天,朋友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媽媽一起去遊樂園,本來三張票已經買好瞭,她媽媽卻堅持要退兩張:她媽媽不進去,孩子可以跟著人堆偷偷進去。

尷尬、恥辱、恐懼,朋友仿佛回到瞭小時候,那一刻,她突然大發脾氣:媽,我們已經有錢瞭,現在我們要用錢買臉。

有太多的父母,如朋友的媽媽一般,即使貧困的狀況已經改善,貧困的思維卻無法改變。

但正如網友說得那般:在同一個地方吃同一種苦,其實是種愚蠢。

03

一心盯著存款有多少的父母,大多會犧牲生活質量來省錢。

之前有人在網上吐槽傢事,說自己的父母太過節儉,給自己帶來瞭很大的苦惱。

結婚以後,和媳婦一起在南方某城市買瞭房。媳婦體貼,答應讓我在老傢的父母過來跟我一起住,但矛盾也由此產生。

在傢裡,媳婦有時開著燈看電視,我爸媽會下意識地把燈關掉;

媳婦開車上班,父母就在後面跟著嘮叨,認為油錢太貴,應該坐公交;

周末出門,打出租也不行;

剩菜舍不得扔,體檢不願做,旅行就更沒可能。

網友說,自己和媳婦努力工作,就是為瞭提高生活質量,但他的父母搞得他們像還沒脫貧。

溝通多次也沒有用,這些事鬧得媳婦也很不開心。

節儉不僅苦瞭自己,也讓一起生活的孩子受委屈。

作傢連嶽曾講過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寄住在外婆傢,但是他的外婆是一個很節儉的人。

在他外婆看來,連嶽的存在是一個額外的糧食消耗者,所以很不喜歡他,每次吃飯,隻要連嶽多吃菜,他外婆就會鬧情緒,用白眼瞪他。

連嶽說,這給他造成瞭很大的困擾。他很抑鬱,但又不知道做什麼,隻能寫信給父母,說自己在外婆傢不開心。

寫完之後,又自我懷疑,怎麼可以說外婆壞話。

成年後的連嶽才發現,當年自己沒有錯。他說:

節儉不會讓社會進步,消費才會:每個人都不消費,生產力還怎麼進步?工業革命怎麼會發生?如果是那樣,你恐怕還生活在點煤油燈的時代。

節儉作為一種美德被代代傳頌,但人們卻沒想到,節儉的意義是什麼。

物質極度匱乏,人們隻能節儉。生計都難以解決的父母,愛孩子隻能靠本能。

但當經濟條件已有所改善,過度節儉就不再值得提倡,該提倡的是適度消費,以及為瞭自己的欲望去奮鬥的精神。

在正常欲望沒有滿足之前,過度壓制隻能造成悲劇。

04

作傢埃德加 · 佈萊索在一個故事中說,如果孩子從小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窮人,她一輩子都會是個窮人。

這裡的窮,不僅僅指物質上的匱乏,還包括生活中的壓力感和不確定性。

《鸚鵡螺》雜志發表過一篇題為《為何貧困是一種疾病》(Why PovertyIs Like a Disease)的文章來分析貧困心理。

作者庫珀 40 歲,年薪超過 70 萬美元,擔任過投資銀行的經理,還是杜魯門國傢安全項目的成員。

表面上看,他事業有成,傢庭幸福,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總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常常自我質疑,充滿焦慮,不敢要小孩,因為總覺得錢還沒有攢夠。

他在文章中指出,長期處在貧困之中的人,會對生活中的困難反應過度,無法考慮長遠打算,特別容易把註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也有文章表達瞭同樣的觀點——窮養孩子難翻身。

窮養出身孩子往往喪失瞭輕松感,因為從小不僅缺少金錢,也缺少來自傢庭的認可和支持。

處在壓力的環境下,他們無論做什麼都戰戰兢兢,害怕出錯,怕別人看不起自己。他們總認為,失去就是萬劫不復。

還記得嗎,《人民的名義》中,項目處長趙德漢貪污的錢堆滿瞭整整一面墻,他卻一分也不敢花。

貪污事實敗露之後,他隻說:我們傢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瞭!

