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沙皇情人的電影,竟然威脅俄羅斯國傢安全?

09-27

瞭解全球局勢,世界趣聞,微信關註一個就夠瞭:世界說(ID:globusnews)

寫在前面:馮小剛的電影《芳華》緊急撤檔,在俄羅斯,人們也為瞭要不要禁播一部名為《瑪蒂爾達》的電影吵翻瞭天,沖突場合從俄羅斯下議院逐漸擴散到瞭民間團體。線上網民掐架,線下信徒上街。有些人覺得這部電影隻是一部普通電影。而有些人認為這部電影威脅瞭國傢安全,甚至有激進組織橫空出世揚言要火燒電影院。那麼這究竟是怎樣一部電影,它又是如何成為瞭俄羅斯當下的風暴眼呢?

世界說 路塵

發自 北京

1893 年 1 月 25 日,沙俄皇儲尼古拉大公在日記中寫道:" 晚間去找我的 M.K. 並同她度過瞭最美好的一夜。受到她的影響——筆尖在我手中顫抖!"

皇儲日記中的 M.K. 是 " 瑪蒂爾達 · 克舍欣斯卡 " 的縮寫,來自波蘭的聖彼得堡帝國劇院首席芭蕾舞演員。二人相識於三年前的一次晚宴上,那時未來的沙皇剛剛二十二歲,而瑪蒂爾達尚不滿十八。後世的歷史研究者借當事人的日記和通信拼湊出瞭這段短暫戀情的全貌,在尼古拉寫下上述文字的四個月後,二人間的激情開始消退,到 1894 年尼古拉大婚之前,這段關系走到瞭終點。1918 年,退位一年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傢遭佈爾什維克處決,革命後移居法國的瑪蒂爾達則在 1921 年嫁給瞭尼古拉的表弟安德烈大公,1971 年以 99 歲高齡病逝於巴黎。

△ 尼古拉二世與瑪蒂爾達 · 克舍欣斯卡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隻是一個正史之外的花邊故事。然而,這段關於末代沙皇的逸聞,在沙俄亡國後的第一百年,掀翻瞭俄羅斯。

" 威脅國傢安全 "

2010 年,俄羅斯著名導演阿列克謝 • 烏徹捷利開始籌備最新一部以尼古拉二世和瑪蒂爾達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題的歷史題材電影《瑪蒂爾達》,在拍攝計劃裡,這將是一部投資空前的跨國制作,劇本原作者是俄羅斯著名作傢,來自美國和法國的多位編劇和制作人幫助修改瞭劇本,女主角奧莉珊斯卡與歷史上的瑪蒂爾達一樣來自波蘭,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則由德國演員拉瑟 • 艾丁格出演。

△ 電影《瑪蒂爾達》片花截圖 來源:YouTube 截圖

這部電影自開拍之初就獲得瞭俄羅斯政府和國傢電影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成本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直接由財政出資。過去的二十年裡沙俄歷史也一直是俄羅斯影視劇的熱門題材,導演烏徹捷利本人就有多部相關作品問世。在政治上,烏徹捷利從不以挑動爭議著稱,就在電影正式開拍的 2014 年,他剛剛帶頭簽署瞭支持克裡姆林宮吞並克裡米亞決定的公開信——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瑪蒂爾達》都應該是一部安全系數極高的商業片。

意外發生在 2016 年底,剛剛調入俄羅斯下議院擔任議員的前克裡米亞檢察長娜塔莉亞 • 波克隆斯卡婭在 11 月突然發難,要求總檢察長辦公室對這部電影進行調查,理由是 " 對國傢安全構成威脅 "。

波克隆斯卡婭是著名沙皇粉絲,然而即使如此,旁觀者依然很難理解她對這部未上映電影的激烈反應,前檢察長不僅將沙皇與瑪蒂爾達之間的戀情斥為捏造,還提出:相比後來亞歷珊德拉皇後的 " 傳統歐洲女性美 ",尼古拉二世竟然選擇瞭一個 " 有點齙牙的 "" 長得像老鼠一樣的 " 不夠漂亮的女人,這是對沙皇形象的負面描繪。隨後是一系列相當曲折的推理:由於末代沙皇已經於 2000 年受封成為東正教聖徒,因此對他的詆毀也就 " 侮辱瞭所有東正教信徒的人格尊嚴 ",這又進一步構成瞭傷害信徒感情以及 " 煽動宗教仇恨 ",所以也就威脅到瞭國傢安全。

△ 瑪蒂爾達 · 克舍欣斯卡,1897 年

然而,波克隆斯卡婭不能忍受的醜女人並非片中女主角奧莉珊斯卡,而是歷史上的瑪蒂爾達 • 克舍欣斯卡本人,換言之,讓前檢察長感到不滿的不是導演選擇瞭什麼樣的演員來飾演沙皇情人,而是末代沙皇竟然愛上過一個外表不夠出眾的芭蕾舞演員這件百年前的風流逸事本身。

