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發展消費貸應防止居民杠桿過快上升

09-29

9 月 29 日,銀監會就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及監管情況召開通報會。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消費金融是銀行業務的一個重點,監管部門鼓勵居民利用消費貸用於大宗耐用品、教育和旅遊等方面的支出,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時也應防止居民杠桿的過快上升,美國次貸危機很重要的教訓,就是金融機構對沒有償還能力的人過度發放貸款,中國要防范這種傾向,不能助長泡沫。今年以來銀監會通過一系列措施突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境的風險防控,消費貸領域就是重點關註的一大領域之一。

國傢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佈《中國去杠桿季度分析(2017 年 2 季度)》,報告顯示,居民部門杠桿率依然延續上升趨勢,從一季度的 46.1% 上升到二季度的 47.4%,上升瞭 1.3 個百分點,整個上半年上升瞭 2.6 個百分點。居民部門在全部實體經濟中加杠桿的速度依然較快。

報告稱,房地產相關貸款增速過高仍是居民部門杠桿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且居民部門加杠桿依然存在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轉移的過程。但值得註意的是,短期消費性貸款過快的上升值得警惕。2017 年上半年短期消費性貸款增長 0.9 萬億元,餘額同比增速達到 32.7%。相比來看,2016 年全年這部分貸款隻增加瞭 0.8 萬億。

" 由此可見,雖然短期消費性貸款仍不能構成決定居民杠桿率變化的主要因素,但其邊際性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房地產調控趨嚴、按揭貸款額度受到限制後,部分居民或以短期消費貸款的名義套出資金實際用於購房用途,’房抵貸’、‘首付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可能性增加。" 報告稱。

張曉晶稱,消費貸款與按揭貸款的性質有所不同,其利率與風險也相應大於按揭貸款,目前不少消費信貸是通過向用戶提供現金貸款的形式投放的,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的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放大瞭未來可能的違約概率。由此所帶來的潛在風險應引起監管當局的足夠重視。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