在哭窮聲中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會有一種匱乏感,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稀缺心態,即越缺什麼,越在意什麼。

如果從小就被灌輸缺錢的觀念,孩子很有可能會形成強烈的金錢崇拜,由衷地覺得錢是個好東西,特別渴望賺錢,又特別不舍得花錢,從而嚴重影響自己的認知判斷能力。

貧困最可怕的,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陷入貧困的思維模式。

貧窮思維就像遺產,不管孩子願不願意繼承,它都會被刻在孩子的人生裡。

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

05

當然,會花錢不是瞎花錢,擺闊綽,而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用物質優化自己的生活。

就好比:十五塊錢和一千五百塊錢一件的衣服,應該買哪一件?

太過節儉的人,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喜歡不喜歡,而是十五塊錢和一千五百塊錢,都是穿一年,但是一千五百塊錢的扔瞭會覺得可惜,十五塊錢的就隨便扔。

即使很喜歡一千五百塊錢的款式、顏色和質地,也不會買下這件衣服。

他們一心想要省錢,不會考慮一千五百塊錢的衣服,每一次穿可能都覺得開心,這筆錢,不僅買瞭一件衣服,還買瞭一年的開心。

當然,我不是苛責父母,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省錢,是為瞭孩子。他們想讓孩子買房子壓力小一點,生孩子的壓力小一點,為瞭孩子情願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

但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的生活是,適度消費,才更有樂趣。

06

比省錢更重要的,是加強孩子的財商教育。

有調查顯示,與日韓、越南等國傢相比,中國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最多,但金錢教育也是最為落後的,僅有 15.6% 的孩子非常清楚自己的錢花在瞭哪裡,19% 的孩子選擇將錢存進銀行。

而在德國,有 50% 的孩子對於自己的錢有明確的規劃。

究其原因,是中國很多傢長自身都不會理財,甚至活瞭半輩子還是日光族,又怎能將合理的理財觀念傳遞給孩子呢?

世上最懂理財的當屬猶太人。

猶太傢族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禮物便是股票,這是猶太父母獨特的理財教育。

從小讓孩子瞭解金錢、管理金錢,當孩子有初步的概念後,便會給孩子制定詳細的理財規劃。

猶太父母還喜歡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孩子懂得理財的邏輯,並培養孩子們的金錢意識。

付出勞動,必須獲得回報,猶太人建立起有償回報機制,讓孩子幫助父母做傢務,來換取零花錢。

他們認為這不僅是一種理財教育,更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即珍惜你的勞動,重視你的勞動,認真付出就會獲得報酬和回報。

不是每個傢庭都有能力為孩子購買股票,其實對於孩子的財商教育,是為孩子樹立一種正確的金錢觀念,這些從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就可以做到。

與其說:太貴瞭,咱傢買不起,不如告訴孩子,咱們傢每個月都有預算,下個月給你買;或是這個玩具適合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玩兒,等你過生日媽媽送給你作為禮物,即讓商品變成期待;

與其說:咱傢窮,隻能靠你好好上學,將來才能賺錢養傢,不如詢問孩子真正喜歡什麼,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以及傢裡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即父母是你後盾並非財神。

與其說:學習好就行,其他你都不用管,不如告訴讓孩子參與傢務勞動,增加體育鍛煉,即作為傢中一份子,要共同為傢庭出力。

窮養本身並不是問題,怎麼窮養,才是問題。

真正的窮養,是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就得付出,即使生活不富足也不要喪失勇氣;而不是跟孩子哭窮,讓他過早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辛酸,為瞭金錢抹殺自己的情緒和欲望。

應當教會他如何給予和付出,讓孩子明白錢不僅僅是滿足物質需求,而是自食其力,自信而勇敢地面對今後的生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