無論在俄羅斯政界、宗教界還是文化界,幾乎沒有人認同波克隆斯卡婭的觀點。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分別含蓄地表示瞭不贊成,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態說,在電影甚至沒有問世的情況下,做出任何結論都未免言之過早。導演烏徹捷利本人當即反訴波克隆斯卡婭濫用職權,在之後的采訪中他承認,自己對電影引發的劇烈爭議 " 深感驚詫 "。俄東正教會人士普遍認為,盡管電影內容庸俗,但也不值得如此大動幹戈,一位神父提出,前檢察長或許對教內聖徒的定義有些誤會,東正教並不視聖徒為完人。又過瞭幾天,就連羅曼諾夫王室的後人也表態說,雖然電影內容令人相當惱火,但羅曼諾夫傢族不認為應當用政治手段強行禁止其上映," 這將成為該電影的免費廣告 "。在檢察院,兩項調查都以 " 未發現違規行為 " 的結論不瞭瞭之。

但波克隆斯卡婭並未就此放棄。2017 年 1 月,由她在文化部網站上發起的要求禁播《瑪蒂爾達》的網絡倡議收集到瞭兩萬個簽名,在她不遺餘力的宣傳下,這部其實還沒有任何人看過的電影也從一部關於沙皇情人的爭議之作逐漸變成瞭不信上帝、不愛國、反傳統的 " 毒草 " 般存在。7 月,在波克隆斯卡婭的倡議下,聯合簽名抵制《瑪蒂爾達》的人數已經超過瞭十萬。由於文化部始終沒有如她所要求的那樣宣佈禁播該片,還在 8 月頂著壓力簽署瞭《瑪蒂爾達》的分級上映許可證,波克隆斯卡婭隨後憤怒地對媒體說,她認為文化部已被恐怖分子把持。

△ 抵制《瑪蒂爾達》的聯合簽名 來源:波克隆斯卡婭 Facebook 主頁

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都對此事保持中立,但波克隆斯卡婭意外地在北高加索收到瞭回應:車臣和達吉斯坦兩地在 8 月相繼宣佈禁播《瑪蒂爾達》,盡管事實上兩地均屬穆斯林地區,東正教徒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在俄羅斯本土,波克隆斯卡婭最重要的盟友仍是東正教保守派陣營。8 月開始,一個東正教保守派民間組織在全國范圍內召集瞭反對《瑪蒂爾達》上映的集體禱告活動,將這部電影上升到瞭 " 侮辱俄羅斯人民 " 的政治高度。這一活動在 9 月 13 日的聖彼得堡達到瞭最高潮,當天參與集會的教徒達到瞭驚人的 10 萬人。

好戰的基督教

直到此時問題看上去都仍然像是一場保守派發動的文化陣地爭奪戰,然而,事態在九月中旬急轉直下。

9 月 10 日開始,俄全國各地均接到聲稱本地人群密集地點被安放瞭炸彈的匿名威脅電話,盡管警方事後的調查並未找到任何爆炸裝置,但考慮到恐怖襲擊的可能性,又正值公寓爆炸案 18 周年紀念期間,沒有任何人敢對此掉以輕心。直到本文發出,匿名電話仍未停止,俄全國各地每天的疏散人數少則近千,多則數萬,僅 9 月 13 日一天,莫斯科一地被迫緊急疏散的購物中心就多達 19 個,疏散人數超過瞭三萬人,人心惶惶,而警方對於威脅者的身份迄今依然毫無頭緒。

9 月 14 日,一個東正教民間激進組織 " 基督國—神聖羅斯 " 的主席亞歷山大 • 加裡寧突然在社交網絡上聲稱,所有這些匿名電話都是 " 反對《瑪蒂爾達》的公共行為的一部分 "。

△ " 基督國 " 領導人加裡寧 來源:YouTube 截圖

這個組織早在今年 1 月就曾威脅過要燒掉放映《瑪蒂爾達》的影劇院,由於並未付諸行動,當時除引起各界的譴責表態之外也未產生什麼實際後果。然而,從 8 月 31 日起,電影主創團隊和支持者已多次遭遇縱火案,另一些影院則再次收到瞭署名 " 基督國 " 的威脅信。9 月 4 日清晨,葉卡捷琳堡一傢影院遭到人為縱火,嫌犯是一名立場公開的東正教激進分子,讓不少人懷疑縱火之舉又與《瑪蒂爾達》有關。

盡管加裡寧宣稱他沒有指使或參與任何襲擊事件,也不是匿名電話的發出者,而隻是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瞭消息,但對於此刻神經高度緊繃的俄羅斯政府和媒體,這已經足夠瞭。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和文化部長梅津斯基異口同聲地警告這種行為 " 具有恐怖主義性質 ",東正教會和保守宗教組織紛紛在第一時間澄清自己與該 " 基督國 " 絕無關系且反對其立場,就連波克隆斯卡婭本人也不得不強調," 需要註意某些未經註冊的組織的極端傾向。"

被高層避之唯恐不及的 " 基督國 " 卻不肯就此保持沉默。加裡寧抓住接下來的幾次采訪機會大肆鼓吹信徒應該為自己的信仰付出實際行動,數次引用聖經舊約來證明暴力手段完全符合教義:" 好戰的基督教才是正統(православие,同時也意為東正教)。" 他不但聲稱 " 人民已經做好瞭準備,隨時可能燒掉任何東西 ",甚至進一步號召信徒對《瑪蒂爾達》導演烏徹捷利和文化部長梅津斯基進行人身攻擊," 打斷他的腿,或者來點更嚴重的 …… 這是為瞭拯救俄羅斯免遭褻瀆。"

" 基督國 "(Христианск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的名字在俄語中與 " 伊斯蘭國 "(Исламск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形式完全一致,加裡寧承認,這個名字正是受到 " 伊斯蘭國 " 啟發而來,意在表明自己是 " 伊斯蘭國 " 平等的對應物:" 我們想表明這裡是俄羅斯基督國。" 根據此前曾經對媒體透露過的信息," 基督國 " 目前共有 350 名成員,和一個擁有 26000 訂閱用戶的 YouTube 頻道。它聲稱自己並不反對普京,而是致力於保護俄羅斯的 " 精神政治秩序 " 免遭外界(主要指西方)影響,同時希望在俄羅斯建立伊朗式的宗教國傢——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瑪蒂爾達》被該組織定義成瞭 " 對國傢核心原則的直接威脅 "。

武裝保衛電影院

看上去,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之中,而《瑪蒂爾達》仍是風暴眼。在幾經波折以後,該片的正式定檔日期為 2017 年 10 月 26 日,目前已經開始預售票。不過比起它究竟演瞭些什麼,大部分人的註意力都已經轉移到瞭電影院以外。

波克隆斯卡婭的主要對手是始終堅持《瑪蒂爾達》" 隻是一部普通電影 " 的俄文化部,9 月 14 日,俄羅斯下議院文化委員會主席戈沃魯辛表態支持文化部,將要求禁播的東正教激進派稱為 " 小伊斯蘭國 ",同時稱已經建議波克隆斯卡婭 " 保持安靜 ",15 日,俄羅斯下議院主席沃洛金表態支持波克隆斯卡婭,同天東正教會代表謝慕柯夫指責文化部長梅津斯基,稱整部電影都是文化部的 " 政治錯誤 ",教會稱,對這部電影,東正教徒目前已經與法國《查理周刊》事件中的穆斯林陷入瞭同樣境地。

無論這種類比是否成立,它至少表明共同擔憂的確存在——這部電影有可能會引發流血沖突。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憲法委員會主席克裡沙斯在 9 月 18 日發出公告,要求內務部和檢察院 " 嚴密保護電影主創團隊的人身安全 ",內務部也出面承諾將加派人手保護《瑪蒂爾達》首映式。也是 9 月 18 日," 基督國 " 再次向多個地方政府發出署名信件,要求禁止《瑪蒂爾達》在當地上映。

△ 9 月 18 日 " 基督國 " 代表致新西伯利亞州州長的公開信 來源:生意人報新西伯利亞分社網頁截圖

已有數傢院線在葉卡捷琳堡縱火案後宣佈因安全顧慮而放棄《瑪蒂爾達》,部分其他影院聯盟也發出警告,建議影院不要放映該片,但與此同時,仍有不少影院早早購買瞭該片放映權。在網絡上,如何看待該片成瞭劃分立場的一個最新標準,與之針鋒相對的紀錄片《瑪蒂爾達的謊言》將趕在電影公映前搶先播出,而考慮到 " 基督國 " 的縱火威脅和東正教激進分子的普遍存在,葉卡捷琳堡的哥薩克社群甚至宣佈將在電影上映期間自願保衛電影院。

9 月 20 日,俄內務部反恐辦公室終於出面拘留瞭加裡寧和 " 基督國 " 的另兩名成員,文化部立即對此表示感謝,但風波遠未終結。一年前的波克隆斯卡婭恐怕沒有預料到最終這部電影會真的變成威脅國傢安全的不穩定因素,俄文化部和電影主創團隊都堅持電影一定會如期上映,然而 9 月以來,《瑪蒂爾達》已有兩次點映因安全考慮或 " 技術因素 " 被迫取消,沒有人知道它真正公映的時候究竟會發生什麼。就在 9 月 21 日下午,俄執法機構通報稱 " 基督國 " 領導人加裡寧在結束訊問後已被釋放。

因此,更多人則擔心,就連《瑪蒂爾達》本身也不過是個開始。眼下一部英國諷刺喜劇《斯大林之死》又遭遇瞭 " 禁播 " 呼聲,這一次出面的是俄文化部自己,因為擔心這部電影會像《瑪蒂爾達》觸怒東正教保守派一樣在共產主義者和親蘇聯民眾當中引起社會動蕩。至少看上去,這套邏輯無懈可擊:以民眾的名義,讓文化審查來得更猛烈一些。

尾註:9 月 23 日,在兩次被拘留又兩次被釋放以後," 基督國 " 領導人加裡寧因涉嫌向影院發出威脅信息被俄地方法院正式批捕。

瞭解全球局勢,世界趣聞,微信關註一個就夠瞭:世界說(ID:globusnews)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